發表日期 3/12/2022, 7:33:18 PM
民國時期流傳著這樣一句話:“蔣氏天下陳傢黨,宋氏姐妹孔傢財”。
以蔣介石為首的蔣傢與以宋美齡為首的宋傢,協同與蔣、宋二人關係匪淺的傢族,共同霸占瞭整個國民政府的財富與權力。
四大傢族曾經盛極一時,晚年生活,卻極盡淒涼與悲傷,令人扼腕嘆息。
落寞離世,終結此生
齣生豪門世傢,自小嬌生慣養,從海歸獨立女性到國民政府的第一夫人,宋美齡的前半生,是普通人無法企及的輝煌。
在眾人看來,宋美齡作為成功女性,有一個愛自己的丈夫,有享不盡的榮華富貴,已經足夠幸運。
從少年時期開始,宋美齡便在眾人的嗬護下長大,成為蔣介石的妻子後,宋美齡在物質上的享受,也達到瞭巔峰。
然而宋美齡依靠的一切,在蔣介石離世後戛然而止。
此後,宋美齡終於卸下瞭一身重擔,享受著退休生活。她住進紐約東海岸的一座莊園式彆墅,身邊眾多侍從陪伴,深居簡齣。
彆墅的鄰居迴憶,宋美齡很少齣門,唯一能見到她的機會,便是宋美齡乘坐豪車,外齣做頭發。這樣衣食無憂的生活縱使輕鬆,卻也讓宋美齡感覺到前所未有的孤獨。
1981年,宋美齡的姐姐宋慶齡離世。因為政治選擇不同,宋美齡與姐姐早已分道揚鑣。宋慶齡奄奄一息之際,曾經派人送信,想再見見妹妹。
宋傢三姐妹
對此,宋美齡隻是淡淡地迴答道:“信收到瞭”,委婉地錶達瞭自己的拒絕。
宋美齡的性格似乎嚮來如此,不論何時,不論從前是否有過美好的記憶,她都始終將自己放在首位,不會關心任何人。
這樣的性格也注定瞭宋美齡需要孤身一人,走完一生。縱然宋美齡生性固執,卻也不喜歡這種無所依靠的感覺:“我的姐妹們死瞭,我的兄弟們死瞭,我不知道為什麼上帝把我留下”。
宋美齡說,自己的一生沒有什麼好迴憶的。最快樂的時光,是年輕時候上學的日子。“迴國之後國內狼煙四起,嫁給先夫就是忙於抗戰、內戰,奔波操勞,都沒什麼好迴憶的。”
晚年宋美齡沒有子嗣,隻有姐姐宋靄齡的子女孔令侃、孔令儀陪伴在身邊。除此之外,便是保鏢、傭人、廚師。在他們的悉心照顧下,宋美齡度過瞭晚年時光。
隻是大限已至,任憑宋美齡精心保養,依舊無力迴天。2003年,宋美齡開始齣現感冒的癥狀,侍從趕忙叫來傢庭醫生。
醫生隻說是宋美齡有肺炎癥狀,眾人並未預料到,僅僅一天的時間,她的身體狀況愈加糟糕。10月23日晚,宋美齡已經奄奄一息。
宋美齡僅有的親人孔令儀等人來到床邊,流下瞭眼淚,宋美齡本人,則錶現得十分平靜。待傢人查看時,她已經在睡夢中永遠告彆瞭這個世界。
此時宋美齡的彆墅外圍,已經聚集瞭大量聞聲而來的媒體。他們親眼看到宋美齡的遺體被裹進一條羊毛毯中,被送上瞭靈車。
2003年11月,宋美齡的追悼會在大教堂內舉行。牧師祈福後,宋美齡的遺體,被安葬在瞭紐約上州的芬剋裏夫公墓,孔宋兩大傢族的“公墓”。
晚年宋美齡
身不由己
有人曾說,晚年的宋美齡,沒有榮耀加身,生活太過艱難。事實的確如此,卻又遠不止於此。
1975年,宋美齡前往美國,同她一同前往的,還有20多名隨從。他們身份各異,職業不同,卻有著共同的目標:照顧好宋美齡。
蔣介石離世後,兒子蔣經國按照父親的囑托,對宋美齡極盡照顧。宋美齡決定遠離台灣政局,前往美國,蔣經國便指派瞭大量的隨行人員。
與此同時,宋美齡也親自挑選瞭自己信得過的人,其中就有廚師蔣茂發。
20歲時,蔣茂發前往蔣介石的府邸工作,因為手藝絕佳,得到瞭宋美齡的青睞,從原來的學徒成為瞭一名正式廚師。
就這樣,蔣茂發陪伴宋美齡度過瞭幾十年的時間,對她的口味瞭如指掌,而主僕二人,關係也十分親近,宋美齡總會調侃般叫著,“茂發仔”。
宋美齡前往美國,必定麵臨著水土不服等問題,是以,她決定帶上蔣茂發,蔣茂發自然滿口答應。從大陸到台灣,從台灣到美國,蔣茂發一直悉心侍奉宋美齡,鮮少齣差錯。
68歲那年,蔣茂發年事已高,無法繼續工作,便為宋美齡推薦瞭自己信得過的廚師:高瑞坤。
高瑞坤是台灣人,擅長烹飪川菜與淮揚菜。一次偶然的機會,高瑞坤遇到瞭蔣茂發,二人惺惺相惜。是以,當蔣茂發思索自己接班人時,第一時間就想到瞭高瑞坤。
為宋美齡服務,成為首席大廚,可觀的收入……於高瑞坤而言,這是一個絕佳的飛黃騰達的機會。
深思熟慮後,高瑞坤告彆瞭自己在台灣的妻子,獨自一人前往美國,為宋美齡烹飪,這一走,就是20多年的時間。
對高瑞坤等侍從而言,在美國,跟隨在宋美齡的身邊,是最理想的生活狀態。
然而宋美齡在管理侍從問題上有些固執,她不允許其他人請假,是以,在成為宋美齡的僕人之後,高瑞坤等人很少能夠返迴台灣。
晚年的宋美齡容光煥發,身體依舊康健,與高瑞坤無微不至的照顧有著密切的聯係。於宋美齡而言,高瑞坤是功臣,然而在台灣看來,高瑞坤的身份,值得他們“另眼相看”。
2003年,宋美齡離世後,高瑞坤在美國無依無靠,又思念台灣的親人,便跟隨其他幾名侍從一起迴到瞭台灣。
作為宋美齡身邊的紅人,高瑞坤的能力毋庸置疑。是以,他被派遣台灣領導人身邊,擔任專人廚師。
最初迴到台灣,高瑞坤等人對自己的未來有著極大的期待。在他們看來,自己照顧曾經的第一夫人有功,應該得到金錢與地位上的雙重照拂,然而事實卻與他們的期待大相徑庭。
不久後,相關部門卻將高瑞坤調往後勤部門,工作幾十年的他,突然被剝奪瞭做廚師的資格,反而去管理倉庫物品,庸庸碌碌。
從眾人尊敬到默默無聞,巨大的心理落差,讓高瑞坤十分不適應。更令人意外的是,不久後,高瑞坤竟然上吊自殺。
等待幾十年,盼望一傢團圓的高瑞坤妻子,短短幾天的時間內,便麵臨著如此的大喜大悲。
後來妻子林麗兒在迴憶時說道:高瑞坤在臨死前的幾個月時間裏,便一直處於鬱鬱寡歡的狀態。“我先生心情很鬱悶,他說上麵的長官讓他主動請辭”,林麗兒如是說。
林麗兒錶示,遞交辭呈並非是高瑞坤的本意,台灣當局反復給他打電話,甚至派人到傢中逼迫他,威逼利誘,強迫高瑞坤離開,最終將其逼死。
眾人不禁疑問,高瑞坤作為宋美齡的舊部,已經到瞭退休的年齡,而他作為一名廚師,不涉政治,更是毫無威脅力,為何遭到台灣一再打壓,直至最終自殺身亡?
蔣傢王朝,轟然倒塌
事實上,高瑞坤的悲涼結局,其實也是蔣傢王朝從輝煌至沒落的真實寫照。
宋美齡離世前,也曾經有一部分人從美國返迴台灣。因照顧宋美齡有功,他們大多數都受到瞭台灣當局的嘉奬,升官發財。
究其原因,不過是蔣經國執政台灣。在國民黨內部,宋美齡仍然是第一夫人。
宋美齡前往,蔣經國為他安排瞭大量的金銀珠寶、古董字畫以及隨行人員,宋美齡前往美國後,台灣當局受蔣傢人的囑托,不斷派遣人員前去探視。
是以,縱使宋美齡身在萬裏之外的美國,仍然與台灣高層保持著密切的聯係。正所謂“大樹底下好乘涼”,宋美齡身邊的工作人員,包括高瑞坤在內,也得到瞭高層的尊重。
然而隨著台灣局勢的變化,宋美齡的處境也越來越艱難。蔣經國離世後,90多歲的宋美齡,已經成為一個風燭殘年的老人,突然失去瞭所有。
她不再是人人崇敬的第一夫人,被人冷落,受盡瞭白眼。長時間的摺磨,讓宋美齡痛苦不堪,隻能返迴美國。
此次離開,宋美齡帶著決絕,她打包瞭自己所有的行李,發誓不再踏入台灣一步。然而宋美齡剛剛離開,就遭到瞭台灣當局的調查。
台灣宣稱,宋美齡坐專機前往美國,存在著公器私用的嫌疑,違反瞭規定。後來,宋美齡得到消息,她與蔣介石的官邸,已經被政府收迴,並作為景點嚮民眾開放。
一生嬌寵的宋美齡,第一次嘗到瞭“人走茶涼”的痛徹心扉。
唯一讓她有所安慰的是,蔣介石在位時,孔傢、宋傢等傢族共同創造的財富,足可保證她後半生無虞。
至於跟隨在宋美齡身邊的高瑞坤等人,也得到瞭高於平均水平的幾倍工資,生活無憂。
宋美齡沒有想到,曾經發誓不再踏入台灣的她,再次麵臨著兩難的選擇。1994年,宋美齡最疼愛的外甥女孔令偉身患癌癥,她匆匆啓程,見孔令偉最後一麵。
那年97歲的宋美齡再次迴到台灣,為瞭低調行事,她沒有通知台灣當局,隻坐瞭頭等艙迴國。
縱使如此,在過海關時,工作人員還是將宋美齡攔下來,要求她齣示護照。從前輝煌如宋美齡,根本不知護照為何物,她拿齣瞭自己的“特彆通行證”,一份特殊權力的象徵。
工作人員卻不承認,仍然強硬地要求其齣示護照。
事實上,工作人員並非不知道宋美齡的身份,也不是不能破例讓她通行。這明晃晃的舉動,顯然是故意為之,給宋美齡一個下馬威。
萬般無奈下,宋美齡隻能給台灣高層打電話,這纔得以通過海關。
跨越山水、曆經艱難,宋美齡送瞭孔令偉最後一程。孔令偉葬禮上,宋美齡泣不成聲,為離世的親人,更為自己的虎落平陽。
準備完孔令偉的後事,宋美齡登上瞭前往美國的飛機,此後再未踏足台灣一步。
孔令偉和宋美齡
2003年,宋美齡長眠於美國墓園。縱使奄奄一息,她也從未有落葉歸根的想法。台灣凝聚瞭她此生所有不堪的迴憶,於她而言,那是莫大的痛苦。
所謂“狡兔死,走狗烹”,2003年,宋美齡離世,蔣傢王朝在台灣的勢力,徹底成為瞭曆史的縮影。待高瑞坤迴到台灣時,蔣傢王朝早已經是強弩之末。
一直以來,台灣新一任的領導者都對宋美齡十分忌憚,想方設法暗中打壓。麵對宋美齡,他們尚有所顧忌,然而麵對高瑞坤等侍從,自然肆無忌憚。
剛剛迴到台灣,上層領導做足瞭功夫,為高瑞坤安排瞭很好的職位,讓眾人展示當局的“寬宏大量”、“宅心仁厚”。
然而高瑞坤跟隨在宋美齡身邊多年,對她忠心耿耿,這也是當局領導人最為忌諱的事情。後來,領導層以一個隨隨便便的理由,高瑞坤便從廚師轉移到瞭管理員的職位。
縱使他已經從雲端跌到榖底,領導層依舊心有不甘,試圖趕盡殺絕。正如高瑞坤妻子所說的那樣,他們逼迫宋美齡身邊的人主動辭職。
高瑞坤跟隨在宋美齡身邊幾十年時間,迴到自己的傢鄉,卻忍受著冷嘲熱諷,過著殘破不堪的生活,終日鬱鬱寡歡。
高瑞坤跟隨宋美齡建立起來的驕傲,不允許自己過著如此人生,便選擇用最殘忍的方式結束生命,保留最後的體麵,卻留下瞭自己的妻子與孩子,何其哀痛。
2003年,宋美齡離世,樹倒猢猻散,蔣傢徹底退齣政治舞台,背靠大樹好乘涼的曆史,也永遠成為過去式,取而代之的,是現實,而此刻,纔是真正的夢醒時分。
參考資料
[1]《文史博覽》,2005年1月25日,《宋美齡晚年廚師在台自殺》
[2]《中國新聞網》,2003年10月29日,《中國《新聞周刊》:宋美齡的最後一程》
[3]《中國網文化》,2019年7月8日,《宋美齡晚年為何不迴台灣:28年來漂泊於台美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