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3/2/2022, 11:21:40 PM
漳州樓市近期頭條
頭條1: 2022年漳州迴鄉生中考報名通知看這
頭條2: 3月1日起公積金衝還貸可在網上還本金
頭條3: 超500名搖號!市二實小2022招生預警值
來源:閩南日報
原文標題:房地産開發和銷售數據齣爐 漲跌互現
去年全市住宅銷售麵積增長3.6%,住宅銷售額增長16.6%。本報記者 陳逸帆 攝
日前,漳州市統計局發布瞭2021年1-12月房地産開發和銷售數據。全市商品房銷售麵積696.19萬平方米,同比減少9.2%;其中住宅銷售麵積547.92萬平方米,增長3.6%。商品房銷售額為664.08億元,同比增長4.2%;其中住宅銷售額為583.42億元,同比增長16.6%。 全市商品房待售麵積392.33萬平方米,同比增長28.7%。
業內分析認為,受調控影響,2021年樓市前三季度與第四季度分化明顯,呈現齣前緊後鬆的情況。漳州商品房銷售走勢趨穩、趨緩與全國情況大體一緻。當前,信貸放鬆力度有限,政策效果尚不明顯,房地産市場成交有所迴溫,但仍不活躍。
漳州:多縣區房地産投資總額下降 新房庫存增多
來自漳州市統計局的數據顯示,2021年1-12月漳州全市房地産開發投資總額為586.3156億元,同比下降13.6%;其中住宅投資下降12.8%。
從各縣區房地産開發投資總額來看,榜首為龍文區,123.8141億元;其次為薌城區,74.3177億元;隨後為漳州台商投資區69.6890億元,長泰區64.2631億元,漳浦縣57.3397億元,龍海區44.7154億元,雲霄縣31.7633億元。
與去年同期數據相比,常山開發區房地産開發投資總額降幅最大,達-83.2%;漳州開發區下降56.6%,詔安縣下降43.3%,平和縣下降41.8%;傳統“投資熱土”龍海區、薌城區、龍文區、台商區、長泰區也分彆齣現瞭26.9%、26.8%、10.5%、24.4%、8.9%的下降。相對而言,古雷開發區、南靖縣、雲霄縣等縣區實現瞭同比數據的大幅飄紅,分彆增長201.5%、196.8%、148%。
2021年1-12月,全市商品房銷售麵積696.19萬平方米,同比減少9.2%;其中住宅銷售麵積547.92萬平方米,增長3.6%。可見辦公樓和商業營業用房等商品房銷售麵積有較大幅度下降。商品房銷售額為664.08億元,同比增長4.2%;其中住宅銷售額為583.42億元,同比增長16.6%。
分縣區來看,商品房銷售麵積前5名分彆為龍文區、台商區、漳浦縣、薌城區、龍海區,銷售麵積分彆為1371054平方米、1008082平方米、808532平方米、780888平方米、560970平方米,分彆增長1.5%、19.3%、-17.4%、-38.1%、-8.6%。
值得注意的是,全市商品房待售麵積392.33萬平方米,同比增長28.7%。 相比2021年1-6月商品房待售麵積371.78萬平方米、同比增長22.6%的數據,庫存壓力有所加大。這和下半年漳州樓市趨冷、走量放慢有關。
全國:房地産成交活躍度維持弱勢 房企業績縮水
此前,國傢統計局分彆發布2021年全國房地産開發投資和銷售情況,“緩增長”成為此份數據關鍵詞。
2021年,全國房地産開發投資147602億元,比上年增長4.4%,其中,住宅投資111173億元,比上年增長6.4%。2021年,商品房銷售麵積179433萬平方米,比上年增長1.9%。其中,住宅銷售麵積比上年增長1.1%。
值得注意的是,受信貸收緊影響,房地産開發企業到位資金情況也和一般情況有些許不同,國內貸款和外資比重下降較多,自籌和預售款有所增長。國內貸款23296億元,比上年下降12.7%;利用外資107億元,下降44.1%;自籌資金65428億元,增長3.2%;定金及預收款73946億元,增長11.1%;個人按揭貸款32388億元,增長8.0%。
另外,2021年12月份,全國房地産開發景氣指數為100.36,為2021年全年最低值,最高峰為2月101.45,2月後逐月下滑。
從商業機構給齣的數據也可看齣,頭部房企全年銷售業績相比往年有所縮水。CRIC百強房企2021年實現銷售麵積8.46億平方米,同比下降9.0%;實現銷售額12.63萬億元,同比下降3.2%,目標完成率不及往年,其中後50位房企銷售金額降幅大於前50位。
房價指數環比呈全綫下跌局麵。2021年12月70個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價格指數連續第三個月環比-0.3%,其中一綫城市環比增速轉負,形成一、二、三綫城市全綫下跌的局麵,前次齣現這種情況還是在2015年2月。
在納入監測的55傢房企中,有45傢房企銷售均未達標。僅綠城、首開、金地、華潤等10傢房企完成瞭全年銷售任務。迴看2020年同期,完成年度銷售任務的房企數量多達37傢。由此可見,行業遇冷是不爭的事實。
業內:行業或存持續下行風險
從全國到地方多份數據報告可以看齣,2021年房地産市場成交不活躍。一般而言,6月、12月是全年房地産成交情況較好的月份,但從1-12月纍計數據來看,多地12月仍然延續瞭2021年下半年以來各月成交低於2020年同期水平的情況,纍計銷售增速繼續放緩,反映當前樓市成交仍然不活躍。
2021年新房和二手房市場雙雙遇冷,加之受疫情和經濟大環境影響,購房置業觀望情緒較濃,對購房投資行為更加保守,難以推動樓市購銷潮再現。此外,不少房企拿地能力和意願明顯下降,國企“托底”作用明顯,房企加速項目竣工迴款,但新增投資意願明顯不足。
雖然自2021年9月後,政策層麵密集釋放維穩信號,房地産行業迎來監管政策緩和期,降息、鬆綁在一定程度上帶來企穩緩和氣氛,但2022年房地産行業境內外債券到期償付壓力仍保持較高水平,政策産生效果仍需一段時間,尾部房企風險齣清仍在持續。
業內人士認為,中國房地産銷售已經是連續多年在高位錄得增長,至少有7年的繁榮期。但房地産和其他投資行業一樣,經曆波摺起伏在所難免。尤其是在信貸、土地等調控政策收緊的情況下,房地産步入調整彎道,不少房企信用進入風險暴露期,行業處在景氣周期的後端,隨後年份中齣現持續下行風險不小。
來源:閩南日報記者 張 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