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3/14/2022, 2:01:57 AM
自從清朝開始奉行閉關鎖國政策之後,我們與外國的科技、軍事實力就拉開瞭很大的距離。曆史上的八國聯軍侵華等事件,都標誌著那時的中國已經處在瞭風雨飄搖之中。在國外陷入瞭戰火當中以後,這些列強就顧不上對付中國瞭,而許多有誌之士揭竿而起成為瞭新的“領導者”。
八國聯軍侵華
這些大軍閥曾經雄踞一方,是當地的霸主。韓復榘就是其中的一員,本來手握重兵,在當地權勢滔天的他,沒有戰死沙場,最終卻被特工連開七槍擊斃。而後人對他的評價也是褒貶不一,頗有爭議。
大軍閥韓復榘
韓復榘 齣生於1891年1月25日,其成年之後正巧趕上瞭軍閥興起,這時的韓復榘就進入部隊,想要實現自己的抱負。不過從他的傢庭來看,幼年時期的韓復榘傢中異常貧窮,所以加入部隊的他最初可能是為瞭吃軍餉。但是不管怎樣, 韓復榘最終確實成為瞭一名軍人,並且還被馮玉祥相中 ,很快地位就突飛猛進似的提升。
韓復榘
韓復榘是屬於馮玉祥手下十三太保之一的,當時也確實是馮玉祥手下的得力乾 將。在軍閥混戰當中,是一把尖刀,當所有人都以為韓復榘會一直效忠於馮玉祥時,情況卻齣現瞭變化。原來由於馮玉祥治軍還是比較嚴明的,且秉承著“一視同仁”的態度,在懲罰下屬時並不會顧及他人的麵子,手下留情。據悉,在某次會議上,韓復榘與馮玉祥因為某些問題現場起瞭爭執,馮玉祥便直接將他轟齣去跪著,會後好像還憤怒地扇瞭韓復榘一耳光。
馮玉祥
當時的韓復榘雖然比不上馮玉祥,卻也是手握重兵的一方軍閥瞭,麵對長官這樣的行為,他自然是感覺非常憤怒。就這樣 韓復榘和馮玉祥之間的矛盾愈加明顯 ,為瞭自己的前途著想,韓復榘選擇 嚮蔣介石示好 ,錶示願意加入國民黨。
可是韓復榘嚮來是心直口快,從當年他在會議之上懟馮玉祥的經曆就能看齣來。再者,這些年雄踞一方的經曆也使得韓復榘有些“飄飄然”,覺得自己確實是個人纔,所以即使嚮蔣介石投誠並且加入瞭國民黨, 但他卻不是對蔣介石忠心耿耿的,更多時候他隻在乎自己的利益有沒有受到影響 。
韓復榘
韓復榘在 1930年時 ,接到瞭蔣介石的命令, 前往山東,成為瞭山東省主席 ,也可以當做是我們現在所說的省長。總之,韓復榘當時在山東一帶確實掌握著絕對的話語權,而他本人也對山東展開瞭為期八年的“自治”。
據悉,韓復榘雖然算不上是什麼好人,且在治理山東的過程當中曾經命令手下大肆抓捕共産黨員,對於有些不服他的普通民眾也是痛下殺手。但是卻還是比較看重教育的, 他非常重視地方的經濟和教育 ,為學校的建設投入瞭不少資金,這也算是他對山東省人民做齣的幾件善事之一瞭。
韓復榘投靠蔣介石
如果沒有日本侵略者的打死入侵,韓復榘可能就會這樣一直在山東當自己的大軍閥。但是現實卻不想讓他一直這樣躺平、安穩度日,所以在麵臨侵略者入侵時,作為國民黨的一員,韓復榘是肩負著保傢衛國的職責。可是,早已過慣安穩日子的韓復榘,顯然對於抗日作戰的熱情十分低迷, 種種行為都錶現齣瞭他的消極抗戰 。也正是因為這一點,在日後為他惹來瞭殺身之禍。
日本侵略者
“逃兵”韓復榘
日軍大舉入侵我國時,手握重兵的韓復榘也接收到瞭上級的命令, 要求他對山東嚴防死守 。可是韓復榘卻沒有這麼做,在還沒打起來之前,他就對日本人的態度非常親和,且與當時日本駐守在濟南的武官交往非常的密切。他之所以這麼做,就是想用日軍來製衡蔣介石, 不讓蔣介石的部隊進入山東,這樣纔能確保自己“山東一霸”的地位不受影響 。
抗日戰爭
不過由於顧及自己的名聲, 韓復榘也一直沒有同意日本所說的華北自治 ,成為真正的賣國賊。總之,他的一切做法都是以自己的利益為重的,在利益麵前並沒有“保衛國傢”的情懷在。
前文中提到瞭,韓復榘嚮蔣介石投誠是因為和馮玉祥之間有瞭間隙,即使投誠以後他也從未真心想要效忠於蔣介石。更是在1936年西安事變爆發之後,秉承著看熱鬧不嫌事大的態度,對發起 西安事變的張學良 等人發齣瞭電報,錶示自己支持他們的做法,必要時刻還可以幫助他們阻斷蔣介石援軍的後路。
張學良
相信本來韓復榘覺得蔣介石在西安事變當中是必死無疑的,卻未料到蔣介石卻化解瞭這場危機,最終活瞭下來。 幸存的蔣介石立即開始鞦後算賬 ,對當時許多支持張學良的人都做齣瞭調查,並且心生芥蒂,隻等有機會就鏟除這些人, 韓復榘 當然也是其中一員。
後來,抗日戰爭爆發以後, 韓復榘就成為瞭第三集團軍的總司令,負責鎮守山東 。但是如今的韓復榘卻不像當年在馮玉祥手下那樣驍勇善戰,反而非常的貪生怕死,想要盡可能地保存住自己的實力。因為在他看來,隻有保存軍力纔能保住自己的兵力,如果沒有軍隊,那麼他的地位和利益勢必會受到影響,這是他無法容忍的。
蔣介石韓復榘
於是, 在日軍進攻山東時,本應該命令軍隊上陣殺敵,堅守住山東陣地的韓復榘,選擇瞭避戰 。從相關資料來看,韓復榘一再無視當時國民黨中央發齣的作戰指示,我行我素的選擇撤退。從撤退的速度來看,他基本沒有做齣任何抵抗,就把自己統治瞭八年的山東 拱手讓給瞭日軍 。
日軍入侵山東
當時 李宗仁 看到他這種違抗軍令,一直當逃兵的情況十分憤怒,就錶示讓他一定要死守泰安,不可繼續撤退。沒想到韓復榘將自己當年的“懟人”實力再次展現,他迴復到“南京不守,何守泰安”,嘲諷違抗之意不言而喻。並且, 他還在當時就與他人密謀,想要藉此對蔣介石下手,這一切都被蔣介石知曉並且記在瞭心中 。
李宗仁
韓復榘之死
韓復榘屢次違抗軍令,並且輕易地就把山東送給瞭日本 ,使得戰場的局勢變得異常劣勢,實在算不上是一個有著保傢衛國意識的軍人,反而更像是一個隻注重自身利益的商人。蔣介石當然不會任憑韓復榘這樣逍遙下去, 所以就在後來於河南省召開瞭高級將領軍事會議,要求韓復榘前來赴會 。
韓復榘知道自己已經使蔣介石感到非常不滿,但是覺得以自己的地位蔣介石應該不會對他太過分。所以無視瞭手下的勸阻,還是選擇瞭赴會。顯然他還是高估瞭自己,在選擇赴會之時,死亡的警鍾就已經敲響。
蔣介石
會議上大傢對於韓復榘的逃兵行為錶示瞭譴責,事後更像是審判 。但是韓復榘顯然覺得自己並沒有什麼錯,他是為瞭維護自己的利益纔選擇這麼做的。麵對韓復榘這樣不以為意的態度,蔣介石更加憤怒瞭。
在會議上當即說道,“你放棄山東黃河天險陣地,緻使日寇順利進入山東,影響甚大,之後又放棄濟南、泰安,你必須負責!”
日軍侵占山東
韓復榘這次又用迴復李宗仁的電報,迴懟瞭蔣介石,詢問那麼南京的丟失是誰的責任, 使得蔣介石顔麵盡失 。很快韓復榘就被送上瞭軍事法庭,針對問話他也錶示全盤接受。
在1月24日審判差不多結束時,他被從牢獄當中帶瞭齣來,這時的他似乎已經預感到瞭死神的到來, 就說:我迴去換雙鞋子。 可能想藉機逃跑或者說是再多活一會兒,但是前來處決他的特工顯然沒有這種耐心,就在他轉身的一刹那, 身後的特工連開七槍,槍槍命中要害,將韓復榘擊斃瞭。
韓復榘
韓復榘就這樣結束瞭自己的一生,事後蔣介石錶示,雖然韓復榘在山東作戰當中非常的消極,一再避戰使得戰局變得非常惡劣。 但是顧念到曾經他在中原大戰當中的功勞,還是允許手下將其安葬。
韓復榘的功過之辯
值得一提的是,韓復榘雖然最後被蔣介石處死,且多數人對於他消極抗日的情況都作齣瞭批評。但是,韓復榘確實還是在山東省做瞭一些實事的,比如說政治改革, 當時他就提齣要嚴禁毒品、普及教育等口號 ,使得山東這片曾經的孔子之鄉,近現代的教育得到瞭一定的發展。
從許多當地人對他的評價來看,韓復榘即使是一個以利益為重的“商人”,對教育和鄉村建設的投入卻絕不含糊,從未齣現剋扣的情況。這一點在當時諸多軍閥統治的地區當中還是非常少見的,所以也有人說韓復榘是諸多軍閥當中的“清流”。
總之,後人對於韓復榘的評價是褒貶不一的,畢竟每個人齣發的立場都有所不同。但是從大局來看,韓復榘一再避戰的行為確實是錯誤的,且造成瞭很嚴重的影響,作為一個軍人,服從命令、保傢衛國纔是必須的,可惜那時的韓復榘早已被利益濛蔽雙眼,徹底忘記瞭這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