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5/20/2022, 9:50:27 PM
“
“芳春剪紙”將會越來越蓬勃,
也一定會永久地傳承下去。
01
“芳春剪紙”
一切都顯示,神奇的土地上發生神奇的故事。您相信嗎?一名草根婦女,竟能蛻變為民間藝術剪紙能手。
在一個太陽即將露臉的早晨,我和她相識在一輛開往竹泉村的大巴車上。
她,張芳春,79歲,山東沂南縣雙堠鎮西梭莊村民。
花白頭發,麵帶微笑,中等偏瘦的體形,身著綉有五彩花朵的上衣,腳穿帶有工藝特色的布鞋,全身上下透著民間藝術的氣息。
她不善言辭,卻輕輕拉起我的手,慢聲細語地送上早晨的問候。
抵達目的地,她仍然和我手牽著手。從我與老人牽手接觸的那一刻起,我便仿佛從她身上獲得瞭一種說不清的異樣感覺。
她領著我漫步在竹泉村的石闆路上。
早上,泉水映齣彩雲朵朵,飄忽的水霧又把這些光芒糅閤在一起,迷眩地飛揚、升騰,形成一種仙境般的氛圍……
這時,遠處傳來歡呼雀躍串串笑聲。是早起的遊人們陸續趕來觀賞泉水、觀賞綠竹、觀賞美麗的古村落竹泉村瞭。
就此,我和老人一同步入一座翠竹掩映下的用光滑石頭砌成的院落,那就是老人的工作所在――“芳春剪紙”工作室。
這裏是春天,這裏是美的世界,這裏有使人心悅神馳的繽紛,這裏有讓你感覺到一種快樂的震顫。
工作室牆上、桌上陳列著老人許許多多的剪紙作品,或人物,或動物,或樹木花草,應有盡有,令人目不暇接。
人類的意誌受著局限,人類的夢境卻是無窮。
剪紙,是一種鏤空藝術,是我國漢族最古老的民間藝術之一。
沂南雙堠剪紙的曆史不下韆載,它與民間綉花等息息相關,反映瞭民間生活,對於瞭解民俗、認識民俗有著無可取代的價值。
張芳春七八歲就跟隨祖母綉花、學剪,老來亦手剪不輟。
她隨意、隨緣、隨心,從不刻意張揚自己;她恬靜、內斂、低調,雖休聲美譽,但從不在世俗裏沉湎。
在老人的作品中,有一種氣韻,深深地潛伏於整個剪紙裏。它既意味著生動神情,又體現著造型的細微變化、形式的靈活運用。
比如她的作品《沂濛紅嫂》《王昭君》《貂蟬》《諸葛亮》以及《係列三國人物》等,惟妙惟肖,準確傳遞瞭人物的內心世界。
在老人的作品中,追求活潑的動態平衡,能體會到左和右、前和後、遠和近的巧妙呼應。
比如她的作品《貓圖》《魚趣》《蝴蝶》《十二生肖》《百狗迎春圖》等,突齣的是平淡中的魅力,是某種不經意的靜心。
一群小動物好像通靈瞭,既栩栩如生,又憨態可掬,在藝術的海洋裏一個個都成瞭美的化身。
02
虛空的心懷
在老人的作品中,突齣空靈、純淨,傳遞著詩意和愛戀。
比如她所剪之《春》《夏》《鞦》《鼕》《瓶花》《四美》《馬牧池》《孟良崮》《沂濛紅》《竹泉》等。
一花一草,生動、靈動,宛如纏纏綿綿、卿卿我我,流露著令人羨慕的甜蜜;一樹一木欣然、怡然,它們在沂水的滋補下,更加枝葉繁茂,生機勃勃。不難看齣她對大自然的理解及提煉。
“芳春剪紙”工作室,已把煦風、溫情、斜陽……全都融閤在一起。
其氣、其韻憑藉層層疊疊如“減法”般的剪紙來傳遞;繽紛世界依杖一把剪刀、一寸芳心來呈現。
難怪她的作品其中有部分在國傢美術館展齣,有部分分彆獲國傢級、省級、市級奬項,有部分被臨沂市群眾藝術館收藏……
說來有趣,也許桌上擺放著的剪紙小狗、小貓、小蝴蝶一群小動物太活靈活現,一名五六歲的小遊客竟用水槍和它們玩耍起來。
幸好桌麵上有一塊玻璃遮擋著,否則那群小動物真得“泡湯”瞭。
對自己作品分外珍惜的張芳春老人趕忙站起身來,對淘氣的小傢夥隻輕輕柔柔地說瞭一句:“不能用水澆喲!”
說完用一塊乾布抹去桌上的一大片水漬。在一旁目睹這一切的我,再次齣現瞭和老人牽手時産生的那種感覺。
這時,我已能確定,那種感覺其實是一種虛空的心懷。隻有虛懷若榖,纔能夠發現美,獲得美。
中國那麼大,該去的地方那麼多,再來的幾率很小,我用戀戀不捨的眼神與“芳春剪紙”工作室告彆,與老人告彆。
庭院外,一片繁茂的竹林,正輕輕搖曳著瀟灑的枝葉,雅緻飄逸,又矯健多姿。
我相信,“芳春剪紙”將會越來越蓬勃,“芳春剪紙”也一定會永久地傳承下去。
來源:農民日報
圖片:視覺中國
作者:周光華
主播:李蕓聰
編輯:倪楊金子
設計:崔鵬傢
策劃:杜蘭萍
監製:李朝民
主播|李蕓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