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5/20/2022, 9:50:17 PM
日前,工業和信息化部中小企業局發布第三批國傢級專精特新“小巨人”名單,全國共546傢企業入選,其中廣東(除深圳)入選23傢,深圳單列入選23傢,閤計有46傢粵企入選。
南都・灣財社記者研究發現,這些企業主要集中在製造業領域,獲得過投融資的未上市/掛牌企業占比約35%,灣區創投機構可加大對入選企業的關注。
15 傢企業曾獲創投融資
8 傢2020 年以來有新融資
2022年1月,中國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徐曉蘭曾錶示,2022年會進一步加大“專精特新”支持力度,新培育3000傢左右“小巨人”企業,財政再支持500傢以上重點“小巨人”企業。據徐曉蘭當時透露,中國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已達4762傢,成為産業鏈供應鏈的有力支撐。
工信部中小企業局局長梁誌峰錶示,4762傢“小巨人”企業具有“5678”的特徵。即超五成企業研發投入在1000萬元人民幣以上,超六成企業屬於工業基礎領域,超七成企業深耕行業10年以上,超八成企業居本省細分市場首位,很多企業都在強鏈補鏈方麵發揮瞭重要作用。
根據《財政部 工業和信息化部關於支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高質量發展的通知》,2021年至2025年,中央財政將安排100億元以上奬補資金,引導地方完善扶持政策和公共服務體係,分三批(每批不超過三年)重點支持1000餘傢國傢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高質量發展。此次發布的最新一批名單共新增546傢企業入選,其中粵企達46傢。
進入財政支持名單之前,一些企業也獲得瞭社會資本的關注,曾獲得一定的創投機構風險投資。
南都・灣財社記者基於創投市場數據機構及企業公開信息,對46傢粵企成立時間、投融資情況及業務領域進行瞭全麵梳理研究。
與工信部披露的“超七成企業深耕行業10年以上”特徵相符,46傢入選企業中,共有34傢企業成立時間在2012年之前(不含2012年),占比達到約74%。
剩下較“年輕”的企業成立時間最晚在2017年,也已經在行業內經營5年以上。
截至5月20日,46傢企業中有4傢在新三闆掛牌,其餘42傢企業有15傢曾公開披露過投融資信息,占比約35%。這意味著創投覆蓋率或不足四成。
獲得融資時間來看,15傢企業中隻有8傢企業2020年以來獲得過新融資,4傢企業獲得的最後一筆融資仍停留在5年前。15傢企業中,最新一筆投融資發生在2022年3月底。
從融資輪次來看,多數最新融資階段為早期天使輪、A輪,少量獲得上市公司或直投戰略融資。融資階段為B輪和C輪的僅各一傢,分彆為深圳醫療器械公司普博科技和廣州工業物聯網解決方案提供商魯邦通。
整體來看,創投資金在這46傢入選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過往發展過程中的活力尚顯不足。
製造業占大多數
深圳先進製造類企業居多
46傢粵企中多傢為集成電路企業。例如成立於2012年的深圳市威兆半導體有限公司。相關資料顯示,威兆半導體是一傢專業從事功率器件和集成電路領域業務的企業,是國內少數於12寸晶圓成功開發功率分立器件的公司之一,多款産品綜閤性能達到國際一綫廠商水平,産品廣泛應用於消費電子、通訊、算力、工業控製、新能源汽車等領域。
此前,威兆半導體還曾獲得OPPO、小米、華勤技術、元禾璞華、動平衡等多傢産業和專業投資機構投資。
矽電半導體設備(深圳)股份有限公司,是半導體、LED晶圓測試領域的專業設備供應商,已成長為國內規模最大的探針台(點測機)生産企業。2019年12月,其獲得豐年資本A+輪融資。
整體來看,46傢粵企中絕大多數都為製造業研發生産企業,其餘少數幾傢軟件類企業也均以製造業為主要客戶。
製造業類企業中,整體以高技術類領域居多,主要包括電子設備、集成電路、工業自動化裝備、醫療器械、機器人、激光等。也有不少傳統製造領域企業,以機械設備、輕工製造、化工産業為主。
此次深圳入選名單企業數共有23傢,廣州共入選9傢,東莞入選5傢,其餘還有佛山、惠州、江門、中山、韶關企業入選。從企業行業分布來看,深圳入選企業在先進製造行業的較多。46傢入選名單中的全部4傢集成電路企業、4傢醫療器械企業都來自深圳,此外深圳還有多傢智能硬件、通信製造、新材料和智能裝備企業入選。
廣州此次入選名單的企業則有不少來自傳統製造産業。例如塑膠模具研發製造商、環保工業設備製造商、紙箱包裝設備製造商、食品添加劑研發生産商等。其中也有不少進入科技型中小企業名單或擁有高新技術企業認定資質。
不過相對來看,創投資本此前更為青睞名單中的深圳企業,在15傢曾獲投融資企業中,深圳企業共有12傢,占比超過八成。廣州、惠州和東莞各僅1傢曾獲投融資。這也意味著這些城市中仍有不少優質工業專精特新項目待創投機構挖掘投資。
創投業內人士看來,工業製造業類投資因其投入風險大、迴報周期長,而且很多領域專業性高較難被投資人理解,在過去以消費互聯網為創投主流的時期長期坐“冷闆凳”。
但近年來隨著創投風格嚮工業硬科技領域切換,以及政策重點扶持産業升級創新,製造業中的優質創新企業正越來越受到風投機構和産業投資者的重視。而類似“專精特新”、“小巨人”、“單項冠軍”等政策的認定扶持,對於金融機構來說是獲取産業項目的好方式。這些企業很多也需要金融活水的精準滴灌,在金融助力下實現快速成長。
如投資機構、投資人或相關企業想進一步深入瞭解此批入選國傢專精特新“小巨人”的廣東企業詳細業務情況及投融資數據,請您發送郵件至nandukechuang@163.com與我們取得聯係(附上姓名+公司+聯係方式)
齣品:南都灣財社・ 科創工作室
采寫/數據分析:南都灣財社記者 徐勁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