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2/28/2022, 2:48:33 PM
2月24日晚間,在OPPO春季新品發布會上,首款搭載自研影像專用NPU馬裏亞納 MariSilicon X 的雙芯影像旗艦OPPO Find X5係列正式發布。而為瞭這一天,OPPO準備瞭三年。
馬裏亞納 MariSilicon X采用6nm製程工藝,這是國産手機廠商第二次進入台積電代工6nm製程客戶群名單。
在科技公司自研芯片“紮堆”的風潮下,外界對於自研芯片帶來的手機成上升也許沒有太多的概念,來自於半導體技術研究機構Semiengingeering的一個數據可以作為參考:不同工藝下芯片所需費用中,28nm節點上開發芯片要5130萬美元投入,16nm節點需要1億美元,7nm節點需要2.97億美元,到瞭5nm節點,開發芯片的費用達到5.42億美元。
在供應鏈傳齣的消息中,OPPO僅在芯片單次流片試驗費用就高達1億元人民幣,如果繼續嚮先進製程推進,投資額將遠不止這一級彆。
“三年前我們說要投500億,是不是不太相信?現在是真金白銀投下去瞭。”陳明永說。
在一場小型專訪上,作為OPPO的創始人,陳明永與記者首次分享瞭OPPO在芯片領域布局的想法。
在他看來,芯片的投資一切都在計劃中。“沒有覺得多瞭或者說不能再投瞭,未來肯定會持續投入,但是這個錢確實是不少。”
雖然沒有刻意保持神秘,但在過去幾年,芯片確實是外界談及OPPO時一個避不開的話題。
在芯片自研“九死一生”的遊戲規則下,即便發布時間“看上去”比同行晚一點,陳明永也希望按照OPPO既定的節奏進行。
“正確的節奏是什麼?産品的打造是需要時間的,我們要做好排兵布陣,把控産品的上市節奏。百米飛人博爾特跑步有自己的節奏。如果讓他加快節奏,一秒三步變成四步,他會跑得更快嗎?參加馬拉鬆比賽,按百米衝刺的速度跑,最後能拿到冠軍嗎?很多運動項目,尤其是打網球、打高爾夫,節奏感都是很重要的。節奏不對的話,不光是纍的問題,可能連球都打不著。”
“手機産品綫不再像過去一樣隻是一個單一的産品,它的背後有很多相互連接的技術,而這些技術需要通過底層來將軟、硬兩個層麵打穿,這是我們做芯片的邏輯。”
在這次溝通中,陳明永還對記者提齣的手機廠商造車、公司上市等話題給予瞭迴應。
對於手機廠商切入汽車賽道,陳明永錶示,智能車、電動汽車未來一定是一個轉型的方嚮,但目前OPPO在其中發揮的價值是有限的,至少現階段還沒有發現造車的“必要性”。而關於上市的問題,陳明永更是坦率迴應,目前OPPO沒有明確的上市計劃,但在公司治理上會做到隨時可以上市。
放在中國科技公司發展大背景下來看,陳明永掌管的OPPO正處於從以往的技術集成整閤廠商嚮擁有的自研技術的新型生態型公司轉型過程中。
對於OPPO而言,既會麵臨前所未有的挑戰,也擁有著躍過龍門之後在廣闊世界裏乘風破浪的機會。陳明永似乎對此信心十足。一邊隨著自研芯片量産,以及高端手機Find N和Find X5係列的推齣,謀求高端品牌更多位置;一邊在內部,推行著包括生態搭建、頂層設計、薪酬改革、渠道變革和品牌煥新等等在內的“蛻變”組閤拳。
“兩三年後,你會看到變化效果。”陳明永對記者說。
用芯片將軟件與硬件世界打穿
記者:關於OPPO要做什麼樣的芯片外界頗多猜測,要走蘋果的路還是走華為的路,還是走Google的路,OPPO在芯片上最終的方嚮目標會做到什麼樣的程度?
陳明永:做芯片這件事情對我們來說是籌劃已久,為什麼要做芯片呢,現在産品不像以前是一個單一的産品,它背後有很多相互連接,我們講的真正萬物互融,多設備互通是避不開的,軟件、硬件也很復雜的時候,必須要做芯片,通過底層打穿。不管做不做芯片,要把體驗做好的話,一定要有真正定製芯片強大的能力。
萬物互融之後,需要芯片突破纔能解決體驗的問題,我們的芯片就要做到這種程度。我們需要多少人,要根據産品要做成的樣子而定。
記者:現在覺得錢投的夠嗎?流一次片上億,你知道流片一次性成功的消息之後是什麼反應?
陳明永:在我們計劃之中,我們會持續投入,這個錢確實不算少。(做芯片)我知道是很難,從一個創新的角度,或者從做一個復雜工程的角度來講,這是不容易的。我能感受到他們(芯片團隊)不容易,也能感受到這裏麵團隊的能力,以及規劃、管理、節奏控製也是不錯的。當然這個一次性過,也不代錶接下來的産品也能一次性過,這是一個好開始。
記者:OPPO提齣瞭三大計劃,分彆涉及芯片業務、軟件開發和雲服務,其中的芯片計劃被稱之為“馬裏亞納計劃”,涉及軟件工程和扶持全球開發者的叫做“潘塔納爾計劃”,打造雲服務的為“亞馬遜計劃”,意圖在5G時代進軍技術上遊。三個計劃有先後順序嗎?
陳明永:三個方嚮沒有排序,都很重要,哪個階段産生作用的時候,我們就會把它應用起來。比如真正構建內容生態的時候,潘塔納爾計劃就起作用瞭,如果萬物互融的産品能打通的時候,芯片在這裏麵的重要性可能是率先的,是基礎性的構建。
記者:如何看AI、5G、IoT這些新的技術形態帶來生態變化?
陳明永:關於生態係統,不能說我們有IoT加上手機就叫一個生態,也不像現在做一個軟件商店或者是做一個IoT就是生態,過幾年之後你會發現這裏麵會産生一個很棒的東西,它是一個內容係統的生態。現在軟件工程對大傢來講是看不見的東西,我們硬件再往下的能力,以及軟件能力,這兩個能力都要做起來。
高端市場競爭不存在時間窗口
記者:高端市場大傢都比較關注,最近最熱的一個話題就是蘋果又拿中國市場第一瞭,你怎麼看OPPO在高端市場的布局?
陳明永:我們做高端計劃,更多還是根據用戶需求來,消費升級下,用戶對産品的要求都在升級,這是大勢所趨。但這個考慮不是說我們做個配置很高的産品可以高端突破瞭,這裏麵涉及到用戶體驗。真正打造産品,建立品牌,要跟未來的消費者主流吻閤,符閤大傢的主張,還要和未來發展趨勢一緻。
同時,這背後必須要有大量科技創新,通過關鍵技術解決關鍵問題,這是一個係統的漫長的過程,我不知道接下來會發生什麼,明年是不是就是突破、爆發,這不可預測,我們要做的是長期積纍,厚積薄發。此外,用戶的體驗也不一定是做瞭馬上能夠感知到,但是我們一定要不斷地推進這個量變過程。
記者:你怎麼看過去兩年華為留下的時間窗口?
陳明永:這裏不存在時間窗口的問題。某一個用戶喜歡蘋果,如果蘋果這代産品不行,它可能會等下一代,等的過程不代錶其他品牌齣瞭一個産品他會馬上轉投過去。品牌的影響一直在,大部分用戶不會受到這個時間的影響。
高端産品首先是一個剛需。隻要耐得住寂寞,不斷去打磨産品,真正在産品創新、技術創新上做齣能為用戶解決一些體驗上的問題,能夠帶來很多一些效率上的便利的話,還是值得期待。
記者:兩三年以後,高端市場的競爭是否更加激烈?
陳明永:這肯定存在。我們往高端做,不光是在中國,全球範圍內我們都是做這樣的努力,包括Find、Reno係列這種産品,在海外的上升速度挺快。正因為這樣,我們還不能急於求成,是不是有這個能力可以再往上去上升,或者是躍遷,需要通過接下來幾年,我們帶來更多的改變和進步。
記者:渠道有資金和市場的緊迫感,希望能夠快速推進捲軸屏這樣創新的手機的上市,你怎麼看?
陳明永:這個想法可以理解,但就算賣爆瞭之後又怎麼樣呢,接下來持續爆的産品是什麼,必須要考慮這個。我拍闆的話我是希望它上,但是往往被做産品的那些要求高的人說不能上。沒有真正看到産品之前,我對新的産品都是持開放性態度,但是看到産品確實不夠好的時候,我也能接受團隊們的意見,這一點我們是一緻的。
走齣舒適區
記者:我們也注意到瞭這幾年OPPO高管團隊變化,調整背後決策的依據是什麼?是目標不同瞭嗎?
陳明永:目標是一以貫之的。一方麵我們要找專傢;另一方麵,要在新生代中去找學習能力強,有擔當、有追求的人。不管怎麼樣,這兩類人,我們要在價值觀上基本契閤。
人到某一個階段,不在乎錢多錢少或者江湖地位,更多是這個事情是不是有意思,包括我們內部經常聊一個事情是否有意義,喜歡不喜歡,或者能不能給用戶創造價值,我們經常有一個說法,是當我們老瞭迴味這件事情的時候覺得有趣,覺得沒有白活。
記者:在諸多變革當中,我們看到是你們同時幾個方嚮發力,整個核心的團隊跟得上變革的步伐嗎?外部引進的團隊跟得上這麼快節奏嗎?
陳明永:業務上的挑戰背後是有很多其他的東西要跟上,所以變革不是單一的變革,它是聯動的。
比如說組織變革和業務突破,是相互成就,它有一個邏輯在裏麵,這個邏輯跟我們能不能承受、適應相關,也與先後順序,兵力、資源的投入相關,有約束條件製約。但是不管怎樣,變革肯定會讓大傢有點難受,我們需要快步前進,團隊要有緊迫感和使命感。
接下來帶來的感受可能會更明顯,要走齣自己舒適區,去迎接一種新的變化,形成一種新的工作方式。
比如說公司營銷部門這兩年是最痛苦的,以前營銷做法都被我停下來瞭。因為我發現它不起作用瞭,新的方法需要重新去學習,重新去摸索打法。這導緻大傢開始很掙紮。但是慢慢你會發現,隻要把不對的東西停下來,對的東西慢慢就會産生,就會走到一個正確的路上。我認為現在OPPO是在正確的路上。
記者:最近提齣“微笑前行”,對現階段的OPPO意味著什麼?
陳明永:微笑前行,源於OPPO的本分價值觀:堅持做正確的事情,對的路,就不怕遠,不怕難。今年,是OPPO成立的第18年。我們希望以一個新的麵貌,與全球用戶交流。我們希望通過科技創新,推動行業與社會發展。與所有爬坡者共同“微笑前行”。
最不能容忍自己把團隊帶偏瞭
記者:對於産品你甚至不知道價格,你如此充分放權,已經不再介入某一款産品這麼細微的東西。但是你一定很介意其他東西,我想知道你介意的東西是什麼?
陳明永:企業發展到某一種階段,它肯定不是一個人,不是某一個人努力就能成功的。在過去十多年的時間裏,確實是有不少人成長起來瞭,有不少同事在他的位置上做得比我還好。這種情況下我還在乾著我喜歡乾,但是他們比我還更能乾的事情,這不是一個高效的管理行為。
我一定要去考慮其他的事情,以前乾的是眼前的事情,現在要看得更遠,由實嚮虛。以前關注的更多是純粹的硬件産品,但是現在軟件、生態,特彆是軟件的架構、係統整體的變化,需要更廣泛的探討新的成長可能性。
記者:你最不能容忍自己犯什麼樣的錯誤?
陳明永:把團隊帶偏瞭。我覺得最重要的是一個是方嚮帶偏瞭,第二是團隊帶得沒有激情。大傢一定要有激情、有想法。打勝仗會讓人們在某一個瞬間産生獲得感,或者是比較興奮的感覺,但不可能天天打勝仗,即便天天打勝仗你也會對它的感覺削弱。這些需要注意節奏控製。
記者:可以忍受銷量的起伏嗎?
陳明永:我們不太關注銷量排名,哪怕做瞭第一也很少去宣傳。銷量隻是一個指標。做企業是很有意思的東西,真正的意義不在這上麵。但是人們往往在衡量企業的時候看一些指標,比如市值。就好像一個人,你的幸福感是什麼,這其實是最重要的。但現實中,往往對人的衡量是,到底是乾什麼工作的,一年掙多少錢。就這樣錯位瞭,不是一個邏輯。
記者:從你創始做企業的時候,會希望做到幾韆億市值嗎?有這麼一個目標嗎?
陳明永:沒有,想都沒想過這個。一開始就是活下來,活下來之後我們怎麼去做一個有意義的事情。但這個意義不是說上升到很高的那種,我們有機會去做一些改變,怎麼在這裏麵去做一些推動,這些是有意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