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10/17/2022, 3:34:38 PM
▣作者:老船長
2015年7月4日,一個再普通不過的周六。
一則消息,突然刷爆市場。
21傢券商發布聯閤通報,將閤計齣資不低於1200億元,用於投資藍籌股ETF,並保證在4500點以下不會賣齣。
7月5日周日, 央行稱將通過多種形式給予中國證金公司流動性支持。
國傢隊,正式進場救市。
在此前的6月15日到7月3日,在短短14個交易日,上證指數下跌瞭28.4%,深證和創業闆更是下跌超過30%。
2015年股災,韆股跌停屢見不鮮,融資爆倉遍地。
國傢隊的進場,暫時穩定住瞭局麵,起到瞭關鍵作用。
此時此刻,恰如彼時彼刻。
如今的樓市,底部徘徊許久,在多個領域,官方力量逐漸進入市場。
1
樓市不景氣,歸根到底還是老百姓的信心不足。
這時候,就需要有人來帶頭支撐市場。
公務員,成瞭最被需要的對象。
在安徽泗縣,倡議廣大公職人員要積極響應,發動身邊親友以實際行動參與到購房活動中來。
在湖南石門縣,縣委書記甚至直接喊話:
“買瞭一套買二套,買瞭二套買三套,買瞭三套買四套”。
甚至在某些地方,公務員買房已經成瞭考核任務。
在廣西玉林,上到區縣下到鄉鎮但公務員,下鄉賣一套房可以換算成4個進城人數,每月人口進城的KPI是20人,也就是每月至少要賣4套房。
但個體的力量畢竟有限,那就組織團購。
在吉林長春,支持機關單位、國有企事業單位、大專院校、科研院所和社會群體與房地産開發企業接洽,組織商品房集中批量購買活動。
在貴州,省政府直接發文,鼓勵機關、企事業單位職工開展商品房團購,團購優惠價格不計入商品房備案價格跌幅比例範圍。
湖北黃岡、四川眉山、四川巴中、浙江諸暨、安徽銅陵……鼓勵團購的城市越來越多。
團購的優惠力度也很大,比如浙江桐廬縣,團購20套以上的,備案價打摺後還能再優惠5%。
信號釋放的很明顯: 加快入場,托住樓市。
2
除瞭鼓勵公務員買房外,地方也親自下場瞭。
迴購房,就這麼齣現瞭。
7月,鄭州針對已經建成或即將建成,但銷售睏難、大量積壓房企資金的現房、準現房項目,通過政府購買現房作為安置房;
8月15日,湖州提到對睏難房企的滯銷房,鼓勵國有企業收購,作為保障安置用房;9月5日,濟南城市發展集團將在全市收購3000套商品房用於租賃儲備住房;
9月24日,新疆阿勒泰鼓勵國有企業收購市場房源用於保障性住房;
10月,蘇州擬對6個區及4個縣市共10個闆塊迴購約1萬套新房;
大緻的模式類似,政府或者國企批量買入商品房,要麼將來用作人纔房、公租房,要麼將來再轉交給房企再次銷售。
在實現快速去庫存的同時,還能減輕房企的資金壓力。
至於賺不賺錢,那都不重要。
最直接的目的,當然還是穩住房價,托住市場。
蘇州,就很明顯。
受政府迴購房源集中網簽備案影響,9月蘇州商品房成交量齣現明顯迴溫。
據剋而瑞統計,9月蘇州市區商品住宅成交約122.99萬平方米,環比增加126.88%,同比增加93.34%。
但短暫的輝煌並不算輝煌,如果剔除迴購房源影響,蘇州9月份的錶現也是平平。
釋放的信號同樣明顯: 托底樓市,把老百姓的購房信心拉迴來。
3
國傢隊的進場,在土地市場,也不手軟。
前幾天,廣州第三輪集中土拍結束,最終成交15宗,流拍3宗。
而成交的這15宗土地,全部由國央企和城投公司拿下。
土地市場,國央企、城投公司在進擊拿地,而民營房企,隻剩寥寥。
這種情況,正在全國蔓延。
前9個月,全國市場新增土地貨值TOP100房企,絕大多數都是國央企和城投公司。省屬國企、市屬國企、區屬國企和城投,甚至深圳地鐵、西安地鐵這類軌道交通公司,都在大批量進場拿地。
前10名的房企中,更是隻剩下濱江一個純正的民營企業。
如果僅僅計算城投公司,1-8月份的拿地金額就占全國的12%。
其中,江西城投拿地占比26%,是全國最高的省份。江蘇、湖南、四川、重慶、湖北5個省份城投拿地占比在15%-25%之間。
在三四綫城市,這種現象更加普遍。
甘肅嘉峪關,城投拿地占比接近90%;
湖北黃石,城投拿地占比70%;
江西景德鎮、湖南婁底、內濛古通遼,城投拿地占比超過50%;
四川遂寜、湖南嶽陽等20個城市,城投拿地占比超過30%。
但問題在於,城投拿瞭地並不一定真的開發房地産項目。
截至8月末,22個重點城市中,2021年成交的土地,地方國資平台主導的項目入市率僅9%。
一句話: 先囤著。
另一方麵,還能直接做大土地齣讓金收入,起碼不能讓數據太難看。
國企平台拿地熱潮,已經被高層注意到。
財政部已經發布通知,明確提到:
嚴禁通過舉債儲備土地,不得通過國企購地等方式虛增土地齣讓收入 ,不得巧立名目虛增財政收入,彌補財政收入缺口。
畢竟,這種左手倒右手的事,不能長久。
尤其是,對於那些負債率已經很高的地方,舉債拿地,又能維持多長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