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3/2/2022, 12:59:12 PM
縱觀一個人的成長與生命的曆程,你會發現,童年的時候,是無憂的,少年的時候,是忘憂的,步入青年的時候,是“不知愁滋味”的,偶爾為感情上的問題而睏惱,等到瞭中年的時候,雖然已過不惑之年,卻有著很多令其感到焦慮的事情,等步入中老年的時候,對餘生之路,也常感覺到恐慌。
人在童年、少年的時候,有父母可以依靠,等到瞭青年的時候,有朋友、同學、同事可以依靠,等到婚後,猛然發現,能夠讓自己依靠的人,越來越少瞭,而依靠自己的人,卻變得越來越多瞭,在這個時候,會有一種孤獨之感,有一種難承其重之感。
人到中年纔懂得:這一輩子,能依靠的人,越來越少,你是否有過同感呢?
一.現狀是怎麼樣的?
人在童年的時候,可以依靠父母,什麼都讓父母提供,在很多事情上,接受父母的安排即可,不用自己動腦子,很多事情,有父母擔子。
等到瞭學齡,步入校園,再到步入離開學校,步入社會,這段時間,相信純粹的友誼,願意和親友、同學、閨蜜、兄弟坦誠相見,大傢都把中心放在友誼上,在遇到事情的時候,可以相互依靠一下。
等步入婚姻殿堂之後,生養瞭孩子,在這個時候,大傢會不自覺把生活的中心放在自己傢庭上,用來經營友誼的時間就少瞭,婚後人生,主要精力都放在自己的事業與傢庭上,伴侶要依靠自己,孩子要依靠自己,父母要依靠自己,在這個時候,會有一種壓力。
在這個時候,難免會感覺到孤獨無助,難以承受其重,又能夠依靠誰呢?依靠父母,那是啃老,依靠伴侶,伴侶身上的壓力,也很大,依靠朋友,朋友可能自顧不暇,壓力也很大,何況自己的光景也不夠好,可能許久沒用心經營友誼瞭,是不能隨意占親友便宜的。
故而,在這個時候,常會有一種濃烈的感覺:隨著年齡的增長,能依靠的人,越來越少瞭,不是不想依靠,而是不知道能夠依靠誰?唯一能夠依靠的,也隻有自己,餘生之路,能讓自己一直依靠的人,也隻有自己瞭。
二.為什麼能依靠的人越來越少?
1.隨著年齡的增長,擔子會慢慢變重。
小時候,遇到事情,依靠父母,讓父母、哥哥、姐姐幫忙解決,是天經地義的事情。
青少年的時候,沒有傢庭的重擔,除去學習,我們會將一些精力、資源用來經營友誼,相信“好朋友,講義氣”,遇到事情的時候,可以找朋友幫忙。
在這個時候,我們會覺得遇到事情,找傢人、朋友幫忙,是天經地義的事情。
等到瞭中年,或步入瞭婚姻的殿堂,我們的想法可能會發生一些轉變,覺得遇到事情,就找父母、朋友幫忙,一再啃老,一再壓榨親友,是一種自私的行為。
等上瞭年紀,有瞭傢庭,父母年邁,自己身邊的親友也為生活而奔波,在這個時候,我們會慢慢意識到,自己身上的壓力在變大,當壓力達到一定程度的時候,我們會感覺很煩,內心深處的苦楚,一時不知道嚮誰訴說,怕不被人理解,怕彆人說自己矯情,同時,我們也不想給自己的親友、傢人增添麻煩,於是很多時候,我們遇到事情的時候,會習慣獨自解決。
2.自身的原因,以及對待圈子的態度。
常言道,“四海之內皆兄弟”,遇到事情,又怎麼會找不到可以讓自己依靠的人呢?話是這樣說的,等你遇到事情的時候,“患難見真情”,在你落魄的時候,願意雪中送炭的人,又會有多少呢?在這個時候,你能夠依靠的人,又會是誰呢?在你小的時候,你能依靠父母,在你年齡大的時候,還能一直啃老麼?尤其是你的親友自顧不暇的時候,尚且需要被你照顧,需要依靠你,在這個時候,你能推辭麼?顯然不能!
也許你會說,可以尋求社會支持,可以依靠朋友啊!
確實!但是,友誼是建立在相互尊重,互惠互利的基礎上的。
偉大的友誼,是需要用心經營的。人到中年,要忙的事情很多,有傢人需要照顧,你還能夠心懷赤子之心、利他之心廣結善緣麼?“晴天留人情,雨天好藉傘”,你想在雨天藉到傘,還得看你在晴天留瞭多少人情。
你若是自身不思進取,不能為社會與親友創造價值,還經常占對方的便宜,侵犯對方的利益,你不善於經營自己的圈子,長期怠慢自己的親友,在你需要事情的時候,真正會幫助你的人,可能會很少。
在這個時候,你很可能會感嘆:我好孤獨。
三.該做些什麼?
一個人從少年到中年,再到老年,常會發現:這一輩子,能夠讓自己依靠的人,越來越少。
如果你不作為,或許這就是你要麵對的現實。
但是,很多事情,都貴在事在人為,若是不想孤獨無援,不想看到這樣的結果,希望自己的圈子更有質量,除瞭廣結善緣,善待他人,彆無他策。
你的胸懷有多大,你的心裏裝著多少人,往往決定著你未來能夠依靠誰。
你的心裏如果隻裝著自己,那麼你所能依靠的人,也隻有自己。
你的心裏如果裝著很多人,那麼你所能夠依靠的人,也會變得很多,最起碼,他們會給你帶來精神上的力量,支撐著你,讓你更有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