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以來,西方對俄羅斯史無前例的金融製裁,再一次令世人見識到瞭美元在全球經貿網絡中無遠弗屆的影響力。然而,在美歐展演這一「囂張特權」(exorbitant privilege)、將俄羅斯孤立於國際金融體係之外的同時,也有人認為這些舉動「瘋狂」和「愚蠢」,分分鐘可能傷及自身,反過來衝擊美元秩序。問題是,雖然山姆大叔的製裁手段駭人聽聞,對某些國傢造成潛在風險,甚至有大行策略師指國際貨幣體係可能因此而麵臨洗牌,但就現階段而言,仍然沒有其他貨幣可以取代美元的位置,當中就包括被寄予厚望但仍處於起步階段的人民幣。
俄羅斯入侵烏剋蘭已一個多月,西方的對俄製裁雖說是如期而至,但力度卻是超乎想像的嚴厲。在年初於烏剋蘭邊境陳兵之際,俄羅斯曾對可能遭受的製裁進行過壓力測試。當時有資深財金界人士建議模擬盧布兌美元匯率跌至100比1的情形,卻被當局視為不切實際而未被接納。到瞭2月底,美歐的經濟製裁陸續推齣,不僅多間銀行被剔除齣環球銀行金融電信協會(SWIFT)支付係統,就連俄國央行的外匯儲備亦遭凍結。結果,盧布一路貶值,對美元匯率從侵烏前(2月23日)的81比1,一度跌至135比1的低位。
針對有近一半的央行儲備資產遭凍結,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Sergei Lavrov)上月錶示,沒有人提前預測到西方將這樣做,因為「這實際上是一種盜竊」。為瞭穩住盧布匯率,俄羅斯央行在未能動用外儲的情況下,隻好將基準利率提升至20%,並進行嚴格的資本管製。此外,俄羅斯總統普京上月23日宣布,對於「不友好」國傢和地區,俄方嚮其供應天然氣時將改用盧布結算。結果消息一齣,盧布對美元匯率隨即躍升;目前更已迴升至衝突前的水平,俄羅斯基準利率也有所下調。
中國社科院金融研究所副所長張明分析,美國與部份歐洲國傢凍結俄羅斯的外匯儲備,破壞瞭迄今為止全球最重要安全資產——美國國債的安全性……
詳細內容請閱讀第313期《香港01》電子周報(2022年4月19日)《 對俄製裁衝擊美元秩序 人民幣國際化任重道遠 》 。 按此 試閱電子周報,瀏覽更多深度報道。
第 313期《香港01》電子周報 其他獨傢精選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