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3/13/2022, 4:05:53 PM
相信很多人都曾聽說過“同人不同命”這句話,說的就是兩個相同齣身的人,最終卻有著很不相同的結局。
就比如曾經在網上鬧得沸沸揚揚的著名歌唱傢費玉清他的傢事,費玉清一共有三姊妹,上麵有一個大姐下麵還有一個弟弟,傳聞中姐姐為瞭兩個弟弟今後的工作,放棄瞭在日本的婚約,充當兩人的師傅,帶著弟弟們進入瞭娛樂圈,結果卻落得瞭一個“餓死師傅”的下場。
因此很多人也把同人不同命這個說法用在費玉清姐弟們的身上,隻不過如人飲水冷暖自知,筆者認為每個人的生活都有屬於自己的那份際遇,同人不同命也是從這裏展開,隻要你能夠在機會麵前牢牢抓住它,你的人生肯定會有不一樣的風景。
就算你的人生際遇最終和你的朋友大相徑庭,但是也會收獲一份彆人不能擁有的美好迴憶。
比如徐嚮前曾經手下的兩員猛將,一個王樹聲,一個倪誌亮,同時的起點,同時的任務,最終一個人獲得瞭大將軍銜,一個人獲得的是中將軍銜,究其根本也是機遇不同造成的。
兩名猛虎悍將
一個再怎麼厲害運籌帷幄的軍師,如果沒有勇猛無敵的戰士為他衝鋒陷陣,他的聰明纔智也得不到發揮,因此諸葛亮也有瞭“五虎上將”的戰士們幫助他,徐嚮前也不例外。
眾所周知徐嚮前是我國近代史上不可多得的軍事傢,為新中國的成立立下瞭汗馬功勞,作為紅四方麵軍總指揮的他,前前後後指導戰士們打瞭無數次大大小小漂亮的仗,而他手底下也充滿瞭悍將,其中就有王樹聲和倪誌亮。
王樹聲是湖北麻城人,但凡瞭解點中國近代史的人都知道,這個人可是一個齣瞭名的猛將,戎馬半生的軍事生涯,最終在1955年的授銜儀式上獲得瞭大將軍銜。
另外一位倪誌亮,1900年生於北京,後來一路輾轉進入瞭革命道路,在1955年被授予中將軍銜。
這兩人在徐嚮前的帶領下,可謂是指哪打哪,戰無不剋攻無不勝,有一次在與敵人的戰役之中,王樹聲和倪誌亮聽從徐嚮前的指揮,對敵人形成瞭夾擊之勢,前後配閤將敵人伏擊在原地,打瞭一個十分漂亮的戰役,兩人的名聲也從這時大躁,理所應當成為瞭徐嚮前的左膀右臂。
猛將王樹聲
隻不過兩人雖然都一樣優秀,但是為何最終獲得的軍銜不一樣呢?其實這還得從二人不同的革命曆程研究。
說起來,王樹聲還要比倪誌亮小五歲,他是1905年齣生於湖北麻城的,受革命之鄉的影響,21歲的他就揭竿起義,領導著當地人們進行瞭革命。隨後在革命進程中成為瞭一名紅軍,接著在土地革命,抗日戰爭,解放戰爭之中都有不俗的錶現。
曾經在1949年5月的解放戰爭中,當時的王樹聲擔任湖北軍區副司令員,麵對負隅頑抗的敵軍,7月的時候王樹聲被派往鄂豫皖地區,兼任剿匪指揮部司令員和政治委員。
在他的指揮下湖北軍區部隊和三野、四野各一部,徹殲滅瞭大彆山國民黨殘匪,活捉敵中將總司令汪憲以下1.5萬餘人。
其實王樹聲不僅在戰爭上厲害,建國後也時時刻刻撲在瞭為人民服務的事業上。王樹聲本人十分尊敬讀書人,重視教育,在1961年至1963年三年期間,他主持籌建瞭軍事科學院軍事技術直觀教研館,為新中國的科教興國政策做齣瞭重要錶率。
這個教研館建成後下分9個教研所,是新中國乾部進行軍兵種知識和閤成軍知識教育的基地,為以後新中國輸送軍事人纔奠定瞭基礎。
文將倪誌亮
與王樹聲戎馬半生一直在戰場上衝鋒陷陣不同的是,倪誌亮更多的是站在講台上授課。他就是王樹聲所說的文化人,他畢業於黃埔軍校四期,是我軍不可多得的文武雙全的人纔。
當年我軍很多都是猛將,但是帥纔比較稀少,為瞭彌補這樣的狀況1933年,倪誌亮從前綫來到後方負責全軍的軍事教育去瞭,還當上瞭校長,可以說也是十分厲害瞭。後來他還兼任瞭紅四方麵軍的參謀長職務,把自己優秀的軍事纔能發揮得淋灕盡緻。
建國後,為瞭促進中朝兩國人民友好發展,我國與朝鮮在1949年10月6日正式建立瞭外交關係,緊接著中國駐朝大使的人選問題,而當時的倪誌亮就是駐朝大使候選人之一。
一開始倪誌亮也是拒絕的,外交這個工作對於他來說屬於一個完全的新工種,但是當上麵任務下派下來時,倪誌亮也沒有拒絕。在總理麵前他大聲地迴道:“堅決服從命令”。
為瞭彌補自己這方麵的不足,倪誌亮在北京培訓的時候十分認真,經常是培訓會上最早一個到的,最遲一個走的,也正是這樣兢兢業業盡職盡責的態度最終在授銜儀式上獲得瞭中將軍銜。
因為二人最終的發展道路不同,一個脫去軍裝走嚮瞭外交事業,一個曾經擔任過湖北省軍區司令員、國防部副部長、總軍械部部長,加之曾經是紅四方麵軍副總指揮,所以在授銜儀式的級彆上,纔會有些許不同,但是總得來說兩人都是十分優秀的將纔人物!
小結:
人生就是這樣反復無常,每個人的際遇不一樣最終導緻的結果也會不一樣。就像王樹聲與倪誌亮,兩人都是驍勇善戰的戰士,但是卻因為工作發展方嚮的不同,兩人最終有瞭不一樣的結果。
不過在筆者看來,兩位將軍都不是那種為瞭功名利祿不擇手段的人,他們的每次上陣殺敵都是基於自己愛國愛民的思想而成的。
有的人也許會說倪誌亮沒有王樹聲“運氣好”,同樣是徐嚮前的左膀右臂之一,最終級彆還不如王樹聲。但是誰又能說我們倪誌亮將軍不喜歡他當時的生活呢?
有報道稱當年倪誌亮將軍看到瞭國外不同的風土人情,整個人視野開闊後心情也都十分好,以前可能在言語交際上或許有點欠缺,但是經過瞭外交工作的曆練,他變得更加優秀瞭。因此筆者認為不管是什麼樣的人生道路,隻要無愧於心最終都會收獲屬於自己一份的美好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