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男士,在老婆孕前都有當個好爸爸的衝動。
結果大傢知道,不是每個人都能成功做到。
其中不少甚至隻是掛瞭個職,實際工作他是一點都不乾啊……
你知道嗎?雖然小孩子不能像我們明確地講齣好與壞,但他們對爸爸也有判斷。
看過一個視頻,幼兒園裏,老師對孩子們提齣這個問題:
你們的爸爸平時喜歡做什麼?
然後,孩子們排著隊一個一個地迴答:
抽煙、喝酒。
看電視、玩遊戲、看手機。
喜歡陪我玩。
這些孩子基本都是很開心地在迴答這個問題,給人的感覺就是:
無論我的爸爸最真實的樣子是什麼,他都是最好的爸爸。
不知道看完,有沒有被觸動到?
我們應該意識到:
“爸爸喜歡陪我玩”,是一個非常難得到的認可。
因為如果隻是偶爾逗孩子玩一下,他們絕對不會認為這就是爸爸最愛做的事。
現實中,很多爸爸覺得孩子誰帶都是帶,養大瞭就行,區彆不大。
(咱就是說,真不擔心老瞭以後被拔氧氣管嗎?)
但也有不少爸爸,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十分努力地將孩子童年的快樂填滿。
01
拼動手能力
前些天,一位媽媽在朋友圈曬孩子的寒假手工作業。
一張張照片放齣來,畫風逐漸“變態”……
人傢的爸爸,陪孩子把紙殼子做成瞭藝術品。
評論區滿滿的羨慕已經快要溢齣,有位網友說:
“等孩子把作業帶迴學校,她該有多驕傲?”
有個這樣的爸爸真好,不是販賣焦慮,是真的好。
在任何一個傢庭,通過父子協作,用一下午的時間完成這樣一個作品,不隻能讓孩子開心很久,也會慢慢改變爸爸的刻闆印象。
現實中我認識很多男性傢長,理工科齣身,動手能力超強,但他們老說自己不知道陪孩子玩。
其實稍微花一點心思,就可以成為孩子心目中的超能爸爸。
這樣的高質量陪伴,比花很多錢齣門旅行都要有意義。
02
拼體力、拼運動能力
如果手活不行,那接下來這一項肯定有不少爸爸擅長。
李佳航經常在個人號曬陪兒子運動的畫麵,孩子喜歡籃球,他就陪著一起玩。
疫情最嚴重的那段時間,孩子不能齣門,然後又想投高一些的籃筐,李佳航就一直幫孩子舉著籃球架。
很多爸爸不樂意帶娃,其實爸爸在這方麵非常有天賦:
體力好、能摺騰、力量大、不怕髒不怕纍,在球類運動方麵跟孩子更有共同話題。
明明可以帶孩子玩得更盡興、更刺激,這一扇門卻被爸爸們結結實實地關上瞭,還上瞭把鎖……
現在很多孩子不愛運動,就愛宅在傢裏玩手機、打遊戲,導緻到瞭中學體育測試不閤格……
關於這一點,爸爸們要負一多半責任。
03
拼意誌力、男子氣概
講到這一點,想再跟大傢分享一個我收藏瞭4年多的視頻,一直沒捨得刪。
一場普普通通的平衡車比賽,被場邊的一位爸爸搞得熱血沸騰。
視頻的拍攝者,也就是畫麵裏這個穿紅色衣服男孩的爸爸,從比賽一開始就在給孩子加油。
但這場比賽看上去有些無聊,孩子們的名次一直保持得比較穩定,戴藍色頭盔的男孩一直領先。
怎麼看都覺得這個紅衣男孩欠點爆發力,每次跟上都會被瞬間拉開。
然後這位爸爸堅持提示孩子,大概扯著喉嚨喊瞭幾十次:
不要放棄!不要放棄!找準時機超過去!
能看齣來,紅衣男孩聽到瞭爸爸的聲音,一直在盡力地跟上,不被拉開差距。
於是就在終點前的最後一個彎,奇跡莫名其妙地發生瞭。
或許是領頭的男孩纍瞭、鬆懈瞭,紅衣男孩抓住時機,瞬間拉開差距,搶下冠軍。
作為傢長,我們需要在孩子的性格中加上一些堅毅和不放棄。
作為爸爸,應該主動接過這個任務,在生活的細節處多多影響孩子。
04
拼童心
都說年齡再大的男人,內心深處都住著一個孩子。
或許因為工作、生活、教育壓力,這一屆中年爸爸真的把童心丟掉瞭。
其實,偶爾的撒歡會讓孩子覺得爸爸不僅忙碌、嚴肅,也可以是一個可愛的人。
這大概就是現在常說的「反差萌」。
之前有位爸爸,聽到孩子說想讓恐龍來幼兒園接,於是他果斷變身給孩子一個驚喜。
人群中,沒有嘲笑,大傢都隻會覺得這個爸爸很可愛,這個孩子很幸運。
對於中年男人來說,拾起童心、像孩子一樣無所顧忌的確需要勇氣。
但偶爾來一次,就可以讓孩子銘記一生。
05
拼德行
在中國傳統文化裏,爸爸在傢庭教育中扮演的角色往往是品德教養,講話有威嚴,做事闆闆正正。
做媽媽以後,我認為這一點值得藉鑒。
大部分媽媽容易玻璃心,帶孩子容易情緒化。
但爸爸們不一樣,在關鍵時刻,他們可以耐住性子,一闆一眼地對孩子進行德行教育。
分享一段監控畫麵:
小女孩把可樂撒瞭一地,一臉無辜地看著爸爸。
旁邊的老父親也淡定地看著她,對視瞭一會兒,問瞭句:
“摔跤之後首先乾什麼呢?”
小女孩站起來,認真地迴答:
“先換衣服,洗洗手,然後拖一拖,然後再吹吹頭發……”
再然後……小女孩按照自己講的步驟處理自己闖的禍,爸爸則繼續忙他的工作。
不知道為什麼,被這樣的父女相處方式萌到瞭……
這大概就是爸爸帶娃的獨特魅力。
06
不得不說一句:
在帶娃這方麵,媽媽們已經“捲”瞭很多年,爸爸們也應該“捲”起來。
當然傢庭教育的“內捲”不是製造焦慮,不是拼財富、拼地位,拼的是對孩子的愛。
最近在看《傢人閑坐,燈火可親》,汪曾祺先生在書裏寫道:
“我想念我的父親(我現在還常常夢見他),想念我的童年,雖然我現在是七十二歲。”
實在好奇:
究竟什麼樣的爸爸,能讓人懷念一生?
讀完,答案竟是這兩個字:
「愛玩」。
父親花費很多心思陪他玩:
春天,不到清明,他領一群孩子到麥田裏放風箏。
夏天,他給我們糊養金鈴子的盒子。
鞦天,買來拉秧的小西瓜,把瓜瓤掏空,在瓜皮上鏤刻齣很細緻的圖案,做成幾盞西瓜燈……
他愛孩子,喜歡孩子,愛跟孩子玩,帶著孩子玩。
所以我們不妨問自己一個問題:
多年以後,當我們的寶貝長大,有沒有至少一個特彆迴憶能撐起他對爸爸的愛呢?
其實啊,優秀的爸爸不難當:
就看有沒有把孩子放在心上。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