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3/8/2022, 11:39:08 AM
健康養生堂最權威最官方的健康養生堂為您提供最新最全麵的健康養生知識,包括健康常識、養生方法、養生誤區、養生竅門、健康飲食等,關注我們,享受健康生活!
在你印象中,喝茶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可能是
神情悠閑,用優雅的“姿態”細細品味
可能是
沏一壺花茶,享受與摯友的歡鬧時光
也可能
更關注茶的外觀和香氣,被它的淳樸打動
但今天,讓我們迴歸茶的本質, 談談各種茶的養生保健“特長”。
六大茶葉,各有養生特長
剛開始認識喝茶這件事的時候,頭條妞隻知道龍井,烏龍,鐵觀音……
我還很天真地以為,茶都是同一個味的.....
但其實各種茶形態萬韆,加工工藝也是不同的。
真要把中國那麼多茶葉分類齣來,大緻可分為: 綠茶、紅茶、青茶、白茶、黃茶、黑茶。
下麵頭條妞就介紹一下這六類茶的養生特長。
―
―
綠茶:常喝能防癌
綠茶是沒有經過發酵的茶(發酵度為0m),其製作工藝都經過殺青一揉撚一乾燥的過程。
由於加工時乾燥的方法不同, 綠茶又可分為:炒青綠茶、烘青綠茶、蒸青綠茶和曬清綠茶。
由於綠茶製作時不發酵,所以茶多酚、葉綠素、氨基酸、咖啡因、維生素等成分保留充分。
具有防衰老、抗氧化、消炎等功效。
喝法
一般來說,綠茶衝泡水溫以85℃為宜。衝泡時間以2~3分鍾為好。
綠茶與水的比例以1∶50為宜。
在茶具方麵,可以選用瓷杯或透明玻璃杯,衝泡時不要蓋蓋子。
健康提示
茶葉中的草酸會與食物中的鐵和蛋白質發生反應,影響吸收,飯後半小時內彆喝綠茶。
綠茶是生茶,對胃黏膜刺激較強, 老人飲後易胃痛,不宜多喝。
容易失眠和神經衰弱的人,下午和晚上最好不喝綠茶。
―
―
―
―
紅茶 : 保護心血管
紅茶是一種完全發酵茶(發酵度95~100m)。
紅茶加工時不經殺青, 而是萎凋,使鮮葉失去一部分水分。
再揉撚,然後發酵,使所含的茶多酚氧化,變成紅色的化閤物。
紅茶性溫熱, 紅茶的茶湯呈深紅色,香氣濃鬱撲鼻,比綠茶更加香濃。
因為紅茶得到充分發酵,所以它茶多酚減少瞭90%以上。
並産生瞭 茶黃素、茶紅素 等新成分,還有豐富的 生育酚及葉綠 醌。
紅茶鉀元素含量高, 有利尿消腫、保護心血管的功能。
喝法
泡紅茶最好用剛煮沸的水,衝泡時間以3~5分鍾為佳。
紅茶最好用玻璃杯來衝泡, 具體方法可使用中投法。
先在杯中倒入大約1/10的熱水燙杯,再投入3~5剋茶葉,然後再沿玻璃杯壁倒水進行衝泡。
健康提示
紅茶不要喝新茶, 放置半個月後飲用。
胃腸功能差、神經衰弱的人不宜睡前或空腹飲用。
―
―
―
―
青茶 : 潤燥減肥
青茶又稱烏龍茶,半發酵茶(發酵度為30~70m)。
使葉片稍有紅變,介於紅綠茶之間的半發酵茶。
既有綠茶的鮮濃,又有紅茶的甜醇。
烏龍茶除瞭含有綠茶和紅茶中常見的兒茶素、茶多糖、茶皂素等。
還含有“甲基化兒茶素成分”, 具有抗過敏、抗炎、抗氧化、保護肝細胞、降血壓等功能。
喝法
泡烏龍茶最好用紫砂壺或蓋碗杯,且一定要用100℃的沸水,衝泡後要加蓋。
健康提示
烏龍茶有較好的降血脂、降低膽固醇、助消化的功效,且有較強的提神效果。
烏龍茶性平,能清除體內積熱, 特彆適閤鞦天飲用,可緩解鞦燥。
―
―
―
―
黑茶 : 禦寒降脂
黑茶是後發酵茶(發酵度80~100m)。
後發酵茶是指陳放茶葉數個月或數年。
區彆於紅茶的完全發酵, 後發酵是指鮮葉中的酶將茶多酚物質完全氧化。
現階段研究錶明, 黑茶具有降血糖、降血脂、抗病毒等保健功能。
其降脂作用可能與其中的 他汀類化閤物 有關。
此外,黑茶中的礦物質種類豐富,且有很多種含量要高於其他茶類。
喝法
黑茶喝法比較簡單,衝泡時要用100℃的沸水。
可選用紫砂壺、飄逸杯或蓋碗進行衝泡。
健康提示
黑茶加工中因經過後發酵工序,所以茶性更溫潤。
去油膩、去脂肪、降血脂 功效更顯著。
黑茶性溫,有助禦寒,非常適閤虛寒體質者喝。
―
―
―
―
白茶 : 增強記憶力
白茶是輕度發酵的茶(發酵度為20~30m),發酵程度僅比黃茶稍多, 包括萎凋、烘焙、揀剔、復火等工序。
它加工時不炒不揉。
隻將細嫩、葉背滿茸毛的茶葉曬乾或用文火烘乾,而使白色茸毛完整地保留下來。
由於白茶屬微發酵茶,隻經過日曬或文火乾燥,所以它的成分與綠茶接近。
白茶中錳、鋅元素含量較高, 有助保護神經細胞,提升記憶力。
白茶抗輻射效果也比其他茶要好白茶含有多種氨基酸復閤物, 能保肝護胃。
喝法
安吉白茶衝泡不宜過濃,150毫升的水用5剋的茶葉就足夠瞭,水溫控製在95℃。
第一泡一般為5分鍾,第二泡縮短為3分鍾。 一杯白茶可以衝泡四五次。
健康提示
白茶中草酸含量較高,草酸會隨尿液排泄的鈣質而形成結石。
如尿結石患者大量飲用,會加重病情。
白茶的茶性清涼,白茶燉冰糖可降火去燥、治療牙疼、便秘等疾病。
―
―
―
―
黃茶 : 有益胃腸道
黃茶微發酵的茶(發酵度為10~20m),製法有點像綠茶,比綠茶製作工藝中多一道工序。
經過三天悶堆渥黃,實現一點點的發酵,因而形成黃葉、黃湯。
上好的黃茶,每根黃葉都在杯中立著, “如刀山劍硭”。
因為黃茶是漚茶,會産生大量消化酶,對脾胃有好處。
消化不良、食欲不振 都可以飲用此茶。
同時黃茶富含氨基酸、茶多酚、咖啡因等成分,
具有降脂減肥、護齒明目、改善腸胃、增強免疫力 等功效。
喝法
黃茶可用少量90℃的水衝泡30秒~1分鍾,再衝至八分滿, 2~3分鍾後即可飲用。
在飲用後留1/3的水量以便第二泡。
健康提示
黃茶不宜太濃,以免過多的茶多酚影響鐵吸收。
缺鐵性貧血患者最好不喝黃茶。
―
―
喝茶避開6大誤區
誤區1:隔夜茶會緻癌
所謂隔夜茶一般是指茶葉浸泡超過12小時以上,或者是擱置瞭一晚上的茶。
說隔夜茶會緻癌的理由是:茶葉放置過夜後, 會産生二級胺。
而二級胺類物質可轉變成 緻癌物―― 亞硝胺。
實際上這種說法是沒有科學依據的。
首先,二級胺類物質廣泛存在於多種食物中, 如米、麵、魚肉等。
人們從茶葉中攝入的二級胺類物質遠遠低於人們從日常的主食、蔬菜中攝入的量。
另外,二級胺類物質隻能在特定的條件纔轉變為亞硝胺, 而茶水本身很難具備這些條件。
最後,亞硝胺在人體內達到一定的含量纔會産生緻癌作用。
據研究,每韆剋體重吸收100至200毫剋纔有可能緻癌,而且需要持續大劑量服用。
就算隔夜茶中可能有亞硝胺,那含量也是非常小,根本不能達到這麼大的量。
相反的,茶葉本身中含有豐富的茶多酚和維生素C, 這些都是亞硝胺的天然抑製劑。
因此,隔夜茶緻癌是沒有科學依據的。
誤區2:飯後喝茶最好
飯後馬上喝茶容易使茶葉中的茶多酚 與 食物中的鐵質、蛋白質等産生絡閤反應。
從而影響人體對鐵質和蛋白質的吸收。
最好飯後1小時後再喝茶。
誤區3:茶能醒酒區
酒後喝茶有利有弊。
喝茶能加速體內酒精的分解,且其利尿作用可幫助分解後的物質排齣; 但同時會增加肝腎的負擔。
因此,肝腎不好的人最好不要用茶解酒。
誤區4:睡前喝茶影響睡眠
茶葉中含有的咖啡堿有興奮中樞神經的作用。
同時,咖啡堿也是利尿劑,喝茶增加夜間上廁所的次數,影響睡眠。
但據消費者反映 喝普洱茶對睡眠的影響並不大。
誤區5:茶葉要洗,頭泡茶不能喝
頭泡茶是否能喝取決於你喝的是什麼茶。
如果是黑茶或烏龍茶,應先用沸水快速洗一下,但綠茶、紅茶等,並不需要這道工序。
有些人可能擔心茶葉上的農藥殘留。
其實茶葉在種植過程中使用的都是水不溶性農藥, 泡茶的茶湯並不會有農藥殘留。
誤區6:泡茶要用沸水
高檔的綠茶通常用85℃左右的水來衝泡 ,過熱的水易使茶湯鮮爽味下降。
鐵觀音等烏龍茶最好用沸水泡,茶香更好;
緊壓黑茶如普洱餅茶也可以考慮煮茶。
事實上,除瞭上述誤區,還要提醒的是,喝濃茶、喝隔夜茶都不利於健康。
文章節選自生命時報,北京晚報,就知道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