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3/20/2022, 2:16:27 PM
參考消息網3月20日報道 美國《紐約時報》網站3月16日發錶題為《隨著俄羅斯深入烏剋蘭,核戰爭的風險有多大?“不是零。”》的文章,作者為馬剋斯・菲捨爾。全文摘編如下:
隨著俄羅斯和北約在烏剋蘭問題上的對峙升級,核戰略傢和前美國官員警告說,意外滑入直接衝突的風險雖然遙遠,但在不斷增大發生核戰爭的風險。
雙方領導人強調,他們認為這樣的戰爭是不可想象的,盡管他們在為如何實施這樣的戰爭做準備並發錶聲明。但專傢強調,這種擔憂並非有意導緻戰爭升級,而是誤解或挑釁太過分,以至於隨著各方爭先恐後地作齣反應,逐漸失控。
俄羅斯說,它認為西方政府嚮烏剋蘭提供的武器和其他增加的軍事援助等同於戰爭,並暗示它可能會襲擊北約的車隊。上周末,俄羅斯導彈擊中瞭距離波蘭領土僅數英裏之遙的一處烏剋蘭基地。
德國漢堡大學核戰略傢烏爾裏希・屈恩說:“這些事情讓我非常擔心那裏的緊張局勢升級。”他說:“使用核武器的可能性極低,但不是零。這是真的,而且可能還會繼續增加。這些事情可能會發生。”
核紅綫模糊不清
至少自2014年俄羅斯與西方關係高度緊張以來,莫斯科就製定瞭一項可能使用核武器來應對“國傢本身存在”麵臨的任何威脅的政策。
2017年,莫斯科發錶瞭措辭模棱兩可的學說,稱在一場重大衝突中,它可能會“展示動用非戰略核武器的戰備和決心”,一些分析人士認為,這可以描述成一次核發射。
第二年,俄羅斯總統普京說,俄羅斯可能會在本土遇襲的“幾秒鍾內”使用核彈頭――這令人擔心邊界小規模衝突或其他事件如果被誤認為是更嚴重的事件,可能會引發核打擊。
俄羅斯政府2020年的一份文件似乎進一步擴大瞭這些條件,提到使用無人機和其他設備有可能觸發俄羅斯的核紅綫。
這些政策旨在解決一個蘇聯領導人從未麵對過的問題:認為北約將與冷戰期間不同,會迅速而果斷地打贏對俄羅斯的常規戰爭。
其結果是,不情願但也確實接受有限核衝突是可以控製的,甚至是可以取勝的。據信,俄羅斯已經儲備瞭至少1000枚正在準備中的“非戰略”小型核彈頭,以及在西方作齣反應之前將其快速安置在能打到歐洲各地的高超音速導彈上。
衝突或升級失控
俄羅斯軍事政策分析人士德米特裏・戈連堡說:“美俄衝突的升級動態很容易演變為核戰爭。”
俄羅斯的戰略學說在一定程度上是圍繞著一種擔憂,即西方將在俄羅斯國內煽動經濟和政治動蕩,作為入侵的前奏。
莫斯科可能會將北約的部隊集結或對烏剋蘭的軍事支持步驟誤解為俄羅斯核政策旨在應對的那種攻擊的準備。現在,西方對烏剋蘭軍隊支持的每一次增加都會考驗這些極限。
戈連堡說:“我們的問題之一是,我不確定我們對紅綫到底在哪裏是否有著明確的認識,這就是為什麼我們在提供飛機的問題上看到來迴摺騰。”
華盛頓的許多人已經在呼籲設立禁飛區或進行其他直接乾預,認為美國的彈頭可以威懾莫斯科不要實施核報復。但是,要想清空烏剋蘭的領空,可能需要打擊俄羅斯境內的空軍基地和防空係統,而這些設施也用於保衛俄羅斯的邊界。分析人士警告說,這樣的戰鬥很可能失控,或者引發剋裏姆林宮對北約逼近莫斯科的擔憂,導緻普京孤注一擲發動核打擊。
美多次模擬核戰
美國前歐洲情報官員剋裏斯托弗・S・奇維斯最近寫道,“美國及其盟友進行的數十場軍事演習”都錶明,普京如果在烏剋蘭麵臨與北約有限的戰鬥或遭遇他怪罪到西方頭上的重大挫摺,就會發動一場核打擊。
事實上,就連普京可能都不一定知道他的核紅綫在哪裏。但美國對俄羅斯核升級的擔憂可能也是危險的。
任何核衝突,無論最初多麼有限,都帶有升級風險,戰略傢稱之為“不用則作廢”。
雙方都知道,快速核打擊可能毀掉他們在歐洲的軍事力量,甚至是他們的整個核武庫,使他們毫無防禦能力。這意味著,雙方都麵臨著在對方先發製人之前就廣泛采取行動的動機――即使領導人認為這場衝突可能是錯誤地開始的。
在奧巴馬執政後期,兩場美國模擬戰爭演習設想瞭北約與俄羅斯之間的一場意外小規模衝突,莫斯科遭遇瞭一場核打擊。
第一次模擬,五角大樓領導人提議進行報復性核打擊以顯示決心。但白宮文職官員科林・卡爾說服他們放棄立場,在外交上孤立莫斯科。卡爾現在是國防部副部長。
但第二次模擬以美國的核打擊而告終,這凸顯瞭華盛頓即便在發生這種危機時也無法完全預料到自己的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