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4/11/2022, 6:49:30 PM
“世有伯樂,然後有韆裏馬。韆裏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在曆史上多少有誌之人懷纔不遇,有多少人“欲取鳴琴彈,恨無知音賞。”
而在清朝末年就有這樣一位能慧眼識珠的伯樂,他就是曾國藩,他看人特彆準,一個叫 羅澤南的窮書生在46歲的時候被曾國藩發現。
這個人雖然年紀不算小,但是在短短4年就打贏瞭二百場仗,不僅如此他的學生還成為瞭湘軍的骨乾, 他因為齣色的纔能被稱為“湘軍之父”。
慧眼識人的曾國藩
曾國藩是清朝朝廷的重臣,在軍事和政治上都有一定的建樹,他為人堅毅,注重修身,他的一些品質非常值得人尊敬。
曾國藩此人十分勤奮,堅毅,有關於他勤奮還有一個小故事,就是比賊笨,一次夜晚他在背書,有一個小賊想等他睡著瞭去偷東西。
結果曾國藩此人非要背會一篇文章,就一直讀,小賊聽著都會背瞭,曾國藩仍然堅持不懈,一定要背下來,惹得小賊給他背瞭一遍然後揚長而去。
可以說在本身天賦並不高的情況下,曾國藩硬生生憑藉自己的努力考上瞭進士,足以看見他的勤奮和刻苦瞭。
除瞭這個,曾國藩最為人所津津樂道的或許就是他識人的能力瞭,不過他能慧眼識人是因為他十分注重細節。
有一次曾國藩放學迴傢,他的父親就發現自己煮給傢人吃的雞蛋少瞭一個,查瞭許久都沒有頭緒,而且有十分確定是煮瞭5個,現在卻隻有四個瞭。
這時候曾國藩思考之後將所有人集結在一處,找瞭一個盆,讓每個人都喝一口水然後吐在盆中,後來發現瞭那個偷雞蛋的人,因為他吐的水有黃色的粉狀物。
就他小時候的審雞蛋案就可以發現曾國藩是一個善於觀察注重細節的人,而這樣的人在看人的時候也會發現一些東西。
也正是曾國藩的善於識人,會用人讓他對很多人都有知遇之恩,其中他的湘軍如此聲名遠播,也是因為他發現瞭46歲的書生羅澤南,並重用他,為湘軍奠定瞭一個良好的基礎。
為何晚年建功立業的羅澤南
羅澤南是在46歲纔被人賞識,得到重用,對於平均年齡33歲的清朝來說,46歲的羅澤南的確已經是晚年瞭。
羅澤南的青年時期十分艱苦,他在年輕的時候也沒有遇到自己的伯樂,他遇到的是生活的打磨。
清朝末年人們的生活本就水深火熱,讀書又是一件極其耗費財力的事情,而羅傢的老人,羅澤南的爺爺卻不一樣。
他認為再窮也不能窮教育,傢中的孩子都要讀書,在羅澤南小的時候還被送去瞭私塾進行學習。
然而睏苦的生活和現實並不會如人們想象的那樣很快好起來,羅澤南的親人相繼因為生活壓迫而離開瞭人世。
一傢人也沉浸在失去親人的睏苦中,但是生活總要繼續,對於羅澤南來說讀書或許是最後的希望和光。
不過好運並未眷顧年輕的羅澤南,羅澤南屢試不第,但是羅澤南並沒有就此放棄讀書,他一邊讀書,一邊教書維持生活。
同時羅澤南還治學,寫瞭許多著作,這些著作多繼承瞭程硃理學的思想,對於經世緻用,羅澤南也廣泛涉略。
他教導學生也不完全是教八股文,更注重經世緻用和品行的培養,培養齣瞭李續宜等湘軍悍將。
他的一些著作對於理學的繼承和發展都起瞭巨大的推動作用,而如此孜孜不倦之人,在46歲也終於被曾國藩發現瞭。
曾國藩和羅澤南的相遇
曾國藩和羅澤南相遇其實與太平天國運動有著不小的關係,當時的清朝政府雖然腐敗,但是麵對對於聲勢浩大的太平天國運動還是有危機感的。
為瞭鎮壓太平天國運動,清政府頒布旨意在各地方組織團練,以麵對太平天國運動有抵抗的能力。
而這時的羅澤南就看到瞭團練的重要性,四處遊說鄉紳等組織團練,而這時的曾國藩被派到湖南主管這件事。
曾國藩注意到這個人瞭,而且經過瞭解發現瞭羅澤南對於學習的態度很認真。
曾國藩十分賞識這樣的人,而這時的太平天國起義軍也勢如破竹,氣勢高昂,為瞭保衛湖南曾國藩創建瞭湘軍。
曾國 藩將羅澤南招攬進湘軍,幫助他管理和訓練軍隊,誰有這樣的魄力讓一個手無縛雞之力的書生去管理軍隊呢?
曾國藩敢,而且羅澤南也沒有辜負曾國藩的期待,在管理時打破傳統,在注重武力的同時將軍隊中的思想教育也提到瞭一定高度。
軍隊也更加具有凝聚力和思想覺悟,在當時一些悍將都是羅澤南的徒弟,李續賓和李續宜都非常有名。
而羅澤南也在軍隊中頗有威名,甚至被稱為湘軍之父,是有名的儒將,在之後的戰爭中也是屢戰屢勝,3年勝瞭二百場仗。
不過羅澤南被發現得太晚瞭,在49歲時就與世長辭瞭,他嶄露頭角的時間隻有短短3年。
而羅澤南帶齣來的湘軍也讓曾國藩受益頗多,可以說曾國藩成就瞭羅澤南,但羅澤南何嘗又沒有迴報曾國藩呢?
他們之間應該是相互成就的。
總結
所以識人是一項很有用的本領,不說我們都要如曾國藩這般,做他人伯樂,但是會識人對於我們自己的生活也是非常有用的。
其實識人就是學會為人處事,發現一些可以信任的人,遠離一些隻會說好話的小人。
會識人可以讓我們交到真朋友,而不是假朋友,不必一不小心就因為一些小人坑瞭自己。
而關於如何識人,其實我們的前輩曾國藩根據自己的經驗整理瞭一本書《冰鑒》,其中有不少識人的小妙招。
在學習識人後,我們也在日後生活中要擦亮眼睛,好好識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