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5/5/2022, 1:03:55 AM
長津湖伍萬裏原型:藏在雪地三天三夜,四肢被截,是冰雕連幸存者
2020年,在抗美援朝勝利70周年的紀念活動中,有位兩鬢斑白的老人,他舉起斷臂,嚮在場的人舉瞭個標準的軍禮。充滿激情地說道:
我是中國人民解放軍
三野9兵團26軍77師231團
一營二連戰士周全弟
嚮祖國報道!
他就是長津湖戰役中“冰雕連”的幸存者。
當時的他,是坐在輪椅上敬禮的,因為他的四肢被截取。
那麼這位老人經曆瞭什麼?四肢為何會被截取?
後來,在老人的介紹下, 這一切都浮齣水麵。
一.老人的早年經曆
老人名叫周全弟,也正是長津湖電影中伍萬裏的原型。
1934年齣生於四川省南部縣的一個偏僻山村裏。
他另外還有4個兄弟姐妹,他在傢裏排行老三。
周全弟打小就比較聰明,無論是誰教給他的東西,他也很快就能記住。
正因為這樣,全傢人都將希望寄托在瞭他身上。
他的父母常年以種地為生,一傢人的生活原本就比較清貧。
可為瞭能讓全弟將來有前途。
將近花完瞭全部傢當送他到私塾讀書。
周全弟也很爭氣,刻苦學習勤學好問,深受老師的喜愛。
在私塾念瞭五年書的周全弟,原本以為就要齣人頭地瞭。
可誰知美好的願望,卻被國民黨給打亂瞭。
1949年4月底的一天,國民黨跑到他的傢裏,讓父母將傢裏的男丁交齣來。
那時的周全弟還不到15歲,也不知道到底哪邊是正派,於是便跟著國民黨走瞭。
不久後,全中國解放,周全弟所在的第47軍,被重新編入中國人民解放軍三野9兵團26軍。
之後他跟著軍隊參加瞭上海、江蘇等戰役。
周全弟在戰鬥中,英勇殺敵,麵對敵人毫不恐懼,打倒瞭一個又一個敵人。
二.遭遇50年難遇的朝鮮酷寒
時間來到1950年,抗美援朝打響,周全弟所在的軍隊接到命令,以誌願軍的身份前往朝鮮作戰。
他們所接到的命令是到長津湖的黃草嶺地區。
在經過東北地區的時候,百姓們看到戰士們穿得如此單薄,震驚不已。
想要把棉衣脫下來給他們穿。
可由於火車停留時間太短的原因,百姓們沒來得及給他們。
即使天寒地凍,戰士們依然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
到達朝鮮長津湖地帶時,已經是11月份。
天氣正值寒冷。
遇到瞭50年難遇的嚴寒,氣溫直逼零下四十多度。
戰士們不僅沒有厚衣服,而且也沒有足夠的糧食。
他們餓的時候,就拿起硬邦邦的土豆來吃。
甚至有些戰士在吃土豆的過程中,牙齒直接就被崩掉。
當他們渴的時候,隻能抓起地上的雪解渴。
在到朝鮮之前,組織上就叮囑瞭誌願軍戰士。
告訴他們美軍的兵器特彆先進,一定不能掉以輕心。
在軍旅的過程中,戰士們為瞭不暴露身份,故意將衣服反穿,露齣白色的部分,與雪融為一體。這樣美軍就不容易發現他們的位置瞭。
戰士們聽從上級的安排,在原地按兵不動, 趴在冰天雪地之中。
那時天上還不斷地下著雪,戰士們隻能靠頑強的意誌力來抵擋寒冷。
由於白天敵軍總會齣來巡查誌願軍的下落。
因此誌願軍戰士隻有在晚上的時候,纔能繼續前行。
在吃穿都不能全的艱難環境下, 誌願軍部隊終於到達瞭任務所在地黃草嶺。用瞭半個月的時間。
三.見證瞭美軍武器的優良
周全弟部隊所要戰鬥的美軍戰隊是陸戰一師,是齣名難打的美軍團。
被稱為“北極熊團。”
他們打贏瞭無數場戰役,並在衝繩戰役中衝上瞭日本的本土。
戰士們也很清楚,如果戰勝瞭這樣的一支軍隊,那麼就離勝利不遠瞭。
麵對這樣的一支軍隊, 戰士們拿齣百分之百的精神,真的是一點都不敢忽略。
此時,周全弟所在的軍隊就這樣,趴在雪地裏,觀察著美軍的一舉一動。
在這裏,他們見證瞭美軍裝備的精良。
他們不僅有飛機大炮,而且還有坦剋。
而我方誌願軍戰士有的隻有落後的機槍,還有戰士的兩條腿。
即使在這樣的情況下,誌願軍戰士們也沒有退縮。
誌願軍戰士們就這樣,在雪地裏藏瞭三天三夜。
美軍沒有想到,在這樣寒冷的情況下,我軍戰士竟能扛得住。
一聲號令,戰士們纔紛紛從雪地裏爬起來。
刹那間,雪白的陣地上,瞬間齣現瞭過萬的誌願軍戰士。
可正在大傢衝鋒的時候,周全弟發現好多戰士,還保持著戰鬥的姿勢,一動不動。
這一想纔知,原來是他們已經犧牲瞭,被凍成瞭冰雕。
四.動不瞭身,四肢被凍壞
看著眼前的場景,周全弟十分悲痛。
就在周全弟想要起身戰鬥時,卻發現手腳已經不受控製瞭,而且也完全沒有瞭知覺。
無論他使再大的勁,手腳都沒有反應過來。
眼看著戰士們一個又一個地倒下,周全弟也隻能心裏著急,卻無能為力。
最後由於情緒激動的原因,周全弟兩眼一黑直接昏迷瞭過去。
這場戰鬥結束後,周全弟被送往35陸軍醫院接受治療。
當時他的四肢都已經被凍壞,醫生不得不將他的四肢截取。
那年,周全弟剛好16歲。也成為瞭長津湖冰雕聯盟的幸存者。
五.療傷養傷,走齣悲痛
戰後統計,此次戰役, 誌願軍戰士凍死四韆多人,凍傷三萬多人。
這場戰鬥,也成為瞭美軍難以忘記的戰鬥,他們對我國誌願軍戰士頑強的精神,也錶示欽佩,還稱這場戰鬥是最難打的戰役。
當周全弟醒來後,發現自己的四肢已被截取,他悲痛欲絕。
在這期間,他茶不思夜不寢,接受不瞭這一事實,甚至有時還會有輕生的念頭。
這對於一個16歲的少年來說,一時半會怎麼可能會接受這一現實。
後來,等傷勢情緒穩定後,周全弟被轉往徐州繼續接受治療。
在這裏他遇到瞭一個護士,也是他的貴人。
這位美女護士,每天都會陪她聊天,並沒有因為她是個殘疾人而厭惡她。
在兩人相處的過程中,周全弟也願意給她講述自己的心事。
並告訴她,最大的遺憾就是在抗美援朝中,沒有上場打仗。
漸漸地,他從悲傷中走瞭齣來,並慶幸自己是幸存者。
1953年,周全弟被安排到四川省革命傷殘軍人休養療傷。
六.堅持要生活自理
在失去四肢的情況下,周全弟堅持要靠自己來生活。
吃飯,穿衣,洗漱,看似簡單的動作,但對於周全弟子來說卻十分的艱難。
可想到自己的情況,周全弟下定決心,一定要將這些練好。
因為他不想麻煩任何人。
最後,終於在他的努力下,可以自己做這些事情瞭。
1956年,周全弟找人代筆為自己寫一封入黨申請書。
結果未能成功。
即使這樣,他也沒有氣餒。
他用雙臂支撐起毛筆,開始在紙上麵學習寫字。
經曆瞭一次次失敗後,周全弟終於可以寫自己的名字瞭。
可他知道,隻會寫自己的名字是不行的。
於是便開始嘗試著寫其他的字。
最終他成功瞭,並且練就瞭一手好毛筆字。
2000年,周全弟給組織寫瞭一封入黨申請書。
這次他終於光榮入黨。
在那之後,練書法成瞭他獨特的風格。宛若一名藝術傢。
而且他的作品,有多個都拿齣去參加瞭比賽。
均受到好評。
有時,他還會將書法作品給捐贈齣去,將自己不屈不撓的精神, 傳送給下一代。
據悉,他和他老伴認識,就是從最初的書信來往開始。
他的老伴也十分善良,在得知他是殘疾人後,也沒有厭惡的想法。
而是對他頗感同情。
就這樣,兩人以書信的方式繼續來往,漸漸地兩人都互生瞭好感。
最後步入婚姻的殿堂。
七.真實身份揭開
在2020年,抗美援朝70周年大會上, 周全弟引動瞭記者。
大會結束後,有好多記者都對周全弟進行專訪。
並讓他講述一下抗美援朝的經過。
周全弟說:“那時的天氣很寒冷, 誌願軍戰士們都穿的很單薄,洋鬼子們兵器也很厲害,看著戰士們一個又一個的倒下,我很心寒,可是卻無能為力。”
並講齣瞭他為什麼還活著的經曆,當時是他的班長大哥用身體護住瞭他,否則死亡的就是自己瞭。
在一次訪談中,老人告訴大傢,他最大的遺憾就是沒能完成任務,沒能為國傢爭光,沒給黨爭光,沒給人民爭光。
在場的人聽到老人的話,無不動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