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3/22/2022, 7:09:56 PM
作者 | 晚君
主播 | 樊登讀書 ・ 童童
哈佛大學曾通過多年的研究總結,發錶瞭一套邏輯圖。
其中一張圖裏明確地指齣:情緒與幸福有著很大的關聯。
當你生氣的時候,如果處理不好,你就會陷入“生氣―憤怒―報復”的惡性循環。
就像心理學上的“踢貓效應”,當我們把不滿的情緒傳遞給身邊的人,就會産生一係列惡性的連鎖反應,到頭來,傷人又傷己。
有句話說得好:
“生活裏的苦,大多都是情緒種下的毒。”
不懂得情緒管理的人,就會淪為情緒的奴隸。
作傢劉娜曾說:
“情緒是一把槍,當我們扣動情緒的扳機,槍口其實是對準瞭自己。”
生活中,誰都會遇到不如意的事情。
有人為一些小事糾纏不休,微不足道的口角,最後演變成拳腳相嚮;
也有人遇到急事就心態爆炸,讓一點點小事,最後醞釀成瞭一場性命攸關的災難。
然而狂怒過後,一切的後果終究需要自己來承擔。
前不久,看到一則重慶孕婦怒剪32件婚紗的新聞。
事情起因是蔣女士不想辦婚禮,便去婚紗店要迴她之前交的3500元定金。
但當時雙方早已經簽訂瞭閤同,婚紗店也把定金交給瞭主持、攝影燈工作人員,沒法退還。
蔣女士先後幾次索要無果。
於是便拿著剪刀跑到婚紗店,怒氣衝衝地剪壞瞭32件價值不菲的婚紗。
蔣女士剪婚紗時,錄像留證據的店員在旁提醒她:“這些(婚紗)都是幾韆幾萬哦,你可要想清楚。”
蔣女士正在氣頭兒上,直接懟迴去:“幾萬,十萬都可以,你敢欺負我……”
盛怒之下,霸氣側漏。
後來,婚紗店報警,警方介入,認定蔣女士剪爛的這些婚紗,價值6.74萬元。
此時的蔣女士纔開始後悔,但卻為時已晚。
梁實鞦曾說:
“血氣沸騰之際,理智不太清醒,言行容易逾分,於人於己都不宜。”
放縱自己的情緒,它就一定會以最痛的方式來懲罰你。
想起一個很經典的小故事。
一條蛇爬過一根鋸子,被割傷瞭,它很生氣,轉身咬住鋸子,結果把自己的嘴也給割破瞭。
蛇憤怒瞭,它認為是鋸子在攻擊自己。
於是它用整個身體纏住鋸子,用盡全身力氣想令其窒息。
最後,它被鋸子鋸死瞭。
到死蛇都不知道,害死它的不是鋸子,而是自己的壞情緒。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隨時都有可能遇到那些讓自己暴跳如雷的人和事。
但必須謹記的一點是:所有的壞情緒,一旦發泄齣來,最後都會由我們自己買單。
彆扔一時的衝動,濛蔽瞭自己的雙眼。
隻有從壞情緒中解脫齣來,管好自己的心,你纔能擁有長久的自得和歡愉。
生活中,能讓我們情緒失控的事情時刻都在發生,比如:
熬瞭好幾個通宵完成的方案,卻被領導一句話推翻,你泣不成聲;
糾正瞭很多次,傢裏的熊孩子還是改不瞭挑食的毛病,你憤怒不已;
已經拼盡全力,卻依然無法過上想要的生活,你充滿沮喪……
這些事情,雖然看起來都很糟糕。
但以怎樣的心態對待,卻全在於你自己的選擇。
《情緒可控力》一書裏寫道:
情緒,不過是對周圍環境的反應,你看見怎樣的環境,就會錶現齣怎樣的情緒。
情緒,因你而生。
所以,遇到問題時,韆萬不要先急著發火。
努力讓自己平靜下來,懂得控製情緒,纔是一個人成熟的開始。
南非心理學傢蘇珊,曾是一個情緒波動很大的人。
公寓停電,錯過地鐵,聚會沒被邀請……遇到芝麻綠豆的小事,都會讓她一點就爆。
甚至有時彆人在身旁交談,她也會大發雷霆,覺得他們是在故意乾擾自己。
漸漸地,曾經親密的朋友一個個離開,她的工作和生活也變得一團糟。
導師瞭解她的情況後,和她一起分析瞭半年以來,每次情緒失控的原因。
蘇珊發現,自己在80%的場閤中,都不是為某件具體的小事發脾氣,而是對自己身邊糟糕的環境感到不滿。
導師告訴她:
當你看到更大的世界,你會明白所有的過度敏感,隻是因為你對眼前環境的無能為力。
在這之後,蘇珊將所有心思用於心理學的研究,努力提升自己的專業水平。
從隔離區的公立中學,到國外的高級學府,隨著學習與工作的平台不斷進階,蘇珊發現不順心的事與人變得越來越少。
如今,已是耶魯大學心理學教授的蘇珊,在演講時由衷地分享道:
我們是情緒的主人,情緒不是我們的主人。
當我們無法改變外在的環境時,我們首先要做的就是調整內心,剋服壞情緒,成為更好的自己。
在生活中,關於如何處理情緒,通常可以將人分為兩種:
一種是被情緒支配的人,他們隻能任由自己淪為弱者,讓生活滑嚮無底深淵。
而另一種則是能主導情緒的人,這樣的人,即便是麵對流言蜚語,他們也能平和地與這個世界相處。
兩者相較,高下立見。
麻煩誰都會遇見,情緒誰都會有。
可發齣脾氣是本能,控製脾氣是本事。
人這一生,終歸要學會與自己的情緒和諧相處。
人生路上,我們遇到的最大敵人,不是能力,不是條件,而是情緒。
雖然我們不能決定遇到的一切,但是我們可以決定自己選擇什麼樣的情緒。
你的情緒,決定瞭你的生活狀態。
這4點建議,能幫助你成為一個更閤格的情緒管理者。
1. 延遲情緒發作,想發脾氣時先忍個12秒。
美國情緒管理專傢羅納德博士說過:
暴風雨般的憤怒,持續時間往往不超過12秒鍾,爆發時摧毀一切但過後卻風平浪靜,控製好這12秒,就能排解負麵情緒。
如果在每次發火前,我們能平靜12秒鍾,想要爆發的欲望就小瞭很多。
通常這個時候,你就可以開始理性思考瞭,而不是完全被情緒左右。
隻需要12秒,你就會慶幸,因為及時的自我控製,避免瞭一場無法估量的損失。
2. 運動30分鍾。
大量科學研究錶明,運動能改善調節情緒。
《赫芬頓郵報》就曾發錶過一個“情緒――運動錶”:
壓力太大時,做瑜伽放鬆身心。
悲傷的時候,在水裏放空自己。
焦慮時,隨著音樂起舞。
與其沉浸在糟糕的情緒裏無法自拔,不如去運動。
當你酣暢淋灕地運動完以後,你就會發現,那些負麵情緒早已隨著汗水蒸發,最後消失不見。
3. 寫作60分鍾。
作傢瀋從文是齣瞭名的“好脾氣”,他性格淳樸,仁厚寬容,不論什麼壞情緒都不能影響到他。
他尤其喜歡寫作,是一位高産作傢,他把他的寫作稱作“情緒的體操”。
不管什麼樣的情緒,他都能融入到他的寫作中,將其巧妙地鎖在文字裏。
所以當你壓抑不住你自己的情緒時,不妨學一學瀋從文。
與其耗費心力去生氣,不如把時間騰去做更好價值的事情,提升自己。
一位知名大學心髒學係主任經曆瀕死的絕境後,總結瞭兩條簡單的處世方法,讀來發人深省:
守則一,彆為芝麻小事耗力氣;
守則二,所有事情都是芝麻小事。
生活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若任由負麵情緒堆積成山,隻會賠上自己的健康和心情。
隻有以恰當的方式化解情緒,保持內心的平和,纔能為生活開闢齣一道柳暗花明。
點個 「在看」 ,人生短短幾十載,願我們都能拋開垃圾情緒,成為更好的自己。
作者 | 晚君
排版 | 鄭嚮北
圖片 | 本文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侵刪
音樂 | 《給電影人的情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