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5/5/2022, 2:50:39 PM
這是文章頭部
?
過去有句形容女人用香水最經典的一句話,叫做“聞香識女人”。
依我來看,打眼過去,看一個女人穿得啥,就能大概知道她的生活狀態。
因為我是個70後,這個年齡,說老不老,說小也絕對不小。
那天,我看書,反正看得也是閑書,不知道有沒由來。
書裏,據說在元朝,平均壽命在42歲,所以,如果以古人的一輩子來算,我已經老得快不行瞭。
看完之後,我有種頓悟般地,一拍腿:“難怪,我的感觸總是特彆多。”
你有這感覺嗎?就是生活中齣現的一點點情形,有時候,哪怕是彆人的不經意的一句話,就能讓自己總結齣來好多道道。
而且,跟彆人說擺起來,一楞一楞的。
雖說也伴隨著“四十不惑”的原因,但,這也從彆的方麵,說明瞭,自己也是在慢慢步入變老的行列。
?
年輕的時候,我特彆愛穿,愛打扮。
隨著年齡增長,這買衣服、逛街的愛好亙古未變過。
但是,自從過瞭40歲以後,這一年一年的,購物的感覺和穿東西的心情,每年都有變化。
這種變化,其實,在當時,也就是當年,自己是沒覺察得。
但是,這兩三年,特彆是在換季時,把衣櫃裏東西倒騰齣來,收納、整理,這纔忽然發現,幾乎,沒什麼可以往外捐得瞭。
過去,因為不斷地購買,花瞭好多好多錢。
貴的,品質高啊,我要買。
新款的,時尚度高啊,絕對要買。
打摺款,因為便宜,機會難得,也買。
和自己穿衣風格類似的,這簡直就是為自己而訂製啊,所以,買。
與我自己不閤拍,風格迥異的款式,一邊付著錢,一邊還心安理得地想:既然穿,就要穿不一樣的。
於是,傢裏的衣櫃,爆棚瞭。
?
象個大胖子一樣,窩著、塞著、擠著,每次,櫃子門一拉開,東西就往下掉。
原來,我們傢住在單位的房子裏,那60多平米的房子,連紙箱子裏,都塞滿瞭衣物。
我那時,一直盼著,念叨著:啥時侯,能買個大點的房子啊!
但是,我沒有想到,這種隻進不齣的購物方式,即便是換瞭再大的房子,也有裝滿的一天。
當然,這也是我現在纔懂的。
?
我們搬傢前,丈夫在搞裝修時,專門讓裝修公司,為我設計瞭一間衣帽間。
他當時挺自豪的,以為換瞭一套大房子,能把我的夢想全部包容其中。
記得,他當時,跟我比劃著,我聽著,我們倆都特彆激動。
在我們腦海裏,浮現齣:大大的房間,整整齊齊的擺放,乾乾淨淨,舒適寜靜。
於是,在沒搬傢之前,我就一直在憧憬著:整整一間房啊,還擱不下,我心愛的衣服和鞋子嗎?
但是,這都是自己沒住過大房子的想法而已。
事實上是:搬傢以後,我産生瞭更多的購買欲,因為,因為有地方放瞭啊!
所以,新傢住進去後,也就纔不到一年的時間,衣帽間也爆倉瞭。
?
於是,我又在新傢裏,擴展陣地。
先是,大臥室的衣櫃,被我占據瞭。
如果你打開,塞滿瞭我的衣服、鞋子、包包。
過不瞭多久,再擴展到兒子的房間。
因為我們傢,是個男孩子,男孩子嘛,對穿得衣服並不怎麼在意。
這樣,我跟兒子商量著:“媽媽把衣服臨時在你櫃子裏放放哈!”
這一臨時,就成瞭我的衣櫃。
不多長時間,孩子的大衣櫃,也被我占據幾乎全部。
最後沒辦法,我又增添瞭一個簡易收納櫃,放在書房。
收納櫃買迴來的當天,因為我們在新疆,禦寒的大件比較多,我就專門把大件揀到一塊兒。
所以,一個鼕季的棉衣、皮衣、羽絨服外套,當天,就把剛買迴來的收納櫃,塞滿瞭。
?
之所以前麵說瞭這麼多,算是做鋪墊。
這大概就是買得多,看得多,穿得多之後,有瞭“識衣識人”的感覺吧。
因為在單位上班的原因,所以,就先說說,在單位上班40多歲女人的著裝吧。
企業裏,有些女性挺節約的,尤其是過瞭40多歲的。
這種節儉型,屬於特彆能存住錢的那種。
前好幾年前,還沒進入手機支付時,我們單位裏的這類型的女人,平日裏,身上是不裝錢的。
不裝的原因,是避免臨時花錢。
我是咋知道的,也是經驗吧!
我親曆過,不同場閤,不裝錢的人,其實,還是蠻多的。
那時候,年輕,都喜歡湊熱鬧。
我們一個辦公室的,相處久瞭,大傢都很熟,打個嘴仗啥,調侃調侃的。
偶爾,會有人起哄啥的,目的嘛,就是約瞭大傢,一塊齣去和攪,算是解解壓吧。
一般和攪的結果,就是辦公室七八個人,一塊去吃個飯。
象我們在單位上班的人,工資多與少,說真得,差彆不大。
再說,誰的錢也不是大風颳來的,當然,是AA製。
如果是午飯,一個人差不多20多塊錢或者30就打住瞭,但是,如果是晚飯的話,一個人平均下來,差不多就得50塊錢。
每次付帳的時候,先把服務員叫過來,算總帳,然後,大傢一除以人數,就現場兌錢。
那幾年,我去過的部門最多。
所以,無數次的經曆那種相同的場景,但是,對我而言,每一次,都有不同的人,跟我藉錢。
?
還有一次,也挺奇葩的。
象我們小縣城,周末生活沒那麼豐富。
我們女的,周末一般沒啥應酬的,到瞭下班時間,都紛紛要直接迴父母傢。
當時,有個跟我年紀差不多的女同事,問我藉八塊錢。
後來,為這事,我想瞭許久。
原因是我想不通,為啥不是九塊,或者是個整數10塊。
她藉錢的理由,很好解釋。
我想瞭,肯定是她身上沒帶錢,大概想到去父母傢的路上,計劃著買一點點菜啥的,而那點菜,大概就是這個數。
但是,至於為啥精確到數字“八”的原因,想得我頭痛萬分。
最後,思忖瞭幾年,終於想通瞭:這多齣來,一塊兩塊的,萬一花齣去瞭呢。
所以,雖然是藉錢,都不給放縱自己的機會。
其實,現在看來,她們也不是沒錢,隻是形成的一種消費習慣而已。
通常,一發工資,她們就趕緊把錢存起來。
傢裏留些生活費,但身上一般是不帶錢的。
這點,跟我父母的習慣一樣,從觀念上,就覺得,這樣做,就是剋製住自己,因為,沒帶就暗示著,自己是不能,也絕不應該花錢,哪怕,是一塊錢。
而且,她們相當相信積蓄的力量,積少成多,積一塊錢成就財富。
比如,那個問我藉八塊錢的女同事,據說,前兩年的時候,去省城買車的時候,一下就拿齣30多萬買瞭輛新車,眼睛眨都不眨。
這類型的女人著裝,除瞭單位發的工裝之外,幾乎可以說沒啥衣服。
夏天幾件T恤就打發瞭。
那T恤的款式,一看就是在地下街買的,100塊錢,兩三件那種,類似轉街時的淘貨,大甩賣時整的,然後,鼕天就是雷打不動的運動棉衣。
每天上班,經常在電梯裏遇上她,但是,她具體穿的啥,我似乎從來沒看的想法。
因為,好似一年四季都穿的一樣,多少年,衣如舊,無關乎時尚,無關美麗。
?
我身邊的女性,還有一類,就是愛買,但總是在淘品牌貨的過季品。
心理學有一種現象,叫做“延時滿足”。
說的就是國外的心理學傢,做研究,在當時給兒童做瞭一項試驗,實驗的內容是:如果放在這個兒童麵前的食物或者玩具,在規定的時間內如果他不觸碰,不吃,或者不拿起來玩,能忍耐到一定時間的限度,這名兒童,就能得到加倍的食物或玩具。
所以,我暫且把這類購物買衣服著裝的,叫做“延時網購族”女性吧。
其實,在我們這裏的大商場,買衣服的價格還是蠻高的。
即使是國內的一些知名品牌,單品的夏裝連衣裙,如果是新款的話,一件裙子的吊牌價,基本上都得三四韆元。
但是,如果是網購,尤其是兩三年前的庫存,價格就會低得很多很多。
幾百塊錢,隨便就能搞到手。
一般,在網上買衣服,主要就是圖便宜。
尤其是這些商場裏的品牌,在大商場裏,能看上的衣服,價格總高得另人咋舌。
但是,你找到這款品牌的網上店鋪後,會發現,它上架的,間隔時間特彆久遠的款,這種,價格就能低到比地下街淘貨還便宜。
缺點是,越便宜,就代錶著設計年份,越久遠。
所以,這種“延時網購族”類型的女性,雖然穿著的是品牌,而且,一打眼看去,上身的衣服確實做工精良,剪裁也很貼切,但,總有種說不清道不明的感覺。
有時,再配上一雙舊款新鞋,鞋頭還是拼接兩塊皮,雖然,一身打扮,從頭到腳都是新的,但總能透露齣一種過期的感覺。
?
記得在零幾年時,流行過一個叫MP4的隨身看,又能聽聲音,又能看圖像。
我跟辦公室的一個女同事,商量著一塊兒去買。
之前,我倆也是無意中說起這玩意,說著說著,我倆就特彆興奮,互相決定都要購買後,然後,就在約好的時間,一塊去看看。
記得,那是一天下午,我們到瞭電子産品一條街。
花瞭整整一下午時間,從外觀到配置,再顔色和價格,對比瞭隨便有十傢的樣子。
最終我們相中瞭一款,跟那個賣貨的老闆,因為要買兩個,鐵定心去跟他殺價。
一番討價還價之後,在交錢的那一刹那,同事打瞭退堂鼓。
她說她沒帶錢,等發工資瞭再來買。
當然,我買瞭。
我的那款MP4用瞭也就是一兩年的時間。
但是,那個同事,直到我從那個部門調走,也一直沒見過她用MP4。
我想,估計到瞭發工資時,她又換瞭彆的想法。
或者,她也是“延時購買”的一種心態吧,也或者,等MP4這種電子産品,過個一兩年,價格掉到最低點之後,再去買吧。
?
還有一種,象我,能買到自己中意的衣服,已經變成瞭一件睏難的事。
幾種想法同時左右著我。
比如,和我過去衣服風格相近的,連試我都不會試。
因為,自己的衣櫃裏,都是類似的衣服。
如同,那些衣服,在外麵嚮我怎麼招手、誘惑,但我一想到,自己的衣櫃裏,已經有的東西,它們無論怎麼搖擺,都打動不瞭我。
又比如,比較誇張的衣服,盡管導購,現場說的天花亂墜,我還是不會買。
40歲以後的年齡,我已經很明白,自己到底適閤穿什麼。
哪裏是彆人的指點的呢?
太便宜的,我不買。
大概是因為我認為,便宜的,要不就是款式過時,要不就是本身品質不夠好。
這兩個原因,占一個我都不滿意。
物美價不廉的,碰到,有那麼一兩件,確實很喜歡。
但是,一想到它的價格,覺得這件衣服的緻命缺陷,就是太貴。
所以,也基本上不買。
?
這兩年,在我身上發生的變化,是從開始清理自己的衣櫃後開始的。
一來,我把那些,我隻購買、卻從來不上身的衣服,全部以捐或送人的方式,為自己的衣櫃瞭做瞭第一批“斷捨離”。
在清理時,我驚嘆自己購買時的那種占有物質的貪心,並且,也對資源閑置、浪費的可惜發齣感嘆。
第二波,我把那些雪紡、蕾絲,還有可愛的蓬蓬裙,也從衣櫃裏剔除瞭。
我覺得,這個年紀,要告彆那些不切實際的幻想。
明明自己已經走到瞭中年的路上,盡管自己的身材保持得再好,臉龐也依舊年輕,但,有一點不可否認,自己也在衰老。
必須接受現實。
然後,我把特彆不實穿的,上映率小的,或者,太緊身的衣物,一率也打發齣衣櫃。
既然不上身,又經常想不起來穿的衣物,乾嘛要勉強自己留著呢。
40歲以後,我不將就。
?
其實,錢花在哪裏,就意味著你的目光在哪裏。
比如,過去,錢花在衣裳上,就代錶那時,我很在意自己的形象和外在。
還有些人,會花在傢庭的開支上,或者子女的教育上。
以上各種,都錶達瞭你內心的渴望和訴求。
對於我們來說,每一種投入,都沒有對錯之分。
也驗證瞭那句話:付齣即會得到。
現在過瞭40歲的我,更願意在自己的健康和傢庭幸福上投入更多,也希望自己在此,能獲得更多的迴報。
這是文章尾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