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2/28/2022, 6:59:47 PM
如果問企業,目前調控中最掐喉嚨的政策是什麼。他們基本都會迴答:一是融資收緊,二是商品房預售資金監管從嚴。
前者,讓他們難以對外藉款――項目開發貸難批,集團藉新還舊的經營貸也要不來。
後者,又把他們難得收來的自有資金,大筆大筆地套牢瞭進去。
23日時,在投資者電話會裏,正榮地産財務負責人康弘就提到,公司一月份還款接近55個億,但僅融資14個億。其中包括西安、廣州等多個地方開發貸融資都遭到落空。
而同時,因為政府監管、金融機構監管以及閤作方等多重監管的疊加,造成整個項目層麵以外的用於償還債務的資金非常有限――在正榮地産的總資金中,有95%都是受限資金,甚至已經不夠償還到期債務。
“內外夾擊”在地産界的名詞解釋,眼下就是如此。
近兩個月,關於商品房預售資金監管將有所調整的信息,頻繁在坊間發酵。
先有1月19日時,外媒爆料:中國正在起草全國性規定,放鬆對房地産開發商使用預售監管賬戶資金的限製,以作為緩解地産行業流動性壓力的最新舉措。
再有2月10日時,財聯社消息稱,全國性的商品房預售資金監督管理辦法已於近日製定齣台。
盡管這份文件至今仍還未公開,細則落地更還需時日,但行業已經情緒高漲對它寄予瞭厚望――企業寄希望於“隨著政策的適度放鬆,有可能會釋放一部分補充流動性”,中介把它視為“迴暖拐點”的重要支撐。
不同以往,在齣險房企數量與日增多的大環境下,放鬆預售資金監管,到底還能有多大利好?
01
保項目但保 不瞭集團
據透露,這份目前仍屬於內部文件的《商品房預售資金監管意見》,主要提瞭六點:
第一,預售資金監管銀行由住建部門會同金融監管部門公開招標確定;
第二,一個預售許可證對應一個賬戶;
第三由工程造價、施工閤同和交付條件來決定保交付的額度,超過額度外的錢可以提取;
第四,專款專用,銀行和開發商都不能擅自扣劃;
第五監管額度的錢要及時撥付、定期對賬;
第六,住建部門和金融監管要聯網。
這其中,“預售資金監管額度將根據項目工程造價等進行核定,超齣監管額度的資金,可以由開發商提取自由使用”這一條, 相比之前多個城市“按項目總預售款,高比例劃定預售資金監管標準”, 確實將一定程度上減少沉澱資金。
有機構就測算,經工程造價調整及摺算後,太原、石傢莊、重慶、常州等高比例監管城市會齣現鬆綁,釋放齣一定流動性,而在這些城市有更多貨值的房企也會享受到明顯的政策紅利。
但同時,《意見》裏還提到一點:監管額度內的資金必須專款專用, 必須用於有關的工程建設,包括項目建設必需的建築材料、設備和施工進度款等支齣。監管額度內的資金,在商品房項目完成房屋所有權首次登記前, 銀行不得擅自扣劃、集團公司不得抽調子公司監管資金。
以往,在半年報、年報的關賬節點,總部從項目抽調資金以增厚財務報錶現金流,算是行業公開的操作。包括日常裏,項目之間的資金挪用,房企人士也直言,都是常規的周轉動作。
但由於2021年裏,包括藍光在內的多個齣險房企,都被爆齣預售款沒有進入監管賬戶、沒有用於項目建設、支付工程款,直接影響瞭項目交付、企業及行業信用塌方。
這也成為多地為“保交付”,趨緊預售資金監管力度,甚至齣現矯枉過正現象的主要導火索。
而新規更明確強管控預售資金的使用範圍, 雖企業將可以通過調用預售資金去支付供應商欠款等,促使風險不嚮上下遊産業鏈蔓延,但 在集團內部層麵,也直接卡死瞭企業想盤活項目以償還集團債務的心理。
此外,《意見》還要求住建和銀行兩個係統連通, 這也意味著, 此前企業利用不同部門之間監管錯位的空隙,騰挪資金的辦法也走不通瞭。
02
規則視企而定 齣險房企受益度小
據多方打探, 目前這份新規,更多起到“方嚮”作用,執行細則還有待省住建廳收到文件後,傳達給地市住建局,由各市縣自己製定。
也因此,存在層層加碼的可能。
且除瞭“因城施策”,機構和房企對於落地細則製定的另一猜測,是將“視企而定”。
去年11月4日,北京住建委發布《北京市商品房預售資金監督管理辦法》(2021年修訂版)徵求意見稿。提到項目重點監管額度的確定,除瞭要考慮項目綜閤建設費用、交付使用條件,還要綜閤開發企業信用水平和經營狀況。
1月18日,山東煙台市住建局發布的《關於對煙台市2020年度守信房地産開發企業實施激勵措施的通知》,也采用瞭“因企施策”――規定對信用等級為3A的企業,預售監管資金留存比例降低5個百分點,2A級企業降低3個百分點。
對於低信用房企的預售資金監管額度,近期新齣的政策中,隻有12月成都發布的新監管辦法中有提及 ――納入區(市)縣重點監管的項目,開發企業申請辦理後續批次預售許可時, 參照《監管辦法》規定的D級信用管理, 監管額度上浮40%。
機構認為, 當前信用鏈條遭遇挑戰的並非個彆企業,多數企業, 特彆是高杠杆的民營企業,信用已經崩潰,對於這類企業,預售資金監管大概率不可能有所鬆動。
綜閤來看,對於預售監管資金占預收賬款或閤同負債比重高,且還未齣現信用違約的房企來說,新規確實會利好他們在局部城市獲得更多流動性,也可以刺激他們通過高效去化、銷售迴款,獲得閤規資金的使用權,為穩定可持續經營提供支撐。
但對於已經暴雷的房企來說,這個新規,可能隻是一個新的Bug。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