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3/11/2022, 1:37:25 AM
說起中國房地産,人們便會立刻想起“恒大集團”,這個中國最高産的開發商,而作為恒大集團的創立者――
許傢印
,他的創業之路也一直被眾人關注和討論。
除瞭“中國首富”這個稱號,許傢印還有一個被眾人所熟知的身份――“中國首善”。
2018年,首富許傢印衣錦還鄉,發現臥病在床的高中老師住的房子還在按揭,便決定直接送老師一套精裝修的房子。
“事師之猶事父也”,許傢印之所以能做到這一點,還要從他的經曆說起。
在貧寒中長大
在河南省周口市太康縣的一個農村裏,16歲便投身革命的抗戰老兵許高賢因病復員,迴到村子裏做瞭倉庫的管理員。
1958年10月9日,許傢印齣生瞭,已經36歲的許高賢喜齣望外,他想著要為兒子準備好房子,便迴傢整修看上去已經搖搖欲墜的房子,而意外齣現瞭,許高賢的腿從此落下瞭殘疾。
當時許傢印的母親還在坐月子,因為父親受傷,傢裏入不敷齣,母親隻好拖著還在病痛的身體下瞭地。
許是因為勞纍過度,母親得瞭敗血病,傢裏沒有錢給母親治病,母親隻能躺在床上,直至氣息奄奄,在許傢印年幼的時候,母親便撒手人寰。
殘疾的父親和離世的母親,一歲多的許傢印就這樣成瞭“半個孤兒”,許傢印從此便和奶奶一起生活。
1958年-1963年,是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人民經曆的第一次深重苦難。
連續的自然災害導緻瞭全國範圍內齣現大麵積的飢荒現象,河南太康也沒能躲過這場劫難。
說起童年,許傢印的印象中隻有地瓜和破敗的學校。
因為傢裏窮,許傢印從小便是吃地瓜、地瓜麵長大的,奶奶也沒錢給他買新衣服,傢裏用的被子、穿的衣服上麵都是各式各樣的補丁,哪裏破瞭就補上一塊,衣服小瞭就縫上一塊,縫縫補補地就這樣過瞭一年又一年。
小學是在村子裏讀的,“幾間破草房”、用泥巴壘齣來的“長條台子”,構成瞭許傢印對小學的全部記憶。
所幸許傢印學習用功,即使在學習鬆散的學校裏,許傢印還是刻苦學習,成為瞭村裏為數不多考上高中的人。
上中學的時候,因為離傢遠,許傢印必須住校,於是他每個星期都會背著框子去學校,筐子裏裝著他一周的口糧:地瓜和地瓜麵做的黑窩窩頭,混著鹽、幾滴芝麻油和一點點蔥花的瓶子。
一日三餐,每餐吃一個地瓜、一個窩窩頭,到夏天天氣熱的時候是最難熬的,因為半天窩窩頭就長毛瞭,許傢印隻能窩窩頭上麵的毛洗掉繼續吃。
許傢印就這樣在十幾年的貧苦生活中長大瞭,1976年,高中畢業的許傢印隻想快點離開農村,去磚瓦廠找個搬磚頭的工作,但即便是這樣的願望,在當時也很難實現,許傢印隻能迴到村子裏乾瞭兩年農活。
人生轉摺點――高考
1977年,國傢宣布恢復高考,無數苦苦求學的年青人看到瞭新生的希望。
在農村勞動中苦苦掙紮的許傢印聽到這個消息,覺得他的人生將要迎來轉摺。
因為從小學習成績優異,許傢印直接報瞭清華大學,還被發小嘲笑,給他取瞭個綽號叫“許清華”。
但是時間畢竟有限,許傢印沒能復習完,他毫不意外地落榜瞭。
許傢印有些氣餒,這時,高中老師程守德找到瞭他,並鼓勵他繼續考學。
程守德是許傢印的物理老師,1962年從新鄉師範學院畢業,在當地教瞭36年的書,不僅如此,程老師帶的班還經常是全區單科成績第一名,是一名專業過硬的教師。
程守德老師的妻子周淵也是高中老師,教過許傢印數學,夫婦倆對許傢印印象都很好,因為許傢印在學習上十分刻苦,而且數理化的成績非常好,在年級裏都是數一數二的成績。
程守德老師和周淵老師一直都有一顆愛纔之心,他們勸許傢印繼續參加高考,並且錶示願意在許傢印準備考試這一年中幫許傢印補課。
一心想要離開農村改變命運的許傢印決定再戰,這一次,他要好好準備。
1978年,許傢印為瞭專注於復習,迴到瞭高中學校復習,程老師和周老師也經常在學習上幫助他。
高考結束,到瞭報名的時候,因為當時的高考報名不同於現在是在已經知道成績和排名的情況下爭取分數價值最大化,當時許傢印隻能憑藉著自己對成績的估量,選擇學校。
也許是第一次的失敗對他的打擊實在是太大,他決定穩中求勝,於是經過一番比較,他選擇瞭
武漢鋼鐵學院
,那時武漢鋼鐵學院不像北大清華一樣高不可攀,許傢印覺得自己能上學就很好。
功夫不負有心人,許傢印成功考入瞭武漢鋼鐵學院,專業是冶金係,當個鋼鐵工人也不錯,許傢印樂觀地想。
事實上,許傢印當時的高考成績是十分齣色的,物理滿分100分,許傢印考瞭96分,數理化三科成績都是九十分以上,在周口市排第三名。
命運也許和許傢印開瞭一個小小的玩笑,但許傢印並沒有因此怨天尤人,既來之則安之,許傢印開始瞭在武漢鋼鐵學院就讀的大學生活。
提起大學,許傢印總是能馬上想起學校門口的熱乾麵。
因為傢境貧寒,許傢印在大學裏必須一如既往地省吃儉用。
他每個月的生活費是國傢的助學金,隻有14元,那時候一毛錢一碗的熱乾麵,許傢印也要攢很久的錢,纔能偶爾吃上一次。
許傢印依然和程守德夫婦保持著書信聯係,
在信裏,許傢印會嚮老師說起大學的學習和生活,程守德夫婦知道,在高中要吃長毛饅頭的許傢印,在大學裏生活一定也很拮據。
考慮到這些,
程守德夫婦決定從每個月50元的工資裏寄20塊錢給許傢印,並且鼓勵許傢印繼續堅持學習,不要氣餒和鬆懈。
“沒有老師的悉心教導,我就考不上大學,更不會有我的今天。”許傢印在之後迴憶起高中老師,總是如此誠摯地錶達他的感激之情。
1982年,許傢印從武漢鋼鐵學院畢業,進入河南的一傢鋼鐵公司工作,並且結識瞭現在的妻子
丁玉梅
。
1992年,改革開放的春風吹遍瞭祖國的大江南北,國傢大力支持人們“下海”經商,深圳這個小漁村成瞭年輕人施展拳腳的大舞台,許傢印也被吸引瞭,他南下前往深圳打工。
誰也不會想到,就是這樣一個和無數“闖深”人一樣帶著創業夢想的年輕人,將會從深圳開始,一路開疆擴土創造齣遍及中國各地的“恒大”集團,在中國房地産行業的曆史中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不忘師恩
1998年,恒大事業纔剛剛起步,許傢印就給程守德夫婦傢中買瞭一台大彩電。
許傢印從沒有忘記給他幫助的程守德夫婦。
2018年,許傢印成為當時的中國首富,彼時他已經60歲,他決定迴老傢看看。
衣錦還鄉,這是每個在外漂泊的創業者都渴望做到的事情,經過多年的拼搏,許傢印做到瞭。
12月16日下午,許傢印在老傢吃過憶苦思甜的傢宴後,便乘車來到縣裏看望程守德、周淵夫婦。
程守德老師已經是耄耋老人,周淵老師也已入古稀,在傢裏的牆上,掛著太康縣政府送的錦旗,上麵寫著“心血育桃李 辛勤扶棟梁”。
由於有病在身,周老師隻能躺在床上,話也說不利索,看到前來看望的許傢印一行人,周老師依然十分激動。
許傢印進門後一見到老師,便雙手緊緊握住老師的手,一直噓寒問暖,還在眾人麵前連聲感謝老師當年的悉心教導:
“要不是程老師教得好,我怎麼會有今天!”
程老師卻是連連推辭,說許傢印今日取得的成功,都是“靠自己的努力”。
許傢印在老師傢中坐瞭一會兒,在這期間,許傢印和老師迴憶起高中的時光。
在交談的過程中,許傢印得知老師們住的房子還在按揭還貸款,更巧閤的是,房子正是在“恒大”賣的房産。
許傢印馬上提齣要送一套房子給他們,除此之外,許傢印還細心地吩咐下屬,要把房子裏都裝修“瓷實”瞭。
程守德、周淵夫婦都十分感動,“傢印尊師明理,有這樣的學生,想想都幸福。”
周老師滿麵笑容地誇奬著許傢印,臥病在床的周老師對許傢印也是贊不絕口,一直說他是個“好孩子”。
程守德夫婦或許沒曾想到過,年輕時候對學生的小小善舉,在之後能夠得到如此之大的迴報。
但對於許傢印來說,若不是老師們的教導和鼓勵,他也不能抓住高考這個機會,改變自己的命運,不僅如此,老師們在大學給許傢印寄來的20塊錢,盡管在今天不值一提,但是對於當時生活睏窘的許傢印來說,更是雪中送炭。
因此,嚮來“尊師重道”的許傢印更希望能夠用今日取得的成就迴報老師,50萬的房子對於已經是“首富”的許傢印來說並不是“難於上青天”的事情,但對於已經年邁的老師們,卻是生活的重擔。
對於能夠幫到老師,許傢印很是開心,而且覺得是理所應當的事情。
從許傢印對老師的態度便可以看齣,許傢印今日的成功與他一直懷著一顆感恩的心待人接物有很大的關係。
不僅是中國首富,也是中國首善
從河南的農村娃娃到“中國首富”,說起自己的成功,許傢印總是會感激他生命中齣現的貴人,在學生時期是諄諄教化的老師和國傢的助學金,在工作和創業之路上是在背後鼓勵他的妻子……
倘若沒有在老師的幫助和鼓勵下抓住國傢恢復高考的機會,許傢印也許一生都會在農村裏乾著農活;倘若沒有國傢每個月14塊錢的助學金,許傢印沒有辦法讀完大學;倘若沒有跟著改革開放的浪潮開始創業,恒大集團也不會取得如今的事業版圖。
在每一次命運的轉摺點,許傢印都努力地爭取並且抓住瞭他,對於在這一路上幫助過他的人,他都懷揣著“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的信念迴饋社會。
到2019年,許傢印已經第四次成為“中國首善”,在他創業的24年來,他帶領恒大在社會的民生、扶貧、教育、體育等各大領域的慈善公益事業捐款100多次,總計超過146億元。
因為自己齣生寒門,許傢印更深切地體會到“知識改變命運”對於貧睏傢庭的長遠意義,因此許傢印把大部分精力都投身於教育和精準扶貧上。
許傢印在傢鄉辦瞭傢印學校,為傢鄉的孩子提供更好的教育資源,希望他們也能通過知識改變自己和傢庭的命運。
除此之外,恒大集團從2015年就開始結對幫扶貴州省畢節市,並幫助多個縣成功脫貧摘帽。
許傢印在慈善事業上所體現的格局和胸懷,是大多數企業傢所沒有的,但是隻有這樣一種積極承擔社會責任的企業,纔會是最具有競爭力和生命力的企業。
結語
2021年12月3日,已經住進“ICU病房”多日的恒大主動提交瞭一份“病危通知書”,恒大麵臨債務重組。
曾經在房地産市場上紅極一時的恒大如今被推上風口浪尖,許傢印能否在這次危機中“力挽狂瀾”,也許隻有時間纔能告訴我們答案。
在房地産行業裏中許傢印的時代也許已經過去,但在整個社會上,許傢印的慈善精神還應該繼續延續下去。
“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這對所有的企業傢來說,都應該是一種責任,更應該是一種初心。
信源:
1. 許傢印迴鄉視頻
2. 壯麗70年:共和國地産印記采訪係列|恒大許傢印:“中國首善”的戰略、格局與胸懷,房地産報,2019/8/8
3. 不忘師恩,許傢印迴鄉探望恩師,劉滄浪,周口日報,2018/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