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3/17/2022, 5:46:06 PM
青花瓷
白釉青花一火成,花從釉裏透分明。
可參造化先天妙,無極由來太極生。
――清代・龔軾《陶歌》
說起中國瓷器
腦海中第一浮現便是青花瓷
筆筆簡潔,卻有種由內而外的華貴
色調單純,卻有種無可描繪的絢麗
那於藍白交錯間流露齣的清靈高貴
美得讓人驚艷,美得讓人浮想聯翩
乾隆皇帝也曾有詩曰
玲瓏剔透萬般好,靜中見動青山來
清嘉慶 青花三清禦題詩茶碗一對
青花瓷器的齣現,是中國瓷器史上從白瓷嚮彩瓷發展階段中的一個重要標誌,它是釉下彩最成功的代錶,是中國最負盛名的“國瓷”。
青花瓷的曆史發展
青花瓷又稱白地青花瓷,常簡稱青花,中國瓷器的主流品種之一,屬釉下彩瓷。
青花瓷起源於唐代,前史價值非常高,雖然宋代也有青花齣産,但仍歸於初級階段,發展緩慢,傳世器物很少。
明 正德窯 青花雙龍紅雲碗・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元代青花瓷用料更為精細,基本上采用波斯進口的“蘇麻離青”,也稱“蘇渤泥青”,工藝趨嚮老練,尤以江西景德鎮青花瓷最為精巧,有一定數量的青花瓷器傳世,成為當今各大博物館的珍藏品和各種拍賣會上的搶手貨。
元青花釉裏紅鏤雕蓋罐・河北省博物館藏
元代,青花迎來瞭曆史上的一次大發展,元青花紋飾的最大特點是構圖豐滿,層次多而不亂。筆法以一筆點劃為主,流暢有力;勾勒渲染則粗壯沉著,主題紋飾的題材有人物、動物、植物、詩文等。
它大改傳統瓷器含蓄內斂風格,以鮮明的視覺效果,給人以簡明的快感。以其大氣豪邁氣概和藝術原創精神,將青花繪畫藝術推嚮頂峰,確立瞭後世青花瓷的繁榮與長久不衰。
元・青花四愛圖梅瓶・武漢博物館藏
元青花器物普遍胎體厚重,並且大型器物是分段製胎,通常具有明顯的修胎痕跡,而從元代延�v元年開始明確“雙角五爪龍紋”及“麒麟、鸞鳳、白兔、靈芝”等,臣、庶不得使用,成為瞭之後考古區分官窯民窯的依據之一。
元青花鳳首扁壺・北京首都博物館藏
明代是青花瓷的頂峰時期,無論景德鎮官窯,還是各地民窯,都有很多精巧傳世佳作。
此時的青花瓷,一嚮被視為是中國青花瓷的模範,為後世所追仿。特彆是永樂、宣德、成化、嘉靖及萬曆年間官窯燒製的青花瓷,以其胎釉精密、青色淡雅、外型多樣、裝飾豐厚而著稱於世。
明 永樂 青花雲龍扁壺・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清代,康熙、雍正、乾隆三代皇帝對瓷器的齣産工藝、胎釉質地、畫麵裝修都非常關注,乃至到瞭事必躬親的地步,使清代青花瓷的製造技藝水平到達一個新的高度。此時,釉裏紅、三彩、五彩、鬥彩、琺琅同樣競相發展。
清 乾隆 鼕青釉青花花卉夔耳瓶
為什麼青花是藍色的
青花瓷雖然具有非常明顯的中國特色,但是,它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卻來自海外。元代青花瓷之所以能在前代基礎上突飛猛進,一個重要原因是,使用瞭來自海外的色料,明朝中前期也同樣。
專傢稱這種色料為“蘇麻離青”、“蘇渤泥青”等。它是錳含量較低,鐵含量較高的鈷料,故而能燒製齣漂亮的青色花紋圖案。
明宣德・青花鴛鴦戲蓮罐・武漢博物館藏
有學者從“蘇麻離青”從發音上說,這種色料來自索馬裏,也有說來自蘇門答臘。但是,一般認為,“蘇麻離青”來自波斯(今伊朗)和敘利亞一帶。
明永樂的青花瓷工藝水平非常高,這與鄭和下西洋有關。海上貿易的暢通,使得來自阿拉伯地區的“蘇麻離青”(簡稱“蘇青”)能夠很方便地運到中國。
明宣德・青花纏枝蓮紋菱花口盤・武漢博物館藏
青花瓷用這種鈷料為原料,在陶瓷坯體上描繪紋飾,再罩上一層透明釉,經高溫還原焰一次燒成。鈷料燒成後呈藍色,具有著色力強、發色鮮艷、燒成率高、呈色穩定的特點。
明弘治・青花蒜頭團花紋瓶・武漢博物館藏
十件元青花戲麯人物大罐
青花瓷雖在元代就已經興盛,可完整傳於後世的卻很少,據不完全統計,全世界有數可查的元青花藏品不超過400件,其中200多件都流失國外。
長期以來公認存在的元青花人物故事罐全世界僅有8件,且認為全都流失海外。民間收藏和近年來齣土的殘器數量也不少,單從博物館和拍賣會而言,元青花戲麯人物大罐目前就10件!
鬼榖子下山(猶太古董商埃斯肯納齊收藏)
原物2005年以1400萬英鎊在英國倫敦佳士得拍齣,由猶太古董商埃斯肯納齊獲得,加傭金摺閤人民幣約2.3億元。
尉遲恭救主(原物現在收藏在美國波士頓美術館)
三顧茅廬(原物被裴格瑟斯基金會收藏)
錦香亭(原物收藏於美國陳氏博物館)
2005年在佳士得拍賣會上,台灣王定乾先生以4716萬港元拍下“錦香亭罐”,後落戶在仙妮蕾德董事長陳得福在美國開設的陳氏博物館。
周亞夫屯兵細柳營(原物現在被日本安宅美術館收藏)
百花亭(原物現在收藏在日本大阪萬野美術館)
西廂記(原物現在被亞洲一私人收藏傢藏)
昭君齣塞(原物現在被收藏在日本東京齣光美術館)
尉遲恭單騎救主(原物現藏廣西橫縣博物館)
1980年齣土於廣西橫縣“四官嶺”,稀世珍寶“元青花尉遲恭單騎救主圖罐”在廣西橫縣齣土後,被丟棄在角落達7年;1987年,一名農藝師偶然發現瞭這個寶貝,把它撿迴傢,用來養花和裝種子;1989年,文物專傢確認瞭“圖罐”的國寶身份;“圖罐”被定為國傢一級保護文物。罐直口,豐肩、束脛,高30厘米,口徑22厘米,底徑19.5厘米。
車象人物紋(原物現藏鹹陽市長武縣博物館)
1958年長武縣文物單位入藏此罐,最早公布於世是2009年4月,陝西鹹陽市《鹹陽市文物誌》中透露。罐高34厘米,口徑15厘米,足徑18厘米。
青花瓷無論從用料、紋飾、燒製時間還是製作工藝上都極為考究。
功力深厚的匠人們,靜靜地揉泥,默默地製坯,悄悄地畫坯,用沉凝的心,或濃施淡抹,或一氣嗬成,繪齣妙筆生花的各式圖案,釉一層、再一層,要經過十幾道工序纔能完成。
因而,青花瓷雖然色彩單一,卻並不讓人感覺單調。
每一件瓷器,一筆一劃都凝結著匠人們的心血,擁有著自己獨特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