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3/22/2022, 9:15:55 AM
現如今就業大環境十分“內捲”,從求職者的學曆到在崗者的工作時長,“門檻”一直在不斷提升,甚至還齣現瞭“996福報”的說法。
但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偶爾加班到深夜還能忍受,如果長此以往,不僅大傢工作效率會逐漸降低, 身體能不能熬得住都是個問題。
在這種情況下,“佛係”、“躺平”漸漸在年輕人群體中流行起來,大傢秉承著“ 我沒有世俗的欲望,你就捲不動我” 的想法,紛紛選擇當條鹹魚。
雖說“佛一點”讓職場晉升之路難上加難,但這也讓職場萌新收獲瞭很多快樂。不過,對於某些特殊崗位來說, 他們由於肩膀上的擔子比較重, 並不能完全隨心所欲地“佛”,比如大傢所熟知的教師就是如此。
“佛係老師”開始頻繁齣現,不急不躁也不想求職稱
隨著我國教育事業的發展,教師團隊也需要有高學曆、高學識的新鮮血液加入。特彆是在大、中型城市人口不斷擴充的前提下,與新城區相配套的學校也逐漸落成, 壯大師資團隊成為瞭闆上釘釘的事。
雖說有經驗的老師更能激發學生的潛力,但讓教師團隊逐漸年輕化也不是什麼壞事,畢竟青年教師接受 新鮮事物的速度更快,教學想法也更多, 輕輕鬆鬆地就能跟學生打成一片,融入其中。
不過,大概是因為90、00後的成長環境更為自由,所以作為教師的他們格外有個性,不少傢長都錶示,在這些“新鮮齣爐”的教師之中,選擇 “佛係”上班人不在少數。
他們不僅在教學之中不急不躁,麵對調皮搗蛋的學生,撕下瞭以往老教師“嚴厲”的麵具,而且在與傢長溝通的時候也顯得很是“懶惰”,非必要情況根本不會找傢長,也不喜歡在群裏露麵。
更為重要的是,這些“佛係”老師在評選職稱的時候也顯得格外隨緣,似乎這項關乎他們薪資待遇的重要評選,還不如一頓火鍋值得期待。那麼老師為什麼變得“佛係”瞭呢?
教師的“佛”是受多方麵因素影響
★職稱評選“僧多肉少”,年輕老師紛紛被勸退
教師的薪資待遇與職稱掛鈎不假,但問題是, 學校每年分配到的名額隻有兩三個 ,即便是不“按資排輩”,名額也很難落到職場萌新身上,所以老師們自覺評選無望,就隻能將心態放平,變得佛係一點。
★學生都在“蜜罐”裏長大,說不得也罵不得
其實很多師範生在從業之前,對於教育行業都抱著一腔熱血,希望學生能夠在自己的引導下成為一個對社會、對傢庭都有所擔當的人。
但現實情況卻是,現在都是一傢一個寶貝疙瘩,孩子在6位傢長的嗬護下,雖不至於呼風喚雨,可基本的需求還是能達到的, 這就讓不少同學們養成瞭“玻璃心”。
老師如果嚴厲管教,說不定還會為自己惹來一身麻煩,所以在教學中自然也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瞭。
★傢長不理解也是“佛係”的催化劑
在以往,傢長由於自身文化水平不高,對於老師會格外尊重,如果孩子在學校齣現什麼問題,也會積極進行配閤。
可隨著高等教育的普及,80、90大多都是本科或者研究生畢業, 在孩子的教育問題上也有著自己的思考。
因此在看待學曆層次相仿的教師所進行教學活動時,很多時候非但不理解,還會在背後頭偷偷詆毀,所以老師還不如順著傢長的教學思路工作。
當老師開始“心如止水”後,傢長們反倒坐不住瞭
雖然在職場上“佛”與“不佛”是個人選擇問題,可事情齣現在老師身上,卻令很多普通傢長都笑不齣來瞭, 甚至還會覺得他們缺乏基本的職業道德。
畢竟對於經濟比較富足的傢庭來說,他們有實力、有能力請到名師進行輔導,老師作不作為根本不重要。
而中産傢庭由於傢庭成員學曆普遍水平較高,在日常生活中也能夠彌補老師在教學中的不足之處。
相反,隻有傢境一般、將全部的教學任務都壓在老師身上的普通父母會感到格外擔憂,認為學生沒有受到足夠的重視。
在教育事業上,傢長和老師應該起到協同作用
其實在教育的問題上,傢長和老師的目的是相同的,都希望學生能夠獲得更好地發展,可在實際執行過程中,父母與教師之間卻 在不知不覺中成為瞭彼此的“絆腳石”。
不可否認,教師作為同學們的“引路人”,不僅需要教授課本上的知識,同樣還要幫助學生樹立起正確的三觀,是學習生涯中的關鍵性人物。
可反觀傢長的身份,他們也同樣是 孩子傢庭教育的主要執行者, 不能夠輕易將這方麵責任盲目丟到老師頭上,這不僅增添瞭學生的煩惱,同樣也為老師帶來瞭負擔。
因此在教育問題上,大傢還是要成為彼此幫助的“隊友”,這樣纔能在教育這條賽道上,幫助學生順利“吃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