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2/28/2022, 5:48:57 PM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文丨紅餐網
作為舶來品,西餐在中國市場深耕多年,一直以高昂的客單價維持著市場壁壘,把“高端消費”“小資情懷”等標簽鎸刻在中國消費者心裏。
然而近年來,隨著中國本土餐飲的迅猛發展以及消費者消費觀念的改變,西餐的發展開始遭遇一係列挑戰。而疫情的齣現,更是直接激化瞭各種矛盾。
西餐的“高光時代”落幕瞭嗎?
玩傢接連退場,西餐市場熱度下降
2月14日情人節的晚上,位於上海外灘的米氏西餐廳和大多數餐廳一樣,迎來瞭一個營業小高峰。這是米氏西餐廳開業經營的第8338天,也是最後一天。
2021年11月的一個下午,米氏西餐廳創始人米歇爾嚮幾位管理層員工宣布――連續虧損2年後,餐廳計劃於2022年2月15日正式關閉。
這傢成立於1999年,見證瞭上海高端西餐從無到有的餐廳就此落幕,引來無數唏噓。
無獨有偶,同樣是在2021年年底,有著近20年曆史的知名輕食西餐廳新元素也發布一則通知稱公司已經嚴重虧損,資金鏈斷裂,正按照相關國傢法律規定進入到破産清算流程。
△圖片來源:新元素官方微博
這則突如其來的公告發布後,很快也引發瞭熱議。作為西餐市場上的老牌玩傢,新元素一度憑著健康新鮮的齣品以及代言人李娜等標簽風靡一時,風光時期,曾在多個城市開齣約50傢門店,年營業額超過2億元。
這樣一個品牌,如今轟然倒下,其停業消息傳齣後,無論是內部員工還是消費者,顯然都沒有做好準備。
事實上,在過去兩年裏,退場的西餐廳遠不止這兩傢。在新元素和米氏西餐廳之前,長沙正逢弱冠之年的金牛角王中西餐廳,也“倒”在瞭辛醜牛年正式啓程的第一天。
2021年2月3日,成立於2001年的長沙金牛角王中西餐廳關閉瞭在湖南的所有門店,貼齣瞭《暫停營業公告》。
△長沙金牛角王在官微宣布破産清算
再把時間往前撥一些,2020年,紅火一時的連鎖西餐廳綠茵閣也關停瞭不少門店,目前其在全國剩餘的門店已經不到50傢。
同年,上海老牌牛排店莫爾頓海鮮牛排坊(環貿店)因疫情影響停業;經營瞭19年的VA BENE華萬意意大利餐廳也宣布歇業……
西餐玩傢接連退場,背後是品類市場熱度肉眼可見的下滑。
百度指數顯示,從2016年開始,西餐的整體指數開始下滑,到瞭2020年,更是呈現齣明顯的下滑趨勢。
紅餐品牌研究院的數據顯示,2021年,西餐在整個餐飲大盤中的門店數和品牌數占比,相比2020年又有不同程度的下滑。
市場方麵,很多消費者在接受紅餐網采訪時都錶示,自己已經很久沒有吃過西餐,或者已經很少關注西餐瞭。
熱度下滑,玩傢退場,消費者緬懷,有人指齣,西餐正淪為“時代的眼淚”。
勢能下滑背後,西餐行業正麵臨挑戰
曾經是時髦、高端和情調代名詞,現在卻很少被年輕消費者提起,為什麼西餐的市場勢能會下滑這麼多呢?
原綠茵閣西餐廳總裁王新認為,主要原因或許是品類老化,包括産品老化、營銷老化、服務老化等。
以産品為例,王新說道:“純粹的西餐,産品相對單一,單品競爭優勢不夠強,導緻市場競爭力不足。”
確實,和湘菜粵菜川菜館裏麵琳琅滿目的菜品相比,傳統西餐廳的菜品可謂單一:清一色的牛排、意麵以及海鮮濃湯等主打菜品,輔以紅酒、甜品等産品。
以廣州一傢知名西餐廳為例,厚厚的一本菜單中約設置瞭35個SKU,其中牛排類産品就有15個,其餘則為意麵、燴飯、甜點、飲品和輕食。
在消費者越來越追求吃得豐富的當下,這樣單一的SKU確實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再加上很多西餐廳主打的牛排這一大單品,也不再像以前那樣“稀罕”,在西餐廳之外的很多餐廳,消費者也能點上一份牛排大快朵頤,西餐廳的産品優勢確實不強。
“品類老化的原因有很多,包括需求場景變化、大品類迷失、價值觀失勢等,而品類老化就意味著行業要做革新瞭,隻有創新纔能創造二次增長麯綫,品牌纔能持續長青。”一位不願具名的業內人士直言,“很多西餐廳應該都清楚這一點,但創新和轉型並沒有想象中那麼容易,長沙金牛角王就失敗瞭”。
而除瞭品類老化,西餐整體的勢能下滑,或許也和中國餐飲大賽道的競逐日漸激烈有關。
半鞦山西餐連鎖總經理熊建就直言,“如今西餐産業大市場的下滑,主要就是因為整個餐飲行業市場內捲越來越嚴重,在這樣的環境下,一些西餐頭部企業尚且還有一定的競爭優勢,更多的中小西餐廳隻能艱難求生”。
卡朋西餐廳董事總經理彭冠明也認為,餐飲市場的蛋糕就這麼大,各類型的競爭者增加後,西餐的市場空間被壓縮是必然的。
近年來,連鎖化、大眾化、個性化的餐飲品類爭相崛起,確實分走瞭西餐市場的客流。紅餐品牌研究院數據顯示,火鍋、燒烤、小吃快餐、茶飲等深受年輕人喜愛的熱門餐飲品類已經掠奪瞭大部分餐飲市場份額,且仍有擴容趨勢。
在這樣的市場大環境下,很多西餐廳仍然堅持單一的産品和口味,沿用傳統的服務和營銷方式,要吸引年輕消費者確實很難。
西餐還是門好生意嗎?
“一些品牌倒下,並不意味著西餐就不能做瞭,隻是說當下的市場環境對西餐的經營提齣瞭更高的要求,乾西餐不能再按老一套來瞭,要創新要升級。”資深餐飲人老王(化名)說道。
老王的話不無道理。
相關數據顯示, 2014年到2019年,西餐市場規模由3889億元增至7112億元,CAGR為12.8%,並預期以9.0% CAGR於2024年增至人民幣10960億元。
雖然這裏的西餐市場規模涵蓋瞭西式快餐、西式正餐等,但是從整個大賽道的增長趨勢來看,西式正餐顯然還是有一定市場發展空間的。
如今,市場上也確實不乏一批仍發展得不錯的西餐企業。
紅餐品牌研究院統計的數據顯示,以薩莉亞、豪客來為代錶的連鎖品牌,在全國的門店仍有數百傢,而王品、半鞦山、卡朋、湯姆傢的牛排西餐廳、BUTCHER牛排肉鋪等一批品牌也有數十傢甚至近百傢門店。
△圖片來源:卡朋官方微博
顯然,今時今日的西餐雖然無法和高光時刻相提並論,但仍然也在市場中占據瞭一席之地。
在王新、熊建、彭冠明等業內人士看來,未來,西餐在中國市場也還有不錯的機會。
“因為中國消費者的消費力更強瞭,對西餐的接受度也更高瞭。在這樣的背景下,西餐品牌要做的就是在這個競爭過程中找到差異化,建立自己的核心競爭優勢,同時注重在口味上進行中西融閤的創新,以更適應中國消費者的胃。”熊建說道。
1、做品質。
西餐一度是高端、品質的代名詞,消費者也從未放棄對品質的追求。因此,在消費升級愈演愈烈的當下,做品質是西餐的發展路徑之一。
以王品為例,進入大陸市場近20年,王品一直以高品質以及人均300元以上的價格維持著市場壁壘,至今仍廣受好評。
△圖片來源:王品牛排官微
作為品質西餐的代錶,王品對品質的要求極其嚴苛,比如其主打的高端牛排,堅持隻選取一頭牛的第6到第8對肋骨這六塊牛排,以保證最上乘的品質,而這在如今依然是其屹立不倒的重要因素。
2、做性價比。
平價西餐也是一個大市場,近年來,一批定位大眾、平價西餐的品牌過得也挺滋潤,比如卡朋、半鞦山、薩莉亞。
卡朋西餐聚焦學生、上班族、兒童等大眾消費群體,主打性價比,一份牛排僅需62元,深受年輕消費者的喜愛。
被稱為“餐飲界的名創優品”的薩莉亞,二十塊一個的披薩餅,十塊錢一個的小食拼盤,八塊錢無限續杯的飲料,人均隻有三四十左右,門店卻越開越多,成為很多傢庭聚餐的首選。
人均五六十元的半鞦山,憑藉中西融閤的菜式迎閤中國消費者胃口,並以此為壁壘,成為瞭武漢西餐市場的龍頭企業。
△圖片來源:半鞦山西餐廳供圖
3、做細分。
如主打爆蛋吐司的EGG、主打芝士�h飯的芝士�h飯西餐廳、主打三明治的木與同三明治等。目前EGG在全國已經開齣瞭90+門店,芝士�h飯西餐廳在全國也有60+門店、木與同三明治則有50+門店。
4、輕餐化。
一些西餐品牌嘗試朝簡餐、輕食方嚮發展,也獲得瞭不錯的市場反饋。相比傳統西餐,輕餐化的西餐廳模式更靈活,更貼閤年輕消費者的需求。
輕餐化的西餐廳,在菜品上增加瞭漢堡、茶飲、沙拉、甜品等多品類,不再單一的集中於傳統的牛排、意麵;在消費場景上,重點打造舒適、輕鬆的休閑空間,而不再執著於莊重嚴肅的氛圍。
成立於2010年的gaga就憑藉“鮮果茶+西式輕食+社交空間”的復閤型商業模式,在深圳站穩瞭腳跟。
△圖片來源:gaga官方微博
gaga主打西式簡餐,其門店不光有牛排、意麵等西餐經典産品,還有水果茶、沙拉及各種小吃、輕食。除此之外,gaga還在空間打造上下瞭一番功夫,把社交的不同場景進行細分,對門店空間的功能性進行瞭針對性的開發,適應瞭消費者的不同社交需求。
小結
在市場劇變的當下,西餐行業確實麵臨一係列挑戰,但危機中也蘊藏著機遇,西餐市場依然有很多想象空間。
未來,西餐品牌們要做的是,尋找新的增長點,煥發新的活力,以突破增長的“乏力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