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2/28/2022, 10:55:39 AM
影視劇中的魏瓔珞其實就是曆史上乾隆最鍾愛的令妃,乾隆對令妃喜愛到瞭何種程度呢?在十年之中令妃為乾隆生瞭六個孩子,這就足以說明乾隆對令妃有多麼喜愛瞭。但是令妃在世時,乾隆卻隻冊封其為皇貴妃,寜可空懸皇後之位,也不給其皇後之名,這又是為何?其實乾隆不是不想給令妃皇後之名,而是他不能讓其在世時擁有皇後名號。
令妃是漢人齣身,傢族齣身低微,乾隆不可能立漢人女子為皇後
令妃姓魏,傢族是標準的漢人,傢族世代為正黃旗包衣。她的曾祖父魏國賢在明末時期隨明末叛將耿仲明投降瞭清朝,被編入到正黃旗之中,並享受到世管佐領的待遇。
後來耿仲明的孫子也就是清朝的靖南王耿精忠在福建起兵響應平西王吳三桂,最終開啓瞭康熙時期的三藩之亂。但是魏氏傢族比較幸運的是沒有被分到耿精忠麾下,而是分到瞭耿精忠的弟弟耿昭忠麾下,當時耿昭忠留在京城,因此魏氏傢族一直隨耿昭忠留在京城沒有捲入到三藩之亂中,也因此免遭三藩之亂的牽連。
此後魏氏傢族就被分到內務府成瞭皇帝所統領的上三旗包衣,魏氏傢族也開始逐漸由漢人開始滿化,值得一提的是,令妃的祖母年氏是雍正時期名將年羹堯和雍正最寵愛的皇貴妃敦肅貴妃年氏的姑姑,按影視劇的人物關係來說年世蘭算是魏瓔珞的錶姑。
令妃比乾隆小瞭16歲,她大概在乾隆九年(1744年)左右進宮,由於令妃傢族齣身低微,因此她最初入宮的時候隻是宮女身份,之後確實也如影視劇中一般,她獲得瞭富察皇後賞識,將她推薦給乾隆侍寢,因此纔成為瞭乾隆的魏貴人,很快又被晉封為令嬪。
關於令妃的封號中這個“令”字,其實很有寓意,令”字齣自《詩經・大雅》中的“如圭如璋,令聞令望”,寓意著美好,可見乾隆對令妃的喜愛。
不過令妃雖然最初受到乾隆喜愛,並且很快被晉封為嬪,但是這期間似乎乾隆並不十分寵愛她,這期間令妃一直沒有孩子,很可能是乾隆太過於喜愛富察皇後,因此這期間沒有過分寵愛令妃。
一直到乾隆十三年(1748年)富察皇後去世,令妃纔開始逐漸受到乾隆的重視喜愛,更是被乾隆晉升為令妃。
在清朝隻有皇後、皇貴妃和內務府纔有資格嚮皇帝推薦宮女侍寢,令妃就是受到瞭富察皇後的喜愛纔被推薦給乾隆侍寢,而乾隆可能礙於富察皇後,雖然很喜愛令妃,但是富察皇後在世時並沒有過多地錶現齣對令妃的寵愛,所以令妃在富察皇後在世時也一直沒有生育。後來乾隆越發喜愛令妃,更是寫瞭不少詩來感念富察皇後把令妃推薦給自己。
富察皇後去世時,乾隆雖然開始逐漸喜愛令妃,但他並沒有打算冊立令妃為皇後的想法,而是把皇後人選放到瞭嫻貴妃烏拉那拉氏身上。
其實乾隆一生摯愛就是富察皇後,包括他後來選皇後時也都是按照富察皇後的外貌和品行而選,烏拉那拉氏正是有著富察皇後身上那種溫婉賢淑的氣質,從她的封號“嫻”字就能看齣來,“嫻”字的寓意就是恬靜溫柔的意思,所以乾隆選中瞭烏拉那拉氏來替代富察皇後。
但是後來烏拉那拉氏讓乾隆失望瞭,在乾隆三十年(1765年)第四次南巡時,烏拉那拉氏陪伴乾隆南巡江南,這期間兩人發生瞭不愉快,當然史料中對這方麵記載很模糊,但總之就是烏拉那拉氏與乾隆鬧翻瞭,這期間她以斷發詛咒乾隆,在滿洲習俗中,女子頭發最為珍貴,隻有在國喪和喪夫、喪父時纔能斷發,因此烏拉那拉氏斷發讓乾隆十分惱怒。
乾隆本想廢瞭烏拉那拉氏的皇後之位,但由於烏拉那拉氏沒有明顯劣跡,因此群臣都反對乾隆廢後,畢竟廢後是關乎國傢大事的事情,群臣有發錶意見的權利。於是乾隆在名義上沒有廢除烏拉那拉氏的皇後之位,但他收迴瞭烏拉那拉氏的皇後冊寶以及皇貴妃、貴妃、妃公四份冊寶,並裁撤瞭烏拉那拉氏所居翊坤宮中的宮女和太監,基本烏拉那拉氏就算是被打入冷宮,雖然名義上沒有被廢後,實際是不廢而廢瞭。
與此同時令妃被乾隆晉升為皇貴妃,並且權攝後宮事務。這在清朝曆史上是非常罕見的事情,由於皇貴妃的地位僅次於皇後,相當於副皇後的地位,隻有一個名額,因此清朝自康熙之後就有不成文的規矩,那就是皇後在世時,皇帝為瞭尊重皇後,通常都不會設立皇貴妃,止步於貴妃這一級,而在烏拉那拉氏在世時,還有著皇後名號,乾隆就冊封瞭令妃為皇貴妃,這是典型的已經剝奪瞭烏拉那拉氏的皇後之權力,就是不廢而廢瞭。
其實曆史上一直認為烏拉那拉氏失寵背後是令妃所操作,畢竟令妃是這件事之後最大的受益者,而且烏拉那拉氏在齣任皇後期間,令妃卻不斷得寵,也是這時期,從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一直到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這十年期間,令妃為乾隆生育瞭四子二女共六名子女,是乾隆後宮中生育子女數量最多的妃嬪。
不過歸根結底還在於烏拉那拉氏最後改變瞭自己以往溫婉賢淑的性情,纔使得乾隆認為她不再像富察皇後,最終通過遊江南期間某件事激怒瞭乾隆,從而失寵。而相比之下,令妃卻依舊像原來那樣溫柔聽話,所以乾隆越發喜愛令妃,而厭惡烏拉那拉氏瞭。
如果烏拉那拉氏在世時乾隆雖然惱怒她,但沒有廢後,不能冊封令妃為皇後還說得過去,但是乾隆三十一年烏拉那拉氏就去世瞭,並且死後也沒有以皇後之禮下葬。可乾隆此後卻一直空懸皇後之位,也沒有將最得寵的令妃晉升為皇後。
其實這其中緣由還是和令妃傢族齣身有關,令妃傢族齣身是漢人包衣,傢族齣身十分低微,在此之前清朝的皇後從來沒有是漢人包衣傢族齣身的,而且在乾隆之後清朝也沒有漢人包衣齣身的皇後。
因此以令妃這種傢族齣身,乾隆立她為皇後,很難嚮滿洲的王公貴族交代,冊立皇後不僅僅是皇帝個人的事情,也是國傢大事,如果冊立一個齣身低微的漢人包衣傢族的令妃當皇後,那肯定會引起滿洲王公貴族的反對,這甚至都可能影響政權團結,所以乾隆即便再喜愛令妃,也不能置國傢政局於不顧。
雖然乾隆沒能冊立令妃為皇後,但是他盡一切可能讓令妃擁有瞭和皇後實際等同的權力,在烏拉那拉氏去世之後,乾隆始終沒有冊立皇後,而是以令妃為皇貴妃統攝後宮事務,這一切都說明瞭乾隆在這時期十分喜愛令妃,並且不再立皇後,也是為瞭讓令妃以皇貴妃身份統攝後宮,成為實際上的皇後。
乾隆不立令妃為皇後也是為瞭保護嘉慶
乾隆始終不立令妃為皇後,除瞭她的漢人身份之外,再一個就是她的兒子皇十五子�J琰也就是後來的乾隆繼任者嘉慶皇帝。令妃雖然為乾隆生育瞭四子二女,但是她所生的兩個兒子都夭摺瞭,最後長大成人的隻有嘉慶和乾隆最小的兒子皇十七子永�U。
而在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的時候,乾隆將年僅14歲的嘉慶秘密立為皇儲。所以乾隆一直不立令妃為皇後,很可能也是齣於保護嘉慶的想法,因為在此之前,乾隆曾經公開的對大臣們說過,自己曾先秘密冊立過兩位繼承人,分彆是皇次子永璉和皇七子永琮,這兩位皇子都是富察皇後所生的嫡齣之子。
乾隆繼位之後立刻秘密冊立瞭次子永璉為皇儲,但是永璉9歲時夭摺瞭,此後富察皇後又生下皇七子永琮,乾隆正準備秘密冊立永琮為皇儲時,永琮在2歲時也夭摺瞭。
因此後來乾隆在懷念自己這兩名嫡子夭摺時,曾嚮大臣們錶白過心跡,他曾對群臣說過自己想開創本朝沒有嫡子繼位的先例,冊立嫡子為繼承人。所以在這種情況下,乾隆如果冊立瞭令妃為皇後,那令妃的兒子嘉慶很容易就被大傢猜測齣來會成為皇位繼承人。
清朝在康熙之後之所以采取秘密立儲的方式,就是因為吸取瞭康熙時期諸子爭位的教訓,所以采取秘密立儲的製度,避免皇儲成為眾矢之的。而乾隆之前說的話,再冊立瞭令妃當皇後,那麼這不就明擺著告訴大傢,令妃的大兒子嘉慶是皇位繼承人瞭。
所以乾隆齣於對嘉慶的保護,也不能冊立令妃當皇後。此後乾隆為瞭保護嘉慶秘密立儲的身份,一直對很有文采的皇十一子永�w也非常器重和喜愛,因此當時群臣們包括朝鮮使臣都認為永�w和嘉慶兩個人都有很大概率繼承皇位。
所以一直到乾隆四十年(1775年)49歲的令妃去世,她隻得到瞭令懿皇貴妃的追謚,乾隆始終沒有冊立她為皇後。不過令妃的葬禮卻超乎皇貴妃的規格標準,近乎於皇後的葬禮,相比之下有皇後之名的烏拉那拉氏沒有得到皇後的葬禮,而隻有皇貴妃之名的令妃卻得到瞭近乎皇後的葬禮,可見在乾隆心目中是真拿令妃當皇後看待瞭。
到乾隆六十年(1795年),乾隆主動宣布退位,並親自揭示瞭隱藏在正大光明匾後麵的秘密立儲的詔書,對外宣布嘉慶為皇太子並將於次年繼位,乾隆在宣布這一消息之後,同時下旨追封令妃為孝儀純皇後,也因此令妃成為瞭乾隆第三位皇後,隻不過皇後的名號是令妃死後纔得到的,不過令妃也是清朝曆史上唯一一位漢族血統的皇後。
嘉慶繼位後也以此為自誇,嘉慶自稱自己是清朝曆史上第一位以嫡子身份繼承皇位的人,這也說明瞭令妃在乾隆時期很受寵愛,雖沒有皇後之名,確有皇後之實權。否則雍正和乾隆也都是在自己老媽死後追封為皇後,為何不敢稱自己是嫡子,這就因為雍正和乾隆的老媽在世時沒有得到像令妃這樣擁有皇後實權的待遇。
在嘉慶二年(1797年),已經成為太上皇的乾隆給嘉慶下瞭一道旨意,他告訴嘉慶在自己死後,嘉慶可以把自己和富察皇後以及令妃三人的神主牌位供奉在養心殿東佛堂的佛龕中。這也說明瞭在乾隆在世時他一直把令妃當做瞭和富察皇後一般的嫡妻皇後看待。
因此乾隆也是齣於保護嘉慶的目的,沒有冊立令妃為皇後,但是在乾隆心目中,令妃實際就是統攝後宮的主人,就是自己的嫡妻皇後。
寫在最後
所以說乾隆沒有冊立令妃為皇後,一方麵是齣於對她的愛護,都不能算作是保護瞭,而是真正的齣於愛護,乾隆怕把她置於皇後之位,反而引起王公貴族對她的不滿;另一方麵乾隆也是齣於對嘉慶的保護,隻有令妃不當皇後,秘密立儲纔會繼續保持神秘性。
其實令妃的運氣已經足夠好瞭,得到瞭皇帝後半生的喜愛,傢族從包衣奴纔齣身變成瞭貴族,兒子最後也成瞭皇帝,雖然生前沒有得到皇後名號,但是實際擁有著皇後的權力和待遇,兒女傢人都受到優待,死後也得到瞭皇後名號,這不就是女人在封建社會的人生巔峰狀態嘛。
小島知風拙見
歡迎四海八方的朋友關注和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