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4/3/2022, 11:42:43 AM
新春伊始,濰坊風箏、楊傢埠木版年畫、高密手工剪紙、聶傢莊泥塑等精彩亮相老撾、韓國和日本,讓三國人民直觀地感受到瞭濰坊非物質文化遺産的魅力,這是濰坊加強文化對外傳播能力建設的縮影。疫情之下,濰坊市圍繞風箏、年畫等非遺元素,創新文化活動交流形式、靈活運用各種新媒體手段,持續開展文化交流和對外傳播活動,取得積極成果。國際化、全方位、多層次的交流互動,讓世界感受到濰坊深厚的文化底蘊,為持續增進同國際間城市的閤作交流架起瞭友誼的橋梁,也讓濰坊的“朋友圈”越擴越大、影響力越來越強。
“飛揚和平,濰坊――風箏之都走世界”非遺展備受日韓歡迎
非物質文化遺産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濰坊是“世界手工藝與民間藝術之都”、江北地區首個國傢級齊魯文化(濰坊)生態保護區,擁有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産代錶作2個、國傢級非物質文化遺産項目17項,非遺項目璀璨、活態傳承良好、對外交流頻繁。為增進日韓民眾對中國非遺的瞭解,助力“東亞文化之都”創建,濰坊市先後於2022年2月28日、2022年3月4日在韓國、日本舉辦“飛揚和平,濰坊――風箏之都走世界”山東濰坊非遺展。
該活動通過新媒體平台、實地展廳等綫上綫下同步舉行,嚮中韓建交30周年、中韓文化交流年獻禮,嚮中日人文交流閤作深化緻意。在2月28日韓國舉辦的“飛揚和平,濰坊――風箏之都走世界”山東濰坊非遺展上,中國駐韓國大使邢海明、濰坊市市長劉運、韓國文化遺産國民信托理事長兼韓國博物館協會名譽會長金宗圭、韓國美術協會理事長李廣洙、韓國民畫協會名譽會長嚴在權等中韓嘉賓為展覽發來賀詞。在3月4日日本舉辦的“飛揚和平,濰坊――風箏之都走世界”非遺展上,濰坊市市長劉運、日本日嚮市市長十屋幸平、日本韆葉縣八街市市長北村新司等為展覽發來視頻祝福。
非遺展以“飛揚夢想、飛揚和平、飛揚友誼”為主題,展齣濰坊風箏、楊傢埠木版年畫、高密手工剪紙、聶傢莊泥塑、高密布藝老虎和抱枕等百餘件民間藝術精品,展現瞭濰坊非物質文化遺産的獨特魅力,彰顯瞭濰坊繼承傳統、飛揚和平的理念和開放包容、融閤共生的城市品格。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鑒而豐富。”濰坊非遺手工藝品傳播瞭中國優秀傳統文化,使日韓民眾更好地瞭解濰坊非遺、感知中國文化,用深厚豐富的非物質文化遺産聯結中日韓友好交流的紐帶,揚起夢想與和平的友情之箏,也為疫後文化交流、經貿往來注入新動力,為地區和世界和平穩定與發展繁榮作齣新貢獻,充分展示瞭“東亞文化之都”候選城市的獨特魅力。
風箏之都非遺珍寶亮相2022老撾歡樂春節暨中老文化旅遊推廣周
為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加快濰坊“走齣去”步伐,濰坊市積極推進“風箏之都”走嚮世界。2022年2月15日,由中國文化和旅遊部、老撾新聞文化旅遊部共同主辦的2022老撾歡樂春節暨中老文化旅遊推廣周在老撾首都萬象正式開幕。中國文化和旅遊部部長鬍和平在綫齣席並發錶視頻講話。作為此次文化推廣周的重頭戲之一,濰坊市攜“風箏之都”各大非遺珍寶項目精彩亮相。讓老撾同胞感受濰坊人文之雋永、山水之磅礴,親身體驗濰坊各類非遺技藝的天工巧思,深入感受中華文化的魅力。
在活動開幕式上,濰坊市市長劉運緻辭,濰坊市文化和旅遊局與老撾樂遊國際旅遊有限公司簽署《中國老撾風箏文化交流項目戰略協議》。2022年,雙方將以風箏文化為中心增進文化交流,開展旅遊推廣、非遺展示、美食、商貿等項目的閤作。
此次展覽,在壬寅虎年之際嚮老撾民眾傳遞近韆萬濰坊人民的美好祝福與和平願景,嚮老撾民眾展示濰坊民間藝術之美的同時,錶達早日戰勝疫情、共創美好未來的願望,為傳播中華民族傳統文化、加強同老撾的友好交流發揮瞭積極作用。濰坊市也將以此次非遺展為契機,深入推進雙方各領域更深層次、更加廣泛的交流與閤作,促使中老兩國社會各界攜手努力,不斷活躍人文交流,凝聚文化共識,促進民心相通,共同開啓中老關係的嶄新未來。
文化城市品牌建設暨中華傳統文化傳播能力建設研討會成功召開
“國之交在於民相親,民相親在於心相通。”濰坊與老撾、韓國、日本之間的交流與閤作既有政府推動又有民間互動,人文交流優勢逐漸轉化為國際傳播優勢,呈現齣豐富多彩、百花齊放的交往態勢。為更好地促進濰坊同國際間的人文交流,進一步提升濰坊城市國際影響力、加快濰坊文化城市品牌建設,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提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對外傳播能力,2022年3月12日,濰坊市成功舉辦文化城市品牌建設暨中華傳統文化傳播能力建設研討會。
受疫情影響研討會采用“綫上”與“綫下”相結閤的方式,圍繞“文化城市品牌建設與傳播、文化城市的公民公約、文化城市的創意經濟、文化城市的藝術生態營造、文化城市城鄉一體化發展、文化主導下城市發展與規劃、文化旅遊與文化傳播、文化旅遊與數字城市、創意城市文化網絡、城市地理與文化景觀、傳統文化與旅遊服務”等內容展開研討。
來自中國人民大學、中央民族大學、北京工業大學、北京聯閤大學、北京信息科技大學、貴州民族大學、四川旅遊學院、北京國研智庫等高校和研究機構的十餘位文化旅遊方麵的專傢就濰坊如何特色化打造文化城市品牌、如何更好地傳承和弘揚地域特色傳統文化,提高對外傳播能力,提齣一係列富有引領性、創意性、建設性和可操作性的寶貴意見。
“文化城市品牌建設暨中華傳統文化傳播能力建設研討會”的成功舉辦為濰坊市全麵提升城市文化品質,積極爭創“東亞文化之都”,全力打造特色鮮明的文化城市品牌,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兩創”工作中走在前列,提升中華傳統文化對外傳播能力積聚瞭重要力量、奠定瞭理論基礎。
時代潮流,浩浩蕩蕩。佇立在新時代的舞台,“道承齊魯、襟連海岱”的濰坊,將以更加“自信、實乾、擔當”的精神,以開放包容、活力迸發的姿態,更加誌存高遠、辛勤耕耘,加快創建“東亞文化之都”,以傳統文化為紐帶、以文化交流為媒,讓中外之間的文化交流互鑒來得更快、契閤得更深;促進濰坊與世界“朋友圈”文化和旅遊交流閤作,更好以文化之力,鋪民心相通之路、架閤作共贏之橋,努力嚮世界講好濰坊故事、傳播好濰坊聲音,為塑造可信、可愛、可敬的中國形象增添濰坊智慧;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係緊情感紐帶,為世界人民共剋時艱、共創美好、一起嚮未來貢獻濰坊力量。
作為我國文化和旅遊部的重點工作之一,“東亞文化之都”是落實“促進亞洲文明交流互鑒倡議”的重要舉措,是中日韓領導人會議聯閤宣言的重要成果。通過“東亞文化之都”評選活動嚮世界展現我國文化改革發展的嶄新麵貌,對推動國內城市文化建設、亞洲區域文化交流閤作和促進世界文化多樣性發展都具有積極意義。濰坊曆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與日韓隔海相望、毗鄰而居,地緣相近、文化相通。創建“東亞文化之都”,濰坊正在努力!(範素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