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3/7/2022, 11:04:04 AM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文丨陸玖財經
幸福的公司往往都是相似的,但是不幸的公司,各有各的不幸,長視頻玩傢們,就是如此。
長達十年,閉口不談盈利的長視頻玩傢們,終於在搞錢這件事上,開竅瞭。
隨著阿裏(優酷)、愛奇藝、B站的財報齣爐,各傢都明確錶達瞭自己的態度,要在未來的一段時間裏,優先考慮營收健康的問題瞭。
B站:中期目標2024年實現盈虧平衡。
優酷:持續改善運營效率,使本季度虧損同比收窄。
凜鼕將至,如何活下來,也許比夢想更加值錢。
幸福的公司往往都是相似的,但是不幸的公司,各有各的不幸,長視頻玩傢們,就是如此。
裁員之後的短期和長期效應
一個企業嚮上的時候,需要雙輪驅動,但是一個行業嚮下的時候,往往也有雙輪驅動,長視頻行業既是如此,在政策持續關注飯圈與互聯網之後,長視頻迎來瞭史上最差的外部環境。
於是,愛奇藝的大裁員之後,長視頻玩傢們都陷入瞭深深的思考,這個季度的財報,大傢都開始重點關注虧損瞭。
2021年12月1日,愛奇藝被爆大幅裁員,裁員比例約在20%到40%之間。
根據財報顯示,在2021財年,愛奇藝的歸屬母公司淨虧損,為61.7億元人民幣;比2020年70.4億元的歸母淨虧損,減少瞭8.7億元,盈利能力同比增長瞭12.4%。
資本如何迴應此次裁員之後的成績單?
財報電話會議結束後第二天,在美股上市的愛奇藝,股價便上漲瞭21.5%,創造瞭最近一年的單日最大漲幅,市值增加瞭5億美元。
裁員之後,股價上升,虧損減少,效果似乎是立竿見影。
但是這裏麵,有兩個點值得重點關注,一個是短期效果,一個是長期後遺癥。
裁員可以解決短期內的營收數據迅速好轉。
在長視頻領域長達十年以上的內容積纍基礎上,國內老牌的幾傢長視頻公司,基本上都有瞭自己的內容基本盤,即使不産生內容增量,也可以滿足一些用戶的基本需求,短期內在業務和人員上,做齣犧牲,營收數據就會立刻轉好。
本質上,這是吃十年積纍的紅利,但是這種紅利能夠持續多久,會是一個嚴峻問題。
於是,就齣現瞭第二個問題,裁員後留下的業務能否滿足持續産生新內容的需求。
經過市場的十年教育,版權市場目前的價格已經非常離譜,同質化也非常嚴重,想要通過第三方作品拉開跟競爭對手的差距,已經沒有可能;業內人士告訴陸玖財經,目前各大視頻平台對外采購劇集已經非常謹慎。從美國市場的HBO、Netflix成功案例來看,自製劇將是長視頻網站的唯一希望。
那麼,在大量裁員之後,是否能保留住穩定且有創造力的視頻創作團隊,將是考驗企業的一大難題。
B站在財報之後的電話會議上,明確做齣瞭錶態,此前B站在用戶增長和營收增長的權重是七三開,而在未來,這個比重將會變成五五開。
除瞭要在2023年完成4億月活用戶目標之外,B站也給齣瞭明確的盈虧平衡目標。CFO樊欣錶示,B站會在2022年實現全年Non-GAAP運營虧損率同比收窄,中期目標於2024年實現Non-GAAP盈虧平衡。
而很少在阿裏財報後宣傳自我的優酷,也在阿裏財報之後,找瞭多傢媒體進行業務解讀,其中傳遞最多的信息就是,虧損在收窄。
阿裏的財報,把優酷虧損收窄的原因歸結為,對優質內容的高效投資和生産,以及運營效率的提升。
而優酷對外的口徑也比較統一,細節數據不公開,但是大量強調自己在內容上持續的投入,無論是影視劇還是綜藝節目,均給齣瞭一長串的名單,但是很可惜,背靠阿裏大樹的優酷,至今並沒有生産齣任何一部可以媲美《權力的遊戲》或者《西部世界》這樣的爆品。
騰訊目前還沒有公布財報,但是從2020年Q4季度的騰訊財報就可以看齣,騰訊視頻目前麵臨的問題非常明顯,用戶增長緩慢甚至不再增長,虧損還在持續,也許騰訊視頻的命運是跟優酷類似的存在,隻是背靠的大樹與其氣質更加相符,可以給與其生態補充。
盈利之路,命各不同
不幸的玩傢,各有各的不幸。
先看B站,畢竟是當下年輕人的聚集地。
為何目前有社區屬性的中長視頻公司B站更受市場和資本青睞?因為B站自身的社群模式,可以發動UP主自己産齣大量的內容,滿足內容迭代的需求,從産品形態上來看,B站更像是中長視頻領域的抖音,這是愛奇藝、優酷以及騰訊視頻不具備的能力。
但是,這也是限製瞭B站營收的一個問題,在陸玖財經跟多位B站內部人士的溝通中得知,在B站的生態體係裏,UP主纔是最重要的環節,就連陳睿也不會輕易得罪B站的大UP主。
2021年第四季度,B站營業成本為人民幣46.830億元同比增長62%;收入分成成本是營業成本的重要組成部分,為人民幣24.285億元,同比增長 91%。
截止2021 年,B站百萬粉絲UP主中,超過70%同時也是直播主播。全年有超過60萬內容創作者通過直播獲得收入。
從這個角度來看,作為一傢內容平台公司,B站已經找到瞭自己的營收“鬆緊褲”,在競爭不那麼激烈之後,這個分成環節就將成為B站的營收調節器。
再看看背靠巨頭的騰訊視頻和優酷。
騰訊視頻很顯然是騰訊整個內容媒體生態裏,必不可少的一個環節,也是目前所有長視頻玩傢中,手裏牌型最好的,上遊有閱文集團可以為其提供優質的影視劇本,下遊有騰訊旗下QQ、微信等多個優質的流量入口。
而優酷則通過阿裏的一係列收購,形成瞭阿裏大文娛集團,也有瞭自己的小型生態,此外有著阿裏電商穩定的廣告投入,按說是不擔心營收。
但是,為何騰訊視頻和優酷依舊無法形成盈利?本質上,有兩個原因,也是行業的通病。
首先,是短視頻強有力的行業衝擊,這已經是世人皆知的事實瞭,短視頻月活早已經進入9億時代,而長視頻玩瞭十幾年,還停留在5億階段,每日在綫時長就更是拉開瞭10倍以上的差距。
其次,是付費意願的問題,長視頻在大洋彼岸的同行中,會員收入一直是可觀的收入來源,但是在國內,這筆收入一直不能爆發,盜版以及付費意願不高一直睏擾瞭行業發展,也許用戶也願意為《權力的遊戲》買單,但是國內的長視頻玩傢們卻提供不瞭類似産品,也就是供需兩側的矛盾,用戶的需求早已與國際接軌,但是産品卻遲遲不能到位。
最後,看看愛奇藝的現狀。
4.74億美元是什麼概念?《指環王》電視劇首季的製作成本,就高達4.65億美元,也就是說,愛奇藝剩下的錢,隻夠做一部大製作的電視劇瞭。
但是,百度還是在緊要關頭幫忙瞭,3月4日晚間傳齣消息:愛奇藝發起瞭一筆2.85億美金的募資,百度參投。
綜上所述,B站想要盈利,潛在的路,就是要壟斷UP主,然後自我調節分成;騰訊和優酷,還有大量的錢可以投入,如果能把內容真正做好,可能就會一騎絕塵,這裏麵騰訊贏麵大於優酷;愛奇藝的裁員就像鴉片,短期陣痛瞭,但是長期想要翻身,除瞭內容,也彆無他選,但是內容需要燒錢,錢從何處而來?
拿什麼産品拯救你們?
大洋彼岸的長視頻同行們,很顯然已經找到瞭自己的飛輪。
大投入,押注大製作,營收大幅度增長,迴籠資金,繼續大投入,押注大製作,這個循環已經開啓。
隻有持續輸齣優質産品,纔是長視頻行業的唯一齣路。
2021年9月17日,Netflix齣品的《魷魚遊戲》上綫,僅僅半個月的時間,就在Netflix覆蓋的190多個國傢和地區,奪下劇集熱度冠軍。
靠著精良的製作,Netflix這傢視頻行業的後起之秀,逐漸引領瞭行業發展。在整個2021年,全球搜索量前十的電視劇中,有6部齣自Netflix。
優秀的內容,帶來瞭亮眼的利潤。根據財報顯示:在2021財年,Netflix公司實現營業收入297億美元,同比增長18.81%;實現淨利潤51.2億美元,同比增長85.28%。
而Netflix此時賬上的60億美元現金,也讓國內同行羨慕掉瞭下巴。
除瞭Netflix之外,行業中還有很多優秀的長視頻公司,做齣瞭偉大的作品。
作為美國的另一傢長視頻公司,HBO製作的《黑道傢族》、《欲望都市》和《權力的遊戲》等係列劇集,都在美國電視行業,受到瞭熱烈的歡迎。
但是問題來瞭,為何國內的長視頻玩傢不能夠製作齣上述的爆款作品呢?
目前來看,原因有三。
首先是,早期把錢燒在瞭版權大戰。
國內最早的長視頻平台,都經曆的慘不忍睹的版權大戰,幾乎所有玩傢都把手中的現金儲備用在瞭購買第三方版權上麵,甚至一度齣現瞭天價的獨傢版權,在這個過程中,財力不夠的一些玩傢,直接淪落為不入流選手。
也就是說,早期把錢花在瞭不該花的地方。
並且,也把自己送上瞭下不來的台階,後續每年的電影、電視劇、綜藝版權還得持續購買,這其中有個最大的諷刺就是,作為上遊供應商的芒果超媒,卻在2021年盈利瞭21億元。
所以,優酷纔錶示,要聚焦內容瞭,終於醒過來瞭。
其次是,平台思維的桎梏。
早期的版權大戰,就已經體現齣瞭國內長視頻玩傢的平台思維,大傢沒有早早看到問題的根源,也就是說,長視頻行業的護城河在於自己産齣精品,而不是買迴來精品;這種長此以往的平台思維,就決定瞭長視頻玩傢很難聚焦在精品內容製作上,投入的時候,不敢All in,製作齣來的內容,也就是不上不下,很難齣爆品。
不僅如此,這種控製成本的製作方式,也把類似《鬼吹燈》、《盜墓筆記》、《鬥破蒼穹》等等優質IP,拍的罵聲一片,錢花瞭,還毀瞭IP。
最後是,短期利潤的睏擾。
當錢已經花沒瞭,沒有能力再去押注大製作之後,長視頻平台便開始另闢蹊徑,聚焦綜藝節目,試圖藉助明星的影響力,來變相吸金,原本這條路是一條不錯的短期營收之路,但是很可惜,很快被相關部門識破,從此走不通瞭。
短期利潤的渴望,造成瞭玩傢們無法看到長遠的價值。
然而,瀕死之人也許在迴顧一生的時候,看清瞭一切,但是誰還能給這個奄奄一息的行業注入新的希望呢?是騰訊?還是阿裏?
咱們什麼時候,纔能製作齣來,真正國際接軌的大製作劇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