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5/7/2022, 8:18:22 PM
想象力,打破瞭思維邊界;
想象力,保留瞭塑造世界的能動性;
想象力,正在定義未來……
有這樣一群年輕人,他們運用想象力,在各自的行業與領域尋找新的生長點……
中央廣播電視總台影視劇紀錄片中心推齣的8集係列紀錄片《中國想象力》選擇瞭在科學、文化、藝術等不同行業的8位青年,記錄瞭他們在專業領域的觀念創新和大膽實踐。
無論是填補空白、拓展疆界,還是破除成見、奮力前行,他們用“想象力”探索齣一條前人未曾走過的創新之路。
紀錄片《中國想象力》用以點帶麵的手法描摹齣中國青年一代的精神與麵貌,呈現齣創新創想、朝氣蓬勃的社會景象。
行業“想象”
指嚮自我與社會
“想象力”是紀錄片切入的角度與主題內容。
那麼何為想象力?
對8位不同行業的青年領軍工作者來說,想象的材料不同,內容也不同:
有的用科研想象,有的用文字想象,有的用光影想象……
這幾位行業精英以精湛的專業技術引領瞭行業的發展。
但更重要的是,通過長期對行業的觀察與思考,他們尋找到瞭一條與自我對話、與社會對話、與未來對話的哲學之路。
北鬥導航係統科學傢徐穎 以紮實的數據為基礎大膽設想,她說,應該用想象挑戰廣袤無垠的宇宙空間;
科幻作傢劉慈欣 用文字想象,他以想象力接觸到那些無法到達的神奇時空和無法觸及的太空領域;
建築師馬岩鬆 用建築材料想象,為他心中美好的建築不停地去創新,他的理想是關乎於人類居住的方式與意義;
癌癥科普作傢李治中(菠蘿) 用科研想象,他創辦的公益機構填補瞭兒童癌癥科普的空白……
這些行業先鋒人物的所思所為或擴展瞭認知的邊界,或深入瞭思維的宇宙,或解碼瞭生存方式……
這些對新奇世界的探尋既直指內心,嚮更深處探尋自我生存意義,又麵嚮世界,站在人類生存層麵,以浪漫與實用服務更加廣泛的社會群體。
時空“想象”
鏈接古今與中外
當我們立足當代,站在多元的文化浪潮裏,該如何對待傳統?
當我們立足民族,擁抱世界的潮流,又該如何定位自己?
想象力可以探求內心,服務社會,還可以打通傳統與現代,鏈接起民族與世界。
京劇演員王��瑜 魄力前行,藉力綜藝娛樂,為更多觀眾打開瞭傳統戲麯的大門;
導演王潮歌 乘上想象的翅膀,用舞台藝術傳遞中國美學,與世界觀眾交流美的奧義;
當代藝術傢鄔建安 從古老文化中汲取養分,在繪畫中錶達;
攝影師尹超 的時尚攝影融閤瞭民族元素……
這些文藝工作者不拘泥於傳統定義,不懼世俗目光,努力搭建溝通橋梁,
推動建立一個更加多元與包容的文化生存環境,
連通古今與內外,拓展人類交流的更多維度。
《中國想象力》呈現齣不同行業的先鋒代錶,以他們對社會與時代細緻觀察,對自我價值、行業功能與人類生存意義進行深度思考,通過執著的創新探索,既滿足自我,又服務社會。
記錄“想象”
更新形式和方法
與想象力的主題相得益彰的是該紀錄片係列靈巧的風格。
《中國想象力》以每集五分鍾的容量捨棄瞭厚實的“紀實”段落,取而代之的是片段式的紀實資料、精煉的采訪與旁白,以及精心編製的鏡頭畫麵。
本片采用第一人稱視角敘述,編導者精心挑選內容,以精準而簡練的話語闡釋瞭主人公眼中的“想象力”。
這種直觀、靈動的視聽方案快速拉近瞭我們與主人公的距離,提升瞭信息傳達的效率,也與“想象力”的主題交相輝映。
《中國想象力》以自由和靈活的創作方式,一方麵體現齣,紀錄片創作者對傳播方式變化的自覺適應;
另一方麵也反映瞭創作者對“紀實”手法與“真實”觀念關係的理解變化。
想象塑造未來。
想象定義世界。
中國的青年一代用創新實踐與深度想象,創造著屬於自己也屬於全人類的未來。
評論員 謝 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