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3/12/2022, 6:14:05 PM
編輯:悶油瓶
近日,廣州市統計局公布瞭一份數據:
2021年全市常住人口為1881.06萬, 比去年僅增加瞭7.03萬人。
之前還年均新增40萬的常住人口,怎麼突然就減到7萬,人傢杭州都有26萬的流入,你在開玩笑嗎?
從權威性來看,這是正兒八經的官方公布,可信度毋庸置疑。
於是,最近湧現齣一波質疑廣州的聲音: 城市競爭力下降、要被杭州“擠齣一綫”、被邊緣化等等。
甚至連我們近期看好樓市的文章裏,也有粉絲直言 廣州已經快要人口負增長瞭...
畢竟,房地産有句老話: 短期看政策、中期看土地、長期看人口。 人口都不行,還玩啥?
不過在淘房誌看來,這些悲觀的朋友,往往對細節敏感,但難以看清大勢。
僅憑常住人口的增速放緩就來diss廣州,還是too young too simple瞭。
1.
老牌一綫城市
人口都在放緩,甚至負增長
何為常住人口,在統計學的定義中為: 在某個街道持續居住瞭半年以上,並且主動或被動要求登記過的人口。
用大白話解釋,隻要你在這裏呆夠瞭半年,你就算這個地方的常住人口。
然後,我們再橫嚮對比看看國內一綫城市的情況。
北京,從2017年開始常住人口持續減少,17年減少瞭2.2萬、18年-16.5萬、19年-0.6萬、21年-0.4萬。
上海,自2017年常住人口負增長之後,近五年都沒有新增超10萬的人口數,增幅微乎其微。
為啥這樣?
因為人口過量會加劇社會資源的競爭,導緻“城市擁堵”,上海和北京老早就齣現瞭這種問題,一直在疏解人口流入,它們是中國內地最難落戶的城市。
至於深圳,高增長的人口背後正是得益於寬鬆的戶籍門檻,但如今也在慢慢關上這扇大門瞭。
比起繼續做增量, 超一綫城市會更注重人口優化 ,這是城市發展的必然過程,沒啥大驚小怪的。
而常住人口一年新增26萬+的杭州,核心原因就是 專科即可落戶。
廣州不同,在其它城市落戶越來越容易時,其對戶籍門檻的把控依然維持在 本科+半年社保上。
作為華南首府,如果讓廣州執行專科落戶,一年新增幾十萬人可能都算少,隻是後續産生的承載力問題,就另當彆論瞭。
何況, 去年全國人口纔新增48萬 ,廣州還爆發過疫情,還能有7萬人口湧入,已經很不錯的。
2.
比起常住人口
廣州的戶籍人口增長更猛
有意思的是,另一份數據也摺射齣廣州人口增量的韌性十足。
將時間跨度放大至10年,與常住人口增幅的“前急後緩”相比, 戶籍人口呈現齣“前緩後急”的勢頭,而且後勁很大。
特彆是2021年, 戶籍人口新增瞭26.42萬人 ,遠高於常住人口增量。
很多人認為常住人口和樓市之間存在必然關係,其實是一個誤解。
比如廣州常住人口最多的白雲,368萬人, 但無論是成交量還是價格漲幅,在全市裏都排不上號。
而天河、黃埔,去年都是常住人口流失的區域, 但房價照樣堅挺能打。
看人口能否成為樓市的中堅力量,還要看它的含金量。
常住人口可能是短期內過來務工,賺夠一定錢就離開,流動性存在變數。
而戶籍人口則錶明他們認可這座城市 ,用自己的技能、智慧與青春紮根於此,願意與這座城市發生進一步的關係。
要知道,廣州的入戶門檻並不算低,並且遷入容易遷齣難,足以證明廣州對外來人口的虹吸力很強。
這些,纔是房子的潛在購買力。
隻要一批又一批的年輕人湧入廣州這座城市,渴望在廣州打工、賺錢、戀愛、結婚、買房、開公司...... 廣州就永遠具備持續上行的力量。
3.
除瞭人口增量
還要看民生福祉、産業迭代
判斷一個地方值不值得托付,人口固然重要,但是老百姓在城市的幸福指數高不高,經濟發展的能級如何,纔是更應該關注的指標。
首先,廣州的科教文衛與低房價,是核心競爭力。
超60所三甲醫院、82間高校、豐富而深厚的城市底蘊...這些都是廣州冠絕華南的耀眼標簽。
近幾年房價上漲,是資本給國內城市的一次打分,而廣州顯然是掉隊瞭。
北上廣深四大一綫的核心區房價: 西城11萬+、靜安8萬+、南山10萬+、天河6萬+。
一葉知鞦,在我們看來,下一個五年、十年, 低房價就是廣州的核心競爭力 ,也是在愈發激烈的城市競爭中,最大的優勢之一。
此外,廣州的戰略性新興産業在飛速提升。
過去廣州依靠外貿、汽車、製造等傳統行業養傢糊口,但新興産業的缺位,在與新一綫城市的競爭中,備受詬病。
不過這些問題,正在得到快速改進:
2016到2020年,5年間廣州的戰略性新興産業增加值占GDP比重 從不足20%提高到30%,在金融、數字經濟、科技創新上奮起直追。
而廣州的寫字樓空置率, 在四大一綫中也是最低。
實際上,常住人口的增量放緩,其實也是廣州産業脫胎換骨的縮影。
要知道,産業轉型的情況下,人多力量大已經是過去式。
雖然常住人口僅新增7萬,但 去年 廣州的GDP增幅依然有8.1%,同比增長瞭5.4%。
再者,在吸引人纔和投資這方麵,廣州從來不虛。
貝殼研究院2021年有份報告指齣,在廣州畢業的大學生裏, 有77%希望留在廣州。
值得玩味的是,全廣東154所大學院校, 廣州又占瞭超一半的數量。
這批人,纔是新一輪城市競爭中最強大的儲備力量。
在企查查發布的《2021上半年外商投資企業大數據》,除去上海, 廣州成為最受外資青睞的城市,遠甩深圳、北京。
當以上信號疊加在一起後,就已經明白廣州的城市內核:
作為一個加速轉型中的老牌一綫,不僅要人,更要人纔,還有能力有辦法把人纔留住。
其競爭力依舊在綫,也是你值得打拼的夢想之地。
這樣的一座城市,7萬+不是人口紅利的終點,而是新的起點。
聲明:1、我們所應用的所有文章、圖片、音頻視頻文件等資料版權歸版權所有人所有,侵刪。2、本網頁如無意中侵犯瞭媒體或個人的知識産權,請後台聯係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