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4/10/2022, 3:48:06 PM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文|零態LT,作者|童思思,編輯|鬍展嘉
4月7日,網易有道“靜悄悄”開瞭一場綫上新品發布會。
發布會通過直播形式發布瞭智能學習硬件新品――有道智能學習燈。與此同時,智能學習燈正式在京東、天貓等平台全麵開啓預售,售價為1999元,首發優惠價1699元。
據此前知情人士錶示,教育公司的硬件産品通常需要提前8~12個月時間研發,有道智能學習燈立項時間也超過一年。 從發布會瞭解到,台燈主打“智能學習+動態護眼”功能,首創桌麵學習分析引擎,實現瞭指尖查詞速度等功能突破,同時以Smart Light智能護眼光,實現守護孩子視力健康的作用。
01、集體轉型,蜂擁“造燈”
“好好活下去”是過去一年在綫教育公司的最大的願望。毫不誇張地說,幾乎所有在綫教育公司都將“學習燈”視作“2022年熱門品類”。
智能學習燈進入大眾視野,源於2020年年末字節跳動首發的大力智能學習燈,其實産品設計邏輯並不復雜,智能學習燈等同於智能學習機(屏)+護眼台燈,拆分來看,此前學習機和護眼台燈兩大品類的市場認可度與銷量都相當可觀。在字節跳動鋪天蓋地的營銷造勢之下,智能學習燈的概念逐漸形成並走紅。
事實上,自智能學習燈概念走紅之後,國內在綫教育企業便紛紛立項籌備。奈何智能學習硬件研發周期相對較長,據業內人士錶示,産品從立項開發到投入生産,到注入在綫服務係統,整體周期在8~12個月左右。依此推算,2022年將迎來智能燈大爆發時期。
值得一提的是,字節跳動大力智能學習燈已進入爆發階段,而其他教育企業還處於早期探索階段。産品推齣的時間差,也為大力智能燈贏得瞭機會,2021年12月數據顯示,大力智能學習燈纍計銷量突破100萬台。
字節跳動的先發優勢並未澆滅業內其他公司的信心,反而給予瞭市場信心。 此前,有道CEO周楓曾公開錶示,有道在智能硬件方麵有著經驗積纍,因此對智能燈很有信心,預期智能燈在今年能成為一個主力品類。在産品設計上,有道智能學習燈對標字節跳動的大力智能學習燈,其目標客群也與之相似。
而提及網易有道,就不得不提今年3月推齣主打學習燈的作業幫,其旗下智能硬件品牌碳氧,推齣主打自主學習的碳氧學習燈pro,該産品強調護眼,以及根據不同學習場景切換應用模式。巧閤的是,在産品設計上,其同樣有指尖字詞、題庫等相似功能。目前,碳氧智能學習燈在京東官方旗艦店售價為1199元。
無獨有偶,差不多同時期內,好未來公司也推齣一款名為“小猴智能學習燈”的智能硬件産品 ,其産品適配小學一到六年級學員,提供主要學科教材內容,以及指尖查題、作業檢查、查單詞、課文朗讀燈常規功能。在定價方麵,其售價1198元,與作業幫旗下智能燈僅一元之差。
如果用好未來官方說法來解釋其産品差異性,並不在産品功能上,而是在係統服務上內嵌瞭學而思數學課程。換一個通俗的說法,或是産品性能相似,內容來湊。
短短一個月時間,三傢頭部教育企業,相同的教育硬件賽道,類似的産品設計框架,同樣主打韆元定價,不難看齣教育企業絕不放過任何爆款品類的決心與耐心,而智能學習燈隻是教育硬件鏖戰的冰山一角。
02、下注教育硬件,實屬無奈
一位長期關注教育賽道的專業人士告訴零態LT,目前教育企業轉型的主流方嚮是:職業教育、素質教育、教育硬件,而當前政策仍處於不明朗階段,選擇發力相對保守的智能教育硬件實屬無奈。
觀察另外兩大轉型方嚮,不難看齣兩者存在更多顯性問題。如職業教育工具剛需程度不高,用戶黏性低,高黏度用戶獲客成本高;而部分素質教育對綫下場景的依賴程度較高,且綫下素質教育市場幾近飽和。
不可否認,此前新興技術在硬件教育領域的應用層次還較低端,市場以及消費者群體印象還停留在步步高點讀機、小天纔智能手錶等階段,硬件教育産品亟待升級。因此,智能學習硬件成為業內公認的,為數不多商業能見度高的轉型好齣路。
圖源@字節大力教育官微
對於曆經震蕩的在綫教育企業而言,其希望能盡快通過新産品激活老用戶,進而完成成交轉化,否則曾經引以為傲的用戶數據和流量不過曇花一現。再看用戶需求上,疫情的持續催化加之在綫教育集體崩坍,中産傢庭的傢長們無處安放的“焦慮”,也讓他們需要盡快尋找其他“伴讀陪學”的工具或産品。
教育行業集體轉型趨勢下,最難的是挖掘新學習場景和需求點,通過大範圍營銷打造“新品類”是行之有效的策略嗎?效仿式、跟風式打法,未必適用當下競爭環境,這也是網易有道屢被詬病的主因。
可以看到,有道秉承瞭網易一以貫之的“以慢打快”文化基因,目前幾乎所有的教育硬件産品都不屬於新興品類。以造燈為例,在性價比上,有道智能燈未必能打贏作業幫、好未來、字節跳動;在産品功能上,沒有新增特殊功能;在營銷上未必能跑贏先發製人的字節跳動。
與此同時,這屆消費者似乎並沒有給予有道智能燈預期的熱情,幾個細節是,觀看人數難以破韆的直播發布會,預售次日在京東平台定金支付用戶未破300人次。
03、群敵環繞,“道”在何方
盡管在競爭中,網易有道擁有硬件研發基礎,但參賽者眾,且同質化競爭激烈。
縱觀國內主要參與者,一類是作業幫、猿輔導、好未來、新東方等在綫教育頭部企業;一類是字節跳動、騰訊、阿裏等互聯網企業;一類是傳統教育硬件廠商,步步高、讀書郎等正在自我升級的企業。
在群狼環伺中,網易有道的差異化在哪裏?
除智能硬件外,網易有道一個繞不開的標簽是“翻譯與詞典”。 在綫翻譯領域,有道麵臨百度翻譯、金山詞霸等老牌強勁對手。值得一提的是,有道詞典作為有道長期以來的拳頭産品,近一年來定位搖擺、畫風突變。經過一係列改革,開啓泛知識創作者持計劃,開闢美食、美妝燈興趣圈層,如今的有道詞典頗有幾分“小紅書”即視感。
過去,有道詞典可以作為有道引流的工具和盈利支點,通過傳統的三級火箭捆綁模式,實現廣告營收並為網課導流。從賣廣告走嚮賣網課,再到推齣教育硬件,在這中間,有道詞典始終扮演著引流工具的角色。
另一方麵,相比於在教育硬件方麵,有道在素質教育領域幾乎零經驗,因此轉型也遲鈍許多。2021年12月31日,周楓在公司內部信中稱:“給自己多一些時間和耐心,無論外嚮如何變化,要繼續且堅定地永遠不違背準則和價值觀做事情”。
但 眼下,網易有道搬齣“老一套”,試圖繼續以慢打快、以産品打品類的玩法。“遲鈍”的網易有道,拿什麼“逆襲”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