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3/12/2022, 6:52:39 AM
彩雲易散琉璃脆,英雄末路美人淚。這一句話道破瞭世界所有的美好都注定曆經波摺的真相,也概括瞭完顔童記的一生。
完顔童記身份貴重,長相齣挑,令人羨慕;按道理,這樣一個妙人應該比一般女子過得幸福些纔是。然而,她最後的結局卻是年華已逝,孤獨終老,草草收場。為什麼一個美人的命運會磨難至此?
她的一生究竟經曆瞭什麼?
人生如刀下磨石,名利似月下舞劍
完顔童記齣身於“鍾鳴鼎食之傢,詩書簪纓之族”。她的母親是乾隆皇帝的第五代直係血親,而父親完顔立賢則是清朝軍機大臣的孫子。
這樣的血統使得完顔童記一齣生便成為瞭清王朝的多羅格格,也使得她從小便淫浸在溫柔富貴鄉之中;吃穿用度無一不精細,婆子丫鬟無一不盡心。同時,她的這種生活也染就瞭完顔童記孤高傲世的性格。
但是富貴逐流水,榮華亦是過眼雲煙。在1912年,清宣統皇帝的《退位詔書》頒布,這一份詔書帶走瞭大清朝浩浩蕩蕩的數百年曆史,也帶走瞭包括完顔童記在內的,大清朝貴族們的“富貴閑人”生活。
從那個時候起,清朝貴族變成瞭“前清遺貴”,他們的土地和俸祿也統統被沒收。昨天還高高在上的王公大臣們,轉眼間變得一無所有。
這種巨變也刺激著完顔童記的心靈,她切實感受到瞭生活的落差。在府宅中,她雖然依舊是高高在上不可侵犯的格格,大傢對於她的尊重沒有減少;
但是由於清朝的滅亡,府宅中收入銳減,她每天的吃食不再如以前那麼精細,傢裏的侍從僕人減少很多,供給給她的綾羅綢緞也不勝以前的那般珍貴。
此間種種不可言說但切實可感的變化正在一點點撕扯完顔童記的驕傲和貴氣,她明白自己已經不再是受萬人供養的大清格格瞭。
心比天高難覓婿,歲月蹉跎忽已逝
心高氣傲的完顔童記無法接受自己的“貶值”,即便大清已經覆滅,她依舊想要通過某種方式讓自己恢復以前的榮耀。
這個時候,一樁婚姻帶給瞭她靈感。1922年,退位後的溥儀在紫禁城迎娶瞭他的皇後――婉容和皇妃――文綉。
身為前清的格格,完顔童記也有幸觀看瞭這一盛事。
在看到退位後的溥儀還是如皇帝那般娶親後,完顔童記知道,唯一沒有失去尊貴的身份,像以前一樣受萬人敬仰的傢族,隻有“愛新覺羅”傢,如果她想要迴到以前的尊位,隻能依靠“愛新覺羅”氏。
因此,心比天高的完顔童記認定自己必須要嫁入皇室。
終於,在完顔童記十七歲的時候,她的母親為她尋到瞭一門親事,對方便是“愛新覺羅”傢的子孫。一開始,完顔童記對於這門婚事也算滿意,可齣乎意料的事情總是來得猝不及防。
就在完顔童記安心待嫁的時候,關於她未婚夫的風言風語傳到瞭她的耳朵裏。她這纔知道,自己的未婚夫是個風流成性,喜歡沾花惹草的紈絝子弟,還為一個戲子鬧得傢宅不寜,人盡皆知。
這樣的未婚夫讓驕傲的完顔童記大覺丟臉,於是與其解除瞭婚約。
完顔童記的第一次婚約以失敗告終,但是高眼界的她並沒有由此降低自己對於未來夫婿的身份要求。
後來,在僞滿洲國時期,完顔童記開始嘗試再次尋覓良人,想要開啓第二段婚約,但是結果也不如人意。在那個時候,愛新覺羅溥儀已經帶著皇室血親前往長春,並住在日本人為他們駐建的皇宮中。
當時,溥儀的弟弟――溥傑,還未完婚,於是溥儀的妹妹便想要撮閤溥傑和完顔童記成親,還讓完顔童記和母親一起去僞滿洲國。
對於這樣的安排,完顔童記和母親都很開心,因此欣然前往,想要與愛新覺羅傢的人見麵。但是當她們到達長春,進入僞滿洲皇宮時,婚約的事情卻因為日本人的乾預而化為泡沫。
在經曆瞭兩段如此糟糕的婚配事件之後,完顔童記一度對婚姻産生瞭抵觸情緒。而且,她也終於明白“傾巢之下豈有完卵?”的道理。
清朝已經敗瞭,她就算再不想承認,也不能不看清楚現實――即使嫁給瞭愛新覺羅傢,她也無法擁有過去的那些榮耀。所以,完顔童記熄瞭爭榮誇耀的心思,也不再執著於婚姻。
我本將心嚮明月,無奈明月照溝渠
巴爾紮剋說:“愛是不能定做的”。在人生的前兩次婚約中,完顔童記妄圖通過一種自己既定的條件去獲得符閤要求的愛情,最終都以失敗告終;
而這一次,她因“情不知所起”而“一往情深”;可是到最後還是孑然一身。1959年,完顔童記46歲,早已經對婚姻沒有期盼的她在這一年的某次酒席間看到瞭溥儀,並不可自拔地愛上瞭他。
說來緣分也真的是奇怪,兜兜轉轉間誰能想到他們倆有一天居然能坐在一起吃飯聊天?隻是還有一句話叫“有緣無分”,她雖然因此對溥儀情根深種,但是溥儀卻並不愛她,最後還選擇和其他女子結婚。
這次“神女有心,襄王無夢”的愛戀,徹底絕瞭完顔童記結婚的念想。
從此之後,完顔童記不再戀愛,孤身一人,開始在漫長的歲月中靜待時光的流逝,迎接人生的暮歲。在很久很久之後,看過瞭90載春鞦的她孤獨地在養老院溘然長逝。
完顔童記生於清末貴族,並在風雨飄搖中小心翼翼地維護著自己可憐的沒落貴族的尊貴,這樣的她是可悲的;而為瞭成全自己搖搖欲墜的尊貴和體麵,她不惜用婚姻和愛情做籌碼,這樣的她又是可嘆的;
到最後她幡然悔悟“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的時候,已經蹉跎半生,又實在是可感;愛而不得癡情錯付的她又很可惜;
她孤獨終老,潦草收場的結局也讓人可念。老話總是說執念不可太深,而完顔童記恰恰便是執念太過,變成瞭心魔,所以纔會有心比天高的擇偶觀,最後蹉跎瞭歲月蹉跎瞭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