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3/16/2022, 11:59:24 AM
【環球網報道 見習記者 王藝璿】俄烏衝突爆發後,東歐這一世界重要糧食産地的農産品齣口受到重大影響,由此造成的糧食危機帶來的衝擊正嚮全球擴散。近期,作為歐洲主要糧食齣口國的俄羅斯、白俄羅斯、烏剋蘭連續發布糧食齣口禁令,全球糧食價格隨之持續走高,歐洲國傢麵臨著傢庭生活成本攀升問題,一些糧食緊缺的發展中國傢更可能麵臨“飢荒”危機。
俄白烏接連發布糧食齣口禁令
“歐洲糧食價格暴漲!”德國《經理人雜誌》9日錶示,黑海地區是“世界糧倉”之一。因為俄烏衝突,芝加哥期貨交易所的小麥、玉米等期貨價格正在一路走高。
當地時間3月9日,烏剋蘭政府宣布禁止齣口小麥、燕麥等主食農産品以及粟米、蕎麥等。
3月12日,烏剋蘭政府進一步決定暫時禁止齣口所有類型的化肥,禁令涉及氮、磷、鉀化肥和復閤肥料。
同一天(12日),白俄羅斯將該國糧食齣口禁令延長6個月,包括嚮歐亞經濟聯盟國傢的齣口。
俄羅斯也緊跟其後,俄羅斯總理14日簽署臨時法令,今年6月30日前,禁止該國嚮歐亞經濟聯盟國傢齣口小麥、黑麥、大麥和玉米等榖物,今年8月31日前,暫停嚮齣口白糖和原蔗糖。
俄羅斯是全球主要小麥生産國和齣口國。俄烏衝突導緻的供應鏈中斷緻使市場供應趨緊,引發全球糧食價格大幅波動。而據烏剋蘭海事局消息,烏剋蘭在衝突爆發後已關閉國內港口。此外,春季種植季即將來臨,衝突延續可能導緻烏剋蘭玉米種植麵積大幅下降,而作物施肥中斷也會影響收獲預期。
分析人士認為,俄烏衝突已引發全球糧食安全焦慮,主要消費國正加強采購以保障供應,中東和北非地區主要進口國正尋找新貨源,多國已停止農産品齣口。
專傢:戰爭非限製糧食齣口的唯一原因
俄、白、烏三國為何接連發布糧食齣口禁令?中國社會科學院歐洲研究所研究員趙俊傑對環球網記者分析道,對於俄羅斯、白俄羅斯來說,俄烏衝突其實並未造成俄白兩國上一年度的糧食減産,因此,俄烏戰爭並不是他們此次發布糧食齣口禁令的主要原因。
俄羅斯此次限製糧食齣口,主要是為瞭“反製”西方對兩國進行的一係列製裁。“麵對西方國傢的‘圍追堵截’,俄羅斯選擇對能源、糧食這兩個與百姓民生工程息息相關的領域進行齣口限製來進行反擊。”
此外,還存在著一些對俄烏衝突不斷煽風點火、推動西方對俄製裁的跨國利益集團,是他們一手造成瞭如今各國紛紛限製能源、糧食等齣口的局麵。這些利益集團的目的是趁國際危機推高糧食及能源價格、齣售武器來從中漁利。比如美國的軍工企業可以藉戰爭大賺一筆,而德國近來也提高瞭國防預算,鑒於德國目前自身研發武器的能力不足,這部分被提高的預算很有可能被用於購買美方的武器設備。
華盛頓郵報:對一些國傢來說,烏剋蘭戰爭的經濟影響帶來瞭意外之財
趙俊傑還錶示,東歐限製農産品齣口,除瞭上述經濟利益因素,也不乏政治利益考量。“例如,俄羅斯的核心訴求始終是要求烏剋蘭滿足俄提齣的要求。而由戰爭引發的糧食及能源短缺、歐洲民生等問題,恰恰是各方既得利益者最後考慮的因素。”
歐洲民眾為對俄製裁埋單
俄烏衝突爆發後,美國拉上歐洲對俄進行“瘋狂”製裁,從芯片到油氣、金融鏈、産業鏈等,這在迫使俄羅斯為發起軍事行動“付齣代價”的同時,也導緻大量歐洲企業濛受損失,大批歐洲工人被迫失業。
近兩年來,歐洲經濟本就因新冠疫情陷入低迷,再加上此前的供應鏈危機、氣候危機和俄烏衝突引發的能源、糧食價格普漲,歐洲民眾麵臨著生活成本的直綫上升。
據路透社報道,英國經濟智庫“決策基金會”預計,俄烏衝突將在該國引發更大範圍的通貨膨脹,在接下來的一年裏,英國普通傢庭的實際收入水平將下降4%,這將是近半個世紀以來的最大降幅。
法國央行行長弗朗索瓦・維勒羅伊・德加爾豪在接受《巴黎人報》專訪時也錶示,法國央行預計,2022年法國的經濟增長將放緩,通貨膨脹率將繼續上升,這將主要取決於天然氣和石油價格走勢。
“英國和歐洲的人們已經在為能源和燃料支付高昂的價格。” 英國廣播公司(BBC)當地時間7日報道稱,到目前為止,俄烏衝突導緻英國與歐洲的石油價格躍升至近14年來的水平,而天然氣價格則上漲瞭一倍多。
歐洲汽油已達到自2008年以來的最高價格 圖自外媒
BBC稱,有能源分析師警告道,如果汽油價格保持在這一水平,英國傢庭每年的燃油費可能高達3000英鎊。雖然英國隻有6%的原油和5%的天然氣來自俄羅斯,但歐盟近一半的天然氣來自該國。今年1月,英國的通貨膨脹率上升瞭5.5%。BBC還援引經濟學傢的分析稱,如果俄烏衝突導緻的供應減少繼續推高能源和食品價格,主要西方經濟體的通貨膨脹率可能會上升近10%。
歐洲要麵對的除瞭能源危機,還有糧食危機。路透社數據顯示,自2月24日俄烏衝突爆發後,芝加哥期貨交易所小麥價格漲幅曾一度高達40%。聯閤國世界糧食計劃署警告,俄烏兩國供應鏈紊亂將危及全球數以百萬計民眾的糧食安全。
俄羅斯農業谘詢公司SovEcon研究公司日前錶示,考慮到供應鏈中斷等因素,俄羅斯本年度小麥齣口預期將下調近3000萬蒲式耳,至12.31億蒲式耳。
市場分析人士認為,預計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等國將增加小麥、玉米和大豆的種植麵積,但依然無法彌補黑海地區供應缺口。長期而言,全球農産品供應將進一步趨緊,價格繼續上漲。
“西方對俄羅斯的製裁,與俄羅斯的反製裁,在客觀上造成瞭一個一個雙輸的結果。”趙俊傑對環球網記者說,俄烏衝突除瞭影響歐洲的能源、糧食價格外,還將影響相關地區與農産品相關的大豆、油菜等油料作物的生産,進一步推高歐洲的食用油價格。與此同時,鑒於東歐地區同樣是世界重要的水果産地,歐洲的水果價格也會隨之受到影響。
烏剋蘭國土麵積為60.37 萬平方公裏,其中40萬平方公裏為平原,肥沃的黑土地約占全世界黑土總量的1/4。趙俊傑錶示,在整個歐洲範圍,很難有國傢能與烏剋蘭的小麥産業相媲美。烏剋蘭的小麥産量高、品質好,在歐洲原本有著巨大的齣口優勢。但如今,由於俄烏衝突,大量烏剋蘭民眾齣逃,造成瞭該國勞動力短缺,2022年春耕也必然受到影響,大片的土地預計將荒廢。
“這些都是戰爭造成的惡果。”趙俊傑說,麵對戰爭造成的歐洲生活成本急劇上升,歐洲的社會矛盾將會越來越激烈。
不可或缺的“世界糧倉”
黑海地區是“世界糧倉”之一。烏剋蘭素有“歐洲糧倉”之稱,俄烏兩國的小麥齣口量閤計約占全球小麥齣口量的30%,玉米齣口量占比也近20%,葵花籽油的齣口量占比達到80%。
具體來看,據阿爾及利亞主流阿文媒體《消息報》1日報道,俄羅斯目前小麥年産量約7500-8500萬噸,占到全球總産量的10%-12%,自2016年起,俄羅斯成為全球第一大小麥生産國。俄每年齣口3500-4000萬噸小麥,占全球總齣口量的20%-23%。
俄羅斯的斯塔夫羅波爾地區的一台的聯閤收割機正在收割小麥圖自外媒
而烏剋蘭去年的玉米齣口占世界齣口總量的16%,小麥則占12%,據烏剋蘭vesti網報道,烏剋蘭農業經濟研究所報告顯示,2021年底,烏剋蘭齣口糧食5080萬噸,糧食齣口為烏剋蘭帶來123億美元的收入。
那麼,這些糧食最終會銷往哪些國傢?
其實,在國際糧食貿易中,很多低收入國傢反而是糧食淨進口國,尤其是在非洲大陸。根據世界銀行的一項研究,非洲有35個國傢是糧食淨進口國,這些國傢的糧食安全依賴於國際糧食供給和價格。
突尼斯、埃及、摩洛哥等非洲國傢極度依賴自烏剋蘭和俄羅斯進口的榖物,尤其是小麥。作為非洲榖物的主要進口國,埃及在2021年進口約1300萬噸小麥,其中85%來自俄烏。來自這兩個國傢的榖物也滿足瞭尼日利亞、阿爾及利亞等非洲人口大國超過半數的榖物供應。
“我們目前正在從其他國傢購買小麥,”埃及總理穆斯塔法・馬德布利說。麵對大範圍的糧食短缺,非洲多國政府轉而尋求來自其他地區的榖物進口。阿爾及利亞糧食局錶示將從阿根廷或法國采購小麥。此前不久,由於法國和阿爾及利亞兩國關係交惡,阿爾及利亞剛剛大幅削減從法國的糧食進口。突尼斯的情況則更為嚴重,由於運輸中斷,最近幾周齣現瞭全國範圍的主食短缺情況。為將食品價格維持在可控區間,埃及、突尼斯等國政府決定為糖、麵粉、意大利麵等提供補貼。
法蘭西24小時電視台13日稱,在突尼斯首都的一傢超市,原本銷售麵粉和粗粒小麥粉的貨架早已被搶空,僅剩一張寫有“每位顧客限購一公斤”的牌子靜靜地立在一旁。當地居民告訴記者,很多人已經兩周沒有買到大米和麵粉瞭。
突尼斯首都以北的一片麥田圖自外媒
烏剋蘭局勢的趨緊,讓黑海港口糧食貿易遭到嚴重乾擾,使這些原本就因乾旱加劇、疫情肆虐而麵臨糧食危機的國傢雪上加霜。
糧食禁令是否會影響我國?
當談及俄、白、烏三國的糧食禁令是否會對我國産生影響,趙俊傑錶示,我國的能源和糧食一直堅持走獨立自主的道路。首先,在前些年國際能源和糧食價格低點的時期,我國已進行瞭一些戰略儲備,並不會齣現“臨時抱佛腳”的情況。再加上近兩年來我國糧食連年豐收,相比於歐洲和非洲一些糧食、能源嚴重依賴進口的國傢,此次糧食危機對我國的影響要小得多。不過趙俊傑也提到,如果俄烏衝突持續甚至加劇,可能會對國際上的糧食價格、甚至農業相關金融産品的價格有較大的影響。
據中國國傢統計局的數據顯示,2021年中國糧食産量再創新高,超過1.3萬億斤,小麥和大米等作為口糧基本實現自給。我國能以占世界9%的耕地,6%的淡水資源,養育世界近1/5的人口,得益於黨中央始終高度重視糧食生産,反復強調口糧基本自給,把中國人的飯碗端在自己的手裏,時刻都不放鬆農業生産和糧食安全。
去年,我國進口的糧食主要包括飼料糧玉米和大麥,以滿足生豬等畜牧業生産需要,這是緩解耕地緊張和生態保護的需要,同時也是麵對復雜多變的國際形勢,增加我國自身糧食戰略儲備的要求。實際上,去年我國進口糧食數量較多,就是為瞭盡早做好謀劃和應急準備,以避免國際糧價高漲時進口帶來的經濟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