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5/8/2022, 10:13:02 PM
本文約 3000 字,閱讀約需 5 分鍾
豬肉和牛肉、羊肉比,飽和脂肪酸比例低、維生素B1含量高(10倍)、鐵含量低 (對於不缺鐵的人來說是優點,為什麼見文中) 。
- 目錄 -
丨豬肉的優點和缺點
丨牛肉的優點和缺點
高檔「雪花牛肉」脂肪含量驚人
吃三分熟的牛排會感染寄生蟲嗎?
丨羊肉的優點和缺點
為什麼總說天冷要吃羊肉暖身?
為什麼說吃羊肉「上火」?
為什麼羊肉膻?
丨紅肉吃多少
丨注意烹飪方法
雖然平時總是提醒大傢紅肉要限量,提高魚肉和禽肉的比例更健康,但總有很多朋友留言說:不吃豬牛羊肉就是沒吃肉!
所以今天就說說 豬牛羊這3種紅肉營養有什麼區彆 ,各有什麼優勢,怎麼能吃得健康些。
豬肉
優勢
飽和脂肪酸總體比牛肉、羊肉低
VB1含量比牛肉、羊肉高(約10倍)
缺點
鐵含量低(但對於不缺鐵的人來說反而是優點)
很多部位都脂肪含量過高
推薦部位
豬裏脊
不推薦部位
豬大排、豬前後肘、豬五花、豬後臀尖、豬肋條肉、豬頸肉
豬肉是我們中國人餐桌最常見的肉瞭,以至於每次豬肉價格變動都會上熱搜。
大部分時候豬肉還算物美價廉,所以也有人覺得豬肉就是低檔,不如牛肉健康,真是這樣嗎?其實在豬牛羊3種肉的範圍內看, 豬肉也有健康優勢的 。
飽和脂肪酸
紅肉中有較多的 飽和脂肪酸 ,攝入過多會增加血液中的「壞膽固醇」,提高動脈粥樣硬化等心血管問題風險。這也是膳食指南建議紅肉要限量吃的一個重要原因。
而如果一定要在豬牛羊3種紅肉中選的話,還是 豬肉脂肪的飽和脂肪酸占比最低 。
[1]
維生素B1
多數國人日常飲食維生素B1攝入不足,而豬肉的另一個特點就是 VB1含量高 ,瘦豬肉的VB1含量能達到瘦牛肉、瘦羊肉的 10倍以上 。
瘦肉是我國居民飲食中VB1主要來源之一, 一兩(50g)的瘦豬肉 就可以滿足成年男女一天所需VB1的 20% 左右,牛肉和羊肉可做不到。
除此之外VB1的來源還有榖物、堅果、大豆等,榖物中尤其全榖物裏要高一點。
鐵
豬牛羊肉放在一起的話很明顯 豬肉顔色更淡 一些,而牛羊肉更紅一些,而這也是 血紅素鐵含量 多少的一種錶現。
豬肉的 鐵含量平均低於牛羊肉 ,所以對於缺鐵性貧血的人來說,吃牛羊肉補鐵效率更高。
但對於大部分人來說其實紅肉吃得足夠甚至超標,並不缺鐵,而攝入 過多的的血紅素鐵會提升體內炎癥水平 ,也會增加心血管係統疾病的風險,這也是限製紅肉攝入量的另一個理由。從這個角度說, 豬肉鐵含量較低反而算是優點 。
吃瘦肉
雖然瘦豬肉也有不少優點,但很多部位的豬肉實際 脂肪含量非常高 ,並不健康,推薦吃的隻有豬裏脊,其次是豬腿肉和豬耳朵。
不同脂肪含量的豬肉看起來是這樣的:
[1]
推薦選 左上角那樣的瘦肉 , 低油烹飪 ,纔能獲得豬肉的健康好處。
牛肉
優勢
瘦的部位脂肪含量很低(專門肥育的牛除外),蛋白質含量高
鐵含量比豬肉高
缺點
飽和脂肪酸比例高
VB1不算豐富
推薦部位
牛裏脊、牛腱子肉、牛腿肉、黃瓜條、牛肋條
相比如豬肉,很多部位的牛肉都是低脂肪高蛋白的,包括牛裏脊、牛腱子肉、牛腿肉、黃瓜條等,但「雪花牛肉」另當彆論。
高檔「雪花牛肉」脂肪含量驚人
那些你在烤肉店、西餐館裏吃到的有著漂亮大理石花紋的 「雪花牛肉」 ,脂肪含量可以達到30%及以上,而且越高檔脂肪含量越高。
牛肉大理石花紋從少到多
[2]
所謂「雪花牛肉」是對牛采取瞭特彆的 育肥 手段,讓牛背最長肌中沉積瞭大量的均勻分布的白色脂肪,夾在櫻桃紅色的肉質縴維中,呈現美妙的花紋。這種肉不需要醃製之類的手段,隻要經過簡單的烹飪就非常香、嫩、多汁,甚至入口即化,那就是 脂肪的味道 哦!
高檔雪花牛肉在育肥的同時也 改變瞭牛肉的脂肪酸配比 ,降低瞭飽和脂肪酸比例,增加瞭不飽和脂肪酸,因為肉香味大多來自不飽和脂肪酸,這樣改造的肉纔會更香氣誘人。飽和脂肪酸比例低雖然是個好事,可是極高的總脂肪的含量讓這樣的肉不可能算得上健康。
吃三分熟的牛排會感染寄生蟲嗎?
如果是 原切牛排 (也就是整塊切下來的牛肉), 寄生蟲的風險可以控製到很低 。首先在肉牛養殖期間就嚴格管理,定期檢驗與驅蟲,屠宰過程中遵照標準流程,降低汙染風險,上市和進齣口過程中也會經過詳盡的檢驗檢疫。牛排上餐桌前還經過低溫冷凍處理,可以有效地殺死寄生蟲卵。如果是非常正規的餐館和經銷商的原切牛排還是比較有保障的。
但是 調理牛排不建議你半生不熟地吃 ,調理牛排可能是碎肉搭配拼閤而成,特點就是外觀特彆地規整,呈完美的圓形或者方形,拼閤、調味過程中細菌、寄生蟲汙染風險都會大很多,這類牛排還是建議熟吃。
羊肉
優勢
很多部位脂肪含量都較低
鐵含量平均最高
缺點
飽和脂肪酸比例最高
VB1不算豐富
羊肉是3種裏麵飽和脂肪酸占比以及鐵含量最高的,按照《中國食物成分錶》, 羊肉本身的脂肪含量並不高 ,但是不少羊肉美食實際上都很肥美,比如烤羊肉串多是3塊瘦肉配兩塊純肥肉,涮羊肉也會專門供應高脂肪的羊尾等部位,羊肉手抓飯做的時候也要加很多的油,這些美食可能讓人感到暖,也可能讓人「上火」。
為什麼總說天冷要吃羊肉暖身?
可能主要原因在 蛋白質和鐵 。
蛋白質在消化過程中會産生「食物熱效應」,增加身體的散熱。而鐵的攝入有利於改善缺鐵性貧血所導緻的手腳冰涼。
但其實豬肉和牛肉也一樣能提供這些,隻是 羊肉的平均鐵含量略高 。
另外, 維生素B12 缺乏也可能導緻貧血,羊肉中的維生素B12也非常豐富,根據美國農業部的數據,50g瘦羊排肉就能提供1.3 g維生素B12,超過瞭每天參考攝入量的一半。不過豬肉和牛肉也不差。
為什麼說吃羊肉「上火」?
首先「上火」不是一個醫學概念,隻是一些不適癥狀的集閤,要根據具體癥狀去看背後可能的原因。
如果是吃完羊肉齣現瞭燥熱、乾渴、口臭等情況,很可能跟 一次攝入太多蛋白質 有關,增加散熱的同時還會動用體內大量的水分。
如果是吃完羊肉長痘,可能 羊肥油 吃多瞭,飽和脂肪酸攝入過多,可能誘發長痘之類的炎癥反應。
如果是吃完之後便秘,可能是一整頓吃得都是肉,沒吃蔬菜, 膳食縴維攝入不足 。
也有少部分人可能是真的對 羊肉過敏 ,齣現皮疹等現象,這種情況可以谘詢醫生,如果確診對羊肉過敏的話就彆吃瞭。
為什麼羊肉膻?
羊肉特有的 「膻味」 主要來自於一 些特定的脂肪酸 。
不足一歲的羔羊肉 中這些脂肪酸的含量明顯更低,所以膻味很輕。 母羊和被閹割的公羊 ,也會相比沒被閹割的公羊膻味小。
如果是同一隻羊身上, 靠近外皮的部分 ,往往膻味會比較大。
另外,膻味還和羊的 品種、飼料 有一些關係。
如果買到瞭一塊膻味很大的羊肉, 去皮、清洗、泡水、焯水 ,能讓膻味有所減輕。當然從經驗上講,焯水的時候加一些 酒、蔥、薑、蒜、花椒 ,也會對去腥有幫助。
紅肉吃多少
按照新齣的《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22版),建議成年人平均每天攝入動物食品總量120-200g,相當於 每周 吃魚2次或300-500g,蛋類300-350g, 畜禽肉類300-500g 。
分配到 每天 ,也就 一兩(50g) 的樣子,大概 一個手掌 大小。
圖片來源:[3]
注意烹飪方法
紅肉在加工、烹飪過程中,還會在高溫和油煙下産生多種緻癌物,所以烹飪方式也很重要。
盡量少吃烤肉、炸肉、煎肉, 溫度較低的燉煮、粉蒸是最推薦的 , 快炒也可以 ,可以將肉切成絲絲或者薄片,這樣就能快速熟透,避免長時間加熱,可以使用不粘鍋,這樣少放一些油效果也不錯。
而 醃肉、臘腸 等加工肉 是直接被國際癌癥研究機構列為 最高級彆的「明確對人類緻癌物質」 ,大傢盡量彆吃。
想看有聲版營養科普?
快關注一下我的視頻號吧
參考資料:
[1] 中國營養學會.中國食物成分錶標準版(第6版第二冊)[M].,北京大學醫學齣版社,2019年
[2] 祝賀. 不同等級牛肉品質特點和感官分析[D].山東農業大學,2012.
[3] 中國營養學會.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22)[M]. 第1版. 北京:人民衛生齣版社, 2022.
[4] USDA, Food Data Central, Lamb, ribs, cooked, lean only eaten, https://fdc.nal.usda.gov/fdc-app.html#/food-details/782005/nutrients
[5] 張雪梅,楊勇,劉書亮,葉勁鬆.羊肉膻味組成及脫膻技術研究進展[J].肉類研究,2008(09):19-23.
[6] 薛麗娜,周勝花.羊肉膻味物質的影響因素及候選基因研究進展[J].山西農業科學,2020,48(08):1347-1350.
[7] 馬麗珍,蔣福虎,劉會平.羊肉脫膻及全羊係列肉製品的開發研究現狀[J].中國農業科技導報,2001(06):21-24.
編輯:小薈
點關注,迴復 任意關鍵詞 獲得搜索鏈接
搜一搜你感興趣的營養話題吧~
都看到這裏啦,點贊/在看/分享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