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3/3/2022, 12:56:32 PM
真是令人唏噓不已。俄烏沒能化解糾紛,最終還是走到瞭開戰的這一步。應當說,烏剋蘭問題有其復雜的曆史經緯,局勢演變至今是各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一些清醒的分析人士認為,美西方延續冷戰思維的北約東擴,是引爆此次烏剋蘭危機的罪魁禍首。
俄羅斯的目標
2021年年底以來,俄羅斯在烏剋蘭問題上與美西方激烈博弈,歸根結底是想實現“一大一小”兩個目標。
“大目標”是倒逼西方為俄提供安全保障。冷戰結束以來,北約一再擴張,持續給俄羅斯帶來安全壓力。近年來,俄羅斯認為美國戰略轉移態勢明顯,不會在歐洲與俄糾纏,因此試圖利用這一時機,通過戰略博弈,讓美國與俄簽署安全保障方麵的文件。俄提齣的要求主要包括承諾北約不東擴、北約從1997年後部署的地區撤軍、不再威脅對方的地區部署中短程導彈等武器。實際上就是要在俄羅斯和西方之間畫下一條紅綫,從而確保俄羅斯的安全。
“小目標”是按俄羅斯的要求落實新明斯剋協議。在俄羅斯看來,烏剋蘭既是影響俄國傢安全的重要因素,也是與俄羅斯文明、民族有重要曆史性聯係的地區。俄絕不能接受烏剋蘭倒嚮西方。2015年德國、法國、烏剋蘭、俄羅斯四國在白俄羅斯首都簽訂新明斯剋協議,成為得到聯閤國認可、解決烏剋蘭問題的基礎性政治文件。
七年過去瞭,協議中的大部分條款未得到真正落實。在此過程中,對烏剋蘭政府有影響力的美國並沒有發揮建設性作用,而是無所作為。俄羅斯希望通過嚮烏剋蘭方麵施加壓力,迴到協議軌道。
去年12月15日,麵對“退無可退”的嚴峻外部形勢和在烏剋蘭問題上驟然增加的擦槍走火風險,俄分彆嚮北約、美國提交《關於確保俄羅斯聯邦與北大西洋公約組織成員國安全保障措施的協議》和《俄羅斯聯邦和美利堅閤眾國之間關於安全保障的條約》兩份草案。
1月10日至13日,圍繞烏剋蘭局勢、北約東擴等一係列安全問題,俄羅斯與美國、北約進行密集對話,並在歐洲安全與閤作組織(歐安組織)常設理事會特彆會議上闡述俄方安全關切和歐洲安全願景。然而,俄羅斯明確畫“紅綫”、提齣的“安全不可分割”原則等核心關切,遭美國、北約無視。美國、北約避重就輕地將安全對話重點從政治層麵轉嚮軍事技術領域,提齣恢復《中程導彈條約》、限製軍事演習和軍事部署、提升演習透明度、恢復俄與北約之間外交代錶團等具體問題。
在俄施壓三個多月後,烏方仍沒有按俄要求執行協議的跡象。負責烏剋蘭問題的俄總統辦公廳副主任科紮剋在嚮普京匯報時甚至判斷,烏剋蘭“永遠不會”執行新明斯剋協議。
2月24日,俄在頓巴斯地區展開特彆軍事行動,烏剋蘭危機引爆。
美西方的冷戰思維
從錶麵上看,烏剋蘭自2004年開始政局持續動蕩,其國內地區矛盾和族裔衝突加劇,對外政策搖擺不定,而始於2014年的剋裏米亞問題和烏東部地區問題使得俄烏關係逐步惡化至今日的危機局麵。
如果以更長時段和更深層角度進行分析,冷戰後北約東擴對俄羅斯戰略安全環境的持續滲透和破壞纔是當前俄烏爭端的導火索,而點燃這一導火索的則是美國在冷戰後以建立和鞏固自由主義國際秩序為目標的霸權護持戰略。
隨著蘇聯解體,美國迎來瞭後冷戰的“單極時刻”。西方精英中開始彌漫一種難以名狀的情緒,即一方麵歡欣鼓舞於一個強大競爭對手的自我消亡,另一方麵又對應該按照何種原則安排冷戰後的國際秩序猶疑不決。老布什提齣“世界新秩序”戰略,但很快被證明無法贏得國內政治支持;而以自由主義為意識形態底色的霸權秩序觀逐漸大行其道,成為一種至今仍然頗具政治正確性的戰略選擇。
“自由霸權”戰略的根本目標就是維持美國的“領導地位”,采用的主要路徑則是在戰略安全上以北約為主要軍事工具,在全球政治事務中廣泛實施“民主推廣”政策,將所謂“自由民主”價值觀與安全和經濟一同列入對外戰略目標體係之中。在歐洲,麵對一個實力不再的俄羅斯,西方過去的謹慎與保守態度發生瞭重大轉變,“北約不東擴”的承諾被西方各國領導人拋諸腦後,將除俄羅斯之外的歐洲置於北約安全架構之下,將原蘇東國傢徹底吸納到“歐洲”以鞏固“民主成果”,成為“自由霸權”在歐洲地區秩序構建中的主要目標。
過去30年,美國和北約不斷藉烏剋蘭問題刺激俄羅斯。盡管齟齬不斷,但隱忍的俄羅斯與尚存在親俄勢力的烏剋蘭在前20年總體上仍能夠維持正常國傢關係。2013至2014年,烏剋蘭爆發的“顔色革命”,從根本上改變瞭俄烏關係。
在波羅申科、澤連斯基兩任總統執政期間,美國、北約加大對烏剋蘭滲透。美國通過各種有條件的援助,以打擊腐敗為名,不僅積極扶持“反俄”“親美”勢力、控製瞭烏剋蘭戰略經濟部門,而且對烏司法界施加關鍵性影響。
而最令俄羅斯如芒在背的是,美國一天也沒有停止促使烏實質性“入約”的進程。而美國、英國等北約國傢在烏剋蘭領土上建立的“有實無名”的基地,是俄嚮烏剋蘭、美國以及北約攤牌的直接動因。
根據媒體報道,北約國傢迄今為止在烏剋蘭利沃夫州的亞沃羅夫、敖德薩州的尤日尼、尼古拉耶夫州的米哈伊洛夫卡、赫爾鬆州的阿列什基、羅夫諾州的小柳巴沙、切爾尼戈夫州的貢恰羅夫斯科耶、黑海上的茲緬尼島、頓涅茨剋州的馬裏烏波爾以及蘇梅州的肖斯特卡建立瞭9處秘密軍事基地,軍事人員多達數韆。
在這些秘密基地中,美國、英國以及拉脫維亞等國派遣教官,按照北約標準培訓烏軍;美國為烏建成奧恰科夫艦船作戰控製中心,以及未來供北約軍隊使用的海軍基地;美國防部派齣“跨國威脅專傢”培訓烏安全局特工,從事實施對俄破壞活動;在奧恰科夫的第73海上特種作戰中心,英軍情六處為烏國防部情報總局軍事外交學院組織為期三周的培訓課程。
除在烏建設針對俄羅斯的軍事基地、加強軍事閤作外,北約過去數年還嚮烏提供武器、彈藥、軍艦以及重型裝備、雷達等發動戰爭所需的軍事技術裝備。
可是當俄羅斯2月24日在頓巴斯地區發起特彆軍事行動之後,美國和北約卻對有可能被捲入的場景避之不及。美國總統拜登第一時間錶態稱“正在白宮監控烏剋蘭的局勢”,其發言人重申“在任何情況下都不會嚮烏剋蘭派兵”。
而烏剋蘭總統澤連斯基25日則錶示,西方已經完全放棄瞭烏剋蘭。他說,已嚮27個歐洲國傢領導人詢問烏剋蘭是否能加入北約,但均未得到答復。
清華大學俄羅斯研究院副院長吳大輝指齣,如果美國和北約認真、嚴肅對待俄羅斯的安全關切,烏剋蘭危機本不至於發展到如此局麵。但美歐沒有這樣做。這充分體現瞭歐洲領導層分不清時局的“蠢”,美國領導層希望藉助這場危機實現“吃”住俄羅斯、“夾”住歐洲、“看”住經濟利益的“壞”。於是,本可以避免的一場戰火,就這樣在烏剋蘭點燃。
美國的算盤
美國在此次的烏剋蘭危機中一直不斷“拱火”,不斷渲染烏剋蘭戰爭即將爆發。其背後的用意到底是什麼?
一個根本的原因是美國要保住美元霸權。
經濟是政治和軍事的基礎,沒有強大的經濟實力,就不可能有強大的軍事實力,也就不可能有強大的政治影響力,經濟實力是美國傲視全球的根本。而現實卻是,美元作為全球貨幣的屬性正在淡化,建立在美元基礎上的美國的經濟已經陷入嚴重的債務危機之中。
國際上,俄羅斯公開拋售美元國債,清除美元儲備早是人盡皆知的事實。伊朗也已經在貿易結算中開始拒絕美元,西部非洲國傢經濟共同體的15個成員國也決定推進發行單一貨幣,並將發行的新貨幣與歐元掛鈎。
美國的盟友們――英國、法國、德國也紛紛運迴存放在美國的黃金,歐元已經事實威脅美元的霸權。從歐洲的角度講,歐洲是工業革命的發源地,也是經濟和科技最為發達的區域,而歐洲經濟又以德國等北歐國傢最強,不過這些國傢的緯度都比較高,自然環境並不怎麼好,尤其是鼕天氣候非常寒冷,所以對天然氣的需求量非常大。
在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的大背景下,全球天然氣的産量減少瞭,歐洲急需要大量的天然氣,這些天然氣隻有俄羅斯能低價提供。
如果僅就天然氣的儲量以及開采量而言,俄羅斯在全球排名第一,其天然氣儲備超過全球總儲備的1/4,年産量超過6000億立方米,為歐洲最大的天然氣供應國。歐洲與俄羅斯的能源閤作,可以實現本地區的産業互補,對俄羅斯與歐洲都利好。
本來俄羅斯已經通過烏剋蘭、波蘭通往歐洲的天然氣管道為歐洲提供40%的天然氣市場需求。這仍然不能滿足歐洲對天然氣的需求,歐洲依然有30%的天然氣市場缺口,這個缺口仍然需要從外部進口,這些天然氣美國可以提供,但是價格要貴得多。
在這種情況下,“北溪2號”天然氣管道項目産生瞭,按照本來的設計,北溪2號每年可以為歐洲提供550億立方米天然氣,正好能夠滿足歐洲20%的市場需求。這就意味著俄羅斯可以滿足歐洲60%的天然氣需求,可以基本解決歐洲的天然氣危機。
如果“北溪2號”能夠運行,將極大地拉近歐洲諸國和俄羅斯的關係,俄羅斯將會融入歐洲經濟區,俄羅斯與歐洲的能源交易就可以繞開美元用歐元結算,而其他方麵的經貿也可以繞開美元,這會進一步降低美元在國際市場中的交易份額。
如果俄羅斯和歐洲的經濟聯係加強,這就意味著俄羅斯不再是歐洲的安全威脅,一旦歐洲失去俄羅斯這個最大的威脅,那麼歐洲就不再需要美國和北約的保護,北約的存在也就失去瞭意義,美國也就不可能利用北約控製歐洲瞭。
所以說,“北溪2號”,既關係到美國的軍事霸權,也關係到美元霸權,而美元霸權是最主要的,這就導緻美歐與俄羅斯在“北溪2號”上的較量一直糾纏不清。無論是特朗普政府還是拜登政府,都想方設法對北溪2號施壓和製裁政策,美方告誡歐洲,如果“北溪2號”投入使用,俄羅斯在歐洲市場的經濟份額將會進一步提升,將會使歐洲對俄羅斯更加依賴,將威脅到歐洲的軍事和政治安全。
中國社會科學院美國研究所張國慶研究員指齣,美國始終以歐洲的獨立自主和安全為擋箭牌,嚮歐洲“兜售恐慌”,讓緊張局勢持續下去,大量資金會進入美國金融市場,隻要資金進入美國市場,那就是對美國輸血,這對美國經濟的復蘇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
眼下,美國聯邦政府沒有辦法繼續擴大財政赤字,而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已經威脅緊縮銀根,提高利率。亞洲國傢日本經濟不景氣,不可能大規模購買美國國債。如果美國資本市場失去資金,那麼,美國有可能會發生係統性大規模經濟危機。正因為如此,美國必須發動歐洲戰爭,讓歐洲國傢的資金蜂擁而至,從而使美國經濟得以苟延殘喘。
此外,戰爭爆發,美國軍火將源源不斷地運往歐洲地區,美國軍工企業的股票價格將快速上漲。賣武器,漲股票,經濟再繁榮,這是美國的如意算盤。
“今年是美國的中期選舉年,民主黨希望藉助烏剋蘭危機既收買瞭軍工集團,又收買瞭能源集團,依靠這兩大集團的支持,給拜登和民主黨的中期選舉上保險。事實證明,在美國這樣一個國傢,一旦進入戰爭狀態,聯邦政府的凝聚力就會增強,人們會傾嚮於在台上的民主黨繼續執政,這對於美國中期選舉民主黨贏得選民的支持至關重要。”
張國慶指齣,長期的對俄羅斯的妖魔化,特彆是把俄羅斯妖魔成戰爭販子,有助於美國繼續兜售美西方民眾對俄羅斯的反俄情緒,同時在國內外造成一種刻闆印象,即俄羅斯是個非常邪惡的國傢,俄羅斯人在挑戰著烏剋蘭和歐洲的安全,甚至美國的安全。“這樣的話,時間越久,這個刻闆印象越容易形成,這就是美國的如意算盤”。
在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副研究員肖河看來,俄羅斯進攻烏剋蘭固然是美國自身威懾的失敗,但同樣也是法德等歐洲國傢外交斡鏇的失敗。今天,拜登“順理成章”地發起瞭針對“北溪-2”管道項目的製裁,而之前不願配閤的德國等歐洲國傢也失去瞭反對的理由。明天,美國將更有理由要求北約盟友盡快兌現在威爾士峰會上的承諾,將軍費開支占GDP(國內生産總值)的比重達到2%的“最低門檻”。在“拋棄”烏剋蘭之後,美國也不用再擔心會與俄羅斯在東歐發生軍事衝突,妨礙其集中資源和精力在全球範圍內遏製中國。
對於美國和拜登政府來說,烏剋蘭人民的命運,終究隻不過是一場台麵上的政治利益算計。(記者 陳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