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3/10/2022, 8:07:35 AM
從李自成進瞭皇宮就急於納妃生皇太子開始,大順朝和劉宗敏敗亡的下場就已經定下瞭。
“大順朝提營首總將軍汝侯劉爺有令:我奉大順皇帝之命,率大軍來安汝百姓,勿得驚慌。爾等須用黃紙寫'順民'二字粘於帽上,並粘門首!”
李自成義軍剛進京時,軍紀是好的。
明朝的太監們,主動打開瞭城門。
李自成當然不可能貿貿然就進城,畢竟已經成瞭大順國的永昌皇帝。
汝侯劉宗敏給李自成打前站。
其中有個小兵,搶走瞭綢緞莊的幾批綢緞,結果被劉宗敏的兵抓住,直接在十字街頭當眾斬首。
老百姓一開始嚇得到處亂跑,後來看起義軍軍紀森嚴,對老百姓鞦毫無犯。
就漸漸平靜下來。
紛紛按照要求緊閉傢門,並在傢門口擺上香案,案上放黃紙所貼牌位一個,上書:大順皇帝萬歲!
當然也有聽瞭個半截亂寫的,有寫永昌皇帝的,還有寫順天皇帝的。
但是用來保命的“順民”兩個字,都齊刷刷一個字不錯地貼在自傢門首上。
真有急事要上街的,就在帽子上貼瞭黃紙,上書順民,倒也相安無事。
李自成就是在滿大街沒有一個老百姓的情況下進城的。
他這時候還算清醒。
關外有清軍虎視眈眈,崇禎皇帝還沒找到,山海關有吳三桂的關寜鐵騎隨時都有可能打過來勤王,南方也沒有平定。
因此,李自成沒有坐大順皇帝的法駕,也沒有擺齣全套皇帝的儀仗。
他是騎著馬,身穿戎裝進的內城。
唯一和其他人的區彆,就是白色寬沿帽的帽纓是黃色的,帽子正中還有塊藍色的寶石。
李自成認為,自己已經足夠低調謙虛瞭。
雖然軍師宋獻策建議非得從德勝門進內城,進城後還得七拐八繞地纔進紫禁城顯得麻煩瞭一點。
但是,意思是好的,要講究個方位。畢竟,一切都不同瞭。
以前打進洛陽,打進襄陽,打進長安城的時候,道兩旁都是夾道歡呼的老百姓。
那時候,真是熱鬧,老百姓歡呼,他則坐在馬上拱手還禮,高興瞭還跳下馬來和老百姓聊兩句。
那時候,也真是自在,不過,那時候他隻是起義軍首領,是闖王。
現在,他畢竟是大順朝的永昌皇帝瞭。
劉宗敏領著文武百官跪迎,他都忍住沒有拱手還禮。
這就是李自成入城之初的錶現。
他滿心想的都是自己已經像老李傢的兩位祖先一樣輝煌瞭。
唐太宗李世民,西夏國主李繼遷若地下有知,應該為自己驕傲。
他滿心想的是,硃元璋用十五年鑄造瞭一個輝煌的大明朝。
而自己,從崇禎二年開始起義,現在是崇禎十七年,
也用瞭十五年的時間,就把老硃開創的大明朝推翻瞭。
就這樣帶著誌得意滿的心思,
身後跟著牛金星丞相和宋獻策軍師,以及大順朝的文武官員們,進城瞭。
李自成的腦袋裏,想著李世民,想著李繼遷,想著硃元璋。
就是忘瞭當年的漢高祖劉邦,
打進鹹陽之後,既沒有住進秦始皇的皇宮,也沒有掠奪財物,
更是和老百姓約法三章。
李自成住進瞭紫禁城武英殿。
趕走瞭所有的太監,留下瞭所有的宮女。
這些宮女的去嚮,他們在長安城齣發之前就已經說好瞭。
要分配給有功的將校,也讓徵戰多年的將士們,成個傢。
說李自成貪戀美色,那真是冤枉瞭他。
他知道韆鞦大業未成,自己在這方麵一定要剋製。
這麼多年瞭,一直隻有夫人高桂英陪伴在她身邊。
要說自傢夫人,真是賢惠,當瞭皇後更不一樣瞭。
竟然暗地裏告訴丞相牛金星,到瞭北京之後,記得幫李自成物色一個賢惠的女子為妃。
畢竟李自成已經年近四十,還沒有子嗣。
雖然有乾兒子李雙喜在。但如果能有個親生的皇太子,對大順朝的韆鞦大業傳承更有好處不是嗎。
高桂英應該是認真的。
她不光告訴瞭牛金星,還委托李岩的夫人紅娘子,轉告李岩,讓這個讀書人幫著永昌皇帝留個心長個眼,選個知書達理的好姑娘。
但是,李自成還是決心,要先把紫禁城內的宮女分給有功的將校之後,再考慮自己的事情。
不過,他這個心思,在住進武英殿之後,動搖瞭。
這纔叫皇宮!真大,真漂亮。
留下的宮女,真懂規矩,比在長安時招的那些民間的閨女可強多瞭。
李自成自從第一天住到武英殿,就沒記得有啥事情是自己動手去做的。
李自成在長安那邊,就沒有喝茶的習慣,這兩天,也被那個前朝田貴妃身邊的女官給慣齣來瞭。
還沒等自己嗓子癢癢呢,一杯涼熱正好的茶水就遞到自己嘴邊瞭。
崇禎可真浪費,一天的夥食費就三十幾兩銀子,四十幾道菜。
李自成給他改瞭,就八道菜。
不過,真的是帝王享受啊。
想當初在商洛山中的時候,他們十八個人,連飯都吃不飽。
現在,八道菜還可以講究個四涼四熱,幾葷幾素。
怪不得人人都想當皇帝。
幸虧沒聽副軍師李岩的話。
要是聽他的話,在陝西窩他個幾年,不說耽誤瞭推翻大明朝,光是多當幾年“流賊”,也夠虧的。
哪有現在這樣的享受啊。
原本他看著這個牛丞相給自己找的武英殿的“管傢婆”(女官)就有點心動瞭。
沒想到,牛丞相和李副軍師又同時幫自己看中瞭兩個知書達理的女官。
本來他還要堅持,至少要等把兩韆個宮女賞賜給有功的將校之後,自己再考慮這個事。
沒想到,牛丞相說瞭,自己選妃,也是大順朝的頭等大事。
不必等著登基再正式給名分。
先寵幸瞭,登基之後,再封也是一樣的。
要不然,還得等著吳三桂來降,他纔能放心登基,那萬一有個差池呢?
所以,還是牛金星這個丞相考慮的事情周到!
於是,李自成心安理得地寵幸瞭兩個妃子。
又命令牛丞相,趕緊把兩韆給宮女賞賜給有功的將校。
這樣,就等著吳三桂來降瞭。
也不知道唐通和張若麒這兩個明朝的降官事情辦得怎麼樣瞭。
吳三桂的情況,很狼狽。
他接到崇禎皇帝勤王的詔書。
隻好放棄瞭父子兩代人苦心經營的寜遠城。
護著十幾萬老百姓退到瞭山海關。
果然,剛走不多遠,探子來報,多爾袞兵不血刃占瞭寜遠城。
真心疼啊,可是沒辦法。皇命大過天。
接著,更壞的消息傳來,
把守居庸關的唐通竟然不戰而降!
居庸關丟瞭,那就隻剩自己這一支勤王之師瞭。
吳三桂立刻忐忑起來。
大順軍有二十萬之眾,在京城以逸待勞。
而自己手中的寜遠軍,隻有區區三萬人勞師遠徵。
連糧草都要天天發愁,這仗,該怎麼打?
他帶的部隊信誓旦旦從山海關齣發,
齣瞭門,就按正常的行軍速度慢慢往京城走。
三月十九日從山海關齣發,三月二十二日纔走到唐山(玉田)。
走到玉田,有驚聞噩耗,崇禎皇帝自經於煤山!
太子和二位皇子,也都被李自成給抓住瞭。
天啓帝的懿安皇後,崇禎帝的周皇後,都自盡瞭。
大明朝,亡瞭。
更加讓吳三桂和手下的將軍們氣憤填膺的是,
聽說李自成讓劉宗敏把所有六品以上的官員都抓起來,拷掠索銀。
為瞭提高效率,竟然一次性做瞭五韆套帶棱帶釘的夾棍。
還在劉宗敏駐紮的田皇親府外樹瞭兩個木柱,每天都有官員綁在木柱上淩遲處死。
效果倒是很顯著,聽說劉宗敏追索瞭七韆萬兩白銀,都鑄成“永昌元寶”要運迴長安。
更過分的是,李自成自己忍不住納瞭兩個皇妃。
賞賜瞭2000名宮女給有功將校之後。
大順軍的軍紀頓時敗壞起來。
聽說,除瞭李岩的部隊,羅虎的部隊駐紮在城外,一直軍紀森嚴,
守衛紫禁城的部隊沒機會之外。
其他的軍隊,都是駐紮在城裏,
這下子可亂瞭套。
兩韆名宮女,二十萬大順軍,沒分到的占大多數。
那些沒分到的,心裏頭不平衡。
紛紛開始對城內的婦女奸淫擄掠,乾淨壞事。
據說,連自己去年剛從田皇親手裏買來的愛妾“秦淮八艷”之一的陳圓圓,也被劉宗敏看中,
收到瞭自己的房裏!
吳三桂倒是不至於真的為陳圓圓“衝冠一怒為紅顔”。
可是自己的父親吳襄和一傢三十幾口人卻很明顯被扣作人質瞭。
軍中的探子,根本就進不去自己傢的巷子。
他真的是走到瞭絕境。
皇帝,沒瞭,大明朝,亡瞭。
他該怎麼辦?
退迴山海關?
山海關一個小城,從關外打,不好打。
李自成的大順軍從關內打,那可是真不好防守。
再說,還有關外的多爾袞虎視眈眈呢?
投降李自成?
連前來勸降的唐通和張若麒都不看好李自成的大順軍在京城的所作所為。
還是“流寇”的作風!
走到哪裏,搶到哪裏!
一句話,成不瞭什麼大事!
他的老本,就隻有手裏的這幾萬人馬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