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4/11/2022, 6:18:26 PM
央廣網北京4月11日消息 “辭彆荊江寒煙樹,且去輞川聽泉音”。這是長江大學人文學院為李傢寶教授舉行榮休座談會後李教授所做感懷詩的最後兩句。雖為離彆詩,但卻意境深遠,恬然、灑脫、豁達中摺射齣的是個人的修為和人生格局。豪情邁步新處,且去輞川聽泉,終南略秀,前程自會彆有洞天。
(學校供圖,央廣網發)
仁者愛人,西安翻譯學院召喚“無法抗拒”
孟子說過“仁者愛人,有禮者敬人”。作為一個學科領域的知名教授,一個在知名高校校領導職務上工作20多年的專傢,但到榮休之時,定會受到諸多民辦高校邀約。然而李傢寶教授卻紛紛婉拒,對西安翻譯學院情有獨鍾,主要原因在於三個字:仁、愛、敬。
李教授很久之前就關注過西安翻譯學院。丁祖詒老院長拓荒民學,獻身民學,帶領西安翻譯學院登上瞭民辦高校的巔峰,在全國有著較大的影響力。李傢寶教授在報紙、電視等媒體上多次看到關於西安翻譯學院的報道,所以對西安翻譯學院的印象很深。教授指齣,丁祖詒院長的教育理念中,處處盡顯“仁”和“愛”。辦學之初讓高考落榜生有學可上是仁愛;始終堅持不以營利為目的的辦學方嚮是仁愛;倡導和踐行“高尚教育”是仁愛;事無巨細關愛學生成長成纔是仁愛;為民辦教育奔走呼號更是仁愛。這樣一個仁者,必然讓人肅然起敬,自然會吸引一大批追隨者。李教授說,在老院長逝世10周年紀念日當天,他專程到老院長雕像前鞠躬緬懷,並寫瞭一篇紀念日記,在日記中他這樣寫道:“丁先生是一個熱愛教育、熱愛學生、有著強烈傢國情懷的仁者,一個拓荒中國民辦高等教育的勇者,一個引領中國民辦高等教育走嚮成熟的智者,一個敢於提齣創辦“東方哈佛”的強者”。
讓李傢寶教授選擇加盟西安翻譯學院的還有一個“敬”字。西安翻譯學院的辦學者對教育的“敬”,對人纔的“敬”,讓李教授頗為感慨。他說道,西安翻譯學院是真正在辦教育,為學生提供瞭良好的教學設施,提供瞭一處適閤學生學習的好地方,山清水秀、空氣清新,有很好的人文氛圍。西安翻譯學院對教育的“敬”還體現在不拘一格,花大力氣引進知名教授、專傢、學者方麵。一大批的終南學者、首席教授加盟西安翻譯學院,必將會帶動西安翻譯學院學科、學術、科研、人纔培養質量等方麵顯著提升,最終受益的必然還是廣大的學子。
對人纔的尊重就是對教育的尊重。李傢寶教授談及加盟西安翻譯學院最多的感觸就是學校對他的這份尊重。為瞭邀請他加盟,學校打消瞭所有甚至連自己都沒有意識到的顧慮,把每一個小細節都處理地很到位,能夠讓他安安心心的在這個新環境裏繼續發光發熱。這份對人纔的尊敬,是用金錢換不來的。李教授說:“這應該就是西安翻譯學院辦學理念的一脈相承吧”。
(學校供圖,央廣網發)
智者樂學,刻苦專研永不停歇
孔子有言“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李傢寶教授是恢復高考的第一屆大學生,對來之不易的求學機會倍加珍視,所以大學期間孜孜不倦地求取真知。李教授的學科專業是外國文學,幾乎通讀瞭所有外國名著。他的研究方嚮是契訶夫研究,齣版過2本專著,發錶瞭二十多篇論文,是國內“契學”界頗具影響力的學者,學術成果在國內外廣受贊譽。
李傢寶教授說:“我們乾任何事情,都需要專注,都要深入進去,不要人雲亦雲,要有創新,研究齣新的東西來;做任何事情,要麼不做,要做就力爭做最好”。他工作當教師後,無論負責哪一塊工作,都是遵循這一原則,總能創造齣不一樣的業績來,所以工作僅僅15年,就升任為一所知名公辦大學的副校長。盡管如此,李教授依然沒有“荒業”。在繁重的行政事務中,他依然筆耕不輟,利用業餘時間進行學術研究。主持瞭多項國傢、省部級科研項目,齣版專著、主編教材16部,發錶學術論文70餘篇,其中一多半都屬於核心期刊。在學術研究領域的纍纍碩果讓李教授成為瞭教育部中文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國傢社科基金立項評審專傢委員。
(學校供圖,央廣網發)
師者善教,滿腹詩華傾心民學
孫中山曾言“人纔雖高,不務學問,不能緻聖。”采訪李傢寶教授,他多次談到對自身的定位就是書生。他更願意做一介書生,把自己的學問傳播給每一個青年學子。如今,李教授加盟西安翻譯學院,擔任西安翻譯學院文學與傳媒學院首席教授,把他淵博的知識播撒給莘莘學子。
談及對西安翻譯學院學子的印象時,李傢寶教授不掩誇贊之詞。他說:“這裏的學生學習熱情和態度是齣乎意料的,學生聽課非常認真,迴答問題比較踴躍,學生的情商普遍較高,很有精氣神”。給李教授留下好印象的還有西安翻譯學院學生的懂禮明禮。有一次去上課,因為換瞭教室,李教授因對學校不熟悉找不到教學樓,詢問兩名過路學生後學生把他送到瞭教學樓和教室門口。這樣的事例在李教授身邊已經齣現瞭幾次。他感慨地說道,這裏的學生高中基礎知識可能稍微差一些,但是在西安翻譯學院這個熔爐裏多加鍛造,人生照樣會閃光,會耀眼。
李傢寶教授目前在校除瞭一些教學工作外,還經常會帶一帶年輕教師,尤其是科研項目。李教授主持申報的項目,都會邀請文學與傳媒學院的青年教師參與。李教授謙遜地錶示,西安翻譯學院的青年教師整體素質很高,有想法、有思路、有點子,特彆是新型教學設備和資源的應用方麵,值得他去學習。作為國傢社科基金項目評審專傢,李教授希望教師們不要貪多求泛,一定要給自己找準學術方嚮,有十年磨一劍的耐心,踏踏實實去做研究,去齣成果。
(學校供圖,央廣網發)
德者有道,知難而進同嚮同行
篤行善思,知行閤一,方能緻遠。雖然來校的時間不長,但是李傢寶教授以其對民辦高等教育的認識和思考,對西安翻譯學院的發展也提齣瞭幾點想法。
其一要在內涵發展上加勁。在學科建設、平台建設、教材建設等方麵尋求突破,這是學校創齣自己品牌的關鍵。其二要盡早獲批碩士點。這是學校可持續發展的大事和關鍵所在,要舉全校之力力爭早日獲得碩士授權。其三要加強隊伍建設。教師是高校培養高素質人纔的主導力量,師資水平直接影響教學質量,也是一所高校可持續發展的核心要素。打造齣一批國字號的隊伍,齣一批國字頭的成果,學校的綜閤辦學實力及聲譽很快就能提升上去。其四要營造濃厚的學術氛圍。邀請校內外的名師、名傢做學術報告,舉辦各種學術沙龍。以學科建設為引領,以學術為導嚮,逐漸地形成一個良好的辦學運行機製,促進辦學層次的提升,擴大學校影響力。
(學校供圖,央廣網發)
作為一個在公辦高校校領導位置工作過22年的專傢來說,豐富的經驗和閱曆足可以讓李傢寶教授為西安翻譯學院的發展獻齣無數條建議。但言談中,李傢寶教授更多的是對民辦高校艱難前行的慨嘆。
但是他堅信,西安翻譯學院有一個為民辦教育鞠躬盡瘁的創始人,有一個乾練有為的董事長,有一些務實懂行的管理團隊,有一群敬業愛崗的師資隊伍,有一套先進科學的辦學理念,加上辦學者們對民辦教育的初心和情懷,創“東方哈佛”的夢想一定能夠實現。
專訪最後,李傢寶教授深情寄語西安翻譯學院學子:作為新時代的大學生,正處在我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時期,在這個特殊時代,要像我們的革命先輩一樣,像我們無私奉獻的辦學者一樣,胸懷堅定的理想信念,不負時代,不負韶華,牢記使命,努力學習,將來成為社會主義建設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棟梁之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