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3/17/2022, 5:42:26 PM
3月16日,三個好消息聚集在一起,讓很多房地産一綫從業者喜不自勝,甚至於某大V發文,稱一夜之間宏觀信號全變瞭!
為什麼專傢們開始歡呼鼓舞,不是因為自己猜中瞭,而是在一場豪門對賭之中,終於有一方妥協瞭,專傢們把“妥協”當利好,開始鼓舞人心。
利好1:新華社記者就房地産稅改革試點問題采訪瞭財政部有關負責人。有關負責人錶示,房地産稅改革試點依照全國人大常委會的授權進行,一些城市開展瞭調查摸底和初步研究,但綜閤考慮各方麵的情況, 今年內不具備擴大房地産稅改革試點城市的條件 。
利好2:國傢五部委聯閤錶態,提振信心,促進房地産行業平穩發展,分彆是證監會、國務院金融委、外匯局、銀保監會、央行,麵對現在隱藏的行業風險,開始謀求更加穩妥的方案,這是二十餘年來權威金融機構罕見對於房地産發展錶態。
利好3:再次重申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堅持完善“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房地産長效機製、積極推動房地産行業轉變發展方式,鼓勵機構穩妥有序開展並購貸款、重點支持有時房企兼並購苦難房企優質項目,促進房地産良性循環和健康發展。
此外,還有知名經濟學教授黃奇帆接受采訪,明確房價還將在低於GDP增速之下保持正增長!
專傢們歡呼鼓舞,開始各種敲鑼打鼓,到底有沒有搞清楚,現在房地産是什麼狀況?為什麼要采用全麵政策刺激?
其實,原因也很簡單,2022年1-2月份房地産市場的下滑,已經開始拖住經濟增速,如果開年經濟勢頭不行,按照慣性衝刺直接會影響後麵三個季度,因此,大傢開始“喊話”助威!
此外,國傢統計局放齣2022年1-2月全國房地産統計數據,總體情況不算好,兩個方麵與大傢分享:
其一,商品房銷售和待售情況: 1―2月份,商品房銷售麵積15703萬�O,同比下降9.6%,其中,住宅銷售麵積下降13.8%;商品房銷售額15459億元,下降19.3%,其中,住宅銷售額下降22.1%。2月末,商品房待售麵積57026萬平方米,比2021年末增加6003萬平方米。其中,住宅待售麵積增加5552萬平方米。
其二,房地産開發企業到位資金情況: 1―2月份,房地産開發企業到位資金25143億元,同比下降17.7%。其中,國內貸款4105億元,同比下降21.1%;利用外資7億元,下降27.4%;自籌資金7757億元,下降6.2%;定金及預收款8027億元,下降27.0%;個人按揭貸款4124億元,下降16.9%。
其三,房地産土地齣讓規模大緻統計: 2022年1―2月份全國房地産開發和銷售情況,土地購置麵積838萬平方米,同比增長-42.3%,下降瞭近乎一半,這幾乎是曆史低值,此外,土地成交價款369億元,同比增長-26.7%。二者之間差距,又透露瞭一個信息,雖然土地成交下降瞭,但土地齣讓金降幅有限,地價還是在高位。
對比上一年,土地購置麵積1453萬平米,同比增長33%;土地成交價款503億元,同比增長14.3%,很明顯2022年1-2月份情況比預期更難一些。
2月份,房地産開發景氣指數為96.93,看似很高,實際上在95至105點之間為適度景氣水平,95以下為較低景氣水平,105以上為偏高景氣水平,這個評分僅比“較低”高1.93。
國傢統計局給齣的數據,還是比較客觀的,雖然無法覆蓋所有問題,但這些足以說明現在地産已經低落到“瀕危”現狀!
現在所有人都應該意識到一個問題,不是房地産捆綁經濟,而是經濟需要藉助房地産來復蘇!
近些年,我們提到供給側改革、需求側改革、經濟新常態、L型經濟走勢,大傢都將經濟轉好的希望寄托在放棄房地産,或者說毫無理由地收拾房地産,包括現在的一些專傢還在給開藥方,要把房地産“用完即懲”。
但實際情況是什麼?經濟對於房地産的依賴度很高,現在房地産消費跟不上,上下遊直接不循環瞭,又開始想辦法救市。以鄭州為例,不僅送房票,還啓動城棚改,這還不夠,還要收購安置房當保障房,這對於房地産的依賴度有多高,都是一目瞭然。
現在經濟環境低迷,內需消費力不足,整個環境都在釋放一個需求――降稅減費,給民營經濟一點空間,讓經濟恢復彈性。但輿論環境很有意思,總是想要藉助房産稅來替代土地齣讓金,但似乎忘瞭一個事實,一二綫城市土地齣讓金的規模由多大?動輒上韆億!
以西安為例,2021年西安土地齣讓金上韆億,如果用房地産稅替代齣讓金, 這個成本分攤下去會齣現什麼情況?按照2019年官方公布,雖然說西安有400萬套存量房,但2010年之前的房子占到瞭51.3%,換而言之,再過十年,這些房子就還有多少價值。
股票市場變成一鍋粥,不斷冒綠光;房地産市場低迷不堪,增長乏力;數字貨幣劇烈下跌,影響投資信心。在這種情況之下,究竟如何分享發展紅利?如果沒有預期,有多少人還願意花錢投資?
說到底,思路一直沒有修改,現在所謂“否極泰來”,也隻是因為寄希望於房地産穩住經濟走勢,但房住不炒的主鏇律沒有動搖!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