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工資該怎麼調?該交付市場決定?該由政府斡鏇?該參考CPI、該參考GDP、或該參考勞動生産力?眾說紛紜。政府該介入嗎?亞當斯密在國富論曾以專章來討論工資一事。有關勞工與僱主對工資的爭議 他認為 新聞分析-基本工資該怎麼調? - 趣味新聞網
發表日期 2012-08-13T00:50:39+08:00
趣味新聞網記者特別報導 : 基本工資該怎麼調?該交付市場決定?該由政府斡鏇?該參考CPI、該參考GDP、或該參考勞動生産力?眾說紛紜。政府該介入嗎?亞當斯密在國富論曾以專章來討論工資一事。有關勞工與僱主對工資的爭議,他認為,政府 .....
基本工資該怎麼調?該交付市場決定?該由政府斡鏇?該參考CPI、該參考GDP、或該參考勞動生産力?眾說紛紜。
政府該介入嗎?亞當斯密在國富論曾以專章來討論工資一事。有關勞工與僱主對工資的爭議,他認為,政府應該站在勞工這一方,以使勞工至少能夠獲得維持基本生活的工資,雖然亞當斯密相信市場的無形之手,但是,在這件事上,他從人道關懷的角度主張政府是該介入的。
那麼該怎麼斡鏇?曆來對基本工資該怎麼調整各唱各調,有人認為物價年年上漲,因此基本工資起碼得跟著消費者物價(CPI)調整,也有人認為如果經濟成長要讓全民共享,那麼基本工資的調整自應參考GDP的增幅,還有人認為勞動生産力可呈現勞工的貢獻,也是可供參考的指標。
這些指標各有道理,但究竟該怎麼調和,這又是一門大學問,這10年來,經濟成長率最高曾經達到10.7%,勞動生産力也曾有8.0%的高成長率,若真的依照這兩項指標來進行調整,對於僱主顯然是沉重的負擔,那麼可以調和一下,但該怎麼調和,將成長率打個摺扣,但又該打幾摺?屆時爭議必紛至遝來。
其實,依照CPI調整基本工資是不錯的選擇,隻是近年國際原油、農工原料經常狂漲,導緻國內CPI扶搖直上,企業在成本升高之下泰半失去加薪的意願,如此一來,一般員工經常性薪資不增,但基本工資在CPI攀高下反而大增,兩者背道而馳,實非所宜。
在兼顧勞資雙方利益,並讓基層勞工能夠和一般勞工享有均等的薪資成長,以經常性薪資的增幅做為基本工資調升的指標,是閤理的選擇。
事實上,近30年的數據也顯示,基本工資大約就是經常性薪資的5成左右,兩者具有穩定的關聯性,若能以此建立透明的調整機製,當可免去年年上演的基本工資調升爭議,於社會或勞資雙方都有益。
分享鏈接
tag
相关新聞
新聞分析-大對話 有助釐清真相
雙英大辯論昨天登場,盡管馬英九和蔡英文兩大朝野領袖互不相讓,2.5小時的過程中,你來我往針鋒相對。立場各有堅持,但是理性的詰辯過程,以及高水準的論證邏輯,仍有助於國人進一步瞭解ECFA政策的內容和真相。雙英的攻守策略各有所本,也都針對對手的論述弱點和盲點發動質疑。例如,民進黨說「白領失業會增加590萬人」,國民黨說「省下的關稅利益有3韆億」,在昨天的雙英會上,即成為蔡英文和馬英九,互相挑戰的重點。為瞭突顯簽ECFA造成的衝擊,民進黨日前公布對白領勞工造成的影響,馬英九昨天緊咬數字不放,強調民進黨.......
新聞分析-大開大閤 避穿小鞋
行政院推升經濟動能方案,終於韆呼萬喚始齣來,相較大陸以加強進行基礎建設、南韓以降稅刺激消費,颱灣的振興方案採多管齊下,但是否能在短期內展現成效,重要的是政府在鬆綁法規、排除投資障礙上,下決心大開大闔。陳內閣提齣的方案,細部計畫密密麻麻,多達30多頁,氣勢不輸大陸、南韓。政院不隻要做到短期提振,更要照看中長期結構的調整,點火引擎雖多,但若無法集中重點齣擊,計畫再美好,也是枉然。拚經濟其實是營造良好的投資環境,就像金融業,隻要法規一鬆,保險、證券及銀行業者就能創新金融商品,找齣財富管理的新齣路。相同.......
新聞分析-府院領軍 快端齣戰略!
行政院上周六舉行的工商財經議題研商會議,最大決議是陳揆宣示親自領軍「國際經貿策略聯盟布局小組」,擔任召集人。耐人尋味的是,府院二巨頭為展現對FTA的重視,都爭相跳上第一綫督導或指揮,屆時如何分工?是否會形成雙頭馬車?陳揆為迴應工商界訴求,擬親自擔綱FTA相關的策略聯盟布局小組召集人,亦即將該小組召集人從副院長提升至院長層級。更早,總統馬英九在6月間宣布,我國洽簽FTA成績僅中美洲四個,ECFA僅完成早收,還有五分之四的談判路要走,「成績相當難看」,決站上第一綫親自督導,每月瞭解進度。府院二巨頭紛.......
新聞分析-引爆綜所稅縮水 貧富差距惡化
營所稅將在本週大幅調降,不論國民黨版的17%或民進黨版的17.5%,都會産生大股東避稅的問題,將引爆個人綜所稅的稅收損失,與惡化貧富差距。當營所稅降至17%之後,企業稅和個人稅的總稅負隻需繳25.3%,和40%相差很懸殊,以工商界往往為瞭2、3個百分點的稅都要規避的做法,如今高達14.7%的租稅利益,絕對會積極取得。這將導緻個人綜所稅中的股利所得大幅縮水,稅收損失嚴重。根據財稅資料中心統計,曆年來,股利所得稅占個人綜閤所得稅收的3成。根據立委賴士葆提供的證交所統計資料,前年上市櫃公司分配現金股息.......
新聞分析-強悍主委 遇上省話經長
在內閣決定重整旗鼓再齣發之際,麵對第一項考驗就是基本工資調漲案,勞委會主委王如玄不隻一次錶現她悍衛勞工堅定立場,而本應為工商企業發聲的經濟部長施顔祥,卻成「省話一哥」。陳揆昨天在召開內閣談話會時指齣,之前有些部會被批評有「本位主義」,他認為本位主義是正確的,因各部會首先應把份內的事情做好,但接下來應有團隊精神,他舉棒球為例,選手不能為炫美技,隻追求得到個人「美技奬」,更應重視團隊勝敗,這番話對照基本工資、産業外勞上限引發的爭議,似乎更耐尋味。不論在七月底基本工資審議委員會召開前夕,王如玄針對行政.......
新聞分析-拚經濟成效 用算盤算的?
鮭魚返鄉,碰到現實的問題,就是缺工,然而,談到以引進外勞解決缺工問題,就會踢到勞委會這塊鐵闆。即使是由總統馬英九認可的藉由放寬外勞比率至40%以吸引颱商迴流的「加強推動颱商返颱投資方案」,勞委會也都不買單。經建會主委尹啓銘是從「引進外勞配額提至4成,也是在創造6成本勞就業」的角度提齣這項方案,但是從勞委會的角度卻是,提高外勞比例,是相對減少本勞的就業機會。也就是說,經建會是用加法,勞委會是用減法,經建會看到的是颱商返颱投資後,可「增加」6成就業機會,就業可帶動薪資與消費的成長,是從加法看外勞引進.......
新聞分析-捐棄門戶之見 提升行政效能
8月可說是政院的拚經濟月,陳揆將率財經首長與工商企業界舉行5場研商會議,但與其新瓶裝舊酒或舊瓶裝新酒,要拚經濟,不如部會先捐棄門戶之見,展現眾誌成城決心,纔能大幅提升行政效能。最近劉憶如寫瞭一篇文章「口號與否,存乎效率」,就暗批陳內閣救經濟效率不彰,將過去短期因應的七大策略束諸高閣。其實七大策略,有的已畢業,有的仍執行中,成效如何仁智互見。但劉點齣的無效率,是工商企業的共同感受。目前若對企業界民調,民怨第一、二名,不是缺工,就是環評障礙,但偏偏這二部會對鬆綁産業外勞或解決環評程序冗長,卻有一堆理.......
新聞分析-改瞭衣服 卻不見得閤身
新版公債法齣爐,六都新增舉債空間相當有限,不但北高會跳腳,新增四都也將吵翻天,縣市未調整更會反彈,此舉恐怕是「改瞭衣服、卻不見得閤穿。」新版財劃法悄悄齣爐,正待行政院安排審議,這次在歐債危機陰霾下,行政院決重新檢討地方舉債上限比例,由99年提齣中央加地方舉債上限占前3年GNP53%,下修至目前新版48.56%,減少4%以上。政府債務到今年6月為止,已達5兆235億元,若不修法,公共債務在2014年就會破錶。政府考量歐債危機的殷鑑固然無可厚非,但很多縣市舉債幾乎已破錶,五都改製後,有很多權力下放,.......
新聞分析-改革要成功 就彆怕選票流失
考試院舉著改革旗幟要修考績法,纔提齣來,行政、立法體係就爭相反對,讓考績法的前景暗潮洶湧。考試院是擬訂文官製度的主管院,銓敘部是考銓公務員的主管部,在五權分立的憲法體製下,考試院做份內的事,照說行政、立法兩院並無太多置喙餘地。何況行政部門是要被改革的對象,如果不是政府行政效率太差、不是公務員太無便民的同理心、不是在失業率高的當前有太多公務員屍位素餐,以緻引發民怨,行政院又不願動刀改革,哪裏還需要考試院去修考績法。立委過去一直批評行政效率不彰、官員沒有同理心,現在有人願意站齣來清理門戶,卻又站在反.......
新聞分析-政務官沒有悲觀的權力
經濟究竟有多壞?從卸任的副總統,到現任閣揆、國科會主委的發言,都充斥著悲觀與挫摺的情緒,行政團隊都這麼憂鬱,誰來扮演火車頭,帶領我們嚮前衝?其實微笑老蕭的重點在於強調颱灣産業必須轉骨,應朝加值島努力,但「無力、茫然」等字眼一齣,對拚經濟就是一拳重擊。無獨有偶,硃敬一也把這波不景氣比喻為「流感」,而且要拖很久。天啊!國內景氣燈號連十藍,大夥心情已經夠低沉瞭,硃主委還要一再提醒大傢,後頭有揮之不去的流感。說實話雖然自古受到肯定,但人是靠希望活下去的,首長們可以給我們一些希望嗎?尤有甚者,最新一期的商.......
新聞分析-政府撙節卻要企業加薪
不景氣來襲,政府與民間鹹感痛苦,政府拚命要求各部會撙節支齣,但是卻發動調高基本工資,要企業加薪,互相矛盾,實在說不過去。總統馬英九日前期勉財長張盛和,要有巧婦難為「有米」之炊的本事,但大環境景氣不佳,歐債危機未解除,颱灣齣口及投資都不如亞鄰國傢,卻苦無籌碼,端不齣「有感」的短期因應對策,令馬總統及陳揆相當心急。眼見今年我國的GDP成長恐怕連「保二」都做不到,政院要提因應對策,陳揆如果要有一番新做法,不能再指派政委為「首腦」,而應親自披掛上陣,嚴格督導各部會劍及履及,即知即行,拿齣對策,否則像現在.......
新聞分析-文創滿街走産業鏈跟上否
發展文創內容和産業需要長時間纍積,但修建文創園區隻要短短幾年,如果人纔、內容、産品化等産業鏈來不及建立,文化消費大眾來不及培養,那麼,颱灣要那麼多的文創園區又有何用?園區再大、硬體再漂亮,到頭來可能難逃變成蚊子館的厄運!就拿許多文創園區需要定點可供現場錶演的定目劇來說,目前票房成功的案例屈指可數,也沒有太多成功的原創內容、明星可發展成有主題性的園區,長此以往,若一個文創園區的營運權少則15年、多則50年,園區為營運,勢必會從事短綫炒作放煙火式的活動,或大量引進國外藝文團體,園區經營變成辦活動公司.......
新聞分析-景氣榖底真的過瞭?
好不容易亮瞭顆綠燈,這代錶景氣復甦瞭嗎?國發會副主委鄭貞茂28日樂觀地錶示,景氣榖底已過,第四季的經濟成長率有機會超過3%。這一波景氣榖底真的過去瞭嗎?恐怕還很難說,依近期每次循環約四年來看,上一波榖底落在2016年2月,距今已逾四年,這一波循環榖底應該過去瞭,是該邁入一個新的擴張期(expansion)瞭,但是受疫情乾擾,這個推論顯然已不能成立。雖然8月亮綠燈,但看看構成燈號的九項指標,錶現差的指標仍占三分之一,包括非農就業、批發零售餐飲以及齣口,都隻得一分或兩分。而目前生産、齣口還有正成長,.......
新聞分析-朝野休兵 快拚經濟
倒閣案一如預期未能過關,但在野黨連日來的操作,確已達到讓馬政府如臨大敵的「遊擊戰」效果。不過景氣低迷,企業界麵對內外壓力腹背受敵,在野黨既然戰略上已攻下一城,藍綠應暫時收手,為瞭颱灣的未來,趕快拚經濟!受到全球不景氣衝擊,各國執政黨近兩年幾乎都是挨罵的對象,日本執政黨去年初也麵臨倒閣壓力,但311大地震發生後,即使內閣做得再差,在野黨也決定暫時收手,與執政黨共同麵對日本災難後的重建工作。韓國在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期間摔得很慘,當年的執政者當然得負最大責任,但為瞭讓韓國走齣嚮國際貨幣基金(IMF.......
新聞分析-果然 管製是原則
馬總統甫於國慶演說指齣,政府施政應以「開放為原則,管製為例外」,話纔說完,金管會就給馬總統難看。金管會在沒有明確法源依據下,僅用大股東未來增資能力恐受影響、産金結閤影響力過大等理由,要道德勸說或在投審會阻擋此案,金融業者聽聞紛紛錶示,「太離譜。」法律沒有明令禁止的行為,應該就是金融業發揮創意、增加獲利來源的機會,但金管會動輒以道德勸說、行政規範,把所有業者畫在同1框架裏,必須作同樣的事,纔叫金融穩健,似乎與馬總統開放是原則、管製是例外的方嚮相違背。同時金管會推齣多項套案,不就是要更開放、鼓勵金融.......
新聞分析-森森、momo廝殺爭龍頭
東森購物易主同時,也與死對頭U-Life森森百貨達成握手言和,甚至將進一步攜手閤作共識。據瞭解,東森購物新董座陳世誌與森森百貨董事長王令麟是舊識,雖然雙方對於未來可能閤作方嚮三緘其口,但市場預期,未來兩傢公司不管是策略聯盟,甚或有機會進一步閤併?勢必將牽動國內電視購物版圖重新洗牌。國內現有4大電視購物颱,電視購物市場去年總産值約新颱幣370億元,颱灣大旗下momo電視購物擁有3個購物颱,且每個購物颱的曝光收視戶都各在510多萬,目前坐擁國內電視購物龍頭地位。7月中旬,NCC審議通過凱擘申請變更頻.......
新聞分析-森森百貨 營業額上看百億
NCC通過森森百貨在凱擘電視購物頻道上架,等同於打通瞭森森百貨任督二脈,將可進一步充分整閤電視頻道、商品型錄以及網路資源,彼此互補加乘發揮綜效,帶動營收倍數成長。有綫電視業者指齣,去年營收已達60億元規模的森森百貨在凱擘上架後,可望隨著收視戶數增加,節目與商品內容推陳齣新,以及型錄行銷與網路行銷的交叉火網擴大行銷打擊麵,刺激消費者購買意願,進而使今年營收上看百億元規模,正式躋身營業額「百億元俱樂部」一員。電視購物頻道的「生命綫」與守住基本盤的關鍵就在於收視戶。森森百貨現有5頻道、250萬收視戶,.......
新聞分析-橫嚮協調凸槌 美夢快變惡夢
達德能源位桃園外海設置的麗威風場,搶下經濟部第一名遴選通過的風場,就在年底取得電業籌設許可之際,卻殺齣民航局卡關,認為有飛安疑慮,很可能讓麗威風場開發胎死腹中。此案凸顯跨部會缺乏高效率的行政協調,讓外商心血恐付之一炬。桃園麗威風場早在2017年通過環評,2018年通過經濟部遴選,取得350MW的開發容量,現在卻成瞭紙上風場,業者大嘆投入大量成本,卻因政府部門怠惰消極不作為,讓開發案恐最後變成一場夢。達德3日大動作開記者會指飛安疑慮是「假議題」,目的希望摘除「飛安」大帽子,找到第三公正單位擔任公親.......
新聞分析-營區土地活化 誰該得利?
募兵製即將在民國103年上路,國防部在全省各地營區大幅閑置荒涼景況已可預見,在財政睏窘之際,軍方配閤國有土地活化政策,釋齣都會區或精華地段營區土地,實勢所必然。不過,政府要如何運用這些稀有土地資源,創造國傢及全民最大效益,恐怕纔是嚴峻挑戰的開始。國內所有建商或財團均瞄準軍方營區土地,建商更將北部4大營區視為搶地標靶,包括北市空軍總部、南港202兵工廠、鼎興營區、陸軍保養廠等,總計60萬坪,建商估其開發利益上看逾7,000億元。軍方營區土地釋齣,政院國有土地活化小組召集人硃立倫在接受媒體專訪時曾鬆.......
新聞分析-環評亂象 恐成能源轉型路障
總統蔡英文宣示再生能源三大重點發展策略,打造颱灣成為「亞洲綠能發展中心」,兩件離岸風電環差案闖關卻雙雙觸礁,突顯要打造颱灣成為亞洲綠能發展中心,挑戰仍大。要求不可能的任務據悉,環差會議中,有環評委員一度要求開發商和能源局更改行政契約,讓風場閤而為一,無視政府與民間所簽訂的契約;更有委員說環評不一定要遵守已訂的行政契約等荒腔走闆言論,甚至要求風場必須研擬鳥群經過而降載的機製,根本是不可能的任務。諸如此類,這樣的狀況,正是外商所擔憂的。根據蔡英文指齣,颱灣目前在離岸風電的發展,在亞洲居於領先地位,未.......
新聞分析-用自己人馬 精準執行政策
這波兩岸國安及外交體係人事大變動,馬英九安排讓金溥聰接駐美代錶,王鬱琦接掌陸委會主委,可預期馬在兩岸和外交事務上,將有大幅度的開展,必須任用自己人馬以精準執行其意誌,並建立與大陸及美方的深厚互信。馬英九在總統的第一任期,最受矚目的就是大舉鬆綁兩岸政策,當時的兩岸關係最重要的是經貿,馬因此提齣「先經貿,後政治」的推進順序。不過隨著兩岸往來日益頻繁,以及大陸領導班底大換血,要深化兩岸關係,已無可避免要麵對政治性議題,包括馬英九曾提到的兩岸和平協議,以及釣魚颱爭議等都涉及政治,未來兩岸政策必須戰戰兢兢.......
新聞分析-砸錢、交心 換死忠
三星的成功,除瞭歸功於産品綫之外,行銷從不手軟,用贊助跟大量曝光廣告拉抬品牌知名度與形象,這也是大傢都知道的成功要件之一。但三星是多麼的不手軟?以倫敦奧運來說,外界推估三星光是贊助費,就花瞭1億美元,這還不包括每個歐陸各主要機場內的大型看闆、倫敦各場館外觀形象廣告等,而這些後續的行銷與廣告配閤,約莫是奧運贊助費用的3~4倍,也就是超過新颱幣百億元的水準。但這種針對大型活動的花費,隻是三星行銷預算的一部分,三星行銷手法還針對許多與人性相關的小地方。以三星在IFA展前的發錶會為例,為瞭這場發錶會,三.......
新聞分析-自貿區精準定位 北京最有看頭
大陸21日公布的四大自貿區方案,一改此前諸多自貿區方案僅有地域之差、發展方嚮大同小異的樣闆模式,強調四大省市各司其職,欲應對當前緊張的中美、國際格局,並初步測試內部「大循環」的水溫。中美貿易與科技緊張的情勢下,斷供等貿易限製情況擴散至全球,使大陸喊齣「建設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口號,預料將成為「十四五規劃(第14個5年規劃)」的主方嚮。大陸成立自貿區的目的雖在擴大開放、加強貿易流通等麵嚮,但此次四大方案還散發齣自立自強的氣息,湖南發展先進製造業、安徽提前部署未來産.......
新聞分析-蘇火球齣手 綠拋新議題
民進黨團昨天在臨時會前拋齣財劃法、嚴審陸資等優先法案,並定調對美牛等爭議案「錶決處理,不會打架」,顯現主席蘇貞昌有意帶領民進黨朝嚮理性問政,並透過主導議題,為執政之路作準備。立法院下週臨時會,原本各界將焦點集中在國民黨提齣的美牛案、證所稅與NCC人事等三大案,民進黨團過去幾次的黨團大會也僅對上述議題採「守勢」,並未主動齣擊,相反的,由新任主席蘇貞昌領導的黨中央,態度上卻更為積極。國際食品法典委員會通過訂定牛豬的萊剋多巴胺殘留量標準,當晚民進黨中央就在蘇貞昌授意下,宣布支持國際標準的態度,讓還在前.......
新聞分析-要均富?還是均貧?
因勞保基金可能提前破産,不但引來檢討軍公教福利,整個社會還因為立委享有「9A」優惠,而吵得沸沸揚揚。結果,勞保破産的問題沒有根本的解決方案,軍公教年終慰問金則先砍瞭,每位立委的9A,也統刪砍瞭86萬元...。從勞保、軍公教福利與立委補助款等各項製度,不是不能檢討,也不是不能刪減,然而,就結果來看,沒看到的製度麵的理性檢討,卻看到瞭在「公平正義」的大帽子下,各方都在「窮化」對方。馬政府提齣「公平正義」的政策目標,其宗旨肯定不是為瞭「窮化」各界,而是想要達到均富的社會,然而,從今年以來的諸多政策,包.......
新聞分析-誰都可以倒 台電不能倒
立法院即將開議,在野黨再度力推讓電價「凍漲」,麵對綠營來勢洶洶,藍委高呼「颱電可以倒,國民黨不能倒」,其實民眾根本不擔心國民黨會不會倒,隻在乎電價不漲,需不需要付齣「動不動就停電」的代價。馬政府從第一任上颱後,就碰到全球金融海嘯,景氣瞬間急凍,企業産能銳減,用電量也跟著降,讓不少人都忘瞭颱灣在景氣好時,企業界經常要為颱電無預警停電跳腳。無論對企業還是傢庭,電價高低確實很重要,但供電品質更優先,誰都不希望夏天熱得半死卻突然跳電,更不希望颱風天後,連著好幾天摸黑。颱電要降低成本其實很簡單,隻要大舉裁.......
新聞分析-讓王漂亮下台
勞委會主委王如玄對外錶示辭意甚堅,府院二巨頭也錶達瞭「留人」誠意。但為瞭整體內閣的戰力著想,政院對王如玄請辭案,宜盡速處理,纔能在外勞政策上齊一步伐,取得施政績效。既然總統馬英九要求陳內閣,1個月內交齣「有感」政績,就應授權給陳揆更大的用人和政策決定空間。陳揆在拍闆基本工資月薪緩漲之後,接著還要處理提高核配外勞上限比例,最後,最終必然碰觸到「本外勞薪資脫鈎」的問題。政院已有想法,另立特彆法,在自由經濟示範區內,允許進駐廠商在進用外勞方麵,可以擁有較大彈性。但王如玄是人權律師,要她同意本外勞薪資脫.......
新聞分析-財經座談 海闊天空漫談
當看到「如何改善國內技職教育與技職環境」、「政府與企業如何協調縮減國內勞動力供需落差」以及「政府與企業如何建立和諧友善的育纔與留纔雇用環境」這樣的命題時,會想到什麼呢?學術研討?大學碩博士班論文?答案是,定調為以解決問題為導嚮,對癥下藥,並提齣具體對策的財經係列座談之第四場「「勞資關係暨人力資源」的討論題綱。看到這樣的題綱,工商團體負責人幾乎都傻眼說:「這是要我們海闊天空的漫談嗎」?工總秘書長蔡練生收到限時、快速用e郵「寄」來的上述3個命題時,翻過來、翻過去看瞭好幾遍,深怕自己看漏,確信自己沒看.......
新聞分析-越級打怪 最怕雷大雨小
大陸全力發展半導體技術,傳齣將進軍新一代化閤物半導體材料碳化矽(SiC)及氮化鎵(GaN),不過由於該款産品技術難度高,又需要先進半導體設備支援,以目前美中關係緊張局勢,中國在先進半導體設備取得恐怕有極大睏難,加上閤肥長鑫、長江存儲及武漢弘芯案例,恐怕又是另一個雷聲大、雨點小的案例。大陸傳齣將傾國傢之力,將SiC、GaN等新一代化閤物半導體材料技術研發納入國傢經濟發展的「十四五規劃」,藉此卡位先進半導體市場,擺脫對美國的技術依賴。據瞭解,SiC、GaN技術難度相當高,現在僅英飛淩、意法半導體等國.......
新聞分析-跨界廝殺 目標開拓會員
三大超商包括7-ELEVEN、全傢、萊爾富相繼推齣社群交易平颱,跨足新電商市場,盡管三者在會員規範、付款方式,或是其他加值服務及優惠力度上各有不同,但最終目的不外乎三個:一、提高來客數,二、增加會員數,三、衝高EC包裹件數!首先,來客數方麵,國內超商總數超過1.1萬傢,密度高居全球第二,僅次於南韓,在同業乃至於電商的高度競爭廝殺下,如何增加來客數及顧客到店頻率,是各傢業者想方設法想達成的目標。超商原先跟電商最大連結點,就是到店取貨付款服務,如何將這些使用者納入麾下?建構自有平颱是一個解方。全傢E.......
新聞分析-輝達想併安謀 最大變數恐在中國不放行
根據外電報導,繪圖晶片大廠輝達(NVIDIA)將以史上最高的超過400億美元價格收購處理器矽智財(IP)業者安謀(Arm),且報導指齣雙方已經接近閤意階段。然而此一消息傳齣,不僅Arm的英國總部員工工會可能反對,業界負麵看法多過正麵,而業界分析此一併購案最大變數,在於中國商務部恐會以不符閤公眾利益為由反對且不會放行。Arm最大股東日本軟銀已多次釋齣可能齣售其股權或讓Arm公開發行的消息,上個月業界已傳齣NVIDIA是最有可能齣手併購Arm的業者,而且併購金額將超過400億美元,創下半導體産業界最.......
新聞分析-迎需求大潮 EMS廠鎖料源
過去十年被動元件行業沒有新加入的競爭廠商,隨著蘋果、三星等大牌在手機的黃金年代養大代工廠,有閤格産能可以匹配的被動元件供應鏈卻稀有,眼看電動車、5G手機需求浪潮將至,EMS廠為鞏固産能的動作,將成為下一波需求大潮來臨的前哨戰。EMS廠過去與被動元件廠僅存在模糊的採購關係,極為價格導嚮,跟誰買?買多少?成為EMS廠製衡被動元件廠的著力點,除瞭日商以高檔次的形象自外於價格戰,颱商之間互砍一直是2018年以前的戲碼,2018年以後,價格不僅未見崩盤,這次EMS龍頭還錶態與國巨集團閤作,將單純的採購關係.......
新聞分析-還有多少物價指數該接軌?
談論多時,延宕多年,我國的生産者物價指數(PPI)韆呼萬喚終於要在明年發布瞭,這可算是我國物價指數編製的一個新裏程碑,然而要與國際接軌的又何止這項指數而已。眾所周知,我國服務業産值占GDP老早已超過六成,本次生産者物價指數隻納入農、工産品的齣廠價格,並未納入企業與企業間的服務交易價格,以此而言,生産者物價指數仍有不足之處。日本、南韓、香港、美國、英國等主要國傢早已經編製「服務業價格指數」用以反映企業與企業之間有關運輸倉儲、通信、銀行手續費、財産保險、不動産、租賃、旅館等服務價格指數,主計總處早在.......
新聞分析-重大決策 專業論述太缺乏
府院黨昨天拍闆産創條例營所稅降為17%,對企業競爭力受惠頗大,無異天外飛來一筆大禮。這次藍綠政治角力結果,較原先政院版更符閤國內及外資企業期待,不過,行政部門論述不足,凸顯對重大決策專業不敵政治。産創條例在藍綠對減稅競賽壓力下,府院黨做瞭很大讓步,定調「營所稅17%,奬勵優惠為一加一」方案,短短一年內,馬政府將營所稅率調降幅度達8個百分點,手筆之大令人咋舌。府院黨之所以作此重大讓步,轉摺起因於上週二吳揆宴請財經立委吃飯時,多數藍委均主張營所稅降稅不能輸給民進黨,當時吳揆對稅率能否再調降已心有定見.......
新聞分析-金管會應因勢利導 不宜故步自封
財政部旗下的8大公股行庫由於曆史背景,包括奉政策指令承接基層問題金融機構、整併等各種曆史因素,已成為全體國銀土地資産最多的一群,這些資産的珍貴在寸土寸金的當下更被凸顯,這些財政部都看到瞭,財長張盛和也指示行庫活化資産,主要就是不希望行庫的不動産資源被浪費。老行庫也並非不明白這個道理,因此積極規畫針對手中現有的不動産資源進行開發,然而卻難以避免碰上來自金管會的緊箍咒,特彆是現在金管會、央行聯手進行緊縮不動産的政策,也使得要爭取金管會調整該緊箍咒更睏難。金管會身為主管機關,應更仔細、深入的瞭解每傢金.......
新聞分析-釘在牆壁上的證所稅
證所稅案周三即將闖關,但上周五颱股量能不到500億元再創今年次低量,成為「山雨欲來」先兆,尤其是證所稅版本一變再變,不僅公平正義精神已蕩然無存,還徒留打壓股市罵名,在全球關注歐債風暴以及全力拚經濟之際,一再簡化的證所稅案即使強渡關山,儼然已看作是釘在牆壁上的證所稅。全球股市今年以來震盪走弱趨勢,共通現象是來自歐債風暴及全球經濟不景氣,連金融風暴期間經濟逆勢持穩成長的中國大陸,今年也難以倖免,第2季GDP保8受挫,影響陸股今年呈現走弱行情;但颱股有全球股市所特有關注議題-證所稅,而且在投資人心目中.......
新聞分析-開放跨區經營 收購行情將腰斬
「有綫廣播電視法」就等立法通過實施,業內人士認為,此法案一旦拍闆定案,影響最大的恐怕就是跨區經營及鼓勵併購、將使得有綫電視收視戶價值麵臨腰斬命運,牽動新一波的併購風潮在所難免。業者分析,外資搶灘颱灣有綫電視市場這幾年以來,有綫電視用戶的收購行情,早已從早期一戶纔2萬元上下,在凱雷、麥格理、MBK相繼進場卡位後,一戶飆高到超過5萬元的天價(以颱灣大收購凱擘的行情看起來)。隨著NCC修改「有綫廣播電視法」拍闆定案,這種天價收購情可能成為絕響,取而代之的是,有綫電視用戶價值,可能攔腰降至2-3萬元。除.......
新聞分析-防弊過嚴 恐自縛手腳
為重新擦亮「清廉」招牌,府院研訂「請託關說」登錄作業要點,惟請託關說範疇十分廣泛,倘若過定義過寬,過度氾濫,有訂等於沒訂,效果會大打摺扣;倘若過嚴,陳義過高,恐怕行政部門反自縛手腳,隻會除弊不會興利,大大妨礙經濟發展及競爭力。林益世涉貪案如雪球般,愈滾愈大,馬政府也形同驚弓之鳥,草木皆兵。馬總統要求行政院訂定民代或利益團體請託關說製度化、公開化機製,惟97年8月行政院即訂定公務員廉政倫理規範,中央地方一體適用,諷刺的是,盡管馬政府已劃一條紅綫,但仍發生林益世涉貪事件,顯示徒具形式,徒法不足以自行.......
新聞分析-限製外商撤台 恐惹爭議
金管會為避免外資壽險公司撤離颱灣市場使政府「臉上無光」,對於多傢外商壽險公司打退堂鼓,不是私下「道德勸說」,就是直接三申五令不準退場,原本的齣發點是為瞭維護政府形象,但此舉其實不利颱灣金融市場的國際觀感。對外商壽險業者而言,當初想進入颱灣市場是因為評估有潛在商機,但幾年下來的實驗失敗,不見得是市場或監理機關不對,有更多原因可能是水土不服,如果外商壽險想走,金管會實在沒有理由不讓人傢走。舉例來說,第一金與英傑華的結閤,當初英傑華人壽希望能在颱灣市場多賣長天期的保險商品,但其市場取嚮與颱灣市場客戶偏.......
新聞分析-電價、工資拿捏 全靠政治智慧
5月1日總統馬英九纔宣布三階段電價調漲方案,不到半年,抵擋不住黨籍立委如排山倒海般政治壓力,政策轉嚮;如今,基本工資漲不漲?也成為政治議題,不過,民眾不要漲電價、卻要漲工資,府院如何拿捏?再度考驗馬政府的政治智慧。國民黨中常委選舉後,排名第1的立委黃昭順即對12月再調電價,開瞭第一槍,積極尋求藍綠立委連署緩漲。接著,國會議長王金平再補一槍,上周一總統府五人小組會議,建議馬總統考慮緩漲電價,馬總統裁示待10月進入非夏月電價後再評估,即已有政策「鬆動」的詭譎氣氛。上周四,陳揆宴請立委餐會場閤,王金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