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2/28/2022, 11:53:21 PM
2月28日下午, 浙江大學著名教授潘立勇因病去世,年僅65歲 。
晚上,浙大哲學學院(籌)魯平副書記說,聽說瞭潘立勇教授因病去世的消息,大傢都非常震驚和傷心。
潘教授的一位博士生說,今天知道潘教授去世的消息,大傢都非常悲痛。潘教授是因為罹患胰腺癌去世的。憑藉著頑強的毅力,潘教授已經跟病魔搏鬥瞭一年多時間。
“潘老師平時是一個對學生非常親切的人,人很風趣,不拘小節,有一種魏晉的名士風度。但他在學術上又非常嚴謹,完全跟他生活中輕鬆愉快的風格不同,在治學的時候一點點細節都不放過。接下來,我們這些學生和潘老師的摯愛親朋,將舉行簡單的追思會,追憶潘老師的學術成就,他的一生。”
潘立勇教授,1956年生,浙江慈溪人,當代知名美學傢。浙江師範大學文學學士、南京大學文藝學碩士、復旦大學美學博士。國傢社會科學基金重大課題項目“宋明理學與中國美學話語體係建構研究”(20&ZD046)首席專傢。
始執教於浙江大學中文係,現任浙大哲學學院(籌)教授、博士生導師 ,並兼任中華美學學會常務理事、南方科技大學社會科學高等研究院特聘研究員。曾為英國倫敦大學、杜倫大學、美國哈佛大學訪問學者,並多次齣席過國際學術會議。迄今發錶學術論文百餘篇,齣版學術專著十餘部,主持國傢社會科學基金一般項目五項,重大項目一項。主編各類書籍數十種,多次獲得國傢級、省部級學術奬項,並樂育英纔,廣樹桃李,堪稱中國美學研究具有影響力的領軍人物之一。
浙大哲學學院(籌)介紹瞭潘立勇教授的學術經曆。
潘立勇教授長期從事中國古典美學和文化哲學的研究,尤其擅長宋明理學美學研究,是此領域的開拓者之一。
自上世紀80年代以來,潘老師便開始瞭相關探索。1984年,在南京大學攻讀碩士學位時,他便以硃熹的美學思想作為畢業論文選題。80年代末赴浙大任教後,潘老師發錶的論文《硃熹美育思想初探》(《孔子研究》1989年01期)、《硃熹“文從道齣”說新探》(《社會科學輯刊》1989年06期),是其初步研究成果。1992年,潘老師以“硃子理學美學及其現代意義”為題目申報國傢社科基金,獲得瞭專傢們的首肯,其中葉朗先生尤多鼓勵。
此後,潘教授不斷深入硃子理學美學研究,並創造性地將其與德國古典哲學進行比較研究,發錶論文多篇。
1999年,潘教授“十年磨一劍”的理學美學標誌性成果――《硃子理學美學》由東方齣版社齣版。
該書近50萬字,通過對理學美學的論辯及其重要價值,對硃熹理學美學思想中的審美本體論、藝術哲學、山水美學、審美人格等各方麵進行瞭全麵的研究。
該書獲得浙江省政府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奬二等奬(2002),至今已經成為中國古典美學研究的重要參考資料和理學美學的公認入門經典,並被張立文教授、蔡方鹿教授等硃子學研究權威評為20世紀硃子學研究第三階段代錶性成果之一、硃熹《詩經》學研究的代錶性成果。
此外,潘教授的論文“硃子理學美學與德國古典美學之比較”(《文藝研究》2001年03期)也獲得浙江省高等學校科研成果奬二等奬(2002)。
在開拓理學美學的同時,潘教授又開始嘗試其重要分支――心學美學的研究,並以王陽明為其切入點。他的《陽明心學在美學上的意義與影響》(《文藝研究》1995年01期)成為國內最早的王陽明心學美學研究論文。
1996年,潘老師申報的“陽明心學美學與明清美學思潮”獲得浙江省社科規劃項目立項。
2003年,潘教授的博士論文《本體工夫論與陽明心學美學》獲得復旦大學的答辯通過及好評。同年,潘教授申報的 “陽明心學美學研究:從本體工夫論切入”獲得國傢社科基金項目立項。此後,潘教授陸續發錶瞭多篇陽明心學美學研究論文,獲得學界關注。
2010年,他的又一力作《一體萬化:陽明心學的美學智慧》由北京大學齣版社齣版。作為國內外第一部較為係統的探討陽明心學的美學智慧的著作,該書在深入研讀陽明心學和相關典籍的基礎上,廣泛吸取海內外現代學者的研究成果,對陽明心學所蘊涵的美學智慧做齣瞭具有現代視野的解讀。
在研究硃熹理學美學、王陽明心學美學的過程中,潘教授自然地將其學術視野逐漸拓展到整個宋明理學範圍,試圖挖掘宋明理學對整個中國美學話語體係建構的意義,並取得瞭可喜的成績。
1996年,潘老師申報的“宋明理學美學的人格美育思想及其現代意義”獲得國傢教委九五人文社科基金項目立項。同年,他申報的“宋明理學與人格美育”也獲得國傢社科基金項目立項。以上兩個項目的最終成果――專著《宋明理學人格美育論》,由人民齣版社於2020年齣版。
更值得一提的是,2020年底,由潘教授主持申報,國內數十位專傢、學者共同參與的課題“宋明理學與中國美學話語體係建構研究”獲國傢社科重大項目立項。
該課題的宗旨是通過探討中國傳統心性哲學整閤與超越者宋明理學及其美學的理論品格,分析其對中國傳統美學話語體係建構的曆史影響,在曆時性的脈絡和同時性的維度把握中西哲學、美學話語體係的差異,並從中汲取有資於當代中國美學話語體係建構的理論資源和智慧。
課題的亮點在於其比較視野和轉化建構(宋明理學的現代轉化與中國美學話語體係建構研究)努力,它標誌著潘教授正引領學界同仁朝著理學美學的縱深發展,朝著經世緻用的目的前進。
除理學美學領域之外,潘立勇教授還是一位美學史論傢。他對中國美學史(尤其是宋代美學史)有著長期關注,與弟子閤著有《中國美學通史 宋金元捲》(江蘇人民齣版社2014年版)。該書由北京大學葉朗教授主編,是我國第一部大型美學通史。
潘教授同時也是當代休閑美學的最早開拓者之一,他與同仁在浙江大學自主設立瞭國內首傢“休閑學”博士點,並大力弘揚休閑美學這一交叉學科,發錶相關論文數十篇,主編有多種相關著作。
橙柿互動・都市快報 記者 鬍信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