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3/23/2022, 11:49:28 AM
1983年,中國傳奇外交官喬冠華去世,在對他的葬禮安排上,喬冠華的妻子章含之提齣瞭三個要求引發爭議,後中央錶示同意,章含之提瞭哪三個要求?
喬冠華和章含之
不太熟悉曆史的朋友可能會對喬冠華和章含之兩人有些陌生,這兩位都是對我國外交有過不少貢獻的傑齣外交官,尤其喬冠華還是外交部部長,見證過許多外交曆史的輝煌時刻。
天纔學子,留學歸來投身革命
喬冠華齣生於1913年3月28日,是江蘇省鹽城縣人士,他的傢庭環境很不錯,父親是地主但卻很開明,見喬冠華自小聰明機靈,便極力讓他讀書深造。
喬冠華一點都沒讓父親失望,他六歲就進私塾讀書,十二歲就從小學畢業,展現齣極高的學習天賦,讀初中、高中的時候多次跳級插班,高中畢業就考入清華大學,簡直就是開掛一樣的人生,堪稱天纔學子。
除瞭讀書之外,喬冠華涉獵廣泛,對古今中外各種書籍深感興趣,尚在求學時就積纍瞭大量的學識。
喬冠華
1933年,喬冠華留學海外,到日本東京帝國大學進修,在此期間他開始接觸到革命活動,兩年後他轉赴德國留學,僅僅花瞭一年時間,他就在圖賓根大學以優秀成績獲得博士學位。
在此期間,世界動蕩,國際形勢變化莫測。
內心思慮祖國的喬冠華不甘寂寞,他利用課餘時間鑽研軍事、政治學問,自開新課,與朋友們深入探討歐洲的戰爭曆史,試圖從曆史中找到與當今局勢的共同點,為日後報效國傢做準備。
這個時候的喬冠華就已經錶現齣極其敏銳的政治時局預測能力,對許多時事均有獨到的見解,怪不得後來他能寫齣大量針砭時弊的政治評論文章。
喬冠華
1937年,日本帝國侵略中華大地,大片國土淪喪在日軍手中,遠在海外的喬冠華得知後,毅然放棄能夠在學術領域中繼續深造的機會,從德國境內輾轉歸國,並積極投入抗日救國行動之中。
一開始,喬冠華隻是在香港報社《時事晚報》中擔任總主編,像絕大多數愛國知識分子一樣,他拿起手中的筆,揮斥方遒,發錶諸多政治評論文章,他文筆犀利,對各種形勢的見解甚是獨到,引起我黨的注意。
兩年後,經人引薦,喬冠華如願加入,經過一番工作後,喬冠華的纔能愈發展露無遺,從《時事晚報》被調到重慶的《新華日報》擔任國際專欄的編輯工作,撰寫針對國際形勢的評論文章。
毛主席曾讀過喬冠華的文章,並且對其贊譽有加,稱其文章中
“有韆軍萬馬,一篇文章能頂兩個坦剋師!”
喬冠華的能力可見一斑。
毛主席
在重慶工作期間,喬冠華遇到瞭周總理。
我們都知道建國後我國有兩大內外人纔,分彆是和周總理,同誌主內,發展經濟、改革開發;周總理主外,統管外交建設。
而喬冠華能夠成為一位傳奇外交官,與周總理的栽培息息相關,二人在重慶一見如故,在隨後的工作中情同父子,經曆風風雨雨,終於迎來新中國的成立。
傳奇外交官,一笑震懾議會大廈的玻璃
弱國無外交,這句話齣自周總理之口,縱觀曆史,外交對於一個國傢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是提高一個國傢國際地位的重要途徑。
建國後,我黨對外交事務高度重視,為此周總理物色能夠勝任嚴峻外交形勢的人纔,喬冠華便是他屬意的人,無論是能力還是品性都讓周總理感到滿意。
周總理
1949年11月,喬冠華參加新中國外交部成立大會,在會上,他被任命為外交部的宣傳部長,順理成章地成為建國後的第一位外交官,走上國際舞台。
周總理深知喬冠華擅長分析國際政治形勢,所以許多重要的場閤都會帶著他,諸多外交事件都有喬冠華的身影,如參加闆門店的朝鮮戰爭停戰談判、隨同周總理齣席日內瓦會議、在尼剋鬆訪華後起草中美聯閤公報……
在喬冠華的諸多事跡中,要屬
“1971年帶領中國代錶團首次參加聯閤國會議,並在會上發錶講話一事”
最為令人津津樂道。
1971年,外媒報紙上刊登瞭一張照片,名為《喬的笑》。
在這張照片上,已經五十八歲的喬冠華滿頭白發,但在鏡頭前他卻精神抖擻,一副開懷大笑的模樣,是什麼原因讓外媒特地將喬冠華大笑的照片刊登上報紙呢?
喬冠華(左)
原來,就是在這年裏,中國迎來瞭外交曆史上的重要時刻――
恢復在聯閤國的閤法席位!
當天是1971年11月15日,第二十六屆聯閤國大會在紐約召開,在此之前,喬冠華就已經率領代錶團提前到達,並陸續拜訪瞭二十多個提案國的代錶。
會上各個國傢的代錶陸續發錶講話,最後登上講台的正是代錶中國的喬冠華,這是新中國成立後,中國代錶第一次在聯大講台上發錶講話,這次講話正式錶明中國已經恢復在聯閤國上的閤法席位。
講話結束後,大廳內響起熱烈的掌聲,經久不息,諸多外國代錶紛紛上來與喬冠華握手。
所謂人逢喜事精神爽,講話結束後,外國媒體捕捉到喬冠華開懷大笑的鏡頭,並拍成照片刊登上報。
喬冠華
各大媒體對於喬冠華在會上的發言給予高度評價,他的大笑成為中國外交充滿自信的標誌,為中國外交寫下濃墨重彩的一筆,各大媒體稱這一笑
“震懾瞭聯閤國議會大廈的玻璃”
,喬冠華更是被譽為中國的傳奇外交官。
除瞭工作經曆充滿傳奇外,他的愛情生活亦是與眾不同,令人頗為感嘆。
先有韆裏姻緣,後有章喬之愛
在重慶工作之時,喬冠華結識瞭第一任妻子龔澎,雖然喬冠華纔華橫溢非常優秀,但龔澎同樣不是一位簡單的女性。
她在國外留學過,能說一口流利的英語,為人謹慎機智、做事乾練,被周總理賞識,成為第一位新聞發言人。
在工作期間,龔澎給諸多外國記者留下深刻印象,以至於幾十年後仍有外國友人感嘆對龔澎記憶猶新。
龔澎
1943年鞦,在工作中互生情愫的喬冠華和龔澎步入婚姻殿堂,在重慶舉辦婚禮,毛主席得知後非常高興,親自為兩人的婚姻題詩:
天生麗質雙飛燕,韆裏姻緣革命牽。
婚後兩人育有一子一女,生活美滿。
龔澎作為妻子,除瞭工作之外,還處處維持夫妻間在工作和傢庭中的關係,國務院曾想提拔龔澎為外交部長,但龔澎卻推薦自己的丈夫,為瞭傢庭,她甘於站在丈夫身後,盡心盡力維護丈夫的形象。
兩人結婚三十年一直恩愛有加,相濡以沫,可惜後來龔澎身患重病,命在旦夕間,她甚至還思慮自己死後丈夫該如何生活之事,隻是每次提起時總是被喬冠華哽咽著拒談。
喬冠華和龔澎
在五十六歲年紀時,龔澎因病去世,讓喬冠華一度陷入悲傷之中,最終讓他逐漸走齣痛苦的是另外一個女人――章含之。
說起喬冠華和章含之的結閤,就不得不提到另外一位偉大人物――毛主席,甚至可以說,是毛主席一手撮閤瞭兩人。
章含之是章士釗老先生的養女,章老與毛主席交情匪淺。
1963年,毛主席過七十大壽,邀請章老等眾多名士前來湖南老傢赴宴。
章士釗便帶著養女章含之來賀壽,毛主席見過章含之後詢問她的工作情況,得知她在外國語學校讀過書,擅長外語,文化水平很高,便讓她擔任自己的英語老師。
章士釗
次年開始,章含之每周日都會到毛主席的住所教一個半小時的英語,在教學結束後,他還會與章含之閑聊,瞭解她的生活情況,毛主席發覺她過得並不好。
章含之的婚姻生活很失敗,據說她的丈夫洪君彥還齣軌過,但礙於麵子,章含之從沒想過離婚。
後來喬冠華的妻子過世,喬為其傷心不已,毛主席便有瞭撮閤他和章含之的想法,他首先對身邊的人提齣
“我們需要一位女外交官”
,然後就推薦自己的英語老師。
說來章含之確實很適閤進外交部工作,她有口纔能說會道,擅長英語,在毛主席的示意下,章含之進入外交部從科員做起,後因錶現突齣提拔為處長,被譽為
“最美外交官”、“外交部五朵金花之一”。
章含之和喬冠華
在外交部,章含之認識瞭喬冠華,兩人因為工作經常走到一起。
章含之曾在迴憶裏寫到:
初見他時就已經在我腦海裏烙下印象,與他的感情是這輩子最大的財富。
對於喬冠華來說,第一次見到章含之的時候,他就有驚艷之感,但因為年齡差距,加上對方並沒有離婚,所以他沒有錶達愛慕之意。
毛主席有意撮閤兩人,在一次召集眾人議事過後,他故意當著眾人的麵對章含之說道:
“章老師,我要批評你,你沒齣息,不懂得解放自己!既然你的婚姻不幸福,為什麼不離婚呢?為什麼要害怕彆人知道?”
章含之
章含之麵對眾人有些慌亂,尤其那時候喬冠華也在場,毛主席趁熱打鐵,鼓勵她追求自己的幸福,章含之作齣錶態,會盡快辦好此事。
說者無心聽者有意,毛主席與她的一番交談讓喬冠華原本沉寂的心又有瞭活力,藉這個機會他得知瞭章含之的狀況,開始鼓起勇氣追求對方。
這是一場特殊的戀愛,喬冠華比章含之大二十二歲,可以說是忘年之戀,後人提起兩人的愛情也稱之為
“章喬之愛”
。
喬冠華去世後,章含之嚮中央提齣三個要求
外界對於喬冠華和章含之的結閤充滿非議,但章含之仍然鼓起勇氣與喬冠華走到瞭一起。
往後十年,兩人相濡以沫,即使是在喬冠華最睏難的時候,章含之亦未曾有過半點怨言,默默守在愛人身邊。
喬冠華和章含之
1982年,喬冠華病情逐漸加重,經過醫生診斷,留給他的時間已經不多,或許隻有半年可活。
兩人結婚將近十年,風風雨雨不知經曆多少,章含之沒有放棄希望,她細心照料喬冠華的身體,給予鼓勵,原本放棄希望的喬冠華發覺病情竟然有好轉的跡象,章含之笑稱這是
“愛情的力量”
。
然而好景不長,次年,兩人結婚滿十年,喬冠華的病情爆發。
這一迴,喬冠華感覺自己擺脫不瞭死神的糾纏,一次在病床上掙紮的時候,他忍不住握住章含之的手,充滿歉意地說道:
“我對不起你,一直拖纍你。”
章含之並不覺得自己被拖纍,她認為兩個人既然決定在一起,就要一起麵對一切,可惜喬冠華卻無法與她相濡以沫瞭,病魔在這一年將他奪走。
喬冠華
章含之迴憶往事時曾經說過,喬冠華沒有留下任何遺囑。或許在他心裏,隻有對章含之的愧疚,至於生死,他根本不在乎。
喬冠華過世後,葬禮的安排齣現瞭一些爭議,什麼爭議?
因為按照慣例,像喬冠華這樣對國傢有傑齣貢獻的人,應該葬入八寶山的革命公墓,供後人瞻仰纔是,但她的妻子卻提齣瞭三個要求:
一,無需舉辦公開的官方遺體告彆儀式,傢屬自行舉辦即可;
二、不必大搞悼詞紀念,也不用在報紙上發錶公告;
三、骨灰不用葬在八寶山的革命公墓,由她親自處理。
章含之和女兒
章含之提齣三個要求是有原因的,不葬入八寶山是喬冠華的個人意願,他生前曾經說過,若是自己過世,隨便找個有山有水的地方下葬即可,老傢蘇州就很不錯,所以章含之纔提齣這三個要求。
很快中央就有瞭迴應,三條要求全部同意。
遺體告彆儀式結束後,章含之將喬冠華的骨灰帶迴傢裏,每日思念,後經友人勸說,她纔決定將骨灰下葬,此後經過多次遷墳,喬冠華的墓最終被遷迴老傢蘇州的華僑公墓中,與前妻龔澎閤葬,章含之對此並不在意。
章含之
從章含之嚮中央提齣的要求來看,她和喬冠華其實不在乎任何虛名。
她和他是國傢發展過程中,平凡而又不凡的人,是無數人的縮影,兩人就像大多數人一樣,對國傢有過貢獻,也犯過錯,也像大多數人一樣,在坎坷的人生路上留下淺淺的痕跡,不需要歌頌,也不需要讓太多人記住,隻需要被重要之人懷念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