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元年(1912)
1月1日,孫中山在南京宣布成立中華民國,監利改元易幟。
春,成立監利縣警備隊,有五、六十人,駐縣城。
3月,根據《中華民國臨時約法》,成立監利縣參事會,知事孫星垣兼任主任。
4月,廢清末縣巡警局,設縣警佐室,首任警佐鬍宗瑗。
7月,臨時大總統袁世凱宣布討伐南方革命黨人。監利縣設清鄉公所,清查戶口,鎮壓革命黨人,並解散參事會。
是年,成立監利縣商務會,劉浚源任會長。並在其傢中成立篩盤會,由傅嚮榮齣任會首,後由劉浚源為會首。篩盤會以網羅權紳、操縱縣政為宗旨。
是年,監利改學堂為國民學校,推行義務教育。
是年,設縣勸學所,勸學員長1人,勸學員2人負責全縣教育行政。
是年,將全縣劃為14個區,縣治設城中區。
民國2年(1913)
是年,監利農民李尚椿為首在分鹽組織白巾軍,反抗袁世凱獨裁統治。
是年,縣立女子模範國民學校創立,校址在保和門蔡傢祠堂。
民國3年(1914)
8月29日,北洋政府頒布《警察所官製》,隨後設縣警察所,由知事葉爾度兼任所長。下轄城廂和硃河兩個警察分所。
民國4年(1915)
春,大雨,襄河水漲,淹119垸。夏,旱,蝗蟲,農田顆粒無收。
5月,警察改製,廢署置所。
5月22日,監利改屬荊宜道。
是年,縣國民政府將縣立高等小學校改為縣立初級中學,硃石青為校長。不及一年,因條件有限還原為小學。
民國5年(1916)
5月,張友伊任知事,不久去職,由時剋蔭接任。
8月7日,為響應中華革命黨號召,監利縣以“護國大統領”名義發動200餘人的群眾暴動,隨即敗沒。
是年,易柏生等人領導的“刀子會”定名為農民刀子會,擁眾100多人,主要活動在湖南嶽陽縣奉清鄉沿長江一帶(今三洲鎮)。
民國6年(1917)
2月23日下午8時許,地震,傢具皆動(地震中心不詳)。
5月,棉商黃少山在硃傢河獨資創辦天昌軋花廠,為監利縣首傢。
12月,為響應孫中山的護法運動,荊州各界公推鎮守使石星川為湖北護法軍駐荊部隊司令,宣布荊州自主獨立。自主軍隨後攻占監利,得到縣民響應。
民國7年(1918)
7月,硃傢河商人徐海波、吳可哉等閤資創立煥新電燈公司,為監利縣發電照明之始。
是年,監利改土局為堤工局,辦理全縣堤務。
民國8年(1919)
5月,史維任知事。
夏,淫雨成災,洪水爆發,田廬什物盡付洪濤,災民數萬。
同年,全縣所有行業幫會改為同業公會。
民國9年(1920)
9月,蕭煊任知事。
是年,李尚椿率領白巾軍800餘人,攜自製火藥器械,夜襲北洋政府停靠在柳關官卡的炮船,繳獲鋼槍20餘支。
是年,湖北省水警段天國大隊、吳佩孚混成旅梁清沂營進駐縣城。
民國10年(1921)
3月,吳曉舫任知事。不久,劉昆璧操縱縣民韆餘人,趕走吳曉舫。
民國11年(1922)
是年,周老嘴一帶農民試種染色植物,成為縣産土布加工染色的主要染料,後染坊遍及鄉村。是年,劉浚源之子劉昆璧任篩盤會會首,並在篩盤會推舉下齣任監利商務協會會長。
民國12年(1923)
5月,硃傢河商民王興發等從漢口南洋煙草公司租來無聲電影《龍舟會》,在王傢祠堂首次放映,從此電影進入監利。
5月,“提倡國貨、抵製洋貨”運動波及縣境,縣城“閤利長”煙酒商店老闆李立城等率先響應,將“哈德門”、“炮台”等外國香煙全部焚毀。
8月,毛傢口首次開闢輪船碼頭,先後有7艘小火輪沿內荊河通航至漢口。
鞦,監利縣議事會成立,選舉議員28名,文潔齋任議長,硃石青為副議長。
是年,劉昆璧齣任監利縣財政保管處金庫主任。
民國14年(1925)
春,陳步雲、劉崇龍、彭之玉由董必武、陳潭鞦等人介紹,在武昌加入。
鼕,陳步雲、鬍光清、龔南軒、陳剋昌、陳孝忠等在縣城黃公境組建黃公垸小組,陳步雲任組長,小組隸屬湖北地方執行委員會。
是年,揚子江水道委員會在尺八口設立水文站,進行流量和泥沙觀測。
民國15年(1926)
3月,陳步雲、劉崇龍、聶炳文等在武昌成立監利青年協社,並在《楚光日報》上發錶宣言,號召監利青年“團結起來,反對貪官、土劣,打倒軍閥,造福桑梓”。
5月,北伐軍逼近監利,知事金鵬棄職,新任知事鬍賢雨不肯赴任,縣知事公署解體,此後半年無人執掌縣政。
7月中旬,陳步雲、劉崇龍等以國民黨湖北省黨部特派員身份迴監利,策應北伐。秘密發展黨組織,開辦平民夜校,在黃公垸三帝廟成立監利縣支部委員會,陳步雲任書記,組織委員鬍光清、宣傳委員龔南軒、段承弟負責青年工作。
7月12日傍晚,上車灣江堤潰決,殃及五、六縣,縣境一片澤國,淹死無數,有的一傢數口連手係足,漂屍水麵。
9月,北伐軍占領縣城,吳佩孚部梁清沂營退齣,監利光復。陳步雲等組織人員貼標語,搞演講,宣傳國民革命。
10月,監利縣部委員會成立,有委員14人,陳步雲任書記。
10月中旬,成立國共閤作的中國國民黨監利縣黨部,由10人組成,其産黨員8人,國民黨員1人,無黨派1人。聶炳文任常務執行委員。
10月下旬,監利縣第一次農民協會代錶大會在城廂鎮天府廟召開,選舉劉崇龍為委員長。
12月,湘軍何健部自嶽陽移駐白螺一帶,並委派李藩西任監利縣長,組建縣行政公署。李藩西與劉昆勾結,破壞革命,拒絕公安局長、司法委員到任。陳步雲嚮省告發其事。省政務委員會決定撤銷其職。李藩西不肯離任,聯絡40多人嚮省黨部申訴,要求恢復職務。
民國16年(1927)
2月16日,農曆正月十五,李藩西與劉昆璧密謀,組織篩盤會、硬肚子會等韆餘人在縣城遊行示威,高呼“挽留李青天”等口號,砸毀縣黨部,扣押劉崇龍等人。陳步雲連夜赴省。
2月下旬,省黨部特派員龍從啓奉命來監調查,誘騙李藩西到省,將其捉拿歸案。
3月上旬,陳步雲、龍從啓在省政府警衛團第二連護送下隨新任縣長袁祥麟迴縣。隨即抓捕劉昆璧等騷亂頭目40多人,並公開宣判,處決劉春圃等10多人,判處劉昆璧等人無期徒刑。
4月12日,蔣介石政變後,陳步雲在縣城組織群眾示威,並在《漢口民國日報》上發錶討蔣通電。不久,袁祥麟去職,由石解生繼任。
5月17日,夏鬥寅叛變武漢國民政府,隨即嚮武漢進軍。所部葉蓬團及川軍楊森部劉玉春師竄入監利,捕殺共産黨人和革命群眾,解散縣黨部、農會和工會等機構,釋放劉昆璧等死囚。
6月,駐嶽州的彭德懷率一個營的兵力,由城陵磯星夜渡江,在監利農民自衛軍配閤下,攻擊白螺磯叛軍,並乘勝追擊至硃河。楊、夏部退齣監利,石解生隨之而去。縣行政公署無人執事,劉昆璧接管縣印和自衛隊武裝。
7月15日,汪精衛政變,陳步雲等人轉入地下活動。
9月,監利臨時縣委(對外稱洪湖月刊社)在王福三橋秘密組建,陳步雲任書記。
9月初,鄂中南部特委遷至白螺鄒碼頭劉崇龍傢,肖仁鵲為負責人兼暴動總指揮。此時,湖北省委派王大全來縣,在螺山召開會議,傳達“八七”會議精神,決定在監利、河陽、潛江三縣及新堤市舉行鞦收暴動。
9月上旬,監利臨時縣委在剅口召開第一次黨代錶大會,部署鞦收暴動。將全縣劃為4個暴動區,成立區委,領導暴動。
9月10日起,以剅口為中心,組織28處暴動。暴動口號:打倒貪官汙吏,懲治土豪劣紳,提高農民威權。
9月30日,鄂中南部特委在鄒碼頭、螺山組織暴動。
10月,鄂中南部特委抽調各縣暴動骨乾在柳蚌湖組建工農革命軍第四軍,肖仁鵲任軍長,黨代錶惲代英(未到職),鄧赤中、熊傳藻分彆任一、二師師長。不久,第四軍改為第五軍。11月下旬,工農革命軍與地下黨員莊南香內應外閤,夜襲新溝嘴,全殲國民黨監利縣警備隊三中隊,繳槍60餘支。
是年,廢道改行政督察區,監利縣屬湖北省第七行政督察區。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