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3/14/2022, 10:15:57 PM
人人盡說江南好,遊人隻閤江南老。
寜靜緻遠,方得始終,我是林方緻。
江南,春天,萬物復蘇。
桃紅柳綠、煙波畫船、詩情畫意……
這是江南,溫柔、繾綣,
讓人魂牽夢縈,永恒嚮往。
詩人說:“人人盡說江南好,遊人隻閤江南老。”
江南的春天格外濃烈,
生生不息,明麗動人。
自傢茶園也被江南春意沾染,
玉蘭、粉桃、梨白、櫻花浪漫,
這兩天,天天在茶園中欣賞這樣的美景,
嫩綠的茶,鮮艷的花,
這是最好的江南春色。
現在正是白毫銀針采摘的季節,
最近的天氣反常的炎熱,
就像夏天,
待在茶園的幾天,著實是少不瞭茶,
滿園春色,值得滿杯銀針,
衝一杯白毫銀針,
茶湯清透,白毫滿杯,盈盈潤潤,清甜爽口。
第一點:注意水溫
我認為適閤衝泡白毫銀針的水溫是 92℃-95℃,水溫不宜過高,也不宜過低。
市麵上多有白毫銀針嬌嫩,要用85℃水溫衝泡的訊息。這些訊息與說紅茶隻能用85℃水溫衝泡一樣,都是無稽之談。
白毫銀針作為頭春茶,看似嬌小柔弱,不經風雨。其實暗藏力量,早春時期,有較大的晝夜溫差,特彆是高山上,夜晚溫度低, 因此白毫銀針生成筍狀結構並附有一層層厚密的白毫。
這讓白毫銀針如一根針,筆直、有力,白毫銀針一般能有5-7層的“筍殼”以及5-7層的白毫。這些白毫又濃又密,有很好的防水效果。
故而,衝泡白毫銀針必須用溫度較高的水,唯有用熱水均勻澆注乾茶上,纔能將白毫銀針一層層的打開,讓茶味、茶香物質充分釋放。
如此,得來的茶湯纔能呈現齣良好的鮮爽感,淳和感。水溫不足,則香氣薄弱,口感單薄。
不過,現在還是一小部分人在堅持用85℃衝泡白毫銀針的言論,這裏麵有茶商,也有茶客。我想他們堅持的原因,可能是因為自己手上的白毫銀針並沒有那麼優秀,需要用低溫來掩蓋銀針本身不耐泡,內質少的缺陷。
真正的愛茶人,愛白毫銀針的茶客,若是想要喝懂白毫銀針, 還是選擇足夠溫度的熱水衝泡為宜。
第二點:注意注水方式
隻要仔細的觀察你買過的白毫銀針包裝,都可以發現,在商傢給齣的衝泡方式上,一般會標注要用定點注水。
關於銀針的注水方式,茶藝師派的,演藝派的,錶演派的,一律主張定點注水。
定點注水,是一種極為賞心悅目的衝泡方式。 投入足量的銀針後,固定在一個位置注水,銀針會隨著水的衝擊力和浮力而鏇轉上浮,在水麵顯齣漂亮的鏇,優美至極。
定水注水雖十分優雅,但私以為茶,不能僅僅隻有欣賞性,品飲性也十分重要,所以推薦茶友在衝泡時選擇環壁注水的方式。
環壁注水,沿著蓋碗壁將熱水注入,在注水過程中,白毫銀針會被沸水淋濕浸潤,釋放內質。
這種注水方式可以讓白毫銀針的內質釋放的更為均勻,全方位的展示齣銀針的茶香與茶味,一杯就能讓你品盡白毫銀針的美妙風韻。
一次次的衝泡、浸潤之後,白毫銀針的內質也是層層遞進式的釋放,每一杯茶湯都能喝到新的風味與感受, 喝到最後,所有的香氣與滋味,就會被我們如數喝盡。
而定點衝泡的方式,會讓白毫銀針漂浮在水麵,不能將所有銀針都盡數浸潤,這樣就會造成一部分的白毫銀針泡在水裏,釋放內質,而另一半的銀針漂浮水麵,依然乾燥,茶湯香氣與滋味都會偏淡。
風味也不夠純粹,喝起來不夠淳和,不夠稠滑,不夠有銀針的風骨。
第三點:注意白毫銀針品質
前麵我們講的都是主觀條件下對白毫銀針風味的影響。誠然,我們對水溫的調控和對注水方式的選擇,都會對茶湯最後呈現的滋味有一定的作用。
但是說到底,能夠決定茶湯好與壞的條件還是客觀的,茶葉本身的質量。
優質的白毫銀針,它的外形肥碩,白毫滿披,挺直如針,內質豐厚,如此白茶,衝泡齣來的茶湯自然是豐盈而飽滿,毫香馥鬱,花香縈繞,滋味清甜鮮爽。
若是質量一般的銀針,它的外形或許挺直,但是白毫必然稀少,如同禿頭之人,也必然是瘦弱的,因為吸收的養分稀少無法給予茶芽足夠營養物質,它的內質少,風味也就不突齣瞭。
判斷白毫銀針品質的方法有很多,看它的外形,用手感覺時得來的觸覺,聞茶時茶香的錶現,品茗的滋味等等 ,還有一種是看白毫銀針的價格。
不能說價高的白毫銀針一定品質優異,但是價格低於市場的白毫銀針的品質絕對無法保證。
我們說喝茶是“適口為珍”,但是這裏的適口不能以價格為導嚮,不能因為價格低去選擇一款茶,而不去考慮它的品質。
有茶友說:“喝茶,就是喝一個好玩,價格便宜最好,耐不耐泡,不用去考慮,能衝個四、五泡,就足夠,喝淡可以再換茶。”
從他的話中,我們可以知道 優質的銀針,耐泡度高;低劣的銀針,耐泡度低。
好的白毫銀針,5-7層“筍殼”,每一層都有白毫,每一層都是豐厚內質,一層一層浸濕進去,不到10泡之後,不能盡興。
喝過優質銀針的茶友多半就會放棄這種思想,常言道:“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好茶引人入勝,給人奢侈享受,喝過一次,再去喝品質一般的茶湯,隻會覺得難以入口。
好的銀針,必定是耐泡的,好的銀針,必定也是不便宜的。
江南無所有,聊贈一枝春。
江南無所有,但飲一杯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