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4/9/2022, 8:07:26 PM
黑龍江省的曆史絕不止於我們所知道的那樣,1949年5月,結閤當時的政治背景,嫩江省和黑龍江省閤並為新的省份,這就是如今我們口中的黑龍江省。
15日,黑龍江省人民政府正式成立,省政府成立當天,
一位頗具傳奇的人物擔任瞭首任省長。
此人正是於毅夫,關於於毅夫,可能東三省的人民比較熟識,
其他地區的人們對他就比較陌生瞭。有關他的介紹,我們一一展開。
01
1903年,滿清政府的統治已經搖搖欲墜,於毅夫在這種環境下生於吉林雙城,和絕大多數孩子不一樣的是,於毅夫生於地主傢庭。有瞭這層特殊的傢庭色彩,
於毅夫在求學的道路上很幸運地走瞭下去。
少年時期的於毅夫遭遇瞭傢道中落,他的父親曾經追隨過孫中山先生,但後來因為辛亥革命的成果被袁世凱竊取,身為黑龍江省宣撫使的父親很快被當地軍閥通緝。
為瞭躲避禍事,父親隻能舉傢遷往天津。
1918年,15歲的於毅夫順利考入南開中學。不過兩年時間,於毅夫就被破格錄入瞭同濟大學。在同濟大學學習期間,於毅夫積極接受先進思想,並於1922年考入北京平民大學
。在北京的學習生活期間,於毅夫曾多次參加愛國運動。
也正因為愛國運動的參與,於毅夫不得已在1924年轉入燕京大學。值得一提的是,於毅夫在這裏遇到瞭寫下“再彆康橋”的徐誌摩,要知道,於毅夫在文學創作上也頗有造詣,
二人相見可謂是興趣相投,很快便成為摯友。
在燕大讀書期間,憑藉著妙筆生花的筆杆子,再加上高漲的愛國情緒,於毅夫擔任瞭學校的學生會主席。此時,“318慘案”正浮現在國人的腦海當中,久久揮之不去。
於毅夫在積極響應下,帶領本校同學上街發起瞭遊行示威活動。
02
畢業當年,於毅夫放棄瞭文學工作,他看清楚瞭當時的國傢局勢,毅然決然選擇投筆從戎,第二天就扛槍參加瞭北伐戰爭。
可惜的是,為期不到兩年時間的大革命很快失敗,蔣介石、汪精衛先後發動反革命政變。
於毅夫看準時機逃瞭齣來,他不願意繼續為國民黨效力,因為在國傢這種危難時刻,蔣介石和汪精衛各自選擇瞭叛變革命,跟著他們拯救不瞭國傢。退齣革命軍之後,於毅夫迴到瞭東北任職。
很快,“九一八事變”爆發,東三省很快淪陷。於毅夫不得已隻能迴到北平再做規劃,聽到於毅夫迴到北平的消息之後,國民黨便嚮他伸齣瞭橄欖枝,但於毅夫並不看好國民黨。1933年,在我黨的努力下,於毅夫開始參加瞭我黨地下情報工作。
1936年7月,於毅夫爭取加入瞭共産黨。年底西安事變爆發,於毅夫瞅準時機,連夜趕迴瞭東北主持宣傳工作,並組建瞭東北救亡總會。這個機構的主要工作任務就是嚮原來的東北將領們宣講抗日救國的思想,希望他們可以帶領部隊扛起槍,
將盤踞在東三省的日軍趕齣去。
抗日戰爭期間,憑藉著一把齣色的筆杆子,於毅夫屢任文科工作要職。但與此同時,他也沒有放下槍杆子,和其他同誌們一樣,積極參與敵後武裝抗日工作。
為東北抗日根據地的鞏固和壯大付齣瞭很大的努力。
03
解放戰爭期間,於毅夫在黨組織的推選下,順利當選瞭嫩江省主席。次年,他又調任瞭黑龍江省主席。彼時的嫩江和黑龍江,還是兩個單獨並存的人民政府。內戰勝利之前,於毅夫一直投身於黑龍江地區的農業、工業恢復工作,
給遼瀋戰役的後勤工作提供瞭極大保障。
新中國成立之後,嫩江省和黑龍江省閤並為新的人民政府,即黑龍江省。正在中央考慮任命誰去擔任省長的時候,陳毅元帥嚮上呈遞瞭一份建議:他希望可以任命於毅夫繼續留在那裏,畢竟他在那裏已經有瞭五年多時間的工作經驗。
黑龍江省長任滿之後,於毅夫又被派去瞭吉林擔任要職。總而言之,從東三省淪落到日軍的鐵蹄之下伊始,於毅夫就把全部心血都放在瞭拯救國傢民族於危難之中,革命時期積極投身革命,建設時期繼續衝在第一綫。
不管走到哪裏,不管身居何職,於毅夫都是我黨的好同誌,國傢和人民的好子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