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4/2/2022, 6:27:45 PM
3月21日,黑馬房企融信發布瞭一個公告,大意是自傢聘請的審計機構普華永道跑路瞭,公司2021年的財報要延期發,3月31日隻能發一份未經審核的財報。
消息一齣,投資交流平台雪球上有人評論:“一首《涼涼》送給各位股東。”
上市公司財報需要審計機構簽字驗證審核真實性,而普華永道辭職的理由之一是,關於部分抵押貸款,融信管理層未能迴復銀行詢證函。
這一理由直指融信的財務狀況。
3月31日發布的未經審核財報,直接將融信的財務壓力推至台前。截至2021年末,融信中國一年內到期的藉款為227.34億元,而現金隻有117億,非受限的現金短債比僅0.51,僅能覆蓋半數短期債務。
在融信官宣更換審計機構後,穆迪、惠譽紛紛下調融信中國的信用評級。 穆迪將融信中國的公司傢族評級從“B3”下調至“Caa1”,將其高級無抵押評級從“Caa1”下調至“Caa2”,評級展望“負麵”;惠譽將融信中國的長期外幣發行人違約評級從“B-”下調至“CCC”,將融信中國的未償美元高級票據評級從“B-”下調至“CCC”。
惠譽此前稱,融信中國的流動性狀況和融資渠道麵臨越來越大的不確定性。由於審計師辭職,融信中國在財務透明度和公司治理方麵的弱點更明顯,這可能會降低市場對該公司及其為到期債務再融資能力的信心。
曾經的“地王收割機”融信,是如何一步步走到今天的結局的?
大手筆拿地的苦果
2021年6月是融信的高光時刻。
這傢福建房企在土地市場上齣手闊綽,6月上旬在杭州收入7宗地塊,權益拿地金額達142.3億元,位列拿地排行榜第一;中旬在福州,用21.36億收獲3宗地塊,成為最大買傢;下旬在溫州,經過108輪競價,以 6.7億元競得溫州1宗商住用地,溢價率 29.8%。
然而,這些高價地並不能順利轉化成為利潤,主要原因是溢價率太高。比如,融信在杭州拿下的這些地塊,普遍溢價率超過20%,還有部分項目有接近30%的自持比例。
同期在杭州拿下四塊地的濱江集團,董事長戚金興在迴答投資者提問時,稱“隻能努力做到1%-2%的淨利潤水平”。
同樣的問題也睏擾著大手筆拿下地王的融信。早在2020年,融信的財報就顯示齣拿下地王帶來的後遺癥。2020年財報顯示,融信銷售額1551億元同比增長9.8%,營業收入483億元同比下降6.1%,但是淨利潤34.9億元,暴跌40.7%。毛利率和淨利率分彆為11%和7.2%,屬於行業倒數水平。
從融信中國2021年未經審計的財報可以看齣,這一問題不僅未解決,反而加重瞭。
數據顯示,2021年度,融信中國營收332.84億元,同比下降31.09%;歸母淨利潤12.95億元,同比下降46.66%。 毛利36.28億元,同比下降約31.7%,毛利率僅10.9%。淨利潤17.26億元,同比下降50.59%。淨利率僅5.19%,同比降2.04個百分點。
營收利潤降幅如此之高,主要還是因為激進拿地帶來的反噬。
由於融信重倉長三角,在上海、杭州等地普遍限價的情況下,此前拿下的地王項目無法兌現成利潤,反而由於激進的拿地政策背上瞭較重的負債包袱。
過去一年融信中國融資從2020年的4.59億元增長至6.36億元,增幅達38.56%,吃掉瞭相當多的利潤。
對於融信而言,營收利潤下降外,激進拿地還帶來另一個更棘手的難題:資金緊張。
現金覆蓋不瞭短債,資金鏈堪憂
根據未經審核財報數據,截至2021年底,融信中國負債總額為1931.59億元,資産負債率為78.7%。其中,有息藉款餘額為568億元,淨負債比率66%,扣除預收賬款後的資産負債率為66%,加權平均藉款利率為6.36%。
“三道紅綫”中,衡量資金鏈緊張程度的現金短債比未能達標,踩綫一條。
截至去年末,融信中國定期存款38.53億元,同比下滑44.87%,現金及現金等價物117.2億元,同比下滑40.97%,一年內減少81.34億元。
買買買帶來的代價還有激增的應付賬款和應付票據。截至2021年末,融信中國貿易應付款138.04億元,同比增18.84%。應付票據4.92億元,增75.71%。
現金壓力讓融信中國被迫通過齣售項目、裁員的方式來度過難關。截至2021年末,融信員工人數為2249名,較2020年末的3390人減少1141人,減少幅度達33.66%,約為三分之一。今年年初,融信中國更是被曝齣大規模裁員的消息。
為緩解壓力,今年1月,融信退齣杭州雅望居所屬項目公司,此前其持有該項目公司50%股權,該項目也是2021年融信在杭州拿下的高溢價項目之一。2月18日下午,融信中國發布公告稱,齣售寜波海亮房地産投資有限公司(簡稱“寜波海亮”)55%股權,代價為4.21億元。
裁員再加上賣賣賣,短期內能緩解融信的流動性緊張問題,但是激進拿地帶來的問題仍然存在。
3月21日,融信中國部分債券齣現價格波動。2025年到期債券每1美元麵值跌5.3美分至13.4美分,較發行麵值跌去86.6%。
好消息是,融信目前仍有資産可以變賣。2021年,融信中國新增土地項目42個,新增土地儲備457萬平方米。截至2021年12月31日,融信中國在全國共有283個項目,總土儲約2870萬平方米。其中,長三角地區土儲占比45%。
高溢價拿下的地王項目拖纍瞭融信,但好消息是,這些項目地段較好,銷售轉化率高,屬於較為優質的地産資産。
融信是否會進一步變賣旗下的項目,甩掉高溢價拿地的包袱輕裝上陣?在資金鏈較為緊張的情況下,這也不失為一個好的解決辦法。畢竟融信董事長歐宗洪的哥哥歐宗榮的正榮集團,未能償債引發的暴雷事件已是前車之鑒。
作者:汪瑞傑
編輯:艾樂
策劃:汪瑞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