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5/20/2022, 9:03:29 PM
作者:��安歌,來源:唐詩宋詞古詩詞(ID:tsgsc8)
小滿是夏日的第二個節氣,很多夏天成熟的農作物開始飽滿,因仍未完全飽滿,則稱為“小滿”,又有說法此節氣體現著老祖宗對生活的期許: 小滿即安,知足常樂。
因著雨水豐滿,氣溫上升,小滿自古就是詩人筆下寓意希望和勞動的時節象徵,在和小滿相關的詩詞中,無一不是充滿著濃濃的生活氣息,呈現著一副積極嚮上的期望景象。
夜鶯啼綠柳,皓月醒長空。
最愛壟頭麥,迎風笑落紅。
――宋・歐陽修《五絕・小滿》
歐陽修平鋪直敘地描寫瞭在小滿時看到的風景,柳樹枝頭早已是茂盛生長,夜鶯充滿著生命力地啼叫著,大地呈現一副萬物迎來成熟的樣子,天上的明月照亮瞭整片夜空,而作者最喜歡的,還是這個季節那風中搖擺的麥子,仿佛微笑看著那滿地春天過去後的落花。
春去夏來,很多春日盛開的花不得不麵對一地落紅的結局,這在很多詩人看來是春天終將過去、無力挽留美好的悲觀象徵,而對於歐陽修來說,夏天時節的這副走嚮成熟的景色,一樣值得期待,那仿佛在笑落花的麥子,何嘗不是寓意著新的美好接踵而來的希望呢。
子規聲裏雨如煙,潤逼紅綃透客氈。
映水黃梅多半老,鄰傢蠶熟麥鞦天。
――元・元淮《小滿》
元淮的這首《小滿》同樣是從這個節氣的景色齣發,描寫瞭小滿時節的環境特點。子歸鳥在小雨中歌唱,天氣潮濕且悶熱,黃梅已大半成熟,桑蠶和小麥,都在預見著成熟季節的到來。
子歸鳥、雨水、黃梅,這些都是小滿這個節氣典型的景色代錶之一,這樣的情形下,正是田間人們忙著勞作的日子,黃梅現在還僅是“半老”,而麥子也還沒有完全成熟,勞動人民的辛苦和勤勞正是讓它們走嚮大豐收,全詩作者對眼前一片充滿積極勞作的景象錶達著喜愛,對小滿過後將迎來的生活充滿希望。
小滿氣全時,如何靡草衰。
田傢私黍稷,方伯問蠶絲。
杏麥修鐮釤,�A�曄�棘籬。
嚮來看苦菜,獨秀也何為?
――唐・元稹《詠廿四氣詩・小滿四月中》
小滿的節氣雨水豐富,萬物滋養,但是不適閤夏季生長或是花期短暫的花草,它們在這個時節走嚮衰落,這原本是個看起來有些消極的景象,但畢竟小滿預示著有更多作物和植物將迎來繁盛,因此在元稹的筆下,雖有小部分花草與春天一同消逝,但整體景色呈現的依舊是枝繁葉茂。
元稹同樣描寫瞭小滿時節大傢的勞作場景,屬於這個季節的苦菜也在滿地盛開,它不似生命力脆弱的小草,並不會枯萎,反而成為瞭農民們勞作時可以觸手可及的食物。農民關心著農作物的長勢,官員們過問著蠶絲的收成,滿目都是農耕工具和繁忙的人們,揮灑汗水的熱鬧農忙景象躍然而齣。
調劑陰晴作好年,麥寒豆暖兩周鏇。
枇杷黃後楊梅紫,正是農傢小滿天。
――清・王泰偕《吳門竹枝詞四首・其四》
王泰偕的這首詩作主要通過描寫小滿節氣後即將成熟的作物或水果,錶達小滿帶來的美好希望。
小滿過後,各地雨水增加,雖整日陰雨綿綿,但並不覺得沮喪,因為這是滋養作物,帶來好收成的前兆。
小滿之時,麥穗開始抽芽,枇杷,楊梅這些夏季水果也即將上市,這是農傢裏小滿時的樣子,也是這世間進入初夏後滿懷期待和希望的體現。
靜觀群動亦勞哉,豈獨吾為旅食催。
雞唱未圓天已曉,蛙鳴初散雨還來。
清和入序殊無暑,小滿先時政有雷。
酒賤茶饒新而熟,不妨乘興且徘徊。
――清・鞏豐《晨徵》
鞏豐的詩中對小滿時的環境描寫比較全麵,從天氣氣候、動物植物的多種變化代錶小滿後一切發生的改變。
夏日到來,白天變長,雞還未打鳴天就大亮,雨水頗多,蛙鳴陣陣。雖然意味著進入夏日,但是小滿時節還不似酷暑那般炎熱,並且時不時伴有雷聲和雨水。人們開始瞭一年中最辛苦的勞作時間之一,熱鬧且繁忙,四處充滿瞭生活氣息。
鞏豐是在晨起遠徵的路途中看到這番景象,這種充滿積極生活的狀態,天地萬物亟待成熟的樣子,無疑是讓他感受到瞭希望和喜悅,於是他在詩的最後說道,不妨放慢腳步,徘徊片刻。
是啊,小滿時的自然和人文景色皆是美麗,何不好地看看。同時,作者又何嘗不是在錶達,若人生知足常樂,多發現身邊的美景,又何至於忙於追趕和前行,忘記瞭流連和欣賞呢。
久晴泥路足風沙,杏子生仁楝謝花。
長是江南逢此日,滿林煙雨熟枇杷。
――明・李昌祺《小滿日口號》
李昌祺筆下的小滿時節與其他詩人有所不同,在大傢都認為該雷雨陣陣、連日陰雨的小滿時,李昌祺卻看到瞭已經晴朗很多天的小滿節氣,因著晴空,泥濘的小路都揚起瞭風沙。可能是多雨的日子已過,杏子和枇杷都成片成熟,這大概就是江南小滿時最美麗的景色瞭。
雖說古語常講“小滿大滿江河滿”,但是李昌祺描述瞭一個天晴且看起來有些乾燥的小滿節氣,但是依舊看得齣作者對江南小滿這個季節的喜愛,無論是怎樣的天氣,小滿帶來的是作物和果實的成熟,這對於世人來說,就是這個節氣最大的期許和驚喜瞭。
西堂舊作春池夢,南國今逢小滿天。
重四巧排黃閣印,百分宜泛紫金船。
夜聞素月初生涯,曉看丹枝已屬賢。
萬種春紅都斂避,一庭槐日翠陰圓。
――明・項安世《十九弟生日》
關於小滿的作品多是錶達對節氣和環境的喜愛,但是對於有的人來說,這個時候也另有含義。
這首懷念親人的《十九弟生日》便是作者在小滿這日觸景生情,錶達思念。在這樣的思緒下,所有的景物都寄托著懷念和哀思。
初夏的風景依舊美麗,繁花盛開後迎來鬱鬱蔥蔥的參天樹木,池塘中蓄水充沛,皎潔的月亮掛在晴朗的夜空,小滿之後萬物嚮著更有生命力的樣子發展。然而,逝去的親人已看不到此番景象瞭,但是這些風景裏,也定有遠方親人間的牽掛與問候。
昨夜玉盤沉大江,夜來忽夢薺麥香。
時人但隻餐中飽,莫忘舊時苦菜黃。
――唐・劉長卿《小滿》
劉長卿的《小滿》是藉助描寫小滿節氣後的農作變化,來敘事道理的詩作。
作者上來先寫這個時節中重要的環境變化,他說,昨夜感受月亮仿佛沉入瞭大江中,錶達此時夜空和江麵的晴朗平靜,同時說明小滿過後,時間進入夏季,白天的時間也在慢慢增加。
作者緊接著描寫瞭自己在這樣的夜晚中所夢情景,仿佛聞到瞭蕎麥的香氣,眼下作物逐漸成熟,這份香氣寓意著傢傢戶戶的豐收和喜悅,可見此時作者心情的舒暢。
詩的下半部分著重講述道理,麵對如今小滿過後即將迎來的豐收,現在每傢每戶都可以過上吃飽的日子瞭,但是這樣的生活卻來之不易,作者告誡世人,珍惜眼下的生活,不要忘記曾經那些吃糠咽菜的日子,舊時靠苦菜艱難度日,哪裏能想到現在滿心等待豐收的喜悅和希望心情呢。
繅作繅車急急作,
東傢煮繭玉滿鑊,西傢�運墾┞��l。
汝傢蠶遲猶未箔,小滿已過棗花落。
夏葉食多銀甕薄,待得女繅渠已著。
懶歸兒,聽禽言,
一步落人後,百步輸人先。
鞦風寒,衣衫單。
――宋・邵定《繅車》
有一種說法是小滿是蠶神的誕生之日,因此在江浙等地有祈蠶節風俗,主要是由於小滿過後就會有新的蠶絲上市,大傢皆滿懷期待,翹首以盼這絲綢旺季的到來。
這首《繅車》就描寫瞭傢傢戶戶繅絲的景象。因此,在小滿時,正是繁忙之時,若是動作遲瞭,便是眼睜睜看著小滿要過去瞭,棗花都要凋謝,錯過瞭最重要的勞作時節。
作者在詩中寫“一步落人後,百步輸人先”,便是通過描寫繅絲的規律來錶達隻有辛勤耕作,纔有更多收成的機會。此詩雖然著重寫小滿時繅絲的景象,但是富含哲理,蘊含人生“隻有付齣纔有收獲”的道理。
小滿初過上簇遲,落山肥繭白於脂。
費他三幼占風色,二月前頭蚤賣絲。
――清・查慎行《村傢四月詞》
關於寫小滿時繅絲的作品,這首《村傢四月詞》也是其一。
詩中具體寫齣瞭小滿時蠶生長的情形,蠶像白玉一樣,飽滿且白皙,這裏的農戶們都等著蠶迎來成熟,無一不是辛勤勞作,所有蠶戶都是忙碌且充滿希望,希望不久之後的蠶絲能賣齣個好價錢。
全詩雖然隻寫瞭繅絲這一件事,但是這些村戶們進入初夏後熱火朝天地勞作,揮灑希望汗水的模樣,在作者的筆下栩栩如生。
南風原頭吹百草,草木叢深茅捨小。
麥穗初齊稚子嬌,桑葉正肥蠶食飽。
老翁但喜歲年熟,餉婦安知時節好。
野棠梨密啼晚鶯,海石榴紅囀山鳥。
田傢此樂知者誰?我獨知之歸不早。
乞身當及強健時,顧我蹉跎已衰老。
――宋・歐陽修《歸田園四時樂春夏二首・其二》
關於小滿時節的作品,無論是風景描寫,還是四處呈現的生活狀態,大多是積極嚮上,蓬勃有力的模樣,而歐陽修的《歸田園四時樂春夏二首》則在這些美景外還錶露瞭些許消極情緒。
作者同樣先是描寫瞭這個時候的風景:溫暖的夏風吹著草木,透過小草搖擺的間隙看到錯落的小村莊茅捨,麥穗剛剛開始成熟,蠶也正在不斷長大,如此美麗的景色下,定居在這裏的人們卻無從欣賞,他們忙於勞作,每年的收成纔是內心最關注的事情,在大傢熱火朝天的勞動中,花草和鳥兒都加入這一派欣欣嚮榮的景象中。
然而,雖然作者非常喜愛小滿時這樣的風景,但詩的最後兩句作者頗有些遺憾,他感慨這樣好的田間美景,為何這麼晚纔意識到呢,我若是身體康健時來此地居住和歸隱該是多好,而現在已是年歲漸長,一方麵無力再從事更多體力勞動,另一方麵也白白浪費瞭那麼多時光沒有欣賞到這樣的祥和景象。
“小滿”聽詞意便是充滿希望和期盼,雖未完全豐富美滿,但是已顯露成熟和美好的兆頭,知足常樂的美麗,同樣值得贊嘆。
這個時節同時也正是人們開啓農忙,萬物走嚮最繁盛的開端,關於小滿的詩詞也多是描寫田間勞作,生機勃勃的生活景象。
一年又一年,春去鞦來自是各有期待,但是小滿的到來,一直是告訴著人們,這一年的豐收,指日可待。
-作者-
��安歌,一名熱愛文字和火鍋的正經少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