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新聞網 logo



許多偉大的思想傢都曾思考過宇宙的起源及其命運 但其中有些最重要的問題仍未解決。雖然宇宙大爆炸經常被誤認為是一個單獨的事件 你知道嗎?宇宙大爆炸還在發生,這是為什麼呢? - 趣味新聞網


許多偉大的思想傢都曾思考過宇宙的起源及其命運 但其中有些最重要的問題仍未解決。雖然宇宙大爆炸經常被誤認為是一個單獨的事件 你知道嗎?宇宙大爆炸還在發生,這是為什麼呢?


發表日期 3/5/2022, 9:24:26 AM



     趣味新聞網記者特別報導 : 許多偉大的思想傢都曾思考過宇宙的起源及其命運,但其中有些最重要的問題仍未解決。雖然宇宙大爆炸經常被誤認為是一個單獨的事件,但它實際上仍在進行中。這裏是天文在綫,今天我們將迴答這個精妙的問題:為什麼宇… .....


    

許多偉大的思想傢都曾思考過宇宙的起源及其命運,但其中有些最重要的問題仍未解決。雖然宇宙大爆炸經常被誤認為是一個單獨的事件,但它實際上仍在進行中。這裏是天文在綫,今天我們將迴答這個精妙的問題:為什麼宇宙大爆炸仍在發生?你是個追求真相的魔鬼嗎?

很多人都聽說過宇宙大爆炸,但是這個理論究竟意味著什麼?一個普遍的誤區是宇宙大爆炸解釋瞭宇宙的起源,但實際上並非如此。自人類誕生始,我們便試圖理解宇宙,但有些東西總是謎團!宇宙大爆炸是說――十八億年前――任何存在都被包裹在密度與溫度都無限的一點之中。最終,閘門打開,宇宙也展開。伴隨著逐漸的冷卻,宇宙依舊不斷展開得更多。

這個擁有無限密度與溫度的點被稱為奇點。奇點也被認為實際上存在於我們的宇宙之中,位於黑洞的中心。因為黑洞有著極大的質量,它的引力可以將任何周圍的東西拉嚮它,甚至是光。黑洞中心的引力奇點擁有幾近無限的密度。宇宙大爆炸理論假定宇宙曾經被壓縮成一個終極奇點,它的質量與引力足夠大,可以將所有物質固定在一個極小的點內。在奇點內,物質、能量,一切都被擠壓在一起。

與其他一切一樣,這個初始奇點也包括彼此之間無法區分的時間與空間。奇點內儲存著極其豐富的熱量,然後在某個特定的時刻,宇宙開始膨脹冷卻。是什麼引發瞭這次膨脹?宇宙大爆炸理論並未試圖迴答這個問題,但模型確實提供瞭關於宇宙曆史與可能未來的解釋。盡管理論名字如此,宇宙大概並非始於一個字麵意義上的爆炸,相反,它是時空的迅速膨脹,在這此期間我們在宇宙中所看到的基本構成要素被創造瞭齣來。並非一切都在遠離中心點,而是宇宙中的一切都在遠離其他一切。

換而言之,空間本身的規模正在增大。而另一方麵,物理物質是有限的。大爆炸宇宙論 [1] 可以追溯到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然而,反過來說這又源於愛因斯坦對艾薩剋・牛頓的萬有引力定律的質疑。廣義相對論錶明,萬有引力的本質是存在的質量對時空的彎麯 [2] ,盡管這隻有當涉及到巨大的物體時纔會真正地值得注意。愛因斯坦最初支持的觀點是靜態的宇宙,但其他的研究學傢,其中最顯著的是一位比利時牧師喬治・勒梅特[3],導齣瞭他的方程的解,暗示著宇宙正在膨脹。

第一個真正觀察到宇宙正在膨脹的是美國天文學傢愛德文・哈勃[4],他是建立在其同胞維斯托・斯利弗的工作基礎上的。1917年,斯利弗觀察到遙遠的星係離地球越來越遠。1929年,哈勃意識到這些星係不僅僅正在後退,還有它們正在以成比例的速度嚮外移動遠離我們。我們從何得知呢?秘密就在光之中。光就像聲音一樣以波的形式傳播。可以想象當一輛汽車加速從我們身旁飛馳而過時所發齣的聲音。隨著聲音的接近,每個聲波到達之間的時間就會越來越短。

然後當汽車行駛離我們遠去時,相反的情況發生,聲波的頻率會變得更低。這種現象被稱為多普勒效應[5],它也同樣適用於光,除瞭這一點,光是在顔色上的變化而不是在音調上。當一個物體嚮觀察者移動時,顔色會嚮光譜的藍色端移動。當他遠離時,可以觀察到紅移[5]。遙遠的星係都是紅移的,這意味著它們都在遠離銀河係。通過觀察宇宙論的紅移,哈勃得知宇宙正在膨脹。與多普勒效應不同的是,這種紅移並非是由於兩個物體之間的彼此遠離,而是因為它們之間的空間正在擴大。

來自與銀河係最近的螺鏇星係[6]的光,需要超過200萬年纔能到達地球。在傳播的過程中,光的波常會擴大。星係越遠則紅移的時間就會越長。因此,更遠的星係在以更快的速度後退。雖然,紅移是支持宇宙膨脹理論最具說服力的數據,但它並不是唯一的證據。在大爆炸發生約38萬年之後,宇宙已經膨脹及冷卻到足以讓原子形成。

周圍跳動的自由電子逐漸減少,這意味著源自宇宙大爆炸的電磁輻射不再被散射。這束古老的光叫宇宙微波背景,現如今仍然能夠在整個宇宙觀測到它。宇宙微波背景是宇宙初期的重要殘留物。在過去的138億年間,宇宙微波背景已經明顯冷卻下來;更為重要的是,輻射的溫度與其所處位置無關,無論處於宇宙邊緣還是銀河係,輻射溫度大緻都是相等的。

好吧――所以宇宙正在膨脹。

但膨脹的盡頭是什麼呢?

一切物質最終都會慢下來嗎?

或是在我們可預見的未來看不見終點?

最初,科學傢們認為:由於宇宙的巨大質量,引力可能會減緩膨脹的速率,甚至有可能把膨脹逆轉為大擠壓。但在1998年,大量對遙遠超新星的觀測發現,宇宙在不斷加快膨脹。

為什麼會這樣?

在這點上,人們所知甚少,但一些科學傢認為暗能量可能是原因所在。雖然恒星和星係體積巨大,但普通物質隻占宇宙的5%左右。剩下的95%被認為是暗物質和暗能量,但它們的存在仍然是個謎。光是暗能量就占瞭宇宙總能量的68%。

一種理論認為:暗能量實際上是“虛空”空間所特有的,宇宙膨脹它也隨之而增加。反過來,這種能量促使瞭膨脹速率的增大,形成瞭一個隻能持續加速的互促循環。

這也意味著,實際上我們要麵對的是“大撕裂”而不是“大擠壓”。

隨著膨脹持續加速和星係的漂移,宇宙會被一直拉伸,直到原子開始分裂。

無論未來會發生什麼,宇宙大爆炸是一個持續的過程,它能追溯到宇宙的最開始。已觀測到的星係發齣的紅移光以及逐漸冷卻的宇宙背景輻射,告訴我們宇宙隻會變得越來越大。

而這就是宇宙大爆炸仍在發生的原因所在。

參考資料:

[1] 大爆炸宇宙論 (The Big Bang Theory):主要觀點是認為宇宙曾有一段從熱到冷的演化史。在這個時期裏,宇宙體係在不斷的膨脹,使物質密度從密到稀的演化如同一次規模巨大的爆炸。

[2] 廣義相對論 (General Relativity):是描述物質間引力相互作用的理論。其基礎由阿爾伯特・愛因斯坦於1915年完成,1916年正式發錶。這一理論首次把引力場等效成時空的彎麯。

[3] 喬治・愛德華・勒梅特 :(1894年7月17日-1966年6月20日),比利時神父、宇宙學傢。

[4] 愛德文・鮑威爾・哈勃: (Edwin Powell Hubble,1889年11月20日―1953年9月28日),美國著名天文學傢,研究現代宇宙理論最著名的人物之一,河外天文學的奠基人和提供宇宙膨脹實例證據的第一人。他發現瞭大多數星係都存在紅移的現象,建立瞭哈勃定律,被認為是宇宙膨脹的有力證據。同時,他也是星係天文學的創始人和觀測宇宙學的開拓者,被稱為星係天文學之父。

[5] 多普勒效應: (Doppler effect) 是為紀念奧地利物理學傢及數學傢剋裏斯琴・約翰・多普勒(Christian Johann Doppler)而命名的,他於1842年首先提齣瞭這一理論。主要內容為物體輻射的波長因為波源和觀測者的相對運動而産生變化。在運動的波源前麵,波被壓縮,波長變得較短,頻率變得較高(藍移blue shift);在運動的波源後麵時,會産生相反的效應。波長變得較長,頻率變得較低(紅移redshift);波源的速度越高,所産生的效應越大。根據波紅(或藍)移的程度,可以計算齣波源循著觀測方嚮運動的速度。

[6] 螺鏇星係 (Spiral Galaxy):是由大量氣體、塵埃和又熱又亮的恒星所形成,有鏇臂結構的扁平狀星係。螺鏇星係是具有漩渦結構的河外星係,在哈勃的星係分類中用S代錶。

by:Yn_1324,?!?,瓦坎達中國分瓦

分享鏈接



看最新新聞就到趣味新聞網
quweinews.com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tag

相关新聞

人眼像素高達5.76億?遠沒有這麼多,但人眼的確很強大

人眼像素高達5.76億?遠沒有這麼多,但人眼的確很強大

    你知道人眼的像素是多少嗎? 這個問題其實是有些問題的,因為嚴格來講人眼是不能夠用像素來錶示的。所謂像素,是用來形容數字圖像清晰度的數值,每一個像素都代錶著一個獨立的顔色小格,這些小格的多少就決定瞭圖像的清晰度。舉個簡單的例子,一張數字圖像的像素為1800X1000,這就意味著這張圖像每一行有1800個像素,一共有1000行。顯然,人眼所看到的圖像並不是由一個個顔色小格所組成的,而是真實的光學影像,那麼為什麼又會有“人眼像素”一說呢?而且我們在很多地方都曾經看到過“人眼像素高達5.76億”的這種.......


今日驚蟄!宜齣門看世界

今日驚蟄!宜齣門看世界

    叮咚!您的2022年度“驚蟄”已配送到位,請活動腿腳拒絕“厭世癱”。 動植物們都蠢蠢欲動,準備展露伸手,身為有理想有抱負的人類哪有不參與的道理! 哪怕是走進自然,沉浸式觀摩萬物生長,多少也可以儲備知識。 韆萬彆信誓旦旦著急拍胸脯,說自己足夠瞭解它們,畢竟地球物種每年都要新增不少。 春來到 《中國生物物種名錄》2021版共收錄物種及種下單元127950個,包括物種115064個,種下單元12886個。 與2020相比新增瞭4833種和837個種下單元。 這還僅僅隻是我國的數據.......


太空碰撞:我們能避免一場災難嗎?科學傢這樣迴答

太空碰撞:我們能避免一場災難嗎?科學傢這樣迴答

    避免太空碰撞!看看這些可能給太空帶來新麵貌的小衛星們! 一場可能的太空碰撞,我們能避免嗎? 為每顆衛星配備推進係統就能解決問題嗎?或者我們可以用魚叉來撿垃圾? 來源:NASA 1957年,蘇聯將第一顆人造衛星送入軌道。這項任務被稱為Sputnik-1(俄語中的“衛星”),這是一顆設計用來廣播無綫電脈衝的簡單衛星。在接下來的63年裏,航天局和商業發射供應商進行瞭無數次太空發射。 到目前為止,這些發射中的絕大多數都是為瞭將衛星部署到近地軌道(LEO)。這些衛星的用途包括通信、科學研究、對地觀測.......


如果太空競賽永不停止,那會怎樣?答案或許你想不到

如果太空競賽永不停止,那會怎樣?答案或許你想不到

    大半個20世紀被冷戰占據著,緊張危險的外交衝突主要發生在美國和蘇聯之間,這兩個超級大國數年來,尤其是初期,為瞭特殊目的想在太空競賽中憑藉他們的軍事、工業、科技勝過對方。這已經為大傢所知。今天我們將迴答這個令人驚奇的問題:如果太空競賽永不停止,會怎樣呢? 美國宇航局標誌性的阿波羅項目在1970年停止,該項目成功將一名美國宇航員送上月球。如果蘇維埃科學傢謝爾蓋科羅廖夫在1966年沒去世,那一段特彆的曆史應該有不同的演繹。謝爾蓋科羅列夫被認為是早期蘇維埃航天計劃的強有力的後盾。科羅列夫在他的一生.......


科學菌:假如地球直徑1厘米,縮小的太陽係仍大得難以想象

科學菌:假如地球直徑1厘米,縮小的太陽係仍大得難以想象

    冥王星遠在太陽59億公裏之外,它仍舊在圍繞太陽公轉。旅行者一號已經飛離地球四十多年瞭,行程達到224億公裏。但是它還沒有離開太陽係。 太陽係究竟有多大呢?我們來從另一個角度瞭解一下太陽係的真實大小。假如地球直徑1厘米,同比例縮小後的太陽係會有多大呢?這樣我們就可以從衛星地圖上丈量一下縮小版的太陽係瞭。 先來瞭解一下真實的太陽係有多大?所有受到太陽引力影響而圍繞著太陽公轉的天體,都是屬於太陽係的。雖然現在大部分的太陽係還是未知領域,但是科學傢估計太陽的引力作用範圍可達2光年。若以理論上的長周.......


最偉大的黑人數學傢——布萊剋威爾,統計學領域的天纔

最偉大的黑人數學傢——布萊剋威爾,統計學領域的天纔

    大衛・哈羅德・布萊剋威爾(David Harold Blackwell)於1919年4月24日齣生在伊利諾斯州的森特羅利亞,是一個黑人傢庭的長子。他的父親是一名鐵路工人,從未上過高中。事實上,森特羅利亞是伊利諾斯州兩條原始鐵路綫的交匯處。這是一個由勞工組成的社區,他們為瞭微薄的工資而竭盡全力地工作。森特羅利亞正好是伊利諾斯州南部黑人和北部白人的交匯處。因此,它也是一個種族融閤的社區。 大衛是個早熟的孩子,他自學瞭閱讀,曾就讀於一所“混閤”高中,16歲高中畢業。1935年,他進入伊利諾伊大學.......


距離我們最近的黑洞係統實際上並沒有黑洞

距離我們最近的黑洞係統實際上並沒有黑洞

    2020年,歐洲南方天文颱(ESO)發現瞭距離地球最近的黑洞,它位於HR 6819係統中,距離地球僅1000光年。 曾經以為,黑洞真的可以距離我們那麼近(配圖為人類有史以來拍攝到的第一張黑洞照片) 但是最近,來自比利時的研究團隊研究發現,HR 6819內實際上並沒有黑洞,它是一個"吸血鬼"雙星係統。 ESO通過分析甚大望遠鏡觀測數據認為,HR 6819是一個具有黑洞的三星係統,一顆恒心以40天的公轉周期繞黑洞運行,另一顆恒星在更寬的軌道上運行。但來自比利時的研究團隊認為,這是一個雙星係統,.......


鑽入地殼20韆米!釋放能源600億年都用不完,美國波鑽究竟是啥?

鑽入地殼20韆米!釋放能源600億年都用不完,美國波鑽究竟是啥?

    根據《每日郵報》的報道,一傢來自麻省理工學院的初創公司,計劃開發齣一種全新的“波浪鑽頭”(英文名稱為:wave drill),簡稱:波鑽。 這傢公司聲稱,該鑽頭可以穿透到地下20公裏的深度,這樣人類就可以使用“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地熱能源,更關鍵地是這些能源都屬於清潔能源。 那是不是意味著,即使不用可控核聚變技術,人類也將引發新一輪的能源革命? 波浪鑽頭技術 能源問題從人類文明誕生以來就一直睏擾著我們,每一次工業革命的本質就是:能源革命。 第一次工業革命錶麵上是蒸汽機的使用,實際上是人類.......


人類什麼時候發現瞭鹽?為什麼人不吃鹽會渾身無力,動物卻不會

人類什麼時候發現瞭鹽?為什麼人不吃鹽會渾身無力,動物卻不會

    鹽的作用,實在是太大瞭。中國自古流傳一句老話“世界上最好吃的食物是鹽”。若是沒有鹽,調不齣食物的鮮味,沒有一絲鹹味的味道難以被人類的舌頭感知,如果沒有添加醬油、蠔油等其他自帶鹹味的調味品,食物根本難以下咽。 懂行的人,對鹽的體會更深一步。鹽不僅帶來瞭食物的美味,還為我們的身體提供營養物質。可能有些人不知道,如果人類不吃鹽,是會導緻身體虛弱無力,嚴重時甚至會導緻死亡。 從化學的角度來看,鹽的主要成分是95%的氯化鈉,我們攝取的就是鈉元素。鈉維持著我們身體細胞內液滲透壓,因此攝入鹽分,能夠.......


NASA這次登月要花多少錢?都花在哪瞭?

NASA這次登月要花多少錢?都花在哪瞭?

    1958年12月15日,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第一任局長托馬斯・格倫南(Thomas Keith Glennan)和工作人員坐在美國華盛頓的總部辦公室裏,聽取美國陸軍彈道導彈局(Army Ballistic Missile Agency,ABMA)韋恩赫爾・馮・布勞恩(Wernher von Braun)的簡報,這位主導瞭V-2火箭研發的德國火箭科學傢介紹瞭他們的多級火箭和火箭助推器計劃。 而後,便有瞭著名的阿波羅計劃(Apollo program)。 50多年後,NASA以阿波羅孿生姐姐.......


瑞典這個腦洞大開的科普項目,讓日月星辰任你攀

瑞典這個腦洞大開的科普項目,讓日月星辰任你攀

    跟著世界上最大的太陽係模型來一次宇宙旅行。 撰文 | 範明 太陽係是一個受太陽引力約束在一起,由若乾行星、小行星和彗星等組成的運動係統,包括太陽 (Sun ) 以及直接或間接圍繞太陽運動的天體。太陽係內肉眼可見的五顆行星 ―― 水星 (Mercury)、金星 (Venus)、火星 (Mars)、木星 (Jupiter)和土星 (Saturn) 早在史前就已被人類發現。古希臘先哲亞裏士多德 (Aristotle) 等基於當時的天象觀測提齣瞭“地心說”,希臘裔學者托勒密 (Claudius P.......


中國可燃冰儲量全球第一,開采有多難?未來有可能取代石油嗎?

中國可燃冰儲量全球第一,開采有多難?未來有可能取代石油嗎?

    綜述 可燃冰的發現,很是搶眼。 中國正在為清潔型能源的尋找謀劃路綫,後工業時代因發展需要所帶來的汙染,讓人們不得不對大自然的環境給予重新審視。也許我們對清潔型能源還知之甚少,但可燃冰若是能得到最大限度地利用,豈不是有利於韆鞦萬代的事情嗎? 隻是理想和現實還是存在很大的差距。 從理論上說,可燃冰將替代石油登上能源榜的熱搜。然而,現實的問題卻一個接著一個,開采可燃冰的路途如此艱辛、麯摺,我們究竟是選擇放棄,還是堅持呢?時間會給齣正確的答案嗎? 與其直接給齣肯定或否定的迴答,我們都得優先探討一下.......


銀河航天衛星總指揮:六顆衛星搭載遙感相機,可實現對地成像觀測

銀河航天衛星總指揮:六顆衛星搭載遙感相機,可實現對地成像觀測

    IT之傢 3 月 6 日消息,昨日(3 月 5 日)14 時 01 分,在我國西昌衛星發射中心,長徵二號丙運載火箭點火升空,成功將銀河航天 02 批 6 顆衛星和 1 顆暄銘星願微納衛星送入預定軌道。 IT之傢瞭解到,其中,銀河航天 02 批 6 顆衛星主要用於在軌驗證多星聯閤工作、星座組網布置、通信-遙感一體化技術。搭載的暄銘星願衛星是一顆 6U 遙感立方星。 據央視新聞報道,本次發射任務中的六顆衛星是我國自主研發的低軌寬帶通信衛星,運行軌道高度約為 500 公裏。 銀河航天係列衛星總指.......


歐空局尷尬瞭!發射在即,火箭沒瞭?俄羅斯:停你火箭,停發動機

歐空局尷尬瞭!發射在即,火箭沒瞭?俄羅斯:停你火箭,停發動機

    俄羅斯和歐空局一直保持深度的閤作關係,最典型的代錶就是一項名為ExoMars的火星探測任務。該計劃由俄羅斯航天局和歐洲航天局聯閤完成。計劃嚮火星上連續發射一大批漫步車探測器。 探測器部分由歐空局負責,發射所用的火箭由俄羅斯負責。 由於眾所周知的原因,俄羅斯國傢航空局已經宣布暫停該項目的閤作。 這件事完全是歐空局引起的,因為歐空局早前就發錶瞭一篇文章,說由於近期的局勢,決定延續和俄羅斯航天局就有關火星計劃的閤作。 俄羅斯航天局負責人羅戈津在推特上對歐空局的此項聲明也發錶瞭自己的評論:“歐.......


全國政協委員趙小津:中國空間站今年將全麵建成

全國政協委員趙小津:中國空間站今年將全麵建成

    光明網訊(記者蔡琳 肖春芳)從中國第一顆人造衛星“東方紅一號”成功升空到如今中國空間站即將進入建造階段,中國航天事業經曆數十年發展,在探索浩瀚宇宙的徵程上取得瞭諸多成就,航天精神也成為載人航天、深空探測、北鬥導航等一係列國傢重大專項圓滿完成的內在動力。 航天精神有著深厚的精神淵源和崇高的道德情懷,如何深入開展航天精神宣傳教育?今年兩會上,全國政協委員、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副院長趙小津建議,將航天精神教育融入大中小學思政教學體係。 “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將航天精神教育納入大中小學思政.......


【高中地理】高中自然地理必背知識點歸納,建議收藏!

【高中地理】高中自然地理必背知識點歸納,建議收藏!

    第一單元地圖專題 1、經度的遞變:嚮東度數增大為東經度,嚮西度數增大為西經度。 2、緯度的遞變:嚮北度數增大為北緯度,嚮南度數增大為南緯度。 3、緯綫的形狀和長度:互相平行的圓,赤道是最長的緯綫圈,由此往兩極逐漸縮短。 4、經綫的形狀和長度:所有經綫都是交於南北極點的半圓,長度都相等。 5、東西經的判斷:沿著自轉方嚮增大的是東經,減小的是西經。 6、南北緯的判斷:度數嚮北增大為北緯,嚮南增大為南緯。 7、東西半球的劃分:20°W往東至160°E為東半球,20°W往西至160°E為西半球。.......


【專題復習】高中地理過程性分析的原理與經典案例!

【專題復習】高中地理過程性分析的原理與經典案例!

    地理過程:是指地理事物和現象發生、發展、演變的過程,分為自然地理過程和人文地理過程。 自然地理過程:主要指地球錶層各自然地理係統和其他組成部分的形成與演變,如大氣的受熱過程、水循環過程、地殼物質循環過程等。 人文地理過程:是隨著人類活動而不斷變化的,如人口的增長、城市化發展、工業的集聚和擴散等。地理學研究的目標不僅在於解釋過去,更重要的在於服務現在、預測未來。 依據地理過程的時空尺度將其分為四類: 地理循環過程 地理演變過程 地理波動性過程 地理擴散過程 【設問形式】“說明三角洲位置變化的主要.......


NO.172 瘋狂一點通

NO.172 瘋狂一點通

    瘋狂一點通 - 瘋狂物理李楊悟理 - 01 課外物理 Crazy physics 研究人員提齣搜尋仙女星係星團的新方法 據介紹,仙女星係是距離銀河係最近的一個大型鏇渦星係,也是天文學傢研究星係形成與演化的理想天體物理實驗室。星團包括年輕的疏散星團、年老的球狀星團以及年輕的大質量星團。它們廣泛分布在星係從核球、盤到外暈的各個區域,記錄瞭星係早期形成與演化的曆史過程,是揭示星係集成曆史的絕佳工具。 長期以來,天文學傢一直緻力於對M31中星團的證認,以獲得完備的M31星團樣本。近年來的大視場測光.......


突破!6名航天員今年將“會師”太空

突破!6名航天員今年將“會師”太空

    2021年,中國航天驚喜連連, 以一年55次發射居世界首位, 共發射航天器115個, 載荷總質量191.19噸, 同比增長85.5%! 今年,中國航天又迎新任務, 其中有一項任務格外引人關注: 空間站將首次同時停靠 神舟十四號、十五號兩艘神舟載人飛船, 6名航天員將“會師”太空。 為啥同時安排6名航天員去太空“齣差”? 空間站能容納得下嗎? 楊利偉解答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載人航天工程副總設計師楊利偉解釋道: “空間站構建完成後,神十四、神十五航天員乘組共6人會共同在軌工作。這樣做,一是驗.......


【備考乾貨】中學地理解題必備10大技巧,附空白世界區域地理填圖

【備考乾貨】中學地理解題必備10大技巧,附空白世界區域地理填圖

    1.區地理位置的描述: 半球位置:東、西半球和南、北半球; 緯度位置:描述其所在溫度帶、中低高緯度 海陸位置:東西南北中靠、瀕、臨、接XXXXXX地區 相對位置:位於某地區的某個地理方位 2.氣候特徵的描述 從氣溫和降水兩個方麵來描述。 “以溫定帶、以水定型”。 (1)首先找齣最冷月或最熱月、找齣降水量最多或最少的月份(季節)。依據氣溫麯綫說齣氣溫隨時間的變化特點。常用描述語言有:夏季高溫或涼爽、鼕季寒冷或溫和、全年炎熱、全年嚴寒、全年溫和等。 (2)依據降水量柱說齣降水隨時間的變化特點。.......


到底給貓狗喂瞭些什麼?DNA測試:寵物食品中含有瀕危鯊魚肉

到底給貓狗喂瞭些什麼?DNA測試:寵物食品中含有瀕危鯊魚肉

    據美國國會山報報道,一項新的研究發現,美國和亞洲生産的多種寵物食品中,均被檢測齣瀕危鯊魚的肉。 新加坡耶魯大學-新加坡國立大學(Yale-NUS College)的研究人員,對寵物食品包裝上含糊不清的成分列錶感到好奇,這些成分錶上印著“魚”、“海魚”和“白餌”等字樣到底是什麼。 於是,該大學研究人員使用DNA條形碼技術,確定新加坡16個不同品牌的45種不同寵物食品中是否含有鯊魚的DNA,他們的研究結果於上周五發錶在《海洋科學前沿》(Frontiers in Marine Science)雜誌上.......


太多人的局限,在於偏見

太多人的局限,在於偏見

    人人反對偏見,可人人都有偏見。 正如歌德所言,偏見若纏住瞭人,無論證據、常識還是理性,都拿它毫無辦法。 偏見是對事物係統性的、錯誤的看法。邏輯思維與感知的混淆、認知與利益的綁定、思維體係的高替代成本、認知和利益的路徑依賴、進化與環境變化的錯配……把我們引嚮錯誤的結論。 人為什麼會有偏見?為什麼偏見這樣頑固?讓我們一起看看長江商學院劉勁教授的解讀。 作者 | 劉勁 來源 | FT中文網 劉 勁 長江商學院會計與金融學教授 投資研究中心主任 01 偏見是對事物係統性的、錯誤的看法。兩個.......


從空間站建成到新型火箭首飛研製,2022中國航天繼續“超級模式”

從空間站建成到新型火箭首飛研製,2022中國航天繼續“超級模式”

    (兩會觀察)從空間站建成到新型火箭首飛研製,2022中國航天繼續“超級模式” 中新社北京3月6日電 (馬帥莎)中國空間站計劃今年建成,6名航天員年底前“會師”太空,捷龍三號火箭9月首飛,新一代載人運載火箭將使中國具備2030年前載人登月的能力……2022中國航天繼續“超級模式”,讓人期待滿滿。 資料圖:十三乘組的翟誌剛與葉光富作為太空攝影師為王亞平拍攝瞭高清美圖,帶大傢看看空間站生活的小確幸。圖片來源: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 中國空間站今年建成 中國空間站任務分為關鍵技術驗證、組裝建造和運.......


無冕之王牙形蟲,古生代海洋幽靈,越研究越恐怖

無冕之王牙形蟲,古生代海洋幽靈,越研究越恐怖

    我們熟知的史前海洋動物,如三葉蟲、甲胄魚、菊石等雖然早已滅絕,但它們在地層中留下瞭自己存在過的痕跡,以供後人瞻仰這些種族延續幾億年的遠古異獸。 但一種動物族群延續三億年,古生代海洋無處不是它,可科學傢又找不到它本尊,隻能通過它的牙齒化石猜測關於它的一切,它就是牙形動物,簡稱牙形蟲(Conodonts)。 牙形蟲之所以仍然如此神秘,是因為它們除瞭牙齒外全身柔軟,無法形成化石保存到今天。但是近年來,科學傢通過屈指可數的標本,慢慢拼湊齣隱藏在它們化石中的驚天秘密。 牙形動物 在寒武紀至三疊紀.......


深圳小姐姐畫畫告訴你:如何有效防“貼貼”

深圳小姐姐畫畫告訴你:如何有效防“貼貼”

    這世界 真的有那麼多人 想必大傢在這段時間 為瞭能準時打卡上班 都是一個"天天吃棉簽"的大狀態 所以許多核酸點都是大排長龍 但大傢的"一米距" 仿佛並沒有真正的遵守到位 每天 都有很多人排隊核酸 但大傢的距離 仿佛就隔得有點近瞭 沒有給彼此一個足夠的空間 但一米 怎麼著也得有 這麼長吧 得想個辦法 有效物理 防"貼貼" 咱們就是說 先找到瞭這四種物理工具 要是真的這樣排隊 就是"社交牛雜癥"之排隊核酸 誇張瞭 誇張瞭 會給防疫工作帶來一.......


美媒文章:NASA推齣太空農場計劃

美媒文章:NASA推齣太空農場計劃

    參考消息網3月6日報道美國《大眾科學》月刊網站2月9日發錶題為《NASA有太空農場大計劃》的文章,作者係塔季揚娜・伍德爾。全文摘編如下: 在太空建一個菜園並非易事――但對宇航員來說,種植作物不僅僅是纔藝,幾乎是一個要求。 在國際空間站,培育植物的曆史雖然短暫,但充滿趣味。隨著宇航員逐步嚮長期獨立於地球的生活過渡,他們就更有必要具備在軌道上滿足自己營養需求的能力。 美國國傢航空航天局(NASA)在一份通過電子郵件發送的聲明中說:“如今在空間站開展的小規模項目聚焦於進行與作物生長和錶現相關的初級研.......


突破!6名航天員今年將“會師”太空

突破!6名航天員今年將“會師”太空

    2021年,中國航天驚喜連連, 以一年55次發射居世界首位, 共發射航天器115個, 載荷總質量191.19噸, 同比增長85.5%! 今年,中國航天又迎新任務, 其中有一項任務格外引人關注: 空間站將首次同時停靠 神舟十四號、十五號兩艘神舟載人飛船, 6名航天員將“會師”太空。 為啥同時安排6名航天員去太空“齣差”? 空間站能容納得下嗎? 楊利偉解答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載人航天工程副總設計師楊利偉解釋道: “空間站構建完成後,神十四、神十五航天員乘組共6人會共同在軌工作。這樣做,一是驗證空.......


2021年全球十大工程成就,中國有幾個?|科技袁人

2021年全球十大工程成就,中國有幾個?|科技袁人

    關注風雲之聲 提升思維層次 導讀 2021年全球十大工程成就中,有4項主要來自中國(FAST、雜交水稻、三峽、特高壓),一項是中國在國際閤作中貢獻最大(5G)。 視頻鏈接: 西瓜視頻: https://www.ixigua.com/7068180516549329415 本視頻發布於2021年2月25日,觀看量已達7.4萬次 精彩呈現: 2021年,中國工程院院刊《Engineering》組織瞭一個“全球十大工程成就”的評選(《Engineering》評選2021年全球十大工程成就 | 中.......


十年內普通人也能進空間站?楊利偉:不是技術問題,主要看需求

十年內普通人也能進空間站?楊利偉:不是技術問題,主要看需求

    今年,按照計劃,我國載人航天空間站工程進入空間站建造階段,將完成問天實驗艙、夢天實驗艙、神舟載人飛船和天舟貨運飛船等6次重大任務,全麵建成空間站,實現首次6個航天器組閤體飛行,首次航天員駐留達到6個月,首次實現2個乘組6名航天員同時在軌。 神十三航天員將於4月中旬返迴 楊利偉錶示,神舟十三號航天員乘組自去年10月進入太空,目前狀態良好。“神舟十三號的3名航天員飛行4個多月瞭,大概4月中旬會返迴。我們整個載人航天工程空間站建造分兩個階段,現在還處於第一個階段,叫驗證階段。隨著神舟十三號任務即.......


怎樣7步校準詹姆斯韋伯望遠鏡?最新的3張圖片包含瞭哪些信息?

怎樣7步校準詹姆斯韋伯望遠鏡?最新的3張圖片包含瞭哪些信息?

    這是距離地球258.5光年外,北鬥七星湯匙附近的HD84406恒星,它和太陽的大小差不多。如果不是人類曆史上一次重要的太空望遠鏡校準,我們可能一輩子都不會看他一眼。詹姆斯韋伯望遠鏡到達L2點,以這顆恒星為目標開始校準。 詹姆斯韋伯望遠鏡7步校準包含哪些內容?現在進行到哪一步?最新拍攝的3張圖片包含瞭哪些信息? 從韋伯的近紅外相機 (NIRCam) 檢測到的第一批恒星發齣的光子,到校準完畢共需7個步驟,3個月的時間。 為瞭作為一麵鏡子工作,望遠鏡的18個主鏡片需要相互匹配到光波長的一.......


體重每增加2公斤,犬的壽命就會縮短一個月

體重每增加2公斤,犬的壽命就會縮短一個月

    在開始今天的故事之前,先問大傢一個問題,你們知道世界上一共有多少個品種的狗嗎? 答案 點擊下方空白處獲得答案 答案可能超乎你的想象,被認證的狗品種一共有354個~世界犬業聯盟(The Federation Cynologique Internationale, FCI)製定瞭品種犬的錶型標準,並認證瞭354個犬的品種(2021年6月4日更新)。 狗各種品種間的體型差異可以說是天差地彆,舉個簡單的例子,世界上最高的犬是一頭大丹犬,站立高度可達2.3米,而最小的犬是一隻吉娃娃,身長不過15厘米,兩.......


普通人何時能進中國空間站?楊利偉委員告訴你答案

普通人何時能進中國空間站?楊利偉委員告訴你答案

    今年是載人航天立項30周年,按照規劃,中國空間站即將建成。目前進展如何?接下來的任務又有哪些特點?普通人何時能進中國空間站?記者專訪全國政協委員、中國載人航天工程副總設計師楊利偉。 今年,按照計劃,我國載人航天空間站工程進入空間站建造階段,將完成問天實驗艙、夢天實驗艙、神舟載人飛船和天舟貨運飛船等6次重大任務,全麵建成空間站,實現首次6個航天器組閤體飛行,首次航天員駐留達到6個月,首次實現2個乘組6名航天員同時在軌。 神十三航天員將於4月中旬返迴 楊利偉錶示,神舟十三號航天員乘組自去年10.......


楊利偉:十年內普通人也能進中國空間站,技術不是問題

楊利偉:十年內普通人也能進中國空間站,技術不是問題

    IT之傢 3 月 6 日消息,據中國之聲報道,根據《2021 中國的航天》白皮書,“十四五”期間我國將培育發展太空旅遊。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載人航天工程副總設計師楊利偉錶示,普通人有可能在“十四五”期間來到空間站參觀,因為商業航天也是整個航天發展的一個大趨勢。從工程來講,我們也希望能有更多不同性質的企業參與進去,這對整個行業的發展是一個很好的助力。從這個角度來講,將來普通老百姓進入空間站是沒有問題的。隻要有這種需求,我們的資源允許,這應該不是一個很長遠的問題。在“十五五”或者十年內實現,不.......


海森堡不確定性原理隻是一個關於測量的理論嗎【短篇】

海森堡不確定性原理隻是一個關於測量的理論嗎【短篇】

    海森堡不確定性原理最簡單的描述是,我們不可能同時精確地知道一個物體的位置和動量。在數學上,不確定性原理可以寫成位置的不確定性乘以動量的不確定性必須大於約化普朗剋常數的一半。因為約化普朗剋常數非常小,所以不確定性原理對於微觀粒子來說更為明顯。 這個等式的含義經常被解釋得帶有偏見,許多人認為它是一個關於測量的東西。例如我們想精確地知道一個電子的位置,我們會用更短波長的光進行探測,但是當光子撞擊電子的時候,我們就很難精確地知道電子的動量瞭。 事實上,海森堡不確定性原理與物質的波函數密不可分。首先,我.......


重4噸的火箭殘骸撞上月球,緻命的太空垃圾該如何清除?

重4噸的火箭殘骸撞上月球,緻命的太空垃圾該如何清除?

    由於飛行器進入大氣中産生極高的熱量和機械負荷,會導緻衛星解體的模擬圖 (圖片來源:歐空局) 泛濫成災的太空垃圾,如今開始撞擊到瞭月球。 目前暫時還不太清楚撞擊情況,撞擊坑可能要到數周乃至數月之後纔會被觀察到。 《科學美國人》雜誌指齣,這是太空中第一起太空垃圾撞擊月球的意外案例,預計該撞擊坑直徑可能會達到20米左右。 美國宇航局(NASA)已經錶示,他們正在徵召一架軌道飛行器到達事故地點,以確認撞擊現場的具體信息。 實際上,過去六十年來,隨著美國、俄羅斯(蘇聯)等航空航天大國不斷部署的火箭、.......


科技早新聞來瞭丨2022-3-6

科技早新聞來瞭丨2022-3-6

    【今日封麵】 4日,在湖南省衡陽市常寜市西嶺鎮平安村,村民在田間進行“二月二、祭龍神”民俗文化錶演,祈願風調雨順,國泰民安。新華社發,周秀魚春 攝 消息站 5日,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錶大會第五次會議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開幕。新華社記者 丁海濤 攝 ●5日提請十三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審議的政府工作報告提齣,今年發展主要預期目標是:國內生産總值增長5.5%左右;城鎮新增就業1100萬人以上,城鎮調查失業率全年控製在5.5%以內;居民消費價格漲幅3%左右;居民收入增長與經濟增長基本同步;進齣口保穩提.......


鑽入地下2萬米,獲取無限能源,美國的“波鑽”是什麼技術?

鑽入地下2萬米,獲取無限能源,美國的“波鑽”是什麼技術?

    美國匯集瞭全球眾多的科學技術人纔,許多重大的科研成果、科技發明都誕生在美國。據外媒報道,美國有一傢名為Quaise Energy的初創科技公司已獲得4,000萬美元的融資,這筆融資將用於開發該公司提齣的一種叫作“波鑽”的技術。 波鑽,是一種新型的鑽探技術,該公司打算利用這種技術鑽入地下2萬米處,開采地殼深處的地熱能。 地球內部的地熱能儲量豐富,短期來說,地熱能對於人類就相當於是無限的能源。而要想更高效地獲取地熱能,就必須嚮地下深處前進。在可控核聚變技術遲遲不能突破之前,如果這項技術真的能夠.......


三峽大壩的壽命究竟有多久?竣工16年瞭,2500億投資收迴來瞭嗎?

三峽大壩的壽命究竟有多久?竣工16年瞭,2500億投資收迴來瞭嗎?

    洪災是古代中國難以避免的問題,在中國古代,曆朝曆代都為瞭水利工程絞盡腦汁,但收益甚微,洪災該來還是會來的。 為瞭徹底解決長江中下遊汛期洪水調控問題,1992年,我國決定在湖北夷陵區建設三峽大壩,一勞永逸地解決洪水問題。 但是反對聲也不絕於耳。三峽大壩就像一顆定時炸彈,將長江中下遊平原處於危險的境地。這不是西方人的警告,而是我國著名水利學傢黃萬裏的臨終囑托。 三峽從2006年主體壩建成以來,已經過去瞭16年,2003年開始正式發電以來,已經過去瞭19年。 如今我們看一看當年那些對三峽擔憂.......


為什麼科學傢要把貓咪改造成電話?

為什麼科學傢要把貓咪改造成電話?

    撰文 蘇澄宇 1929年,普林斯頓大學的歐內斯特・格倫威夫教授正在著手一個實驗,他叫來瞭助手查爾斯・威廉・布雷,並帶瞭一隻貓。 他們要將這隻貓改造成一部可以工作的電話。這個實驗聽起來聳人聽聞,似乎和創造科學怪人弗蘭肯斯坦沒什麼區彆。 歐內斯特・格倫威夫和他的助手 圖源:[princeton.edu] 科學傢首先得保證這隻貓是在活著的情況下完成實驗。為瞭做到這點,他們給貓打瞭鎮靜劑,然後像漢尼拔一樣,打開瞭貓的頭骨。 之後找到貓的聽覺神經,用一根電話綫連在上麵,電話綫連著電話聽筒。 接著.......


《寶可夢》來源與生態:被小智收服三十隻的肯泰羅為何隻有公的?

《寶可夢》來源與生態:被小智收服三十隻的肯泰羅為何隻有公的?

    要說被小智最輕鬆收服的,不是一開始小智在草叢裏看到的綠毛蟲,也不是小智單挑收服的大鉗蟹,而是小智在野生原野區裏一口氣收服的30隻肯泰羅,畢竟肯泰羅和綠毛蟲、大鉗蟹可不算是一個體量,但是小智那個時候卻化身為一球超人,30顆球都精準無誤地把肯泰羅收入囊中,肯泰羅也就成為瞭小智手中最多,而且也沒有自己親手培育過的寶可夢(倒是齣場過幾次比賽),而對肯泰羅的瞭解,其實我們還有更多可以繼續深入的地方。 PS:本文純屬個人看法,如有錯誤,敬請指正。 肯泰羅為什麼隻有公的? 仔細觀察肯泰羅的性彆,就會發現.......




攜程2016年 全年虧淨損14億人幣

Fed閃電降息後...富達:美股大跌不隻是因新冠疫情

趙敏基A4紙寫遺書「對學生抱歉」

攜程混閤辦公試驗,改變瞭什麼?

馬斯剋的Neuralink,再等多久纔能將接口插進人腦裏?

為期一週! SpaceX將於明年送2乘客上太空

直播晶片植入豬腦新技術 馬斯剋秀成果

趙爾東專欄》陸太空實力後來居上

這位90後,一年內6次擔任0號指揮員『最美航天人』(69)

空中巴士賽峰運載火箭公司與達梭係統確立閤作關係

NASA嚇歪!宇航員誤撥911 笑稱:他們沒來我很失望

“天舟一號”六頓物資啓空間站時代

觀察|俄羅斯會怎麼打“俄烏之戰”?烏軍有能力一戰嗎?

韓日單邊製裁北韓 北京錶態反對

工研院IEK:台灣半導體産值 全球第二

高通聯發科海思 手機晶片10奈米大戰開打

【芯視野】巨頭紛紛加入製裁隊伍 俄羅斯半導體産業“雪上加霜”

駐紐約經文處論壇 探討虛擬及擴增實境

劉慶峰代錶:用人工智能核心技術解決時代命題

比爾蓋茨前妻首談離婚內幕:性侵犯愛潑斯坦是惡魔的化身,討厭蓋茨與他往來

2020武漢風暴》比爾蓋茲捐500萬美元 助陸抗武漢肺炎


前一篇新聞
“女性恐婚者比男性更多”:那些恐婚的女生,到底是在怕什麼
后一篇新聞
男人不娶對不起自己,會旺夫的12星座女都有的4大特徵





© 2025 - quwei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 - quweinews.com. 保留所有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