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3/22/2022, 9:39:53 PM
知識需要傳遞和互換纔能成就更好的未來,這些年留學生不再是神奇的存在,每個國傢都有。 有很多學生因為喜歡中國的文化,最後留在國內發展。
我們兩院院士很多都是外國人,留在國內的留學生更是不勝枚舉。 不管是來我們國傢的還是齣國留學的學生,語言都是不能逃避的一大關。
在國際上的眾多語言當中,漢語的難度堪稱頂級,再加上國內方言過多,留學生學習起來很是吃力。 這不有一名來國內6年的留學生,就這樣被逼得差點崩潰瞭。
來中國6年的留學生,被兩個字難為崩潰瞭,網友:騎驢找驢沒錯瞭
這樣一個視頻火瞭,帶學生看一下,我們平時看起來輕輕鬆鬆學習的語文, 在外國留學生的眼裏難度在哪裏。
其實真正難度很大的不是學生以為的生僻字和成語之類的,因為這些會有係統的教學, 學生對漢語沒有其他接觸,學習什麼都一樣。
像那些生僻字和成語之類的,老師覺得很難,於是會更加係統地講解,學生也記得牢固。 我們迴想一下,學生學習英語的時候,那些超長的單詞反而印象深刻。
這名學生就是這樣,錶示自己平時學得“魑魅魍魎”和“饕餮”這種詞語, 學習起來完全沒有難度,自己會讀會寫。
像近硃者赤和近墨者黑這些也能瞭解得很好,就是關於一個兩個字的形容詞“上火”, 不能理解他的意思。
學生把頭發都快要抓禿瞭,錶示自己知道“上”的意思,也知道“火”的意思, 但是上火是什麼意思,自己很難理解,在火上生活嗎?
學生求助性地想讓中國學生給他通俗易懂地講解一下,什麼叫做“上火”。 還說自己這段時間想知道這個詞的含義,想到嘴裏都起泡瞭,也理解不瞭。
對於學生這樣的疑問,作為土生土長的中國學生,真的是通俗易懂地給他講瞭一次。 學生說:像你現在這個樣子,就叫做上火瞭。
這個解釋確實很通俗易懂瞭,而且還很形象 。留學生的這種做法,在我們的正常的錶述裏,也叫做騎驢找驢。
這還不算完,留學生總是有各種各樣的苦惱。比如詞語的使用,和數量的錶述等等。 吐槽的也是很精準瞭,都是我們平時學習中不太會瞭解到的。
留學生學習漢語的崩潰瞬間,因為母語不同,所以差距很大
學生錶示自己剛來中國留學的時候,同學交自己“二”和“兩”的用法。 告訴留學生什麼叫“二十”,“兩韆”,“兩萬”這些都是固定搭配,記住就可以瞭。
留學生很聽話的記住瞭,然後學生拿齣來麻將問留學生認不認識,留學生自信滿滿的說這是“兩萬”, 逗得同學也是哈哈大笑,留學生也不懂這固定搭配怎麼還變瞭。
這還沒完,同學又拿齣瞭兩張撲剋牌,是兩張10。留學生這叫什麼? 留學生想著固定搭配,10+10等於“二十”,結果同學告訴他這叫“倆十”。
好吧,隔著屏幕都能感受到學生崩潰的瞬間,這不是固定搭配嗎? 怎麼還說變就變瞭?還有網友更是“筍”得過分瞭,說好想問問留學生,知不知道“二兩”是什麼意思?
然後學生也應該嘗試,用學到的漢語去上一節數學課,比如最基礎的讀數字的課。 讀一下:2222.22元(兩韆兩百二十二塊兩毛二)。
學生能有這樣崩潰的瞬間,看起來還挺好笑的。 身為土生土長的中國人,對於這些問題肯定是駕輕就熟,看著留學生鬧笑話,就好像我們小時候剛學英語時候一樣的無奈。
我們學英語的時候應該可以發現,英語的錶述形式和漢語是不一樣的。 這也就導緻相互學習起來比較睏難,會容易對不上號。
學生如果是在正規學校裏,係統的學習漢語還好, 如果學生對於漢語很多的瞭解是來自當地的百姓,那說成什麼樣子就更難想象瞭。
帶著英語口音的中國方言,聽起來應該除瞭當地人,其他人都很難懂瞭。 語言的學習在於勤溝通,學生如果有機會可以找一個留學生,兩個人相互學習對方國傢的語言,進步會很快的。
總結:看著留學生學習漢語的窘態,可以想到自己學習英語時候的哭笑不得。 學生也可以學習留學生的方式,不懂就問,不用不好意思,學習另一種語言的過程都是從懵懂犯錯再到後來的孰能生巧的。
今日話題:你還知道什麼留學生學習中文的有趣瞬間嗎?
(圖片均來源於網絡,如若侵權請聯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