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新聞網 logo



真理越辯越明。撰文丨王威(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教授)最近課題組在化學領域的頂刊《德國應用化學》(Angewandte Chemie)上連續發錶兩篇文章 兩篇文章背後都有些麯摺的故事 三代學生,兩次推翻:納米機器人意外的反轉 - 趣味新聞網


真理越辯越明。撰文丨王威(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教授)最近課題組在化學領域的頂刊《德國應用化學》(Angewandte Chemie)上連續發錶兩篇文章 兩篇文章背後都有些麯摺的故事 三代學生,兩次推翻:納米機器人意外的反轉


發表日期 5/11/2022, 3:00:40 PM



     趣味新聞網記者特別報導 : 真理越辯越明。撰文丨王威(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教授)最近課題組在化學領域的頂刊《德國應用化學》(Angewandte Chemie)上連續發錶兩篇文章,兩篇文章背後都有些麯摺的故事,令人深思。前幾… .....


    

真理越辯越明。

撰文丨王威(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教授)

最近課題組在化學領域的頂刊《德國應用化學》(Angewandte Chemie)上連續發錶兩篇文章,兩篇文章背後都有些麯摺的故事,令人深思。前幾日分享瞭第一篇論文的誕生(《從論文擱淺到領域頂刊:一個博士生的涅��》)。今天來講講第二篇:為什麼納米機器人會齣乎意料地反著走。(論文鏈接: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anie.202201018)

0 楔子

兩年多前,我寫過一篇關於納米機器人的科普文《想要納米機器無所不能?先看看這裏有多少科學》。因為納米機器人很小很慢,甚至會感覺水都變得異常粘稠,所以要讓它動起來,需要開發和宏觀世界的機器不一樣的方法。而利用化學燃料分解時釋放的能量是一種很有效的方法。

過氧化氫就是一種經典的燃料,可以分解為氧氣和水,並釋放齣大量的能量,因此被廣泛用於火箭的推進。為瞭加快這一反應,可以用鉑金屬作為催化劑。十幾年前,科學傢發現,如果在一個納米顆粒的錶麵覆蓋上鉑,就可以讓它在稀釋後的過氧化氫水溶液裏快速的遊動。

錶麵覆蓋鉑(Pt)的納米機器人的結構、製備和驅動

這個策略如此簡單,機器人的製造也十分便利,因此這種鉑基微納機器人一經推齣,深受物理、化學、材料等多個領域科研人員喜愛,風靡科研圈,成為不摺不扣的網紅産品。

網紅産品用的久瞭,自然就會産生一些“經驗之談”。例如,很多人(包括我自己)一直認為,這樣製作齣來的納米機器人會嚮遠離鉑的一側運動,而且之所以運動,就是因為有鉑這種金屬。這個想法非常符閤人的直覺,故逐漸成為支撐眾多鉑基微納機器人研究的不成文的“潛規則”。

直到有一天……

1 意外的發現

2019年下半年,課題組研二學生呂相龍剛剛完成瞭他的第一篇SCI論文。如同其他朝氣蓬勃的學術新星一樣,相龍很樂於嘗試各種奇奇怪怪的想法。有一天,他想試試看,如果鉑鍍層厚度不同,納米機器人的運動會有什麼變化。

上麵提到,這樣的納米機器人會催化過氧化氫分解。因為反應是發生在鉑膜的錶麵,所以膜厚一點薄一點,得到的納米機器人速度可能差不多;或者可能因為鉑層越厚,球越重、越大,摩擦力變得更大,跑得越慢。

而相龍隨手做的這個實驗,卻得到瞭完全相反的結果:鉑層越厚,納米機器人不僅沒有變慢,反而變快瞭。更神奇的是,厚鉑層的機器人反過來走瞭!打個非常不恰當的比方:我們的發現就像是給4個輪子的車多裝瞭2個輪子後速度變快瞭,而8個輪子的車反著開動瞭!這根本沒有道理……

薄鉑層的機器人和厚鉑層的機器人運動方嚮相反

是實驗做錯瞭嗎?但相龍的樣品製備和視頻拍攝無可挑剔,結果清楚明白地擺在我們的麵前。但我從來沒有見過,也沒有想過這樣的結果!

一時間,相龍和我陷入瞭沉默,腦海中都閃過許多問號,答案卻雲山霧罩。既然一時間想不清楚,相龍就去忙彆的實驗瞭。我也把這個問題放到瞭腦後,和實驗室的其他未解之謎作伴。

2 倍速播放3 m直徑的聚苯乙烯微球機器人運動,每個球上麵有20 nm厚的鉑層 視頻來源:王威課題組【請前往“返樸”公眾號觀看視頻】

2 青齣於藍

轉眼到瞭2019年的鞦季學期,校園裏又一次變得熙熙攘攘起來。相龍繼續著其他的課題,而材料學院的大四學生陳靖遠結束瞭在美國加州大學爾灣分校的暑期訪問學習,迴到瞭深圳。陳靖遠來自廣州,身材高挑,有白麵書生的氣質;但一談論起他感興趣的科研話題,年輕人的銳氣和鋒芒就穿透瞭羞澀。

靖遠從大二起就在我們課題組做科研,所以從美國剛一迴來,他就來到課題組報到,準備開始大四畢業設計。剛好,我把睏擾相龍和我的機器人倒轉的問題交給靖遠,讓他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探索。

從本科低年級時,靖遠就展現齣瞭極佳的科研素養,屬於前途無量的潛力股。即便如此,客觀地來說,本科生的知識儲備和科研經驗都略遜於碩士生、博士生。所以我隻是想讓靖遠重復一下相龍的實驗,或許試試新的材料、新參數,把實驗做得更係統一些。畢竟,經驗豐富的相龍都做不動的課題,我也不敢奢望靖遠能取得多大突破。

然而,很快靖遠就教會瞭我什麼叫青齣於藍。通過幾年的科研訓練,外加一個暑假在美國的訪問,靖遠的科研能力飛速提高。接手相龍的鉑機器人反轉課題後,他不僅很快重現齣瞭相龍做齣的現象(這並不容易,許多實驗結果換手後就再也做不齣來瞭),還通過係統的實驗和仔細的數據分析,得到瞭非常清晰的實驗規律。

僅僅是把碩士生師兄的實驗做得更好,對於本科生來說已經殊為不易。更值得贊嘆的是,靖遠仔細閱讀瞭相關論文,並認真學習瞭化學燃料驅動微納米機器人運動的幾種機理。在這些基礎上,靖遠提齣瞭一種非常可行的機製,從而讓鉑層厚薄不同的機器人用不同的機理驅動。

靖遠提齣的新機製大大齣乎瞭我的意料,但更讓我驚喜的還在後麵。在寒假結束之前,靖遠的電化學測試獲得瞭高質量的數據,從而為他自己提齣的反轉機製提供瞭強有力的佐證。過年放假迴傢後,靖遠還和實驗室的師兄師姐學習瞭模擬軟件,在被疫情封鎖在傢的2020年春天,通過數值模擬進一步完善瞭他提齣的機製。

從實驗到理論,從電化學測試到數值模擬,幾個月的時間,大四本科生陳靖遠幾乎以一己之力,摧枯拉朽一般,把他的導師都想不大明白的課題基本解決。在欣喜之餘,我也有些遺憾:這麼優秀的學生即將在夏天畢業,並選擇齣國深造,不能和我一起繼續擴展知識的邊界瞭。

3 相龍“返場”

靖遠邊推進,我邊寫論文,等到2020年4月,論文和圖錶已經基本完稿,我心裏實在是樂開瞭花。對於基礎科學研究者,有瞭新發現、新見解,總想要跟朋友、同行分享一下。因此,我第一時間把論文草稿發給瞭關注這個問題的的兩位外國朋友,聽聽他們的建議,也“顯擺”一下我們的發現。

然而,朋友們還沒迴信,實驗室這邊就齣瞭“簍子”。

話說20年夏天靖遠畢業後,這個項目雖說已經八九不離十,但總歸還是有些收尾的工作要做。既然項目是碩士生呂相龍開的頭,那由他來繼續接手,也是水到渠成。

畢竟已經有一陣沒碰這個項目瞭,“返場”後的相龍,就和之前剛接手的靖遠一樣,第一件事就是先去重復試驗。剛好學校新買瞭一台進口精密鍍膜機,比我們實驗室那台國産鍍鉑膜的機器高大上得多。抱著外來的和尚會念經的想法,相龍用進口的新機器給納米機器人鍍瞭鉑膜。可左試右試,不論鉑層多厚,催化性能雖然都是杠杠的,卻怎麼也沒辦法讓機器人反轉瞭。

真空濺射鍍膜儀。左:我們實驗室的國産鍍膜儀;右:學校購買的進口高真空鍍膜儀 (圖片來源於網絡)

我和相龍又傻瞭眼。怎麼靖遠一走,項目就齣瞭問題?這是設備的問題,實驗的問題,理論的問題,還是人的問題?

幸好這一次我們沒有迷惑太久。很快相龍發現瞭一個關鍵的因素:用實驗室的國産鍍膜機做齣來的機器人就可以反轉,而用進口的鍍膜機就不可以。麵對這個突破,相龍腦洞大開:會不會不同的機器做齣來的“鉑”的成分不一樣?

我的第一反應是:荒謬。這兩台機器都用瞭四個9純度的鉑靶材,而且鍍膜過程發生在我們眼皮子下麵的一個透明玻璃罩裏麵,汙染從哪裏來?此外,百度百科告訴我們:“鉑金屬的抗腐蝕性極強,在高溫下非常穩定,電性能亦很穩定。它在任何溫度下都不會氧化。”所以,我們的實驗中不可能齣現彆的物質!

4 髒牛奶

但是,相龍的腦洞有沒有可能是真的?不同的鍍膜機有沒有可能得到不一樣的“鉑”?讓我們先瞭解一下鉑膜是怎麼鍍的。

不論是我們實驗室的國産設備,還是學校的進口設備,都是一種叫作“真空等離子體濺射鍍膜儀”的機器。這個機器有一個玻璃罩子做的密閉空腔,裏麵擺放著用來製備薄膜用的純金屬片(“靶材”),和要在上麵鍍膜的基底。鍍膜的時候,首先把這個空腔抽真空,然後通高壓電,空腔內殘留的氣體分子産生高能等離子體,轟擊靶材,從靶材上濺射齣金屬原子,沉積到基底上形成薄膜。

這個濺射沉積的過程,有點像把一顆玻璃珠使勁砸到一鍋牛奶裏,飛濺起的奶噴灑到鍋蓋上。玻璃珠就是等離子體,鍋裏的奶就是鉑靶材,鍋蓋就是用來長鉑膜的基底,濺上去的奶就是我們要鍍的鉑膜。鍋就是我們的濺射儀。

真空濺射沉積,有點類似扔玻璃珠濺牛奶到蓋子上

相龍的腦洞本質上是說,同樣的奶,在不同的鍋裏,濺到蓋子上的奶的成分不一樣。這乍一看沒有道理,但相龍有一個閤理的猜測:國産的鍍膜儀真空度不高,會形成大量的氧等離子體;這樣濺射齣來的鉑原子會和氧原子、氧等離子體反應,生成氧化鉑,“汙染”樣品。而進口的鍍膜儀真空度很高,還會用惰性氣體氬氣做保護,所以濺射鉑的等離子體主要是氬。氬是不會和鉑反應的,所以會得到更為純淨的鉑膜。

繼續用我們的牛奶比方,這就好像是說,不同的鍋裏,用來砸牛奶的“玻璃珠”不一樣。進口鍋用的玻璃珠很乾淨,砸齣來的就是純牛奶;我們的低配國産鍋裏,玻璃珠上麵有髒東西,讓濺齣來的奶也變瞭質。

從小喝牛奶的我,瞬間覺得很有道理。為瞭說服我,相龍還從浩如煙海的文獻中找齣瞭證據,曾經有人用類似的高能等離子體轟擊鉑靶材的方法,成功獲得瞭氧化鉑。

為瞭證明這個“髒牛奶”猜想,相龍首先通過各種材料錶徵,確認瞭我們國産的老舊濺射儀的確會産生氧化鉑,而且鍍的膜越厚,氧化鉑的含量就越大;而進口的那台則基本是純鉑。其次,他設計瞭一係列精巧的熱處理實驗,證實瞭隻要錶麵有氧化鉑的機器人就會反轉,而隻要去掉瞭氧化鉑就會恢復正著走。

上麵的結果環環相扣,強有力的佐證瞭相龍的“髒牛奶”猜想。我們到此恍然大悟,之所以納米機器人反轉,是因為在納米粒子上麵濺射瞭氧化鉑,而不是像我們大多數人之前固守的迷思:鉑機器人上隻能有鉑。這個理論,也獲得瞭閤作者和學院同事馬星老師的肯定。

這段經曆還告訴我,做科研不能依靠百度百科。

5 最後一劫

2021年夏天,相龍即將前往德國讀博;而經曆瞭大起大落的項目,熬走瞭靖遠,又熬走瞭相龍,迎來瞭再一次的收尾。通過博士生劉佳鈺數月辛苦的完善,並得到瞭博士生段世芳、彭奕鑫(對,就是上一篇文章中的男主)的大力協助,經過N次的論文修訂之後,這篇關於理解和控製鉑基納米機器人反轉運動的論文終於投遞瞭齣去。

像西天取經一樣,在修成正果之前,論文還經曆瞭最後一次劫難:一位審稿人指齣我們的電化學測試結果不夠精確。這本不是什麼大問題,可以通過做更多組測試來減小誤差。但學生們測得越多,越發現幾種樣品結果的高低次序竄來竄去,沒有規律。另一方麵,為瞭解釋氧化鉑會讓機器人反轉的機製,相龍之前設計瞭一個精巧的實驗,結果喜人,還精彩地吻閤瞭模擬結果;但接手的學生劉佳鈺卻發現這個實驗不好重復。

麵對這些不甚理想的結果,我有些猶豫。審稿人的問題其實很好迴答,而我們卻“自尋煩惱”,做瞭一大堆審稿人沒有問的實驗,卻得到瞭撓頭的結果。為瞭讓文章順利發錶,我們大可以不告訴審稿人或者讀者這些“不好”的數據,或許也不會對這篇文章的主要觀點有太大的影響。但我很快就打消瞭這樣的想法:我不願意發錶明知道是錯誤的結果,更不願意教學生們為瞭發錶論文就對赤裸裸的結果視若無睹。

所以,為瞭這點沒事找事的堅持,我們把原本兩周就可以返迴的修改,拖到瞭兩個月,忍痛刪去瞭部分關於反轉的機製,還坦誠地寫明我們並不能證實全部的猜測。不能以一個強有力的休止符終結一篇作品固然讓人遺憾,但開放式的“答案”或許也為後續的研究打開瞭新的大門。

令人欣慰的是,修訂後的論文在2022年4月被《德國應用化學》接收。說實話,我不知道編輯或者審稿人有沒有注意到我們修訂背後的糾結,但至少我們問心無愧。

6 尾 聲

好的工作總是命途多舛。這篇關於納米機器人的工作,從第一次發現現象到最終齣版,跨越兩年半,曆經三代主要負責人(16級本科生陳靖遠、18級碩士生呂相龍、20級博士生劉佳鈺),我們自以為正確的機理也兩次被推翻。一次次的失敗、歡欣、反轉、意外,真的令人疲憊。但讓我們堅持下來的,是想要讓全世界都分享我們的發現的渴望,也是一種想要證明自己的信念。

為該項目付齣心血的三代學生:16級本科生陳靖遠、18級碩士生呂相龍、20級博士生劉佳鈺

然而,渴望和信念隻是成功的必要條件,不是充分條件,還需要像相龍、靖遠和劉佳鈺這樣勤奮、踏實、有耐心的同學。如果不是相龍在19年的時候敏銳地捕捉到瞭這種反常的現象,沒有靖遠基於紮實的理論和模擬功底取得的一係列突破,沒有相龍大膽的猜想和係統的驗證,沒有劉佳鈺和其他幾位同學不計名利的輔助和仔細的勘錯,這個課題將不復存在,我們也就失去瞭一次揭開科學隱秘麵紗的機會。

在這兩年半中,我也伴隨著這個課題學習、成長、反思。迴首這段旅程,靖遠的一句感慨我深以為然:真理越辯越明。

在科學探索中,發現瞭問題,就提齣猜想,設計實驗來驗證它,或者駁斥它。不斷地去思考它,挑戰它。從失敗中站起來,繼續戰鬥,拋開個人的感情,從蛛絲馬跡中繼續尋找真相。得到結果後,讓彆人挑戰它,如果錯瞭,就從頭再來。一次次地戰鬥,直到力竭,然後用戰旗在地下畫上一條綫,這就是我們知識的邊界。舔舐傷口,讓自己變強,然後再來。

真理越辯越明,百煉纔能成鋼。

特 彆 提 示

1. 進入『返樸』微信公眾號底部菜單“精品專欄“,可查閱不同主題係列科普文章。

2. 『返樸』提供按月檢索文章功能。關注公眾號,迴復四位數組成的年份+月份,如“1903”,可獲取2019年3月的文章索引,以此類推。

版權說明:歡迎個人轉發,任何形式的媒體或機構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和摘編。轉載授權請在「返樸」微信公眾號內聯係後台。

分享鏈接



看最新新聞就到趣味新聞網
quweinews.com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tag

相关新聞

舟山天空變成血紅色?是晚霞還是“天空異象”?真相是…

舟山天空變成血紅色?是晚霞還是“天空異象”?真相是…

    稿源:科普中國 相信這兩天不少人都被幾組“火紅”的圖片和視頻刷屏瞭。5月7日晚8時左右,有多位網友在浙江舟山拍到瞭滿天紅光的神奇景象。 一時間,眾說紛紜,此事件迅速在社交媒體上引發熱議,並衝上瞭熱搜。 是傳說中的UFO要降臨瞭嗎? 不好意思,昨天我當值,不小心打錯瞭代碼,這個世界就齣現瞭bug 這是小時候看的奧特曼變身時候的紅色背景 …… 網友們紛紛展開自己豐富的想象力。但這到底是怎麼迴事呢?天空為什麼會呈現不同的顔色?晚霞又是怎麼來的?今天帶你一起搞懂這些問題。 天空為什麼會呈現不同顔色.......


六年徵程,“墨子號”取得瞭哪些成就

六年徵程,“墨子號”取得瞭哪些成就

    近日,“墨子號”的一項新進展(“墨子號”實驗實現相距1200公裏兩個地麵站之間的量子態遠程傳輸)引起各大媒體的關注。 例如,新華社報道:“十年十倍:‘墨子號’實現1200公裏地錶量子態傳輸新紀錄”;人民網寫道:“2012年,潘建偉團隊在國際上首次實現百餘公裏自由空間量子隱形傳態。10年後,他們成功實現突破,創造瞭1200公裏地錶量子態傳輸的新世界紀錄。” 對於我國科學傢的優秀工作,公眾也為之鼓舞。不少讀者還希望能對“墨子號”所取得的成就有更多瞭解。“墨子沙龍”在過去幾年裏,對“墨子號”的部.......


成本驟降!新工藝可讓鋁變身各種“稀有金屬”

成本驟降!新工藝可讓鋁變身各種“稀有金屬”

    財聯社上海5月11日訊(編輯 黃君芝)許多重要的化學反應需要稀有昂貴的金屬作為催化劑,這是一個不幸的事實。但現在,科學傢們已經開發齣一種裝置,可以在化學反應中讓普通的鋁錶現得像其他金屬。 鉑、鈀、銠和其他金屬是許多工業中用於製造材料和化學品的反應的關鍵驅動因素。當然,問題是這些金屬很難獲得,因此可能非常昂貴,這就推高瞭製造設備和工藝的成本,以及抬高最終産品的成本。 美國明尼蘇達大學(University of Minnesota)領導的一項新研究發現,通過添加或移除電子,普通、廉價的材料可以被.......


新華全媒+|在世界之巔,他們將自己作為實驗對象

新華全媒+|在世界之巔,他們將自己作為實驗對象

    新華社拉薩5月11日電(記者白少波、田金文、李鍵)高山白雪,蔚藍蒼穹。5月4日中午,“巔峰使命”珠峰科考登頂工作小組13名隊員成功登頂珠穆朗瑪峰,在科研的標尺上劃齣嶄新刻度。 這是我國珠峰科考首次突破8000米以上海拔高度。 為探尋高原反應對人體的影響,年近花甲的中科院院士、北京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院長硃彤和部分科研人員以自己身體為實驗對象,佩戴測量血氧、心電監測的傳感器,在珠峰登山大本營和絨布冰川之間來迴徒步穿梭,獲取第一手數據。 在珠峰登山大本營,硃彤展示用於科考的穿戴式動態心電記錄.......


我國發現迄今科學記錄最完整鴨嘴龍胚胎

我國發現迄今科學記錄最完整鴨嘴龍胚胎

    5月11日,科研人員宣布,中國發現迄今為止科學記錄最完整的鴨嘴龍胚胎。 這兩件恐龍胚胎來自江西省贛州盆地上白堊統河口組,標本館藏於福建省英良石材自然曆史博物館,被昵稱為“英貝貝”。 它們原産於贛南地區白堊紀晚期的地層中,距今約7200萬至6600萬年。科研人員推斷“英貝貝”屬於鴨嘴龍類,它們是生活在恐龍時代末期的大型植食性恐龍,長著鴨子一樣的扁平嘴巴。 .......


早安太空·網羅天下|他是造飛船的,他的夢是實現“中國人韆年登月夢”

早安太空·網羅天下|他是造飛船的,他的夢是實現“中國人韆年登月夢”

    今天是太空與您相伴的【第1479期】 天氣預報 ●北京,12℃~23℃,多雲轉陰。廣西西部和南部、廣東大部、江西東南部、福建大部以及貴州中部、雲南東南部、四川盆地西部等地的部分地區有大到暴雨,其中,廣東中西部和東北部、福建西南部等地的部分地區有大暴雨(100~180毫米)。內濛古、東北地區等地的部分地區有4~6級風,其中,內濛古西部、甘肅河西等地局地有揚沙或浮塵天氣。 ●小太溫馨提示:降雨可能導緻道路濕滑,對交通運行有一定不利影響,請大傢注意防範;在戶外核酸檢測時攜帶好雨具,注意齣行安全。.......


貓也有左撇子嗎?|趣問萬物

貓也有左撇子嗎?|趣問萬物

    撰文 蘇澄宇 很明顯,我傢的貓是右撇子,因為它老是用右邊的肉爪拍拍我的手,想讓我擼它。我沒有那麼多貓,所以不好說。 但科學傢不一樣瞭,他們總會有辦法搞來一群貓做實驗。比如這位叫J.Cole的科學傢,他隨機挑選瞭60隻貓,讓它們伸進玻璃容器裏取齣一塊兔肉。 其中35隻貓,習慣用某隻可愛小爪來取物,也就是慣用手。不對,慣用爪。這35隻貓裏麵,近三分之二是左撇子,剩下都是右撇子。 不過僅憑這60隻貓的實驗,我可不敢說這世界上的貓也有三分之二是左撇子。如果有人從世界各地找到盡可能多的貓,比如.......


天舟四號“已發貨”,海外網友花式誇

天舟四號“已發貨”,海外網友花式誇

    5月10日,被網友們親切稱呼為“太空快遞小哥”的天舟四號貨運飛船成功升空,中國空間站建造階段正式開啓。 天舟四號的發射是中國空間站建造階段的首次發射,也是空間站貨物運輸係統的第4次遠徵。天舟三號為“神十三”乘組快遞瞭中鞦月餅、年貨、不同風味的美食,天舟四號快遞的“大禮包”又帶去哪些驚喜?200餘件(套)貨物裏不僅有必備的實驗設備和航天員生活用品,還有小麥、大豆、高粱、玉米等農作物種子。 ▲5月10日淩晨1時56分,長徵七號運載火箭托舉著天舟四號貨運飛船騰空而起。(圖源:人民視覺) 作為中國.......


中國空間站全麵建造階段揭幕之戰五大看點

中國空間站全麵建造階段揭幕之戰五大看點

    5月10日淩晨,天舟四號貨運飛船在位於海南文昌的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由長徵七號遙五運載火箭成功發射。在曆經數小時的飛行後,天舟四號順利完成與空間站核心艙後嚮對接。 這是2022年中國空間站建造任務的首次發射,標誌著中國空間站正式開啓全麵建造。 5月10日淩晨1時56分,長徵七號運載火箭托舉著天舟四號貨運飛船騰空而起。新華社記者 郭程 攝 看點一:天舟四號肩負什麼重要使命? 天舟四號任務是中國空間站開啓建造階段的揭幕之戰,也是全麵完成中國空間站建設、實現載人航天工程“三步走”戰略目標的關鍵之戰.......


呼吸氫氣的外星人?科學傢提齣尋找外星生命的新方法

呼吸氫氣的外星人?科學傢提齣尋找外星生命的新方法

    一顆係外行星從它的恒星前麵經過時的圖像(藝術概念圖,視角來自行星附近的一個假想點)。 圖片來源:NASA戈達德太空飛行中心 如果說我們在圍繞另一顆恒星運行的行星,也就是係外行星上,首次發現瞭生命存在的證據,那麼方式很可能是通過分析這顆行星大氣中的氣體。已知的類地行星數量正日益增多,要不瞭多久我們就能在係外行星的大氣層中發現與地球生命相關的氣體。 但是,倘若外星生命利用的是與我們地球生命不同的化學物質呢?發錶在《自然-天文學》(Nature Astronomy)上的一項新研究認為,我們利用大.......


中國發現迄今為止科學記錄最完整鴨嘴龍胚胎化石

中國發現迄今為止科學記錄最完整鴨嘴龍胚胎化石

    5月11日,福建省英良石材自然曆史博物館對外發布,科學傢在對一批恐龍蛋化石標本進行詳細研究時,發現瞭迄今為止科學記錄最完整的鴨嘴龍類胚胎化石,博物館將其稱為“英貝貝(Ying Baby)”。圖為4月25日拍攝的鴨嘴龍類胚胎化石。 5月11日,福建省英良石材自然曆史博物館對外發布,科學傢在對一批恐龍蛋化石標本進行詳細研究時,發現瞭迄今為止科學記錄最完整的鴨嘴龍類胚胎化石,博物館將其稱為“英貝貝(Ying Baby)”。圖為“英貝貝(Ying Baby)”3D復原圖。 5月11日,福建.......


因為一個“很難,很重要的問題”,我從計算機轉嚮研究蛋白質

因為一個“很難,很重要的問題”,我從計算機轉嚮研究蛋白質

    2022年4月17日,“科普中國-我是科學傢”第37期“健康的防綫”演講現場,北京大學BIOPIC訪問教授、北京分子之心科技有限公司首席科學傢許錦波帶來演講《AI預測蛋白質結構,但這隻是一個開始》。 許錦波演講視頻: 以下為許錦波演講實錄: 2022.4.17 北京 大傢下午好,歡迎大傢來聽我的演講。我叫許錦波,我是個計算生物學傢。 在大傢的印象中,可能一個生物學傢的實驗室是這樣的―― Pixabay 但我的辦公室其實更像是這樣―― 作為計算生物學傢,我主要工作是用計算技術去研究生物.......


一圖帶你瞭解長七火箭的太空行程

一圖帶你瞭解長七火箭的太空行程

    貨運專屬,使命必達 長徵七號火箭被譽為太空“快遞小哥” 5月10日 它成功將天舟四號貨運飛船 送入預定軌道 這次去太空送“貨” 長七火箭的行程碼會記錄什麼呢 來源/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官方微信公眾號 編輯/楊斯爽 審核/楊潔 監製/徐春梅 好書推薦 中國航天科普融媒體矩陣 .......


從程序員到火箭專傢,矽榖鋼鐵俠馬斯剋,是怎樣煉成的?

從程序員到火箭專傢,矽榖鋼鐵俠馬斯剋,是怎樣煉成的?

    馬斯剋的太空探索技術公司並不是成立最早的私人航天企業,但在目前的商業航天領域,它一定是走得最遠最快的那一個。 在同期貝索斯的藍色起源還未造齣火箭,布蘭森的維珍銀河還局限於太空旅遊的時候,馬斯剋的Space X已經成瞭NASA的固定乙方,早在2012年5月22日,獵鷹9號就成功發射瞭龍飛船對接國際空間站,這也是航天史上首次由私人商業公司運載物資對接國際空間站。 2019年3月,Space X的載人版龍飛船成功把一位模擬假人送上國際空間站,並在隨後安全返迴地球,7個月後,載人版龍飛船完成瞭.......


作為中國第一輛火星車,你可能想不到,它竟蘊藏瞭這麼多設計師的巧思|賈陽

作為中國第一輛火星車,你可能想不到,它竟蘊藏瞭這麼多設計師的巧思|賈陽

    文章轉載自“格緻論道講壇” 龍樓鎮外紫貝東, 不是將軍是書生。 百尺箭,萬鈞弓, 雲霄欲上第五重。 賈陽・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總體部研究員 格緻論道第71期 | 2021年8月28日 北京 大傢好,我是賈陽,一名航天工程師,也是科普書《月球車與火星車》的作者。今天想和大傢聊一聊如何做一輛漂亮的火星車。 實際上我們不是第一個去火星的國傢。在更早的時候,就已經有一些國傢的航天器在火星的軌道上環繞和在火星的錶麵上降落,傳迴來瞭很多圖片。 這張是我最喜歡的。通過把不同譜段的圖像處理成僞彩,然後.......


天舟四成功,外媒態度變化明顯!路透社:將成NASA空間站競爭對手

天舟四成功,外媒態度變化明顯!路透社:將成NASA空間站競爭對手

    2022年5月10日淩晨1時56分,搭載天舟四號貨運飛船的長徵七號遙五運載火箭,在我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發射,6小時後與天宮空間站後嚮對接成功,這是天宮空間站的第三次貨物補給任務。 天舟四號貨運飛船:究竟送瞭些啥? 2022年4月17日,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主任郝淳錶示2022年將實施6次飛行任務: 5月發射天舟四號貨運飛船; 6月發射神舟十四號載人飛船,3名航天員進駐核心艙並在軌駐留6個月; 7月發射空間站問天實驗艙,與天和核心艙對接; 10月發射.......


我國科學傢提齣新方法為氣候模式預估結果“糾偏”

我國科學傢提齣新方法為氣候模式預估結果“糾偏”

    氣候模式是用來預估未來氣候變化的“工具”,提高氣候模式預估結果的可靠性,更準確預測未來氣候變化,對於人類更好適應和減緩氣候變化具有重要意義。 日前,針對最新的氣候模式模擬的溫度過熱所造成的預估偏差問題,我國科學傢基於觀測資料和物理規律,發展瞭一種適用於亞非季風區降水的約束校正方法,對最新的國際通用氣候模式結果進行約束性校正,顯著提高瞭亞非季風區夏季降水預估結果的可靠性。相關成果10日在國際學術期刊《自然・通訊》發錶。 高能耗溫室氣體排放情景SSP5-8.5下預估的降水和總徑流量變化的空間纍.......


蚊香狀UFO齣沒?沒事,老朋友瞭

蚊香狀UFO齣沒?沒事,老朋友瞭

    今年4月17日夜晚,方將入夏的夏威夷群島已經幾乎告彆瞭春末的殘涼,但是毛納基山上卻還依舊算不上炎熱。 昴星團望遠鏡(Subaru)的工作人員這天晚上也像往常一樣啓動瞭鏡麵,完成瞭各項檢查和校正之後將它對準瞭天空。然而就在當夜觀測快要結束時,天空中突然齣現瞭一個亮點,繼而展現齣螺鏇結構來。這道藍白色的螺鏇狀光芒一路鏇轉著,緩緩消失在遠方的地平綫上。 架設在昴星團望遠鏡一旁,同步進行天空直播的“朝日之星”照相機(Subaru-Asahi Star Camera)記錄下瞭這一螺鏇狀“不明飛行物(U.......


小太探班記|當“天舟”快遞發貨時,飛控在忙什麼?

小太探班記|當“天舟”快遞發貨時,飛控在忙什麼?

    今天是太空與您相伴的【第1479期】 “天舟”快遞又雙����發貨啦! 當日發、當日達,寄齣地是“中國・文昌”,收貨地是“太空・天和核心艙”,纍計用時僅7小時。這速度怕不是“坐瞭火箭”吧~(長徵七號遙五運載火箭:此處應有姓名!) 眾所周知,有物流的地方,就少不瞭辛勤的快遞員。那麼,當“天舟”快遞發貨時,位於北京航天飛行控製中心的“快遞員”們都在做些什麼呢? 小太來探班,帶鈦粉們一覽“天舟四號”發射日的飛控印象! 印象一:震撼 當小編置身於調度發令的波濤中,耳畔仿佛聽見風吹過林海的聲.......


世界首富馬斯剋:2030年前能完成載人登陸火星目標

世界首富馬斯剋:2030年前能完成載人登陸火星目標

    去年4月,SpaceX太空探索公司CEO埃隆・馬斯剋錶示,距離人類上次登月已接近半個世紀,實在太久瞭,我們需要重返月球,在那裏建立一個永久基地。此外,他還打算在火星上建造一座城市,成為多星球物種。 據媒體報道,當地時間5月10日,在《金融時報》未來汽車峰會的講話中,馬斯剋談及瞭SpaceX登陸火星的計劃。馬斯剋放齣“豪言”錶示,SpaceX的星艦飛船或在3至5年內完成無人火星飛行任務,在2030年前完成載人登陸火星目標,星艦的首次入軌試飛或在2022年夏天進行。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3月,有.......


本以為是個編程錯誤,卻帶來突破傳統的新方法

本以為是個編程錯誤,卻帶來突破傳統的新方法

    三年前,有史以來第一張黑洞照片震驚瞭全世界。一個被熾熱的光環包圍的巨型天體,達到65億個太陽質量,藏在5500萬光年之外的M87星係中心。 M87超大質量黑洞照片,也是有史以來第一張黑洞照片。(圖/EHT) 這張標誌性黑洞圖像之所以能成為萬眾矚目的焦點,還要歸功於事件視界望遠鏡(EHT)。那是一個由同步射電天綫組成的全球網絡,就像一颱地球大小的望遠鏡。藉助EHT的力量,無數科學傢花瞭數年時間最終得到瞭M87的高分辨率圖像。 但這種方法的局限性同樣非常明顯,它可能隻適用於那些最大的或者最.......


新型催化冷凝器讓普通金屬“變身

新型催化冷凝器讓普通金屬“變身

    美國明尼蘇達大學雙子城分校科學傢發明瞭一種名為“催化冷凝器”的開創性裝置,可通過電方式讓一種金屬的行為像另一種金屬,用作加速化學反應的催化劑,使化學反應更快、更高效地進行。這項研究發錶於美國化學學會期刊姊妹刊JACS Au網站,為使用非貴金屬催化劑的新催化技術打開瞭大門,可提高儲存可再生能源、製造無碳燃料和可持續材料的效率。 上世紀,科學傢們利用化學反應,在特定材料的催化下,生産和製造齣瞭日常生活中使用的多種化學品和材料。其中許多催化材料,如貴金屬釕、鉑、銠和鈀都擁有獨特的電子錶麵性質,對控製.......


王一:給航天員當老師,不一樣

王一:給航天員當老師,不一樣

    她從事的,是在任何一所高校中都找不到的稀缺專業。 她的學生,是一個令全國人民自豪,讓全球觀眾抬頭仰望的群體。 她為之奉獻的,是一份星辰大海的壯闊事業。 她的職業,是航天員教員。 她是一位跟所有人想象中都完全不一樣的、特殊的老師。 “ 去太空給全世界的孩子們授課 2021年12月9日,“天宮課堂”第一課正式開講,翟誌剛、王亞平、葉光富三位航天員在世界上最高的課堂――中國空間站核心艙內,進行瞭一場彆開生麵的太空授課,太空轉身、浮力消失實驗、水球光學試驗……在主講老師王亞平娓娓道來的講解中,這些.......


新研究:氣溶膠傳播新冠風險遠高於接觸麵

新研究:氣溶膠傳播新冠風險遠高於接觸麵

    美國密歇根大學日前發布公報說,研究人員在分析校園內采集的環境樣本後發現,新冠病毒通過氣溶膠傳播的風險可能達到物體錶麵接觸傳播的上韆倍。這一發現有助於加深理解新冠病毒的主要傳播途徑,並為減少病毒傳播製定更有效的防控策略。 資料圖圖源:新華社 從2020年8月至2021年4月,密歇根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研究團隊分彆使用生物氣溶膠采樣器和拭子持續從該校校園內采集空氣和物體錶麵樣本,采樣地點包括教室、餐廳、校內公共交通工具、體育館、學生活動大樓和通風管道等,總共收集到256份空氣樣本和517份物體錶麵.......


揭示世界本質的“機器科學傢”,比深度神經網絡還強?

揭示世界本質的“機器科學傢”,比深度神經網絡還強?

    我們正處於“GoPro 物理學”的風口浪尖。無論攝像機聚焦於什麼事件,算法都可以識彆其中潛在的物理方程。 作者 | Charlie Wood 編譯 | 王�h、劉冰一 編輯 | 陳彩嫻 2017 年,西北大學化學與生物工程係的助理教授Roger Guimerà和羅維拉-威爾吉利大學的物理學教授Marta Sales-Pardo發現瞭細胞分裂的原因。 該研究推動瞭生物學的進展,但他們並沒有從自己的數據中發現關鍵信息,反而是他們的一個未曾公開的發明――他們稱之為“機器科學傢”的虛擬助理將這些.......


“選擇睏難癥”又犯瞭?要不,這次就讓音樂幫忙做決定

“選擇睏難癥”又犯瞭?要不,這次就讓音樂幫忙做決定

    前兩年,“聽過很多道理,依然過不好這一生”這句經典颱詞引起瞭許多朋友的共鳴。也就是說,我們知道什麼是正確的選擇,但仍短視地選擇當下的快樂,把未來拋諸腦後。 比如,在“減肥成功”和“再吃一口蛋糕”之間,很多人往往會暫時放下苗條身材帶來的成就感,轉而選擇奶油蛋糕帶來的即時愉悅。 圖片來源:Veer圖庫 是不是想給自己這種行為找個高大上的藉口?彆說,心理學中還真有一個專業名詞來解釋這種行為――跨期選擇。 01 我應該今晚吃大餐 還是周末吃大餐? 跨期選擇是指,當你能在一個近時間點(例如當下)或一.......


舟山“血紅色天空”再度齣現!這迴專傢說對瞭,真的不是地震前兆

舟山“血紅色天空”再度齣現!這迴專傢說對瞭,真的不是地震前兆

    還記得嗎?7日晚上,舟山天空變成瞭“血紅色”。 因為血紅色天空來源不明,引發人們擔憂,尤其是受“天有異象必有妖孽”思想的人,他們認為血紅色天空齣現並不是好事,而在次之後我國颱灣省發生瞭地震,很多人將血紅色天空和地震聯想到瞭一起。 然而,在當時就有很多專傢指齣,血紅色天空齣現的原因並沒有那麼復雜,很可能是附近漁船燈光。 隻是,專傢的話並未打消人們的疑慮,甚至有很多人認為是專傢在鬍說八道。 現如今,舟山天空再度變紅瞭,5月10日晚,同樣的地點,舟山天空再度變成“血紅色”,從遠處看,非常地詭.......


國際最新研究:機器學習模型可實施光速級地震監測

國際最新研究:機器學習模型可實施光速級地震監測

    中新網北京5月12日電 (記者 孫自法)國際著名學術期刊《自然》最新發錶一篇地球科學論文,研究人員開展的一項研究顯示,一個機器學習模型可以對大型地震的演化進行準確的實時估測,這個經過訓練的機器學習模型能測定以光速傳播的重力變化信號。 AI基於PEGS估算大型地震震級示意圖,其以光速傳播,遠快於地震波(圖源Lina Jakaite)。 施普林格・自然 供圖 該論文介紹,對地震的監測一般需要測定地震波,地震波是在地殼中傳播的能量脈衝。然而,基於地震波的預警係統有時候反應太慢,無法在大型地震(矩.......


還有王法嗎?我們以後什麼時間發射衛星,還要看馬斯剋的“臉色”

還有王法嗎?我們以後什麼時間發射衛星,還要看馬斯剋的“臉色”

    前言 世界之大無奇不有,就像是人類生活的地球,空間也是非常有限的,隨著人數逐漸地增加,科技水平的逐漸攀升,對外太空的探索也達到瞭前所未有的高度,神秘的宇宙散發著令人無法忽視的色彩,這也激發瞭人類對外太空探索的欲望。 但是,外太空的空間並不是無限大的,關於外太空的所屬問題,有一個約定俗成的規矩。雖然並沒有落實到紙麵上,但是,自從聯閤國成立後,已經成為瞭共識。 在外太空地盤的占據上,一直保持著一個規定,就是誰先占領近地軌道,使用權就歸誰,秉承著先到先得的原則,換而言之,就是誰先發射瞭近地軌道的.......


安踏兒童聯名航天IP,兒童運動再添新科技

安踏兒童聯名航天IP,兒童運動再添新科技

    對於中國航天而言,2022年注定將被永遠載入史冊。 這一年,中國航天再次刷新曆史記錄。中國空間站的問天實驗艙、夢天實驗艙都將在今年完成發射,並與天和核心艙對接,中國空間站或將完成在軌建造。 這個中國航天大年,航天IP也成為瞭眾多品牌聯名的選擇。值得一提的是,在今年中國航天日,國內頭部兒童專業運動品牌安踏兒童聯閤中國航天・神舟傳媒共同推齣航天聯名款專業跑步裝備――“水冷科技2.0中國航天特彆款”,以科技為夢想引航,為中國新生代獻禮。 安踏兒童推齣航天特彆款運動裝備 安踏兒童聯閤中國航天.......


物理學傢:時間旅行有可能實現,但前提是……

物理學傢:時間旅行有可能實現,但前提是……

    選自phys.org 作者:Barak Shoshany 機器之心編譯 機器之心編輯部 時間旅行是科幻電影、小說中經久不衰的話題,然而直到現在,我們依然無法確定這種幻想是否可行。在這篇文章中,來自加拿大布魯剋大學的物理學助理教授 Barak Shoshany 給我們科普瞭這一領域的核心問題以及他們的研究方嚮。 布魯剋大學物理學助理教授 Barak Shoshany。他的研究重點是廣義相對論和量子力學中的時間本質和因果關係,以及符號和高性能科學計算。 「早知道會這樣,我就不那麼乾瞭!」 很多.......


天舟4號已上天,神舟14號六月發射,天舟3號為什麼還沒分離?

天舟4號已上天,神舟14號六月發射,天舟3號為什麼還沒分離?

    天舟4號貨運飛船已成功和天和號核心艙對接,整個過程僅耗時6.5小時。到瞭6月,神舟14號載人飛船將搭載三名宇航員進駐空間站。天舟4號就是為神舟14號的機組人員運送的物資,這些貨物中不僅有滿足三名宇航員在空間中待上半年所需的食物和水等生活物資,還包括各種實驗器材。 總之,物資總是先行一步,天舟係列飛船負責運送物資,神舟係列飛船則是負責載人往返太空。 而根據規劃,預計到今年年底,我國空間站就將搭建完成。航天領域的第一梯隊隻有中、美、俄三國,國際空間站就是在美俄主導下建設而成的,不過即將退役.......


廣東本次強降雨,仍是衰退中的拉尼娜在“發威”

廣東本次強降雨,仍是衰退中的拉尼娜在“發威”

    5月10日至15日,華南等地強降雨持續。這將是廣東今年以來強度最強、範圍最廣、持續時間最長的強降雨過程。本次強降雨與2021/2022年赤道中東太平洋拉尼娜事件持續所造成的極端天氣頻發重發密切相關。南海夏季風的提前爆發也是南方地區對流性強降水將顯著增多的重要原因之一。 占據地球麵積71%的海洋與天氣、氣候和氣候變化密不可分。記者5月11日采訪熱帶海洋環境國傢重點實驗室主任王春在,他分析瞭拉尼娜事件與南海夏季風對我國氣候的影響。 熱帶海洋環境國傢重點實驗室主任王春在 ●拉尼娜對本次降水有.......


SpaceX最新液體火箭發動機測試失敗,為什麼都在研究液體火箭?

SpaceX最新液體火箭發動機測試失敗,為什麼都在研究液體火箭?

    最近,馬斯剋的SpaceX在其位於德剋薩斯州的麥格雷戈工廠測試瞭一次猛禽2號發動機。根據SpaceX公布的實時測試視頻,發動機在點火4秒後就關閉瞭,現場噴齣大量的火焰和煙雲,結果很不理想,明顯失敗瞭! 據悉,這是一次罕見的失敗,而上一次發生這種情況,還是1月份,當時也是在麥格雷戈工廠進行的測試,在那一次失敗的測試過程中,發動機內部的部分部件都被融化瞭。 目前SpaceX的獵鷹火箭使用的是梅林發動機,不過它使用的是液氧煤油推進劑,不能滿足未來載人登陸火星的使命。因此,SpaceX很早便開發瞭.......


直播預告來瞭!讓我們一同『直擊銀河係中心』

直播預告來瞭!讓我們一同『直擊銀河係中心』

    不知道您是否還記得,3年前,我們曾一起見證瞭人類首張黑洞照片的正式發布。北京時間5月12日(周四)21:00,事件視界望遠鏡(Event Horizon Telescope; 簡稱EHT)項目和中國科學院上海天文颱將發布來自於EHT的關於銀河係中心的一項突破性成果――銀心超大質量黑洞可能就此揭開廬山真麵目。 這次發布會將嚮世界揭曉怎樣的成果? 會有哪些看點?我們先來大膽猜測下 會不會公布銀河係中心黑洞照片? 與三年前的M87星係黑洞照片長得一樣嗎? 為什麼時隔三年纔發布? 這三年科學傢做瞭哪些.......


新冠疫情可預測?專傢錶示:現有數據看,約六個月齣現一種變異毒株

新冠疫情可預測?專傢錶示:現有數據看,約六個月齣現一種變異毒株

    財聯社上海5月11日訊(實習編輯 周子意)在南非醫學研究人員率先發現奧密剋戎(Omicron)冠狀病毒變體近六個月後,該病毒兩個亞係再次推動南非的COVID-19病例激增。 過去一周發布的幾項研究錶明,這兩個變體――BA.4和BA.5,比奧密剋戎早期變體更具傳染性。並且可以躲避先前感染産生的抗體、或是疫苗接種所賦予人體的一些免疫保護。 “我們肯定南非正麵臨著新冠疫情反彈,這似乎完全是由BA.4和BA.5變異病毒驅動的,”南非約翰內斯堡威特沃特斯蘭德大學的病毒學傢Penny Moore稱,他的團.......


星鏈計劃漏齣獠牙,中國發射衛星要嚮馬斯剋申請?

星鏈計劃漏齣獠牙,中國發射衛星要嚮馬斯剋申請?

    這是文章頭部 世界上有很多瘋狂的科學傢,美國的馬斯剋就是其中之一!他研發特斯拉這款電動汽車目的並不是為瞭環保,而是為人類移民到火星計劃做準備。 在2015年時他還宣布瞭一個大膽的衛星發射計劃,目標在2019年到2024年這五年內嚮太空發射12000顆人造衛星。原本這個計劃就已非常瘋狂, 但隨後馬斯剋又重新製定瞭計劃錶示在2027年之前嚮太空發射42000顆衛星,欲打造齣一個覆蓋全球的星鏈網絡。 小時候的馬斯剋對太空就有著強大的幻想,希望能在條件成熟時,完成對宇宙和外太空的探索,正是因為.......


探秘地球之巔

探秘地球之巔

    2022年5月4日,中午時分,執行“‘巔峰使命’――珠峰極高海拔地區綜閤科學考察研究”任務的13名科考隊員,成功登頂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瑪峰。 青藏高原作為地球上最獨特的地質、地理、資源及生態單元,被科學界稱作“天然實驗室”,而珠峰就是這個實驗室裏一塊亟待被科學認知的璞玉。此次珠峰科考,是2017年第二次青藏高原綜閤科學考察研究啓動以來,學科覆蓋麵最廣、參加科考隊員最多、采用儀器設備最先進的綜閤性科考活動。 2022年5月4日,科考隊員在架設自動氣象站。(新華社特約記者 索朗多吉/圖) .......


SA:基於黃鐵礦的大數據分析揭示深時缺氧環境規律

SA:基於黃鐵礦的大數據分析揭示深時缺氧環境規律

    大氣含氧量與海洋氧化還原狀態的變化是地球演化的重大事件,並直接影響著生命演化的重大過程(如生物大滅絕)。現今地球的海洋也正在遭受著含氧量下降的“窒息”危險,對人類可持續發展的追求造成挑戰(Bretburg et al., 2018 Science)。因此,重建深時海洋缺氧環境的規律對於瞭解地質曆史和妥善處理當下所麵臨的生態環境問題都意義深遠。 黃鐵礦是海洋還原環境中最常見的礦物,文獻中廣泛記錄的黃鐵礦的形態參數與地化信息是反映盆地氧化還原條件的重要指標。這些散落在文獻中非結構化的“暗數據”,被.......


最新《自然》:保衛作物安全的關鍵蛋白,終於揭開神秘麵紗

最新《自然》:保衛作物安全的關鍵蛋白,終於揭開神秘麵紗

    ��藥明康德內容團隊編輯 25年前,現任杜剋大學教授的分子植物病理學傢董欣年首次發現瞭一種重要的植物蛋白――NPR1。現在我們知道,這種蛋白對於保護被子植物免遭多種病蟲害侵襲,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它負責調控瞭超過2000個與植物免疫相關的基因。 不過,NPR1的結構卻始終是個謎。得不到這個蛋白的精細結構,科學傢就很難從分子層麵理解它究竟如何主宰植物的保護機製。 今天,在一項發錶於《自然》雜誌的研究中,董欣年教授與杜剋大學的Pei Zhou教授團隊閤作,終於揭開瞭NPR1的神秘麵紗。對於NPR1.......




納米機器人能清除水中汙染物|《自然-通訊》論文

內閣創舉 機器人Zenbo進駐國發會

三代學生,兩次推翻:納米機器人意外的反轉

天陽小區、同盛雅苑、恒豐……靖遠近期優質好房推薦!

優碘加果汁 蕭誌堅老師讓化學課變好玩


前一篇新聞
比爾·蓋茨新冠呈陽性,稱會居傢隔離!美國多位名人已中招
后一篇新聞
42歲蘇提達真是飄瞭!當眾擺齣王後架子,帕公主趕忙彎腰聆聽





© 2025 - quwei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 - quweinews.com. 保留所有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