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2/28/2022, 4:39:22 PM
匈奴人先是被打敗,後是被打服,甚至部分內遷的匈奴人已經被打成瞭漢人。這可能就是一種民族融閤的方式。
1.劉淵,比漢人更漢人
劉淵,七歲喪母。喪母之時,他“擗踴號叫”。
舐犢情深,是生物的自然本性。而孝順長輩,則需要一定文化訓練。
七歲的劉淵,已經被訓練齣瞭“孝”之情和“孝”之禮。而這種訓練隻能屬於精緻的漢文化。匈奴的粗獷文化,無法提供這種訓練、也無法提供這種訓練環境。
那麼劉淵是怎麼被訓練齣來的呢?
劉淵“擗踴號叫”,而“哀感四鄰”。關鍵是這個“哀感四鄰”,說明劉淵的這種孝悌之情,得到瞭其他匈奴人的認同和尊崇。他們不僅認同瞭孝道,也推崇孝道、禮贊孝子。
在劉淵七歲的時候,在其所生活的山西左部匈奴,這群匈奴人已經深刻地接受瞭漢文化的洗禮和訓練。他們不再草原,而是中原。
正是這樣的環境,塑造瞭這樣的劉淵。
2.劉淵,比漢人士大夫更士大夫
作為匈奴貴族,劉淵有條件接受更為深刻、更為高端的漢文化教育。
少年之時,拜上黨大儒崔遊為師。
尤好《春鞦左氏傳》、《孫吳兵法》,略皆誦之,《史》、《漢》、諸子,無不綜覽。
能夠係統學習儒傢和漢文化典籍,劉淵不僅比漢人更漢人,而且足以成為漢人士大夫。
為質洛陽十五年,所結交者,多是朝堂顯貴和儒傢精英。
為質的劉淵,能夠瞭解中原政權的運作方式。對於漢文化、對於漢人政權和生活方式,他有著比一般漢人士大夫更深刻的體會。
劉淵既有武力又有纔華,也遭到西晉朝堂的猜疑。匈奴有這樣的人纔,對於西晉朝堂是有危險的。於是,就有人準備將這個漢化瞭的匈奴人提前乾掉,比如齊王司馬攸。
李��、王渾等一種西晉重臣,據理力爭,纔讓劉淵死裏逃生。而這些人就是劉淵所結交的漢族精英。
觀其言、察其行,還要視其所交。劉淵所結交的,主要就是西晉皇室、朝堂重臣和漢人精英。這種關係網絡,就決定瞭匈奴人劉淵人設:會比漢人士大夫更士大夫。
3.劉淵,著迷漢文化的錶現
劉淵著迷漢文化,具體錶現在兩個方麵:
一個是所言、所行和所交。
所言:道由人弘,一物之不知者,固君子之所恥也。
他認為隨何、灌嬰這些漢初功臣不配輔佐高祖劉邦。因為這些人要麼少武、要麼少文,都沒能做到君子之道。
所行:劉淵少時喪母,“擗踴號叫”;劉淵少時求學,遍訪大儒;五部匈奴復國之後,拜老師崔遊為三公重臣。
所交:崔遊門下時的同學,洛陽為質時的好友。他們不僅與劉淵坐而論道,而且關鍵時刻還救下瞭劉淵的性命。
另一個是建立瞭標準的漢文化政權。
公元304年,劉淵率五部匈奴復國,但復國的匈奴人並沒有建立草原政權,而是建立瞭一個標準的中原政權。組織是中原的,直接照搬漢朝的三公九卿架構;官製是中原的,不稱單於而稱皇帝,丞相、太尉、禦史大夫全盤照抄;甚至,連尊崇的祖宗都是漢朝的皇帝,三祖五宗,他直接承襲蜀漢的正統。
4.劉淵如此著迷的原因
首先,這是由劉淵的人設所決定的。少年求學、為質洛陽,他已經為自己打造成瞭一個比漢人士大夫更士大夫的定位。雄主劉淵的這個人設定位,也就影響瞭他會建立一個什麼樣的政權。
其次,五部匈奴能認同,至少劉淵領導下的時候,他們能認同。建立漢人政權而不是單於政權,尊崇漢人祖宗而不是匈奴祖宗,五部匈奴能答應。
第三,獲得更多的閤法性依據。亂世徵伐不是看土地廣大、也不是看財富雄厚,而是看能否講一個好故事,以爭取到更多的人心。
在五鬍亂華初始時期,五鬍並未全麵做強,漢人不僅是主體人口而且是主流影響,建立一個漢人政權,能夠爭取到更多的人心。
但是,劉淵失敗瞭。
劉淵死後,劉漢變前趙,變成瞭匈奴人政權;前趙變後趙,變成瞭羯人政權。這兩個政權都是逆漢化的,而且搞起瞭民族壓迫。
這其中有兩個原因:
一是漢人做強的時候,劉淵這個匈奴人的號召力對漢人不夠強;二是五鬍做大的時候,劉淵的大漢旗幟又凝聚不瞭鬍人的支持。
劉淵的夢想很好、做法也很超前,但是時代不允許。民族大融閤,隻有在足夠久的曆史和足夠長的時間之後,纔能孕育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