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3/8/2022, 9:43:45 AM
漢人說,自從貴主和親後,一半鬍風似漢傢,直接點齣瞭文成公主的貢獻;吐蕃人則把文成公主說成是甲木薩,意思是漢女中的菩薩,這說明藏人對她也是很尊重的。
文成公主以十六歲的年紀嫁給鬆贊乾布,雖然是因為國傢政治聯姻的需要,但是文成公主的作用遠不止於此,在經濟文化等各方麵對西藏地區也有很大的貢獻。
文成公主與鬆贊乾布結婚九年,鬆贊乾布就去世瞭,年紀隻有二十五歲就守寡,但她卻選在待在吐蕃,在吐蕃生活瞭三十一年,直到她去世。
要理解這個問題,我們就不得不說說唐朝和吐蕃在那個時候的關係瞭。
鬆贊乾布齣生於617年,是吐蕃王朝的第三十三任贊普,他一生功績卓著,讓西藏得以重新統一,是西藏曆史上最著名的統治者。
與鬆贊乾布同時期的中原王朝統治者是李世民,一個被稱為天可汗的大人物,他開創貞觀之治,讓唐朝變得無比繁榮強盛。
不過李世民對和親這種事並不怎麼感冒,而且那時候唐朝很強盛,沒必要這麼做,所以就拒絕瞭鬆贊乾布的請求。
鬆贊乾布的使者迴去之後將李世民的意見告訴瞭他,還說那時候有一個吐榖渾的使者也去拜見瞭李世民。鬆贊乾布便覺得,肯定是吐榖渾從中作梗,這纔導緻李世民拒絕瞭他的要求。
634年,鬆贊乾布為瞭報復吐榖渾,悍然齣兵攻打吐榖渾,一舉將其擊敗,還把黨項和白羌也給收拾瞭。鬆贊乾布還揚言說,李世民要是不和親,就發兵攻打唐朝。
鬆贊乾布這是因愛生恨啊,可是他太過於狂妄,所以後果很嚴重。
李世民怎麼會坐等著吐蕃來攻打,他命令大將牛進達率軍主動攻擊吐蕃,吐蕃大敗,鬆贊乾布十分畏懼唐軍,所以就退齣吐榖渾,黨項和白羌所在的地區。
640年,鬆贊乾布派遣大相祿東贊帶著五韆兩黃金的大批珍寶齣使唐朝,再次請求李世民賜婚。
不過李世民可不願意將自己的女兒嫁過去,於是他便將齣生在山東任城的一位公主封為文成公主,讓其嫁給鬆贊乾布。
曆史上沒有說文成公主是誰的女兒,有可能是李道宗,因為李道宗是李淵的侄子,後來被封為任城王,他就居住在任城,所以文成公主有可能是他的女兒。
但不管怎麼樣,史書上將文成公主記載為宗室女,這至少說明她是皇室宗親,是正兒八經的公主,嫁給鬆贊乾布是沒有問題的。
641年,在李道宗和祿東贊的陪同下,文成公主啓程前往吐蕃。鬆贊乾布親自到青海地區迎接,並給李道宗下跪行子婿之禮。從李道宗護送文成公主和鬆贊乾布給他行禮來看的話, 文成公主確實有可能是李道宗的女兒。
現在很多人抹黑文成公主,說她在吐蕃的地位很低,隻是小老婆。其實,文成公主和後來的金城公主在吐蕃的地位都很高,根據西藏的曆史文獻記載,文成公主和金城公主的頭銜都是贊濛,這個稱謂是高於王後的一種稱謂。
鬆贊乾布對文成公主很好,她不喜歡藏人赭麵的習俗(在臉上塗各種顔料),鬆贊乾布就取消瞭這一習俗;鬆贊乾布還在文成公主的影響下,開始穿著絲綢衣服,對中原文化也十分感興趣,還派遣瞭很多學生去唐朝留學,學習四書五經等典籍。
曆史上著名的布達拉宮,就是鬆贊乾布為文成公主修建的,雖然現在布達拉宮是在燒毀之後基礎上修建的,規模比吐蕃時要大,但是這也體現瞭鬆贊乾布對文成公主的重視程度是很高的,沒有任何一個贊普的女人享受過這種待遇。
在鬆贊乾布的大力支持下,文成公主在西藏大力推廣中原文化,她自己也帶瞭很多各領域的書籍到西藏去,比如說烹飪,醫學,種植和工藝書籍等等,還有很多食物、飲品和種子,為改善西藏的農業,醫療和文化發展做齣瞭很大的貢獻,她本人也因此受到瞭藏民的熱愛和崇敬。
自文成公主入藏之後,唐朝和吐蕃這件的使者來往更加頻繁,而且兩國之間的貿易往來也開始走嚮鼎盛。
所以說,文成公主給唐朝和吐蕃帶去的不僅僅是和平,還有經濟、文化和宗教等各方麵的貢獻,這就是為什麼韆百年來,無論是漢人還是藏人,都對文成公主歌功頌德的原因之一。
649年,唐太宗李世民去世,鬆贊乾布派遣使者去唐朝吊唁,還帶去瞭大量的金銀珠寶等慰問品,並對唐高宗李治錶達瞭繼續保持和平的願望。李治非常高興,封鬆贊乾布為駙馬都尉和西海郡王,並將他的名字刻在李世民昭陵的碑上,以示嘉奬。
不過就在第二年,鬆贊乾布就去世瞭,隻有三十三歲,而此時文成公主也隻有二十五歲而已,而且她還沒有孩子。
唐高宗在得知鬆贊乾布去世之後,曾派人到吐蕃,說要接文成公主迴去,但是被她拒絕瞭。而她之所以這麼做,還是想繼續發揮自己的力量,在唐朝和吐蕃之間繼續充當友誼的橋梁。
然而吐蕃果然是賊心不死,祿東贊執政期間積極備戰,於656年消滅瞭吐榖渾的盟國白蘭,將白蘭變成瞭屬國。為瞭不讓唐朝齣兵,祿東贊又派遣使臣到唐朝再次求親,但是遭到瞭唐高宗的拒絕。
那時候唐朝正在攻打西域,為的是打通絲綢之路,所以無暇理會吐蕃。不過吐蕃卻得寸進尺,攻打剋什米爾地區的勃律,還煽動其他西域國傢背叛唐朝。後來,吐蕃又陸續攻滅瞭龜茲等國,讓唐朝大為光火。
吐蕃的一係列做法,無疑是完全撕毀瞭與唐朝的和平協議,戰爭於是不可避免地爆發,唐朝三次派遣大將徵討吐蕃,但都無功而返。最後一次是薛仁貴帶領大軍發起的大小川之戰,也以大敗而告終。
吐蕃不斷惹怒唐朝並與唐朝交戰,這是文成公主不想看到的結果,但是她一個弱女子的力量是有限的,所以她對此也是無可奈何。
不過畢竟文成公主是唐朝人,所以她在唐朝和吐蕃關係逐漸惡化之後,就沒有居住在宮中瞭,而是到鬆贊乾布的假象山南地區居住,在那裏修建寺廟,為兩國祈福,傳播中原文化,得到瞭藏族人民的喜愛。
文成公主之所以這麼受歡迎,除瞭她給藏族人民帶去瞭很多很實惠的知識之外,還在於她是一個知書達理,品格高尚的人,她有天然的親和力,而且她對藏族的文化也是有一定興趣的。
文成公主給西藏人民帶去的東西,讓他們得到實實在在的好處,這是文成公主最大的貢獻之一,也是她為什麼受歡迎的原因。
文成公主晚年時期,唐朝逐漸在與吐蕃的戰爭中取得一些勝利,也收迴瞭一些失地,關係也逐漸開始緩和,但是文成公主沒有等到兩國關係恢復如初的那一天,她就在680年的時候去世瞭,享年55歲。
文成公主16歲入藏,25歲守寡,在西藏又生活瞭31年纔去世,她原本是有機會迴到大唐的,但是她不僅僅是一個漢人,她對西藏也很有感情,所以她願意留下來維護兩國國傢和人民之間的友誼。這一點實在是難能可貴的,值得我們尊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