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4/6/2022, 6:17:07 AM
對於妻子和母親的角色,是她以患難與共和悉心教導做齣的對傢庭責任的迴應。
對於“數學三王”、“中國第一原子物理女碩士”等稱號,是她對自身興趣的遵從以及對自身要求的嚴格所得到的迴報。
對於“第一夫人”、“幸福工作組委會主任”等職業,是她對國傢的忠誠和建設所造就的功績。
王光美以自己的一生書寫對傢,對國,對自我的迴答,大起大落之間,她窺盡人生百態與人情冷暖,知世故而不世故。
為人瀟灑一生,為眾人所敬重。
在2006年走完自己最後一段路的王光美,在北京醫院中闔上她那雙智慧的雙眼,與世長辭。
前來吊唁的人無不悲痛欲絕,已經93歲高齡的老紅軍榖牧,驚聞噩耗說什麼也要讓傢人幫忙推著輪椅匆匆趕來,再見這位偉大的女性最後一麵。
看著昔日對自己溫聲教導的母親如今沉沉睡去,身為王光美唯一的兒子,劉源隻能忍住內心酸楚,安撫起身邊的親朋好友。
不知該以什麼樣的姿態,對母親進行最後的告彆,思來想去,劉源在眾人的注視下,慢慢地對那慈祥平和的麵龐行瞭一個軍禮。
1921年,正在參加華盛頓九國會議的王治昌,得知傢裏夫人繼生下六個男孩之後,終於生下一位韆金的消息,大喜過望為女孩取名“光美”。
因為是傢裏的第一個女孩子,自小王光美就受盡父親和哥哥們的寵愛。也是受他們的一些影響,王光美在長大後並沒有同其他大傢閨秀一般,吟詩作對舞文弄墨。
而是在中小學時期,她就對數理科錶現齣瞭濃厚的興趣,並成為學校裏幾門學科的佼佼者,被送“數學三王”之一的稱號。
後來物理界的人都說,如果王光美沒有走上革命的道路,那她一定會成為像李政道、楊振寜那樣偉大的物理學傢。
從輔仁大學本碩連讀畢業後,王光美先是在學校裏擔任物理係助教,隨後她準備到美國留學,進一步深造。
1946年,一個從地下黨組織那得來的紙條打亂瞭她的計劃,早在之前她就與地下黨組織聯係上瞭,這次的紙條讓她頓感絕非小事。
果不其然,上麵寫的是國、共兩黨以及美國這三方決定實施停戰協議,在北平成立瞭軍調部,邀請她擔任翻譯。
自知任務艱巨而重大,在國傢未來與自我修養的考量中,她沒有糾結太久,便毅然決然地踏上瞭北平之路。
從此,王光美就正式為的翻譯工作,奉獻自己的力量。
隨著內戰的爆發,軍調部的共産黨員開始嚮延安轉移,也是在這裏,王光美邂逅瞭此生攜手相伴之人――劉少奇。
在王傢坪的時光,王光美與毛主席的警衛員龍飛虎經常在一個食堂吃飯,久而久之兩人成為瞭朋友。一天龍飛虎問王光美:“楊傢嶺晚上有舞會,你要去看看嗎?”
王光美想著整日的工作也需要一些娛樂點綴,便跟著去瞭,到瞭之後龍飛虎卻帶著她,來到瞭劉少奇的麵前,對劉說:“這是王光美同誌,從北平軍調部過來的。”
劉少奇話不多,看著王光美隻問瞭她一個問題:“你是不是黨員?”
王光美迴答,“不是。”
原以為隻是一次尋常的上下級交流,期間也並無任何愛情的相關。卻不想,這就是他們愛情的開始。在這之後,後劉少奇多次關心王光美到延安後的工作、生活,多次接觸下來,他們儼然已經是外人眼裏的一對兒。
1948年,她與劉少奇結為瞭夫妻,沒有隆重的儀式,有的隻是當時一眾的祝福,甚至劉少奇當日都還在和往常一樣處理政務。
唯一覺得不同的就是那天晚上恰好有舞會,仿佛是為他倆的新婚所舉辦的一樣。
結婚之後的王光美與劉少奇誕下一子三女,照顧到劉少奇的方方麵麵,從他的生活到他的工作,王光美都為他“查缺補漏”。
賢妻良母的角色被王光美演繹得淋灕盡緻,而在之後劉少奇落難,王光美也始終如一同甘共苦,未曾有半句怨言。
麵對那些侮辱和咒罵,王光美沒有痛哭,而是選擇用她瘦弱的肩膀抵擋在丈夫的身前,希望通過這種方式,劉少奇可以減少一些痛苦。
在1967年的一天,王光美接到一通電話被告知自己的女兒齣瞭意外,在醫院等她簽字,匆忙趕到的王光美不知這是個局,剛一齣現就被抓捕瞭。
王光美被陷害入獄長達十二年,在監獄裏的十二年,她不曾怨天尤人,隻是對監獄外的傢人和國傢局勢多有牽掛。
到瞭1978年,她纔被釋放。
一齣獄,她就立馬投入到為劉少奇恢復名譽的工作中,個中辛勞,自不用多說。
在丈夫終於得到恢復名譽的那一天,追悼大會上,王光美沒有想象中的涕泗橫流。她隻是抱起劉少奇的骨灰緊緊地貼在自己臉上,就像愛人未曾離世,兩人之間的親密呢喃一般。
誰也沒有注意到王光美眼角滑過的那一顆淚珠打在瞭劉少奇的骨灰盒上,又迅速滴在瞭地上。
1995年,王光美已是華發滿頭,美人遲暮。但她依然不顧自己70歲的年齡,想著要為國傢再做一些事情。
於是她開始著手為中國貧睏母親設立幸福工程,拿齣自己的積蓄,捐的捐,賣的賣,全部放在這項慈善事業裏。
在她的帶動下,社會上的人也開始關注此項工程,紛紛效仿為之盡一份自己的力量。那些年,被王光美幫助的貧睏母親數不勝數。
於2006年,這位偉大的女性終是因太過操勞,心髒衰竭去世。
王光美跌宕起伏的一生所留給後世的,不僅是她對中國所作齣的一係列貢獻,也是她這個人所具備的優秀品格,以及看待事物的心胸眼界,為後人所樹立的榜樣。
她是優秀的中華女性,也是優秀的人。歲月從不敗美人,她的美,還在更高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