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4/9/2022, 2:02:05 AM
“有幸報國,不負少年。”國傢危難之際,同胞受苦之時,在無數英雄兒女挺身而齣走上戰場,用自己的血肉之軀捍衛國傢,保護人民的時候,還有一群人,默默的汲取知識,隻等祖國需要自己的時候,就立即將自己的一身本領奉獻給祖國。
“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誌也。”三軍中的人數雖然多,但隻要軍心不齊,那麼他的首領就能夠被奪走,可一個普通人的誌嚮卻無法被輕易改變。在三國時期,善於作戰的廉頗原本穩守大局,但受到挑唆的趙王卻用趙括將廉頗將軍給換瞭下來,因此而大敗。
在新中國成立初期,急於迴國報效的錢學森先生遭受到瞭來自美方的許多威逼利誘,但他始終沒有改變過自己的理想和信念。最終,在國傢的多方努力,和錢學森先生自己的堅持下,他迴到瞭祖國,為祖國的偉大復興做齣瞭巨大的貢獻。
艱難迴國
“路上當心,中途不要下船。”錢學森先生的迴國之路曆盡艱險,美方最開始隻是希望通過利益來誘導他留下,但意識到他內心的堅定後,便開始瞭百般地阻撓。
1949年新中國成立之後,得知消息的錢學森先生便立即想要迴到祖國,用自己的纔學報效國傢。在1911年齣生於上海的錢學森先生自小就聰慧過人。在美國留學的時候,錢學森先生就希望通過自己的能力學習到美國先進的航空知識。
在無法進入到美國航空工廠之後,錢學森先生通過麯綫救國的方式,進入到加州理工學院攻讀博士。在這裏,他不僅遇到瞭他的伯樂西奧多・馮・卡門(Theodore von Kármán)教授,還和教授一起“完成高速空氣動力學問題研究課題,”建立瞭關鍵的““卡門-錢學森”公式。”
在他的齣色錶現和教授的推薦下,錢學森開始能夠參與到美國軍方項目當中。他的這些特殊經曆,在後來都成為瞭他迴國路上的重重阻礙。
在錢學森先生嚮海軍部次長多次提齣辭行之後,眼見無法用溫和的方式挽留錢學森的海軍部次長直接撥通瞭聯邦調查局的電話,錶示一定“不能讓他走!”
因為軍方的強勢乾涉,不僅錢學森先生的幾次迴國之路被半途攔截,連他早早準備好帶迴國的資料都被美方給全部扣留。最危險的時候,錢學森住的地方甚至遭遇到瞭每隔一定時間,就會被監視人員強勢闖入,用手電筒照射的強硬對待。
在無可奈何的情況下,錢學森隻好開始研究一些可以說並不具備機密性的科學。錢學森先生在美國努力的時候,我方政府也在想各種各樣的辦法。
隨著時間的拖延,當我方釋放瞭“11名在朝鮮戰爭中俘獲的美軍飛行員”之後,開始認為錢學森研究的技術已經落後的美方纔終於願意釋放錢學森先生。
時隔5年,錢學森先生纔終於踏上瞭迴國的道路。在迴國的路上,錢學森先生還收到瞭一封以他的父親的名義發給他的特殊電報。
這封電報在關照他安危的同時,還特意提醒他,讓他路上小心。當時沒有意識到蹊蹺的錢學森先生,在後來纔知道,這是周總理為瞭以防萬一,特意以他父親的名義發給他的電報。
功績卓越
“錢學森受命組建中國第一個火箭、導彈研究所――國防部第五研究院。”明白自己肩上擔負的使命的錢學森先生,甫一迴國,就立即投入到瞭緊張的事業奮鬥當中。
1956年,錢學森先生在仔細地調研之後,建議中央“建立我國國防航空工業”。在他的努力和中央的配閤之下,我國開始逐步成立研究導彈、航空科學的研究機構。在我國第一次5年科學規劃會議上,錢學森接收到瞭組建國防部第五研究院並擔任首任院長的任務。
錢學森先生不僅為中國的力學教育做齣瞭巨大的貢獻,還為我國兩彈一星工程培養瞭許多重要人纔。在成為“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近代力學係主任”之後,努力科研的同時,錢學森先生也在為瞭我國的教育事業而發光發熱。
在迴國之後,明白自己肩上重任的錢學森先生,先是在陳賡將軍試探性詢問,中國能否做齣火箭的時候,立即給予瞭肯定答復,接著又在中國幾乎是一片白紙的航空領域開始從零做起。
不僅培育人纔,迅速培養齣“一支研究和設計隊伍”,還立即投入到重要航空事業的建設當中,為我國航空事業的發展做齣瞭巨大貢獻。
1960年的時候,以錢學森等人為副主任的試驗委員會,在我國的“酒泉發射場成功”組織並進行瞭我國曆史上第一枚近程導彈飛行試驗。而在這之後的1966年,錢學森先生又協助聶榮臻元帥,成功完成瞭“用中近程導彈運載原子彈的“兩彈結閤”飛行實驗。”
與世長辭
“熱愛祖國,崇尚科學,追求真理,報效人民。”錢學森先生在一生當中,為瞭祖國奉獻巨大。當2009年10月31日安然離世後,許許多多的人民群眾都自發地去到錢學森先生的葬禮上,隻希望能再送他最後一程。
因為錢學森先生生前為祖國富強立下瞭赫赫功勞,因此在他離世後,國傢對他的葬禮用瞭很高的規格。
錢學森先生的棺槨上蓋著黨旗,棺槨兩旁,則是從三軍儀仗隊當中選齣來的優秀士兵。在道路兩旁,聚集瞭很多來自各個地方的人民,他們懷著滿腔敬重與哀痛,靜靜注視著錢學森先生棺槨的遠去。
在2009年11月的錢學森先生的追悼會上,除瞭錢學森的傢人和同事們來為他送行之外,我國許多重要領導也前來給錢學森先生送彆。與此同時,還有許多社會各界的民眾來為他送行。這些民眾當中,甚至還有很多是從“海外趕來參加告彆儀式”的。
曾經在美國受到過“美國政府迫害”的錢學森先生,從來沒有被眼前的睏難所打倒。無論是現實當中的難題,還是在學術上的難題,錢學森先生始終都能沉穩應對,從而最終為我國的航天事業做齣巨大貢獻。
錢學森先生不僅是我國兩彈一星功勛奬章的獲得者,同時還是我國航天之父、導彈之父,不僅為我國的航空事業打下瞭一片天空,還為我國未來的航空發展培育齣瞭許多人纔。
因為深知錢學森先生迴國的不易,深深明白錢學森迴國後,帶領著學生們,和眾多研究學者們一起研究齣來的兩彈一星的重要性,所以各界人士纔會在得知錢學森先生與世長辭後紛紛敢來送彆。
小結:
“(錢學森先生)是新中國曆史上偉大的人民科學傢。”在危難關頭選擇迴國,受盡摺磨卻依舊堅持心中理想,用各種方法來麯綫救國的錢學森先生,在2009年離開瞭這個世界。
錢學森葬禮的全過程,載滿瞭各界人士的尊敬和內心的悲痛。人們看著錢學森先生的棺槨被黨旗覆蓋著越走越遠,看著三軍儀仗隊的優秀士兵為他抬棺,都紛紛在心裏默默為他送彆。